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

搜索文档
英伟达首批GB300开始部署,再看AI出海链景气度
2025-07-08 00: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模块、CPU 交换机、铜缆、液冷系统、卫星通信 - **公司**:旭创、新易盛、太辰光、长兴博创、石家光子、沃尔核材、新家电子、阿菲诺、CSB 云场、字节跳动、博通、英伟达、康宁、Covid、Meta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AI 出海链市场表现**:2025 年第二季度整体表现良好,英伟达首批 GPU300 部署产生积极影响,贸易摩擦短期波动不影响长期趋势,历史类似波动最终会修复[1][2] - **光模块及相关产业表现**:中国厂商主导光模块领域,旭创第一、新易盛第三;与 CSP 云厂商合作紧密,可应对关税;五六七月是传统上修期,龙头盈利能力强;芯片短缺推动硅光渗透率和 CW 光源芯片公司增长;GB300 部署影响铜缆行业,高速率线缆需求增长;液冷系统应用前景广,GB300 拉动配套设备需求;卫星通信产业下半年加速发展[1][3][4][8][11][12] - **CPU 交换机产业前景**:2025 年预计出货数千台,2026 年增至上万台,博通、英伟达等厂商布局支持,市场预期调整不改变发展趋势[1][5] - **行业总体发展看法**:光模块、光器件、CPU 交换机等领域发展势头强劲,长期增长潜力高,新胜和旭创 2026 年业绩预计保持 12 倍左右增长,部分细分赛道公司竞争力强[1][6] - **具体公司业绩预期和估值**:新胜和旭创 2025 年估值约 12 倍;长兴博创 2025 年预计七八亿利润,估值相对不贵;石家光子收购新厂商加强业务[7] - **新模型发布的市场催化**:Covid 部署 GB300 基地对光模块、光芯片和光器件等有催化作用,GB300 算力和功耗提升,增加铜缆和液冷配套设备需求[1][8] - **GB300 对铜缆行业影响**: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对高速率线缆需求增长,沃尔核材量产线缆供不应求,新家电子与阿菲诺新技术突破提升市场份额[9][10] - **液冷系统应用前景**:Meta 架构和国内企业提升液冷系统配比需求,GB300 部署推动配套设备需求增长[11] - **卫星通信领域趋势**:下半年加速发展,手机直连、民用火箭、新批次采购等是市场催化剂[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沃尔核材发泡机逐步量产预计大幅提升业绩 - 新家电子与阿菲诺合作研发的无需发泡机的新型线缆技术应用取得突破[9][10]
通信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高端光模块放量在即,卫星互联网蓬勃兴起-20250707
华龙证券· 2025-07-07 14:1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92家通信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稳中有升,盈利能力小幅提升,上半年光模块及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表现优异 [5][16] - 建议关注光模块与卫星互联网投资机会,维持通信行业“推荐”评级 [5] 分组1:光模块及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表现优异 - 2025年一季度92家通信行业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252.51亿元,同比增长2.62%;归母净利合计521.42亿元,同比增长7.12%;行业毛利率为27.08%,同比提升0.12个百分点;净利率为8.34%,同比提升0.35个百分点 [16] - 细分行业中,运营商、光通信、物联网、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和通信线缆及配套行业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运营商、光通信、物联网、卫星互联网和通信线缆及配套归母净利实现增长 [16] - 2025年1月2日 - 6月30日,申万通信指数上涨9.40%,在申万全行业中排行第5,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0.03%;通信各子行业中光模块及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表现优异 [22] 分组2:高端光模块需求旺盛,中国企业市占率持续提升 - 光模块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和元器件,中游为不同类型光模块,下游为应用领域,受益于AI热潮带动,光模块产品需求旺盛 [27] - 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增长带动AI服务器需求快速增长,大模型兴起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带动光模块需求快速增长 [31] - 中美云厂商资本开支持续增长,有望带动AI服务器需求提升,进而带动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持续提升 [33] - 根据Lightcounting预测,2024 - 2029年光模块全球市场规模或将以22%的CAGR保持增长,2029年有望突破370亿美元;2024年中国光模块市场规模约606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670亿元 [35] - 2025年800G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超过400G,预计2029年800G和1.6T光模块整体市场规模将超160亿美元;2024年全球光模块TOP10榜单中中国厂商占7席 [38] - 