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搜索文档
全国剧场半年报发布:话剧票房占比最高,脱口秀增势迅猛
经济观察报· 2025-08-04 12:39
(原标题:全国剧场半年报发布:话剧票房占比最高,脱口秀增势迅猛) 经济观察网 据央视新闻,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于8月4日发布2025年上半年剧场热门项目和消费趋势洞 察。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监测,2025年上半年专业剧场、小剧场新空间等剧场类演出 16.05万场,票房收入54.02亿元,观众人数2055.01万人次;位列票房收入前200的剧场类演出IP(含小 剧场和演艺新空间)场次、票房、观众人数较2024年同比均有显著提升。 纵观2025年上半年,剧场演出消费越来越凸显高品质特点,消费者对剧场演出产品的艺术呈现、审美要 求和消费需求均呈现上行状态,客观要求剧场类演出产品保证品质稳中求变,发现新的突破点,口碑效 应成为剧场类演出产品扩展观演人群的关键,其中社交媒体的"种草"、剧评等Repo的分享、多维线上互 动的传播对剧场项目推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5年上半年,话剧保持在所有演出品类中的优势地位,场次同比增长16%,票房同比增长3%; 脱口秀由于在专业剧场演出场次激增,带动脱口秀整体票房显著增长,演出场次同比增长 54.1%,票房同比增长134.9%,已成剧场类演出第二大品类;舞蹈演出市场整 ...
2025年上半年脱口秀票房同比增长134%
北京商报· 2025-08-04 10:44
话剧演出市场 - 话剧保持所有演出品类中的优势地位 [1] - 2025年上半年演出场次同比增长16% [1] - 2025年上半年票房同比增长3% [1] 脱口秀演出市场 - 脱口秀成为剧场类演出第二大品类 [1] - 专业剧场演出场次激增带动整体票房显著增长 [1] - 2025年上半年演出场次同比增长54.1% [1] - 2025年上半年票房同比增长134.9% [1] 舞蹈演出市场 - 舞蹈演出市场整体趋稳,票房小幅增长 [1] - 精品舞剧《只此青绿》《红楼梦》《天工开物》《孔雀》等保持较高热度 [1] - 精品舞剧带动传统文化破圈传播效果显著 [1] 音乐剧演出市场 - 音乐剧市场增长持续,票房同比增长15.1% [1] - 原创音乐剧《锦衣卫之刀与花》《赵氏孤儿》等引起观演热潮 [1] - 国际经典剧目引进加速,《巴黎圣母院》《日落大道》《芝加哥》等在巡演城市多场次赢得市场关注 [1] - 上海驻场音乐剧《SIX》跨城观演比例达30.8% [1]
TMT+每周洞见
2025-07-21 08: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通信、算力基建、传媒、物理AI、PCB、机器人、智能驾驶 - **公司**:旭创、新易盛、华工光讯、源杰科技、仕佳光子、光迅通信、润泽科技、奥飞数据、科华、英维克、万国数据、世纪互联、盛宏科技、索成科技、快手、美图、Figma、Canva、腾讯、哔哩哔哩、微博、粉笔网、斗神教育、新东方、凯英网络、力控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光通信产业链** - **核心观点**:在全球AI产业中占据核心领导位置,需求高增长,股价表现亮眼,新技术推动产品价值重构 [2][5] - **论据**:行业呈现迭代加速、模型架构演进、硅光技术加速渗透三大新规律,如NV链、博通链、ASIC产业链向800G和1.6T演进,通过通信换算力,旭创盈利能力超预期 [2][5] 2. **本土算力基建** - **核心观点**:海外芯片供应恢复后,投资机会显著增加,看好IDC产业链上下游 [2][6][7] - **论据**:市场对本土基建担忧缓解,国产芯片推广加速,国内算力投资提速,Q2、Q3订单形成产能扩张、并购等将提供长期业绩和估值锚点 [2][6] 3. **盛宏科技** - **核心观点**:作为PCB环节代表,市场表现亮眼,未来前景乐观 [9] - **论据**:受益于海外算力重回主线,凭借技术和产能先发优势获主要供应份额,二季度净利润预计环比增长40%-50%,全年业绩预计50亿元,2026年可能达70-80亿元 [9] 4. **物理AI** - **核心观点**:发展前景广阔,在机器人和智能驾驶领域应用前景好 [13][14] - **论据**:能理解并感知物理世界规律,应对复杂情况,可解决机器人和智能驾驶领域数据量不足问题,索成科技提前布局且有技术实力 [13][14] 5. **AI在传媒行业** - **核心观点**:主要应用于创意生成和推荐系统,提升广告变现效率 [16] - **论据**:全球化创意生产力工具竞争,国内腾讯、哔哩哔哩等公司采用AI技术提升广告变现效率 [16] 6. **哔哩哔哩** - **核心观点**:处于盈利改善通道,中期有较大弹性和增长潜力 [21][22] - **论据**:用户时长增长显著,广告业务通过AI提效并拓展客户,游戏业务企稳且有新产品推出,预计2025年盈利约20亿元,2026年约30亿元,明年估值约20倍,PS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17][19][20][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海外市场热点**:Gorx发布新产品,Meta宣布超一吉瓦AI大集训项目,英伟达在中国恢复HR供应,博通产业链和全球ASIC芯片指引上修 [3] - **模型训练端**:保持一到两个季度一轮的迭代速度,是行业核心,头部公司推理场景应用放量,推理TOKEN消耗加速提升,高质量合成数据进步 [4] - **Vera Rubin平台**:2026年发布,将铜缆连接切换到正交连接背板形式,节省空间,PTFE和CCL材料验证,盛宏若获主要份额将巩固技术领先优势 [10][11] - **盛宏产能释放**:2025年8月惠州工厂释放产能,2026年满产爬坡新增产值,泰国工厂贡献产能,越南工厂2026年下半年爬坡新增产值 [11][12] - **索成科技**:年初发布物理AI产品“天工开物”,预计下半年落地应用成催化剂,上半年收购力控科技,总收入达5.1亿元 [15]
地平线上市,资本市场迎来一类 “慢” 公司
晚点LatePost· 2024-11-06 18:32
核心观点 - 地平线是中国领先的智驾计算方案提供商,目标成为智能机器人时代的底层基础设施平台,类似"Wintel"模式[5][6] - 公司采取长期主义策略,通过高研发投入布局尚未成熟的市场,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14.2亿元,占营收151.9%[8][14] - 智能汽车被视为机器人第一形态,公司聚焦该领域后实现快速增长,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150%至9.3亿元[7][8] - 通过开放生态战略与200+合作伙伴协同发展,产品已获42个车企品牌、290款车型定点[15][21] 市场地位与业绩 - 2024年上半年在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28.7%,超过Mobileye、瑞萨和英伟达[7] - 港股IPO募资54亿港元,首日市值最高超700亿港元,当前约670亿港元[5] - 累计出货量超600万套计算方案,十大中国车企均为直接/间接客户[7][15] - 2021-2023年累计研发投入53.9亿元,同期调整后亏损46.3亿元[8] 业务模式与技术布局 - 提供芯片+算法+开发工具全栈方案,包括征程系列芯片、3套软硬一体方案及BPU IP授权[12][13] - 重点开发征程6芯片和SuperDrive高阶方案,投入超1000名工程师[17][18] - 技术路线经历多次调整,2019年明确聚焦智能汽车领域[7][15] - 首颗车规级芯片征程2于2019年发布,随后快速迭代至征程5[16] 行业环境与竞争 - 中国车企对智驾需求迫切但价格敏感,部分方案报价已降至500元[8] - 面临英伟达、高通等国际巨头竞争,目前在高阶智驾硬件领域排名第二[21] - 2024年上半年L2级以上智驾车型渗透率超50%,城区NOA成竞争焦点[16][17] - 激光雷达价格从70万元降至1000元左右,推动产业链成熟[15] 发展战略 - 采取"开放共赢"生态策略,与大陆、中科创达等建立合资公司[21] - 定位产业"最大公约数",坚持Tier2角色但必要时提供全栈方案[21] - 借鉴微软、英特尔发展路径,接受长期亏损以换取技术领先[8][10] - 认为智能汽车是培育机器人技术的理想场景,市场规模达年销2500万辆[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