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永利债券
搜索文档
3700亿元!天弘基金为投资者累计赚取收益再创新高
搜狐财经· 2025-10-30 18:08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从前期低位3040.69点强势攀升至4016.33点,在不到7个月内上涨近千点,重返4000点 [1] - A股市场自去年"9·24"行情启动后持续回暖,今年4月以来攻势凌厉 [2]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募行业总规模达36.74万亿元,非货币基金规模增长至22.08万亿元 [1][2] 公募行业增长动力 - 股票型ETF和固收+产品是拉动公募行业非货规模增长的主要引擎,二者合计增长约1.2万亿元,占整个非货规模增量的63%左右 [4]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股票型ETF规模为3.71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0.68万亿元;固收+基金规模为2.5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0.52万亿元 [4] - ETF产品因一键布局、成本低廉、流动性佳的优势吸引大量资金涌入;固收+产品通过"债券打底+权益增强"策略满足投资者对稳健收益的追求 [4] 天弘基金业绩亮点 - 公司非货币管理规模突破4100亿元,达到4102亿元,累计为超7.5亿户持有人创造收益突破3700亿元 [1][4]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固收产品规模达1919亿元,其中固收+产品规模522亿元;ETF规模941亿元;场外指数规模807亿元 [5] - 公司旗下ETF总规模在10月27日突破千亿元关口,截至10月28日规模为1023.87亿元,今年以来增长超43.9% [8] 天弘基金产品表现 - 公司固收+基金管理规模在三季度末较二季度末增长14.36%,其中天弘永利债券规模达217.03亿元,第三季度规模增长超40亿元 [7] - 天弘增强回报和天弘安康颐养两只固收+产品规模分别较二季度末增长17.49亿元和10.13亿元 [7] - 公司在ETF领域进行创新布局,今年发行了信用债ETF和科创债ETF,成为7家同时拥有这两类产品的基金公司之一 [8] 天弘基金投资能力 - 公司固定收益类基金各期限维度的加权绝对收益均位列行业前21%,近10年排名6/71,近7年排名8/108,近5年排名13/129 [9] - 公司权益类基金近三年的加权平均绝对收益在全行业排名前1/4,具体排名为37/152;主动股票投资能力在过去3年、4年、5年、7年均居行业前1/5 [9] - 纯债基金近1年、2年、3年、5年、7年、10年的加权平均绝对收益排名分别为14/145、32/138、32/131、37/118、14/86 [9] 投资者基础与投研体系 - 公司累计服务超7.5亿户持有人,各业务条线投资者群体庞大,其中股票指数型基金持有人户数为1281.18万户,位列行业第一 [10] - 公司固收+基金持有人户数为297.63万户,位列行业第八;QDII基金持有人户数274万户,位列行业第三 [10] - 公司持续升级科学化投研体系,固收业务拓展信用债投研能力,固收+业务升级资产配置研判能力,指数增强业务运用自研AI模型提升超额收益 [11]
多元业务发力,天弘基金累计为投资者赚取突破37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30 12:11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从前期低位3040.69点强势攀升至4016.33点,在不到7个月内上涨近千点,A股屡创十年新高 [3] - 公募行业总规模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达36.74万亿元,非货币基金规模增长至22.08万亿元 [3][4] - 三季度末公募行业总规模较二季度末增长2.35万亿元,其中非货币规模增长1.91万亿元 [4]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含权ETF与固收+产品是公募行业非货币规模增长的核心引擎 [3][7]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股票型ETF规模为3.71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0.68万亿元;固收+基金规模为2.5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0.52万亿元 [7] - 股票型ETF与固收+基金合计增长约1.2万亿元,占整个非货币规模增量的63%左右 [7] 天弘基金整体业绩 - 天弘基金非货币管理规模突破4100亿元,达到4102亿元 [3][7] - 公司累计为超7.5亿户持有人创造收益突破3700亿元,达3701亿元 [3][7] 天弘基金业务规模分布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固收产品规模达1919亿元,其中固收+产品规模522亿元 [8] - ETF(含联接、债券ETF)规模为941亿元,场外指数规模为807亿元 [8] - 主动股票型基金规模为86亿元,QDII基金规模为355亿元 [8] 天弘基金固收及固收+业务 - 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固收+基金管理规模较二季度末增长14.36% [10] - 天弘永利债券截至今年6月底持有人合计达174.5万,第三季度规模增长超40亿元,达到217.03亿元 [10] - 天弘增强回报和天弘安康颐养两只固收+产品规模分别较二季度末增长17.49亿元和10.13亿元 [10] 天弘基金权益及指数业务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天弘ETF(含联接、债券ETF)总规模941.04亿元,今年以来增长超43.9% [11] - 不含联接基金的ETF规模达455.05亿元,今年以来增长超142% [11] - 公司旗下ETF总规模在10月27日突破千亿元,截至10月29日达1027.81亿元 [11] - 公司在ETF领域进行创新布局,今年发行了信用债ETF天弘(159398)和科创债ETF天弘(159111) [11] 天弘基金投资业绩表现 - 公司固定收益类基金各期限维度的加权绝对收益均位列行业前21%,近10年排名6/71,近7年排名8/108,近5年排名13/129,近3年排名24/146,近2年排名27/159,近1年排名34/165 [12] - 公司权益类基金近三年的加权平均绝对收益在全行业排名前1/4,具体排名为37/152 [12] - 公司过去3年、4年、5年、7年的主动股票投资能力在全行业中均居前1/5,具体排名分别为15/122、17/109、23/98、16/78 [12] 天弘基金投资者基础与投研体系 - 公司累计服务超7.5亿户持有人,各业务条线均有数量较大的投资者群体 [14] - 公司固收业务拓展信用债投研能力,固收+业务升级资产配置研判能力,指数增强业务凭借自研AI模型提升超额收益,主动权益业务发布TIRD平台构建智能化投研体系 [15]
低利率时代怎么投资?这场固收 + 圆桌论坛,三大嘉宾讲透了!
