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

搜索文档
中医四法 清凉锦囊(大健康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2 06:57
8月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市首届中医药文化夜市火热开市,援疆医疗人才、中医医疗人才"出 摊"。图为市民免费品尝养生鸡汤。杨文秀摄(人民视觉) 日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环卫工人享用丰润区委社会工作部志愿者送来的西瓜。朱大勇摄(人民视 觉) 8月9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方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准备给市民做督脉灸。进入 末伏,南宁市不少市民到中医门诊通过贴"三伏贴"等"冬病夏治"传统疗法,增强身体抵抗力。新华社记 者 陆波岸摄 暑气蒸腾,如何解暑度夏?中医智慧恰似一缕清泉,值得借鉴。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 会,介绍在暑期如何通过中医药进行养生。中医专家表示,今年适逢农历闰六月,暑热时间延长,高温 叠加湿气形成"暑湿"双重攻势,更需注意防护。 近日,来自葡萄牙、巴西、爱尔兰等国家的21名学员在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进行中医理论和实践学习。 图为外国学员在学习八段锦。新华社记者 郭程摄 防晒护体 在高温天气里,预防中暑和晒伤是保护身体健康的关键。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宋坪表示,从中医角度看,中暑称为"中暍(音同噎)",是由于"外感 暑邪,热迫气阴,导致气阴两伤",在治疗上要强调清暑解 ...
立秋养生贵在“收”
新华社· 2025-08-06 15:45
中医养生 - 立秋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养生核心在于"收"字,需养阴润燥、收敛神气 [1] - 立秋三候为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人体阳气开始内收下藏,腠理紧实,毛孔关闭以防外邪 [1] - 昼夜温差增大、湿度下降,易导致气道干痒欲咳,呼吸系统疾病进入高发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易病情加重 [1] 情志调养 - 秋应于肺,悲忧最易伤肺,需保持精神安宁,不急不躁,可听舒缓音乐并练习缓慢有节律的呼吸方法 [2] 运动调养 - 秋季宜结合跑步、打球等"动功"与八段锦、站桩等"静功",动静结合可达心身康泰之功效 [2] 饮食调养 - 入秋应少饮酒,因"辛主散",过食辛散之品易损肺气、伤津液,不宜过多摄入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辣食物 [2] - 立秋后燥气当令,可食用梨、莲藕、百合等甘凉食物补充津液,脾虚者宜食用薏米、山药、赤小豆等健脾祛湿 [2] - "贴秋膘"应先清后补,平补为要,护脾为本,可食用陈皮、山楂助消化以防滋腻伤胃 [2] 疾病防治 - 立秋后暑伏之气未散尽,贪凉易致咳嗽不止,需注意后背暖护以防病 [2] - 采用中医温透外治技术外敷背部腧穴可温肺止咳、化痰行气通络,对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节等有良好治疗效果 [2]
三伏贴的成分、备案与渠道三重迷
北京商报· 2025-08-06 00:36
进入8月,三伏天已行至中伏,作为"冬病夏治"核心疗法的三伏贴也迎来使用高峰。然而北京商报记者 调查发现,这一承载着传统中医智慧的疗法,如今在消费市场却乱象丛生:成分上,大量不含中药 的"伪三伏贴"仅靠球状体按压穴位,却借"冬病夏治"之名宣称"治病保健",更卖出超5万份;备案上, 商家公然篡改产品用途,将"物理刺激"偷换为"治疗功效",让"械字号"产品摇身一变成为"能治病的三 伏贴";渠道上,化妆品店、茶叶店纷纷跨界叫卖,客服更是信口承诺疗效。从成分造假到备案欺诈, 再到渠道失守,三伏贴市场陷入监管与认知的"三重迷雾"。 "球加胶布"卖出5万份 淘宝众知堂旗舰店的商品页面上,三伏贴下方"药监认证""医院同款"的标签格外醒目,下方进度条显 示"已售5万+"。但翻遍整个详情页,从产品介绍到使用说明,始终找不到"成分"二字的踪迹,只有一张 模糊的穴位图标注着"推荐贴敷位置"。 北京商报记者咨询客服人员,得到的回应是产品由球状体和医用胶布组成,不含有中药成分。但紧接着 话锋一转,主动介绍起疗效:"这是冬病夏治的三伏贴,建议在阳气最盛的时间段贴,夏天多贴几次, 直到末伏结束,能有病治病、无病保健,还能增强免疫力。"上述客 ...