高速光模块需求提升有望带动行业盈利能力提升,个股关注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光迅科技 [38] 分组3:卫星互联网快速发展,行业规模有望持续提升 - 卫星互联网应用场景多元化,涵盖政府、国防、公共服务、行业及民用等领域,近年来卫星通信向广覆盖、大带宽、低时延方向发展 [45] - 2024年全球在轨航天器总数突破万颗,美国在轨航天器数量占全球总数的75.9%,中国占9.4%;卫星应用领域以通信广播为主 [51] - 2024年全球共发射航天器2873颗,美国发射2269颗居首,“星链”新增部署1982颗卫星;中国发射“千帆”“吉利”“云遥”等星座100余颗卫星 [53] - “猎鹰”和“长征”系列火箭推动全球航天发射活动增长,2024年发射次数分别占全球总任务的50.9%和18.6% [55] - 中国政府重视和支持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预计2025 - 203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平稳上升,2031年将达593.37亿元,关注中国卫星、华测导航 [55]
行业“龙头”奋楫前行
陕西日报· 2025-07-07 07:46
延长橡胶 - 半钢生产车间完成流程优化升级,单日产能突破2万条 [1] - 前5个月新增中东、非洲等地11家客户,海外市场轮胎销量同比增长14% [1] - 2024年9月成立中亚办事处,2025年4月成立东盟办事处,计划筹建非洲办事处 [1] - 参加新加坡、意大利、泰国等多场国际展会,与85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1] - 轻卡轮胎在东盟市场获得高度认可,前5个月新拓展54家海外客户,销售轮胎20185万条 [2] 延长石油油田公司 - 吴起采油厂上半年累计投产新井265口,生产原油1235万吨 [3] - 7000名员工采用"白+黑"模式保障生产任务完成 [3] 陕西水电 - 清洁能源总装机规模超780万千瓦,上半年新增投产126万千瓦 [3] - 前5个月关中公司发电量创新高,榆林公司累计发电量突破63亿千瓦时 [3] - 预计年底清洁能源投运装机规模将突破400万千瓦 [4] 寰宇卫星 - 投资525亿元建成寰宇国际航天测控网(一期),包含国内三站四区23套测控设备 [4] - 累计服务300颗中国卫星,常态化服务153颗,测控成功率99%以上 [4] - 前5个月完成6次发射测控任务,保障41颗卫星入轨,有偿服务航天器达345个 [4] 陕直股份 - 实现贝尔系列直升机全生命周期深度维护,新增改装、制造等业务 [5] - 上半年直升机销量同比增长150%,占国内同类别机型总销量70% [5] - 租赁直升机量同比增长21%,占国内同类别租赁总量65% [5] 陕西经济整体表现 - 龙头企业带动各领域生产提速,支撑经济持续向好 [6]
雄安8年,未来之城正崛起
新京报· 2025-07-07 06:43
雄安新区建设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开发面积覆盖20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达5395万平方米4963栋楼宇建成[1] - 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1] 绿色生态建设 - 白洋淀生态清淤总面积24 86万平方米水质提升至Ⅲ类并连续四年保持[2] - 淀区野生鸟类达296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90种[3] - 新区绿化面积74 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1%提高到35%[3] - 新建建筑达到绿建三星标准或近零能耗建筑标准绿色低碳技术广泛应用[3] 城市生活配套 - "15分钟生活圈"覆盖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休闲服务[4] - 实现"300米进公园1公里进林带3公里进森林"的绿色生活场景[4] 医疗体系建设 - 雄安宣武医院开设38个临床医技科室年门诊量约19万人次[6]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医学中心等在建[6]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整形外科医院广安门医院确定建设雄安院区[6] 教育资源引入 - 雄安北海幼儿园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雄安校区2023年9月开学[6] - 推行智慧体育场景学生每日有效锻炼时长达标运动技能分级认证体系[7] - 引入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学校托管教师培养等合作[7] 创新产业发展 -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中心挂牌设立雄安技术创新中心[8] - 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公共实验平台启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共创新平台即将投用[8] -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办公楼投入使用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成立60多家上下游企业聚集[9] - 梅卡曼德机器人公司发起成立雄安新区中关村机器人产业联盟[9] - 雄安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5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入驻目标2027年培育5家独角兽企业[9] 高校疏解进展 -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已开工[10] - 北京理工大学等5所高校完成选址未来北京疏解高校达15所[10]
4G、5G这么普及,为什么还要发展卫星互联网?