格隆汇· 2025-09-12 15:11
论坛背景与看点 - 论坛主题为低利率时代下的固收+投资策略,旨在解答投资者在存款利率跌破1%和A股慢牛行情下面临的两难困境 [1] - 固收+产品凭借债券打底力争稳健、权益增强博取收益的特性,成为理财新选择,论坛直击未来利率走向、产品择时与挑选等核心痛点 [2][3] - 三位嘉宾分别从资产配置、宏观经济和实操视角进行分享,为普通投资者理清低利率时代的稳健投资逻辑 [3] 宏观趋势与利率走向 - 中国经济上半年增速达5.3%,全年实现5%增长目标基本无虞,但下半年存在下行压力,地产下行周期尚未走完,销售面积需从当前8亿平方米降至6亿平方米,按每年降10%计算至少还需2年 [5] - 短期(1-2年)利率大幅涨跌概率小,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概率在1.6%-1.8%区间震荡,若美联储下半年连续降息,中国央行可能跟随降息10个基点,届时10年期国债或回到1.7%以下 [5] - 建议风险极度厌恶型投资者选择纯债,追求兼顾稳健与收益的投资者可将固收+作为优选,尤其在慢牛行情中有望控制风险的同时把握市场机会 [5] 固收+产品配置逻辑与案例 - 天弘永利债券B成立17年累计收益167.31%,历史平均年化收益5.83%,近1年收益8.78%,近5年收益27.67%,同类排名均在前5% [6] - 当前固收+配置逻辑需抓住两点:债券底仓收益虽低(1%-2%)但作为压舱石可先获取票息,权益增强需关注A股估值未到高位的长期机会如科技和新产业,但应避开短期过热板块并用稳健结构控制回撤 [6] - 产品股票仓位保持偏高,但会将涨幅过高资产换为下跌敢加仓的标的,以应对波动且不踏空趋势,推荐天弘永利债券用于追求稳健增值,天弘安康混合风险更低适合长期配置 [6][7] 投资者实操建议与避坑指南 - 固收+是配置型资产而非波段工具,建议资金闲置1年以上再购买,长期持有(1-3年)有望享受稳健收益 [8] - 选择产品时优先看回撤,最大回撤控制在3%以内,再看基金经理管理年限如姜晓丽管理13年业绩可验证,注意不同固收+产品股票仓位差异大(20%-30%),需选择自身能承受的产品 [8] - 天弘永利B自2008年4月18日成立以来历史十五年正收益,近1年最大回撤仅-1.74%,且54天完成修复,即使在市场波动较大时投资者买在短期最高点,最大亏损幅度也有限并能快速回本 [10] 低利率时代理财核心总结 - 资产配置方面不建议将钱全存银行,可用纯债+固收+构建低波底仓,再用小部分资金参与权益以平衡风险与收益 [10] - 产品选择优先考虑历史长期业绩稳、回撤小、基金经理管理久的产品,关键在于选对产品并长期持有,不被短期波动打乱节奏 [10]
低利率时代投资指南:天弘永利债券的投资价值与策略展望
新浪财经· 2025-08-28 17:50
基金业绩表现 - 自2008年4月18日成立以来17年间平均年化收益达5.83% 历史累计收益高达167.31% [1] - 近一年收益率8.78% 近五年累计收益27.67% 近十年累计收益72.24% 各阶段收益在同类产品中排名均位居前5% [4] - 2009至2024年完整会计年度业绩持续超越比较基准 其中2015年达15.50%(基准6.50%) 2021年达14.34%(基准5.09%) [15][16] 产品规模与评级 - 基金规模达205亿元 持有人数近176万 在二级债基领域持有用户数排名第一 [1] - 荣获海通五星评级 2014-2023年连续10年获得金牛奖 [1][14] 投资策略配置 - 采用80%纯债打底策略 搭配0-20%股票和可转债灵活配置 形成牛市跟涨熊市抗跌特性 [3] - 明确以绝对收益为目标 运作体系成熟 能敏锐捕捉宏观趋势与微观市场结构变化 [3] 风险管理能力 - 近一年最大回撤仅1.74% 且在54天内完成修复 为风险承受能力较低投资者提供保障 [11] - 管理费率0.7% 托管费0.2% 无销售服务费 综合费率处于较低水平 [11] 基金经理背景 - 基金经理姜晓丽任职超13年 历经多轮牛熊转换 成功4次精准预判债市大拐点 [4] - 任职综合年化回报达6% 