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游项目
搜索文档
“太空游”项目“爽约”高交会 航天产业商业化落地仍面临挑战
证券时报· 2025-11-15 08:58
高交会与“太空游”项目发布情况 - 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于11月14日开幕 [1] - 此前消息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将在高交会全球首发“太空游”项目,但开幕当天展区并未发布及展示该项目 [2][4] - 展区工作人员提供了集团新闻对接人联系方式,但记者多次拨打电话均无人接听 [6] 中国“太空游”市场热度与进展 - 商业航天公司深蓝航天于2024年10月在淘宝预售2027年亚轨道飞行船票,原价150万元(优惠价100万元)的门票在不到4分钟内售罄,直播观看量达300万人 [6] - 携程旗下品牌“鸿鹄逸游”趋势观察显示,太空旅游咨询量年增长率超过350%,成为高净值人群消费的新方向 [6] - 专家认为咨询热度高涨源于“炫耀性消费”与“资产避险”心理叠加,七成为情绪溢价,三成为真实出行需求 [7] - 政策层面将商业航天列为“新增长引擎”,提供了战略支持 [7] 市场前景与产业意义 - 全球太空旅游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达到3000亿美元(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占比有望超过30% [8] - 商业航天被视作万亿蓝海市场,国内核心产业链环节有望孕育出百亿甚至千亿估值的本土龙头,对标美国SpaceX在2016至2025年间市值增长约40倍至4000亿美元 [8] - 发展“太空游”能通过商业需求反向牵引,加速可重复使用火箭、生命保障系统等核心技术的突破与迭代,推动航天技术民用化转化 [8] - 其意义在于将航天从政府预算表搬进利润表,技术外溢可直接降低卫星组网、太空实验的边际成本 [8] 中外差距与商业化挑战 - 中外商业航天落地进度存在显著差异,美国早在2001年送出首位太空游客,SpaceX在2024年已实现商业太空行走,而中国项目推出较晚 [11] - 核心差距在于技术积累后期发力,特别是在火箭垂直回收、无损着陆及快速检测再次发射等关键环节需要更长研发验证周期 [11] - 差距更在于“商业闭环”的构建,海外已实现飞行器复用百次、保险池规模百亿美元、乘客体检标准可复验的航班化管理,中国则缺乏载客舱、逃逸系统、人身保险、空域审批等民用标准 [11] - 项目落地面临三大难点:适航审定监管空白、保险精算数据缺失需自建数据库、以及火箭回收技术 [12]
第二十七届高交会开幕 中国首个“太空游”项目未展示
证券时报网· 2025-11-14 14:04
公司动态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原定于第二十七届高交会首日在其展区首次公开推出备受瞩目的中国首个"太空游"项目,但项目并未如期发布及展示 [1] - 展区工作人员提供了相关新闻对接人联系方式,但记者多次拨打电话均无人接听 [1] - 公司在11月5日深圳市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曾宣布将在高交会上推出太空旅游项目 [1] 行业事件 - 第二十七届高交会于11月14日开幕 [1]
探馆第27届高交会:前沿科技集结深圳 全球采购规模有望破千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11-14 01:55
展会规模与定位 - 第二十七届高交会于11月14日开幕,展览面积达40万平方米,设有22个专业展区,近5000家参展企业,预计举办200余场专业活动,吸引1000余个专业采购团 [4] - 高交会是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成果交流平台,自1999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全球前沿技术演进的重要风向标 [4] - 国际参与度高,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企业组团参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携带科研成果亮相 [4] 技术展示亮点 - 本届高交会实物展品比例预计超过90%,将举办首发首秀和路演推介活动超过60场次,首发首展展品占比超过20% [5]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区由500多家企业组成,展示傅利叶新一代外骨骼康复机器人、Unitree B2四足机器人、赛博格人形机器人、国产高精密减速器等产业链最新成果 [5] - 商业航天专区展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长征系列火箭、柔性太阳翼、激光通信终端等系统级产品,并将在全球首次公开推出太空旅游项目 [5] - 高端芯片领域,华大九天、光明实验室等将展出从设计制造到应用场景的全产业链案例 [5] - 微软、索尼、英特尔、英伟达、高通、三星等全球科技巨头齐聚,展示最具创新性的技术成果 [6] 交易与投资促进 - 展会对1000余万条专业采购商数据资源进行定向筛选,通过六大渠道邀约全球采购商,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家采购商已登记采购需求,组委会收到近万份带有明确采购需求的意向计划 [7] - 叠加俄罗斯、日本等多国展团带来的采购订单,本届高交会全球采购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7] - 首次设立国际投资洽谈区和国际采购商对接区,邀请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集团、红杉资本、贝恩资本、IDG资本、沙特主权基金等国际知名投融资机构参与 [7] - 邀请通用、微软、ABB、韩国Kakao等知名企业赴会采购产品和寻找合作伙伴 [7] 配套活动与行业交流 - 展会期间将密集展开200余场活动,包括专业论坛、首发路演、采购对接、奖项评选等 [8] - 针对商业航天、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数十位院士将同产业领袖、专家学者一起探讨行业解决方案和未来发展趋势 [8]
2025年高交会有哪些新措施、新特色?
中国发展网· 2025-11-07 15:16
服务国家战略 - 深度契合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服务于国家科技强国战略,目标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1] - 面向高端芯片自立自强,华大九天、开源鸿蒙、光明实验室将展出从设计制造、芯片硬件到操作系统、联盟生态、应用场景的全产业链案例 [1] - 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航天科技集团将全球首次公开推出太空旅游项目,并有机器人公司推出面向建筑施工场景的智能施工装备和数字化解决方案 [1] 聚焦高新技术 - 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遴选高精尖技术与产品,推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2] - 预计有近5000家企业携最新技术、产品与成果参展,实物展品比例预计超过90% [2] - 将举办首发首秀和路演推介活动超过60场次,首发首展展品占比达20%以上 [2] 关注促进交易 - 市场化改革的着力点是交易,着力为参展企业带来展会实效和交易量,促交易分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品贸易合作两个方面 [3] - 借助深圳科创青藤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力争率先落地转化一批高科技、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项目,为全国科技成果转化输出深圳范例 [3] - 现场将组织数十场产业采购商大会,组织1000余个专业采购团,并设置多个高效匹配国际采购对接区,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 [3] 推动区域合作 - 是国内高新技术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国内方面特别关注地级市、县域经济科技创新,首次设立区域经济科技创新成果专区,有10余个市县区参展 [4] - 国际方面为发挥高水平科技合作平台作用,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特别设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专题展区 [4] - 沙特、阿联酋、吉尔吉斯斯坦、阿根廷、韩国、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将发布产业和技术需求,推动与中国在新技术、数字化、绿色能源、新能源汽车及人工智能等优势领域建立国际合作关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