搜狐财经· 2025-07-07 05:56
卫星互联网发展背景 - 中国5G建设全球领先,基站总数突破400万座,占全球总量60%以上,年底农村覆盖率将达95% [7] - 地面互联网存在三大不足:覆盖范围受限(全球约30亿人无法接入)、低空经济支撑不足(5G天线主要覆盖地面)、应急脆弱性(自然灾害易中断且恢复慢) [9] - 全国5G基站每日电费支出高达约1亿元,能耗问题突出 [9] 卫星互联网的战略意义 - 解决全球覆盖问题,不受地形限制,实现无死角通信 [13] - 通信速率显著提升,低轨卫星速率可达200-500兆,星链第三代单波束速率达1Gbps,时延为毫秒级 [13] - 具备军民两用潜力,在自然灾害或军事冲突中可替代瘫痪的地面网络 [13][15] 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比 - 国外四大星座(Oneweb、星链、Kuiper、AST)规划卫星数量超万颗,中国星网和上海垣信合计申报6万颗卫星 [14] - 星链通过平板卫星设计、柔性太阳翼等技术降低成本,火箭回收技术成熟(成功回收27次),中国成本为其4-5倍,火箭回收仍处实验阶段 [19] - 中国在原创性技术(如卫星构型、电推进器)和全球管控能力(信关站布站受限)方面落后,但预计2026年解决激光组网技术 [21][22] 中国发展难点与方向 - 技术难点包括卫星构型设计(需一箭多星)、能源效率(柔性太阳翼和推进剂成本)、激光组网可靠性、大型天线部署(最大仅4平方米,落后于AST的64平方米目标) [21][24] - 未来重点方向:提升火箭运载能力与回收技术、实现卫星批量化生产、2035年前部署超2万颗卫星并拓展应用场景 [25] - 面临轨道资源争夺(低轨500公里高度已被星链抢占)和太空垃圾风险(失效卫星可能碰撞) [26] 行业应用案例 - 俄乌冲突中星链支持乌军"三角洲"系统,实现高效信息传输和无人机指挥,验证卫星互联网军事应用价值 [15] - 2023年北京门头沟暴雨灾害中高轨卫星因延迟暴露局限性,凸显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应急必要性 [13]
湖北谷丰通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7-05 19:48
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比例1湖北谷高通讯有限公司100% 企业名称湖北谷丰通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高勇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国标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 技术服务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电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787号 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2层B2025-15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营业期限 2025-7-4至无固定期限登记机关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来源:金融界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湖北谷丰通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高勇,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由 湖北谷高通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经营范围含移动终端设备销售,通讯设备销售,移动通信设备销售,办公设备销售,日用品销售,日用家电零 售,家具销售,互联网设备销售,光通信设备销售,电子专用设备销售,集成电路销售,智能仪器仪表销售,音响 设备销售,信息安全设备销售,物联网设备销售,网络设备销售,办公用品销售,安防设备销售,电子、机械设 备维护(不含特种设备),通讯设备修理,互联网安全服务,远程健康管理服务,网络技术服务,软件开发,人 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咨询服务,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物联网技 ...
商业遥感卫星产业招商清单:长光卫星、中国卫星、中科星图等最新投资动向【附关键企业名录】
前瞻网· 2025-07-05 14:48
政策支持与行业定位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包括商业航天等,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码[1] - 商业遥感卫星是我国航空航天体系的重要分支,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1] - 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商业遥感卫星的研制、发射和运营,推动行业市场化、专业化发展[1] 产业链结构 - 商业遥感卫星产业链分为上游(卫星制造、发射及地面设备)、中游(卫星运营商)、下游(应用领域)三个关键环节[3] - 上游承担卫星硬件设施生产与搭建,中游提供数据服务和技术服务,下游涵盖气象、国土、海洋等广泛领域[3] 应用场景 - 政府运营中应用场景广泛多元,包括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灾害防控等8大领域[6] - 具体应用包括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自然资源部门)、环境污染监测(生态环境部)、农作物生长监测(农业农村部)等[8] - 遥感技术为各领域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如应急管理部利用遥感数据快速评估灾情、制定救灾计划[8] 主要企业 - 行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如长光卫星、东方红卫星、中科星图等[9][10] - 长光卫星发射的商业遥感卫星占比达26%,位居行业第一[11] - 代表性企业注册资本从数百万到数十亿不等,如长光卫星(19.7亿)、东方红卫星(11.8亿)、航天时代电子(27.2亿)[10] 龙头企业分析 - 长光卫星成立于2014年,是我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由吉林省政府、长春光机所等共同组建[13] - 公司拥有"吉林一号"星座,全球最大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117颗在轨卫星,全球每天23-25次重访能力[15] - 2025年实现全国0.5米分辨率卫星影像双月度更新,覆盖率超99.4%,完成100Gbps星间激光通信试验[16] 商业模式 - 主要商业模式包括数据即服务(DaaS)、增值服务与定制化、卫星即服务(SaaS)[16] - DaaS通过云平台或API提供数据,增值服务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SaaS提供整套卫星解决方案[16] 投融资与市场前景 - 2016-2024年行业总投资超200亿元,2024年达120亿元(19件)[18] - 预计2022-2027年行业保持15%增速,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19] - 专家认为商业航天是大国博弈战略高地,需坚持自主创新,开拓国际市场[22]