管理10只基金合计规模304亿元 10次荣获金牛奖 [8] 市场趋势研判 - 全球货币量上升态势领先PPI一到两年 自23年底开始正增长 PPI具备内在上升动力 [11] - 美国大概率降息 中国货币政策已明确宽松方向 欧洲日本处于放松状态 M2上升预期强烈 [11] - 市场存在从流动性行情向PPI上行基本面行情切换可能性 关键观察油价和中国长利率企稳情况 [12] 资产配置方向 - 重点关注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司 需具备优质供给格局 少投入高产出增长 良好治理结构等特征 [12] - 同步聚焦周期股 选择在宏观经济变动过程中符合长期回报要求的公司 [12]
固收+基金规模变动的驱动因素分析:基金公司战略、基金经理策略与未来市场展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7 15: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19 - 2021(股票牛市)、2024年(债券牛市)是近年来固收 + 市场排名变化最快阶段,近十年景顺长城、富国等公司规模增长迅速,头部竞争激烈呈多强局面,管理人规模差距在2020 - 2021年快速拉开 [4][11] - 连续5年排名在前20的固收 + 基金有易方达稳健收益等,连续5年管理规模超300亿的基金经理有王晓晨等 [4][21][25] - 投资者更关注过去1年收益风险指标,夏普比重要性最高,低仓位投资者对波动与回撤敏感,中/高仓位投资者看重创新高天数等 [4] - 头部机构构建多层次固收 + 策略矩阵,低波动策略等是打造高夏普固收 + 基金主流方式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金公司战略:基金公司固收 + 产品的规模变化 固收 + 基金规模排名1 - 20基金公司 - 2019 - 2021、2024年打乱规模排名,10年期间景顺长城、富国等公司规模排名显著变化 [11] - 头部竞争激烈呈多强局面,前20市占率无明显变动,前10市占率下降,管理人规模差距在2020 - 2021年快速拉开 [20] 固收 + 基金规模排名21 - 40基金公司 - 10年期间太平、华商等公司规模排名显著变化,多数规模变动来自机构投资者 [14] - 1 - 20名基金公司机构投资者占比均值为54.32%,21 - 40名均值为62.33% [14] 基金公司的市占率 - 头部竞争激烈形成多强局面,前20市占率无明显变动,前10市占率下降 [20] - 管理人规模差距在2020 - 2021年快速拉开,第1名与第5名规模差距稳定在千亿,第15名与第20名规模差异不到30亿,第45名与第50名规模差异在10亿以内 [20] 规模前20大固收 + 基金 - 连续5年排名在前20的固收 + 基金有易方达稳健收益等 [21] 固收 + 管理规模前20大基金经理 - 25Q1固收 + 管理规模靠前的基金经理有王晓晨等,连续5年管理规模超300亿的基金经理有王晓晨等 [25] 规模排名增长明显的基金公司 - 景顺长城基金10年规模增长635亿元,机构贡献超80%,产品线覆盖各风险区间,团队业绩表现好 [30][36] - 富国基金10年规模增长557亿元,机构与个人贡献相对均衡,产品线覆盖各风险区间,低仓位固收 + 基金表现突出 [30][47] - 天弘基金10年规模增长394亿元,个人贡献超60% [30] - 永赢基金规模排名稳步上升,机构与个人贡献相对均衡,主要针对中低仓位市场发力,低仓位固收 + 基金业绩出色 [30][59] - 华泰柏瑞基金22年之后规模与名次快速上升,个人投资者贡献为主 [30] - 华泰保兴基金22年之后规模与名次快速上升,机构投资者贡献为主 [30] 规模排名稳定&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 - 易方达、招商、华夏、广发、中银基金规模排名稳定且靠前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