三伏贴市场乱象调查:成分、备案与渠道“三重迷雾”
北京商报· 2025-08-05 20:53
成分乱象 - 淘宝众知堂旗舰店销售的三伏贴由球状体和医用胶布组成,不含中药成分,却宣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已售超5万份 [4][6] - 产品实际为一类医疗器械"穴位压力刺激贴",备案明确标注"不含有发挥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作用的成分",但商家借"药监认证"标签误导消费者 [6] - 无中药成分的三伏贴利用消费者"想养生又图方便"心理,通过低价和"医院同款"噱头销售 [6] 备案欺诈 - 众知堂旗舰店擅自篡改产品预期用途,在宣传中添加"中医""治疗""预防缓解病症"等字眼,远超备案的"物理刺激"作用 [7][8] - 一类医疗器械宣称医疗效果违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属于虚假宣传和夸大宣传 [8][9] - 企业未按备案内容标注产品适用范围,可能面临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 [9] 渠道失守 - 三伏贴销售突破行业边界,化妆品店、茶叶店等非医疗机构违规销售,店铺普遍不具备中医服务资质 [11][13] - 茵倩化妆品旗舰店将三伏贴作为主推产品,宣称含中药成分且能"治疗",利用"化妆品店"身份规避医药监管 [11][13] - 抖音九芝堂茶叶旗舰店将"穴位压力刺激贴"包装成三伏贴销售,客服含糊成分但强调"中医理论基础"和"调理作用" [13][14] 行业监管漏洞 -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明确要求医疗机构使用的三伏贴应符合药品管理法规,但市场上"械字号"产品仍以三伏贴名义销售 [10] - 非医疗机构开展三伏贴服务违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3年规定,但乱象持续存在 [11] - 跨界销售店铺无法提供专业辨证指导,消费者可能因"用错贴、贴错穴"引发健康问题 [14]
最热三伏天,低欲望的年轻人掏空口袋“吸阳气”
36氪· 2025-07-25 07:23
行业趋势 - 中国年轻群体在三伏天养生需求激增,"三伏"已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热门时令节日 [1] - 2023年中国民间中医馆数量新增1.2万家,养生保健机构数量同比增长53% [13] - 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医疗机构总诊疗量同比增长25.3% [13] - 《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预测2025年国内营养品市场规模将达3200亿元 [15] 消费行为 - 18-35岁年轻人占科学养生消费群体的83.7%,年均消费1000元 [15] - 三伏贴疗程价格204元(68元/次),DIY材料包成本降至12元/次 [17] - 养生馆艾灸服务120元/次,家用艾灸套装成本80元可重复使用 [18] - 养生茶等产品溢价显著,成本不足零头的138元产品热销 [27] 产品创新 - 三伏贴、艾灸、刮痧等传统疗法结合现代包装成为热门赛道 [13] - 蒸汽眼罩式三伏贴、艾草关节贴等便捷型产品受追捧 [26] - 养生茶饮从无糖茶升级为功能性饮品(绿豆水、红豆薏米水等) [23] - 新中式包装+功效宣传的产品组合形成标准化销售公式 [27] 市场供需 - 中医院三伏贴门诊供不应求,部分需找黄牛代排挂号 [10] - 艾灸馆预约排期满负荷运营,技师需轮班用餐 [13] - 养生DIY材料包电商销量激增,买家秀显示普及度高 [17] - 山姆、胖东来等商超的养生类商品出现代购抢货现象 [36] 商业模式 - 中医馆正在替代传统美容院成为年轻群体新消费场景 [13] - 养生消费品从医疗场景延伸至日常快消品领域 [21] - 企业通过"功效+便捷性"组合满足年轻人低付出养生需求 [25] - 行业形成"线下服务+线上DIY+快消品"的完整产业链 [14]
中医帮忙 安然度夏(健康驿站)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5 06:28