信息发展(300469) - 300469信息发展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4
2025-07-04 21:28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型为其他业务交流会,时间是2025年7月4日下午15:30 - 16:20,地点为线上会议 [1] - 参与单位为新华资产、大家资产等众多专业投资机构,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助理郑小龙、副总裁徐云蔚、常务副总经理王少章 [1] 业务模式与定位 - 开展北斗规模化应用要求不增加企业负担、不破坏行业生态,商业模式是终转服,用风险减量和保险业务提升行业安全水平 [2] - 与北斗服务商是深度融合的共赢关系,共享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红利 [2] 市场份额与覆盖区域 - 预估具体市场份额较困难,但从已落地情况看公司比重较高,已签约北斗服务商覆盖超20个省份,包括天津、湖南等主要区域 [3] 业务合作进展 - 2024年与重卡销售头部企业尝试合作,7月团队组建完成并打通与厂商系统壁垒,后续将与更多主流厂商开展前装业务合作 [4] - 在河北地区与合作伙伴就业务达成共识,将推进落地工作 [4][5] 业务数据情况 - 2024年GBCM系统接入量超20万台,2025年签约量、发货量取得突破性进展,业务模式不断创新 [6] - 2025年累计出货量超40万套,未按季度拆分,业绩会持续改善,目前不能明确2025年能否盈利,单季度盈利早于年度盈利 [7] - 2025年落地签约数量超百万套,还在拓展高质量签约,业务考核口径为签约量、发货量、发行(安装并回传数据) [8] 保险业务相关 - 保险降赔对应实际降赔部分的提成比例大概在50% - 80%,不同区域业务质量和提成比例有差异 [9] - 与保险公司总部签署战略框架合同,具体项目与区域级公司签约 [9] 其他业务问题 - 订单要求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会联合当地合作伙伴提前完成 [9] - 正在对接咨询机构争取数据要素资产入表,但最终能否实现暂不确定 [9] 市值与股价预期 - 公司专注北斗规模化推广和应用,随着北斗业务业绩改善,相信股价会修复,下半年有好表现,会用业绩回报股民 [9][10]
众合科技(000925) - 2025年7月2日众合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4 15:16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 [2] - 活动参与人员包括国信证券、核心资本、安桥私募基金及个人投资者共 41 人 [2]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7 月 2 日下午 14:00 - 16:30 [2] - 活动地点在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街道胜联路 888 号 3 号楼 8 楼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何俊丽 [2] 公司概况与战略规划 - 公司聚焦空间信息战略,打造“空天地立体交通”主场景,以自主工业软件为核心底座,提供关键装备、材料、交通智慧数据运营服务和整体系统解决方案,构筑四位一体立体交通网络 [3] - 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深耕 10 余年,业务覆盖全国 28 座城市,信号系统站稳行业第一梯队,累计实施国内地铁&市域铁路(CBTC + FAO)项目 65 个,累计 1950 公里,累计建设完成自动售检票系统(AFC)项目 58 个,逾 1000 座车站 [3] - 低空和低轨卫星领域是公司未来发展方向,成立空天地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发布三大核心产品,重点打造低空三大应用场景,低轨领域重点布局高端装备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以及时空大数据运营服务 [3] 进军低空、低轨领域原因及优势 - 原因:轨道交通、低空和低轨是立体交通重要构成,低空和低轨领域市场空间大,已成为国家战略,三者在管理方式、技术原理、安全保障、应用场景上具备相关性 [3] - 优势: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长期积累,打造两大技术基座,通过“平台通用化 + 场景定制化”模式将能力延伸至低空、低轨领域 [3]
微纳星空取得卫星控制相关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7-04 12:47
安徽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合肥市,是一家以从事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 务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安徽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专利 信息179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1个。 金融界2025年7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宇星空 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卫星控制 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8289229B,申请日期为2024年04月。 海南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三亚市,是一家以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主的 企业。企业注册资本650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海南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 1家企业,专利信息180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1个。 天眼查资料显示,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铁路、 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6256.25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 据分析,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