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唑肟钠

搜索文档
集采红利耗尽!福安药业净利腰斩,转型困局何解?
新浪证券· 2025-07-30 16:23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1亿元至1.3亿元 同比暴跌39.95%至53.81% [1]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曾保持20.69%增长 与当前表现形成强烈反差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超40% 上半年颓势加剧 [2] 集采政策影响 - 国家药品集采曾推动2024年扣非净利润暴增1467.78% 但营收下滑9.68% [2] - 中标产品平均价格降幅达70% 抗感染类药物价格暴跌84.27% 心血管药物超60% [3] - 核心产品头孢唑肟钠、头孢他啶等占收入47.59% 均陷入大幅降价区间 [3] - 第十批集采续约价格再度下探 销售费用压缩空间殆尽 利润空间被彻底碾平 [3] 业务结构风险 - 过度依赖集采中标产品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等核心产品中标后未能持续支撑业绩 [2][3] - 2024年投入研发资金1.71亿元(占营收7.14%) 但收获多为仿制药批文 创新药短期难成支柱 [4] - 生长激素类创新药尚未获批 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4] 转型举措进展 - 国际化方面取得尼麦角林原料药韩国认证、子公司通过FDA检查等进展 [4] - 但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仅3.17% 国际化贡献度极低 [4] - 2019年布局的美国CBD子公司至今未见成效 [4] 历史业绩波动 - 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长13.32% 但2.19亿元拆迁收益掩盖了扣非净利暴跌90%的真实经营状况 [5] - 集采红利透支后2025年出现业绩断崖式下跌 暴露盈利模式脆弱性 [5]
产品价格大滑坡 福安药业上半年净利或“腰斩”
中国经营报· 2025-07-25 15:46
业绩预告与下滑原因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亿元至1.3亿元,同比下降39.95%—53.81%,扣非净利润预计为9100万元—1.21亿元,同比下降40.50%—55.25% [3] - 业绩下滑主要由于国家集采中标产品价格下行,核心产品价格平均降幅达70%,抗感染药物降幅最大为84.27%,心血管药物降幅超60% [5][7] - 公司2024年净利润增长20.69%,扣非净利润增长1467.78%,主要受益于集采红利带来的销售费用下降,但2025年价格下降空间有限导致利润空间被挤压 [5][6] 公司业务与产品结构 - 公司成立于2004年2月,主要从事化学药品研发、生产、销售,拥有完整产业链布局,产品涉及抗生素类、抗肿瘤类、特色专科药类等 [4] - 核心产品包括头孢唑肟钠、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盐酸昂丹司琼等,占整体收入的47.59% [7] - 2024年多个产品在国家集采中标,包括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等 [6][7] 研发与转型进展 - 2024年研发投入1.7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14%,多个原料药产品通过技术审评,制剂产品获得注册证书或通过一致性评价 [9] - 公司正尝试转型创新药和高端仿制药,但创新药研发周期长、风险高,参股公司优诺金生长激素类创新药尚未获得生产批文 [8][9] - 国际化方面,尼麦角林原料药获得韩国药品注册证书,子公司通过美国FDA检查,但海外销售收入占比仅3.17% [9] 历史业绩波动 - 2023年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13.32%,但扣非净利润仅1648.83万元,同比下降89.94%,主要依赖子公司拆迁收益2.19亿元和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 [5] - 2024年营业收入23.91亿元,同比下降9.68%,但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20.69%,扣非净利润2.59亿元,增幅高达1467.78% [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68亿元,同比下降42.22%,归母净利润6904.9万元,同比下降43.63% [5]
2024扣非归母净利同增近15倍 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福安药业在“集采时代”韧性尽显
搜狐财经· 2025-04-29 19:5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23.91亿元,同比小幅下滑9.68% [5] - 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20.69% [1][6] - 扣非归母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67.78% [1][6] - 整体毛利率保持52.96%的高位水平,较2023年基本持平 [6] - 归母净利率从2023年的8.76%增至2024年的11.7% [6] 核心竞争力 - 具备化学制药全产业链,涵盖研发、原料药、制剂生产销售 [2] - 头孢唑肟钠等主要制剂和原料品种收入占比超40% [2] - 研发费用率从2020年的3.67%提升至2024年的6.41% [4] - 拥有"研发-原料药-制剂-销售"全产业链闭环 [4] - 销售费率从2020年的45.06%连续降至2024年的23.56% [6] 研发与产品布局 - 研发团队由礼邦药物和各公司技术部门组成,坚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储备一代"方针 [3][4] - 产品涵盖抗生素类、抗肿瘤类、特色专科药类等八大治疗领域 [4] - 2024年有13个产品在国家集采中选 [3][9] - 多个原料药通过技术审评,制剂产品获得注册证书或通过一致性评价 [9] - 尼麦角林原料药获得韩国药品注册证书,子公司广安凯特通过美国FDA检查 [9] 财务优化 - 历史并购遗留商誉从13.2亿元降低至2.6亿元 [6]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32.86%连续降至2024年的26.44% [6] - 2024年财务费用同比降低203.91%(465.64万元) [6]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国家集采中标价格平均降幅达70%,具备成本控制能力的药企更具优势 [8]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高性价比药品使用频率 [7] - 《药品标准管理办法》实施强化药品全生命周期标准化管理 [7] - 临床急需境外已上市药品审评审批加速,生物等效性评估标准统一降低研发成本 [8] 市场战略 - 制剂类产品逐步增加自主销售模式,减少代理商销售 [6] - 加大对非集采品种的市场开拓力度,降低集采降价影响 [9] - 海外注册取得新进展,拓展国际市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