Workflow
大载重无人机
icon
搜索文档
首次创新应用外骨骼搬运+无人机挂载+机械臂检修 作业时间减半
杭州日报· 2025-07-22 11:00
智能装备应用 -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首次将智能人体外骨骼装置与机械臂综合检修机器人联合应用于输电线路消缺作业 [3][4] - 智能人体外骨骼装置可为腿部提供30公斤助力 使单人轻松搬运30公斤机械臂和50公斤无人机 [3] - 机械臂综合检修机器人通过无人机挂载至地线 代替人工执行高空带电作业 [4] 技术性能参数 - 智能外骨骼续航达5-8小时 为佩戴者节省30%-50%体力 [4] - 机械臂可远程操控完成旋松螺栓、拆卸安装防振锤等精密操作 [3][4] - 高清视觉系统精准锁定目标 实现高空"微创手术"级作业 [3] 作业效率提升 - "外骨骼+无人机+机械臂"联合模式使作业时间缩短一半 [4] - 传统多人搬运变为单人作业 避免人工登塔风险 [3][4] - 新技术可应用于导地线修补、间隔棒更换等复杂场景 [4] 行业应用前景 - 该技术标志着电力行业"机器代人"数智运检体系成熟应用 [4] - 创新模式为迎峰度夏等关键时期电网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4] - 未来将拓展至更多高空高风险作业场景 [4]
实施经济能级跃升 力争2030年GDP突破3万亿元
长江日报· 2025-05-22 16:42
经济能级跃升 - 武汉市力争到2030年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 [1][2] -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实施经济能级跃升是首位行动 [2] - 发展动能向新转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2] 投资提质增效 - 全年推进2400个亿元以上项目、1050个10亿元以上项目、90个百亿元以上项目建设 [3] - 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30个 [3] - 支持政府投资基金和民间资本共同设立股权投资基金、产业基金,形成多元投资格局 [4] - 全年开展民间投资项目推介不少于100场 [4] - 分区分行业建立重点跟踪项目清单,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5] 现代产业焕新 - 推动钢铁产业向高端化、智慧化、绿色化、高效化方向转型升级 [6] - 加快传统燃油车产线柔性化改造,打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城市 [6] - 推动石化产业向深度炼化一体化、关键战略新材料、精细化工新材料方向转型升级 [6] - 巩固提升光电子信息产业,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7] - 推进生命健康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康养休闲、医药流通等领域 [7] - 推动北斗产业技术优势向场景应用转化,建设全球北斗全方位规模应用示范城市 [7] -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7] 开放枢纽强基 - 加快建设沿江高铁合武段、汉宜段,力争高铁里程突破500公里 [8] - 高速公路突破1100公里 [8] - 高质量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力争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7亿吨 [8][9] - 推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扩容升级,力争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200万人次 [9]
跨越山海 血脉相连——台胞两岸海洋文化交流行侧记
新华社· 2025-04-27 21:05
两岸海洋文化交流活动 - 活动以"海阔同舟 潮涌未来"为主题 台盟中央邀请台湾同胞参与 展示两岸同根同源的海洋文化 [1] - 展览包括船政历史与现代海洋科技成果 如《轮船营规》手稿 沈葆桢战备图 以及现代船舶模型与无人机技术 [1][2][3] - 台湾参与者包括成功大学教授陈美霞 高雄科技大学学生等 通过实物与文献加深对两岸历史联系的理解 [1][2] 历史与科技融合展示 - 展品涵盖从1874年沈葆桢保台时期的船政舰队 到现代7500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模型 体现海洋技术发展脉络 [2][3] - 台湾学生通过VR游艇模拟器等互动设备 直观感受大陆海洋科技进展 如8级抗风无人机与南极磷虾捕捞船技术 [3] - 历史文物如《航行在台湾海峡的"万年清"》美术作品 展现首艘千吨级军舰在两岸物资运输中的历史作用 [2] 台湾参与者的反馈与未来意向 - 台湾青年李璞认为大陆正在恢复海洋大国实力 民族复兴进程令人震撼 [3] - 台中张同学计划赴深圳实习 高雄电子专业研究生谢同学考虑未来赴大陆发展 [3] - 80岁台北人丁振隆通过VR体验感叹大陆发展超出想象 陈美霞呼吁加强历史教育以促进两岸融合 [2][3]
火险因子综合监测站、高点视频监控系统、无人机森林火灾扑救分队……科技赋能森林草原防灭火
四川日报· 2025-03-31 08:34
●今年,全省共布设755个森林草原火险因子综合监测站,通过公网和北斗卫星,监测数据会实时 传回系统,自动形成相关站点的火险分析报告 ●四川已初步形成在火场"三断"情况下,无人直升机全时侦查、通信、物资投送等实战能力 森林草原火险预测预警是森林草原防火的重要环节。今年,各地上新众多科技含量足的监测设备和 检测手段。 3月27日,巴中市通江县一处森林火情被快速扑灭。午后,森林消防员留在山顶看守火场防止复 燃。一架大载重无人机悬吊着25份午餐从山脚起飞,4分钟后消防员们吃上了热饭。 "如果是人工背运,要花费一个半小时。"看到队员们收到热食,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大队 长高吉永有些感慨,2024年"3·15"雅江森林火灾救援中,救援人员的补给都靠人工背运。如今,一些救 援中急需远距离运输的管带、补给等已普遍使用大载重无人机运输。高吉永介绍,本轮防火期前,四川 省森林消防总队组建了重型无人机分队,其中大型侦察无人机可开展红外热成像侦查,实时回传图像, 快速完成火场的三维建模;针对悬崖火点和陡坡火点,多功能无人机可喷射灭火剂灭火。其中,一款纵 列式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可携带200多公斤的吊桶,对树冠火进行清理。"四川已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