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枣茶
搜索文档
寒露过后,饮食养生如何兼顾防燥与御寒?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14:51
寒露节气饮食养生核心 - 饮食需以温润为核心,兼顾防燥与御寒,彻底停用冰饮和凉拌菜,水果可蒸煮后食用 [2] - 需减少食用西瓜、苦瓜等寒性瓜果以避免伤及脾胃,可适量食用南瓜、板栗等暖黄色食材 [2] - 减少辛辣食物摄入避免助燥伤肺,特别怕冷体质可逐渐增加羊肉汤、胡椒猪肚汤等温补食物摄入 [2] 秋冬之交进补策略 - 霜降节气是秋冬之交的关键,此时进补能预储营养以强化免疫屏障,为机体在严寒季节建立深层防护提供支撑 [3] - 北方气候干燥寒冷适宜甘润温补,南方气候湿冷需佐以猪肚、莲子、芡实、茯苓、山药等健脾祛湿食物 [3] - 冬季养生要顺应收藏之势,注意护阳补肾,规律作息,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运动后微微出汗身体微热为宜 [3] 寒露节气衣着与身体防护 - 寒露节气需及时添衣,民间秋冻是指白露到秋分气温在15℃到22℃时适度延迟添衣以锻炼耐寒力 [4][5] - 寒露后南方若持续晴暖气温高于18℃可延续局部秋冻如露手腕脚踝,北方气温常跌破15℃必须及时添衣 [5] - 需注意保护腰腹部和脚部,应穿袜子,若静坐10分钟后感觉手脚冰凉或肩背发紧则需添衣保暖 [5]
时至寒露,“五要,四不”的养生诀窍请收藏!
人民网· 2025-10-08 08:21
养成适当午睡的习惯,有助于舒缓心血管系统, 提高抵抗力。 9人民好医生 RH 露时节要这样 FIC 适量运动 调节情志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 择不同的运动项目,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 渐增加运动量。 秋季运动不宜过量,在全身微热,尚未出汗或微 微出汗时,即可停止,应避免大汗淋漓,以保持 阴液内敛,不使阳气外耗,否则会伤阴损阳。 金秋十月是出游赏秋的好时节。人们可以多接触 寒露如约而至,标志着深秋的到来,气温持续下降,昼夜温差增大,自然界中的阳气渐收,阴气渐盛。多数人因假日期间,睡眠及饮食规律被打乱,常 表现出周身困乏、肠胃不适甚至恶心、阵发性眩晕、焦虑、睡眠差等症状。寒露时节养生应注意哪些要点? 9人民好医生 寒露时节要这样比 补充水分 朝盐晚蜜 ิ候逐渐变冷,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人群,要注 意清晨和晚间适量补水,以35℃-45℃为宜,即 补充水分,又温暖脾胃、促进血液循环。另外,工 任间隙也可间断喝点温水。 平素便秘者可喝蜂蜜水,防止秋燥便秘,可润肺 养肺; 脾胃虚寒易腹泻者可饮姜枣茶(红枣、生 姜),温中散寒、补养气血;肝血不足出现眼干 口鼻干燥者,可饮菊花枸杞茶,养肝明目。 9人民 ...
中医帮忙 安然度夏(健康驿站)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5 06:28
中医药行业夏季养生服务 - 三伏贴服务在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中医医院开展 医护人员7月22日为市民提供敷贴服务[2] - 2025年三伏天周期为7月20日至8月18日 共计30天 医疗机构在此期间重点推广冬病夏治疗法[4] 冬病夏治特色疗法 - 中日友好医院定义冬病夏治为针对冬季易发疾病在夏季进行的治疗 适用哮喘/慢阻肺/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5] - 三伏贴采用白芥子/细辛等药材 需在初伏/中伏/末伏各贴敷一次 主要作用于肺俞穴/肾俞穴等穴位[6] - 辅助疗法包括艾灸足三里/关元穴位 以及生姜羊肉汤/黄芪山药粥等食疗方案[7] 中医夏季睡眠调理方案 -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议夏季作息遵循"夜卧早起"原则 晚上11点前入睡 午间11-13点适当午休[9] - 推荐安神茶饮包含百合/麦冬/莲子心组合 脾胃健康者可添加荷叶增强效果[10] - 外治疗法涉及足三里穴艾灸/膀胱经刮痧/安眠穴针刺等专业医疗手段[10] 三伏天晒背养生指南 - 中国中医科学院指出晒背最佳时段为上午8-10点 初次不超过10分钟 逐步增至20-30分钟[13] - 适宜人群包括阳虚体质/寒湿痹证/骨密度低下者 需在通风环境进行并补充电解质水[11][13] - 禁忌人群涵盖光敏性疾病/阴虚火旺/湿热内蕴患者及服用喹诺酮类抗生素人群[11][12] 中医药膳推荐 - 绿豆百合莲子粥适合清热解暑 含绿豆50克/干百合20克/莲子15克 脾胃虚寒者慎用[14] - 冬瓜薏米老鸭汤针对湿热体质 需带皮冬瓜300克/薏米30克/老鸭半只同炖90分钟[14] - 姜枣茶适用空调房人群 含红枣6个/生姜3片 煮沸后小火焖10分钟[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