中医药行业夏季养生服务 - 三伏贴服务在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中医医院开展 医护人员7月22日为市民提供敷贴服务[2] - 2025年三伏天周期为7月20日至8月18日 共计30天 医疗机构在此期间重点推广冬病夏治疗法[4] 冬病夏治特色疗法 - 中日友好医院定义冬病夏治为针对冬季易发疾病在夏季进行的治疗 适用哮喘/慢阻肺/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5] - 三伏贴采用白芥子/细辛等药材 需在初伏/中伏/末伏各贴敷一次 主要作用于肺俞穴/肾俞穴等穴位[6] - 辅助疗法包括艾灸足三里/关元穴位 以及生姜羊肉汤/黄芪山药粥等食疗方案[7] 中医夏季睡眠调理方案 -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议夏季作息遵循"夜卧早起"原则 晚上11点前入睡 午间11-13点适当午休[9] - 推荐安神茶饮包含百合/麦冬/莲子心组合 脾胃健康者可添加荷叶增强效果[10] - 外治疗法涉及足三里穴艾灸/膀胱经刮痧/安眠穴针刺等专业医疗手段[10] 三伏天晒背养生指南 - 中国中医科学院指出晒背最佳时段为上午8-10点 初次不超过10分钟 逐步增至20-30分钟[13] - 适宜人群包括阳虚体质/寒湿痹证/骨密度低下者 需在通风环境进行并补充电解质水[11][13] - 禁忌人群涵盖光敏性疾病/阴虚火旺/湿热内蕴患者及服用喹诺酮类抗生素人群[11][12] 中医药膳推荐 - 绿豆百合莲子粥适合清热解暑 含绿豆50克/干百合20克/莲子15克 脾胃虚寒者慎用[14] - 冬瓜薏米老鸭汤针对湿热体质 需带皮冬瓜300克/薏米30克/老鸭半只同炖90分钟[14] - 姜枣茶适用空调房人群 含红枣6个/生姜3片 煮沸后小火焖10分钟[14]
00后的“保命新四样”
创业邦· 2025-07-22 18:38
行业趋势与消费行为 - 中国咖啡消耗量近10年内增长167%,消费者偏好带奶、带糖、带小料的花式咖啡 [7] - 奶茶消费中超8成用户一周消费2-3次甚至更高频,且常搭配软欧包食用 [7] - Z世代平均每年健康消费支出达3250.7元,保健品/营养品摄入占比55.7%,医疗/理疗类服务占比40.1% [11][12] - 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1年内从1亿元飙升至4.5亿元,增长超350%,2024年至少10个新品牌入局 [41][42] 健康监测设备市场 - 动态血糖仪被年轻人用于减肥控糖管理,京东健康品类销售破亿,同比增长64% [18] - 三诺生物在财报中首次将"年轻用户增长"列为新品开发重点 [19] - 中国腕戴设备一季度出货量1762万台,同比增长37.6%,心率、血氧、睡眠监测成标配功能 [26] - 糖尿病患者达2.33亿人,15-39岁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数从199年961.2万增至2021年2374.6万 [22] 中医养生与AI医疗 - AI中医可生成体质分析、五行评估和推荐药方,推动三伏贴百度资讯指数环比增长208% [30] - 北京同仁堂艾草三伏贴全网热销7万+,回头客10万+,位列中医保健榜第一 [31] - 全国民营中医类医疗机构超8.6万家,年增长近15%,美团平台年轻化推拿门店数量同比增长77% [34] - 黄芪等药食成分销售额增速超75%,"轻理疗"成为养生新玩法 [39][34] 功能性食品与减肥产业链 - 中式养生水消费者中超65%因减肥祛湿、补气血功效购买 [40] - GLP-1类药物司美格鲁肽全球收入84.84亿美元,超越抗癌药成全球销量最高药品 [50] - 京东健康减肥类药品搜索量环比提升80%,体重管理营养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0% [59] - 摩根士丹利预计全球减重药市场规模2035年将达1500亿美元 [60]
三伏天来了,这些养生误区要避免(服务窗)
人民日报· 2025-07-22 06:31
三伏天养生误区 - 只防暑不防寒 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易导致免疫力下降 空调直吹颈椎可能引起颈背部受寒 大口喝冰镇饮料可能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2] - 夏天并非只能清淡饮食 夏季食养应以清补为主 可适当食用绿豆汤、扁豆粥等 适当进食葱姜、大蒜等辛散之品有助于温中散寒 [2] - 夏季锻炼不宜过度追求大汗淋漓 高强度运动可能导致脱水 适度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以微微出汗为宜 [2] - 每天大量喝绿豆汤可能伤脾胃 绿豆汤寒凉 建议适量食用 [2] 三伏天养生建议 - 少量多次补水 每天喝水量建议多于1200毫升 避免等渴了再喝 [3] - 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菊等有助于开胃 苦瓜性寒 体质较差者不宜多吃 [3] - 三伏天晒背有助于通督脉、补元阳 适合阳虚体质者 建议8时至10时晒背 时长从10分钟逐渐增加至20-30分钟 [3] - 晚睡早起有助于顺应夏季昼夜变化 晚上11点半前入睡 早上六七点起床 午睡30-60分钟有利于补充体力 [3]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 老年人需避免贪凉喜冷 入睡时注意遮盖腹部、关节 可选择"三伏贴"、艾灸等方式调理 [5] - 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需避免情绪激动 保持平和心态 避免熬夜 [5] - 儿童需严格控制冷饮、冰品 避免过度喂养 体弱儿童可行"三伏贴"及小儿推拿 [5] - 孕产妇宜多进食优质蛋白及利水消肿食物 如冬瓜排骨汤、番茄牛肉汤等 可加入山药、紫苏等药食两用之品 [5][6] 其他养生方法 - 睡前热水泡脚有助于安神养心 健脾和胃 减轻苦夏症状 [4] - 保持良好情绪 避免心浮气躁 与人交流放慢语速 学会情绪转移 [4]
00后的“保命新四样”
吴晓波频道· 2025-07-22 01:05
年轻人消费趋势 - 18-35岁年轻人消费榜单前三位是旅游、数码产品和保健养生 [9] - Z世代平均每年健康消费支出达3250.7元 [9] - 63%年轻人受记忆力下降、情绪波动、免疫力变弱等亚健康困扰 [28] 健康监测设备市场 - 动态血糖仪成为年轻人减肥控糖神器 去年双11健康监测品类订单量同比增超3倍 [14][17] - 2024年618京东健康血糖仪销售破亿 动态血糖仪同比增64% [17] - 智能手表一季度出货1762万台 同比增37.6% 心率血氧监测成标配 [25] - 三诺生物在财报中首次提及年轻用户增长为新品开发重点 [18] 慢性病年轻化趋势 - 中国15-39岁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从1990年961.2万增至2021年2374.6万 [22] - 20-24岁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2011-2021年增18.34% 增速居各年龄段之首 [23] 中医养生热潮 - 三伏贴百度资讯指数环比增208% 30-39岁为主要搜索群体 [30] - 北京同仁堂艾草三伏贴全网热销7万+ 位列中医保健榜第一 [31] - 2023年全国民营中医机构超8.6万家 年增15% 十年增幅达7.5倍 [34] - 美团年轻化中式推拿门店数量同比增77% [35] 药食同源消费 - 黄芪销售额增速超75% 鸡内金黄精当归灵芝等快速增长 [41] - 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从2023年1亿飙升至2024年4.5亿 增幅350% [44] - 35岁以下滋补养生人群占比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 [40] GLP-1减肥药市场 - 司美格鲁肽一季度收入84.84亿美元 超越抗癌药成全球药王 [53] - 京东健康减肥药搜索量环比增80% 体重管理营养品成交额同比增50% [63] - 摩根士丹利预计2035年全球减重药市场规模将达1500亿美元 [64]
三伏贴开敷,并非所有人都适用
新京报· 2025-07-21 07:00
三伏贴治疗概述 - 三伏贴治疗时间为7月20日至8月18日共30天 是传统医学"冬病夏治"的重要时机 [1] - 北京多家医疗机构已开放三伏贴预约通道 入伏后正式启动贴敷服务 [1] - 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根据体质和疾病选择合适方案 [1] 适用人群与禁忌症 - 适用人群包括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过敏性鼻炎患者 以及体虚易感冒的老人和儿童 [1] - 需符合中医阳虚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辨证标准 [1] - 禁忌症包括发热性疾病 活动性肺结核 皮肤创伤过敏等特殊情况 [1] 治疗注意事项 - 贴敷后避免剧烈运动出汗 减少空调直吹以保障药物吸收 [2] - 饮食宜清淡 忌寒凉过咸食物 慎食海鲜牛羊肉 [2] - 取下贴敷后仅用清水冲洗 避免使用洗浴用品刺激皮肤 [2] - 小儿体弱者需缩短贴敷时间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2] 医疗机构服务安排 - 北京中医医院自6月21日起开放多科室门诊预约贴敷服务 [2] - 广安门医院开通专题号预约 全院自助机支持挂号取号缴费服务至8月18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