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业务

搜索文档
000627拟主动退市,11万中小股东面临关键抉择
上海证券报· 2025-08-11 13:15
公司主动退市计划 - *ST天茂拟以股东大会决议方式主动终止上市,成为2025年首家启动主动退市程序的保险公司 [2] - 主动退市设置投资者保护机制,中小股东无论是否投赞成票均享有现金选择权 [2][5] - 现金选择权行权价格为1.60元/股,较停牌前1.45元/股溢价10%,预计涉及金额不超过26.06亿元 [7] 中小股东权益保障 - 公司股东人数约11.19万人,中小股东(持股5%以下)表决权需达到三分之二以上通过退市议案 [4][5] - 控股股东新理益集团及实控人刘益谦家族合计持股66.78%,中小股东成为退市决议关键力量 [5] - 现金选择权提供方为荆门市维拓宏程管理合伙企业,覆盖异议股东(投反对票者) [5][7] 退市背景与风险对比 - 公司因未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9月8日前仍未披露将触发强制退市 [10] - 主动退市与强制退市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提供现金选择权退出通道,后者可能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 [10][8] - 公司无重大资产重组计划或重新上市时间表 [11] 监管与法律责任 - 公司因涉嫌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退市不豁免财务造假或信披违规的民事/刑事责任 [12] - 业务结构显示公司通过国华人寿和华瑞保险从事寿险及保险中介代理业务 [10]
突发!000627,拟主动退市
上海证券报· 2025-08-09 00:06
公司主动终止上市计划 - 公司拟以股东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A股股票在深交所上市交易 并申请转入退市板块转让 [5] - 终止上市方案需经股东会全体股东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且需中小股东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3] - 公司设置异议股东保护机制 由荆门市维拓宏程向特定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 行权价格1.60元/股 较停牌前收盘价1.45元/股溢价10.34% [3]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公司成立于1993年 原名为百科药业 实控人为刘益谦 [4] - 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和华瑞保险从事寿险及保险中介代理业务 [4] -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 新理益集团持股44.56% 刘益谦持股10.47% 其配偶王薇持股11.25% 三者构成一致行动人 [4] 终止上市原因与进展 - 公司因未按期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自7月8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6] - 若两个月内仍未披露年报 深交所将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6] - 公司表示终止上市后将保持经营稳定 目前无重大资产重组安排和重新上市计划 [6] 监管与行业动态 - 公司于2025年5月6日因涉嫌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7] - 今年以来已有玉龙股份 中航产融等公司申请主动退市 理由均为经营面临重大不确定性 [7]
大行评级|花旗:对中国太保开展30日上行催化剂观察期 目标价37.7港元
格隆汇APP· 2025-08-08 14:09
中国太保上半年业绩预测 - 花旗预测中国太保上半年新业务价值(NBV)按可比口径计算将按年增长31% [1] - 预期综合成本率将按年改善1个百分点 主要由于自然灾害损失减少及高利润业务占比提升 [1] - 中期盈利预计恢复增长约5% 对比首季下跌18%的业绩显著改善 [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花旗给予中国太保"买入"评级 目标价37.7港元 [1] - 看好寿险业务稳健发展及政策改革带来的潜在红利 [1]
*ST天茂财报“难产” 或申请主动退市
经济观察网· 2025-08-07 17:57
公司停牌及退市相关事项 - 公司股票自8月7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控股股东新理益正在筹划与公司相关的重大事项,可能涉及主动退市 [1] - 公司因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自7月8日起复牌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天茂 [1] - 若公司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两个月内(截至6月29日)仍未披露2024年年报,深交所将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1] 财报披露问题 - 公司4月28日公告称定期报告涉及的部分信息需补充提供,无法在4月29日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也可能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 [1] - 5月5日公告称因定期报告涉及的信息需核实和完善,未能完成2024年年报编制,无法在法定期限内(4月30日)披露,股票自5月6日起停牌 [2] - 因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 公司背景及业务 - 公司成立于1993年,原名"百科药业",实控人为刘益谦,通过新理益集团入主后剥离化工医药业务,装入保险业务 [3] - 公司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和华瑞保险从事寿险业务和保险中介代理业务 [3] -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约2852亿元,新理益、刘益谦与其配偶王薇分别持股44.56%、10.47%、11.25%,构成一致行动人 [3] 财务状况及业绩 - 公司2024年预计营收400亿元至430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5亿元至7.5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5.03亿元至7.53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约6.48亿元 [3] - 业绩亏损主因利率市场环境走低,国华人寿受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下行影响,增加计提准备金 [3] - 国华人寿2023年亏损11.55亿元,2024年预亏5亿—7.5亿元 [3] 业务依赖及市场表现 - 公司99%营收依赖子公司国华人寿,保险业务信用受损加剧财报披露难度 [4] - 自7月8日至8月6日收盘,公司股价累计下跌超47%,跌至1.45元/股,总市值71.11亿元 [4] - 截至7月18日,公司股东人数为11.19万户 [4] 国华人寿概况 - 国华人寿成立于2007年11月,总部位于上海,截至2024年6月底在全国开设18家分公司等共计111家分支机构 [4] - 国华人寿总资产2715.99亿元,净资产262.2亿元 [4] 主动退市潜在原因 - 主动退市可能与公司战略调整有关,避免强制退市引发更大损失 [4] - 实控人刘益谦旗下资本版图持续收缩,包括清仓安盛天平财险股权、长江证券持股比例下降等 [4] - 主动退市或为规避因未披露定期报告引发的法律纠纷和赔偿压力 [4]
中国平安20250710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保险行业、银行业 - 公司:中国平安、平安银行、恒益持盈深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寿险业务 - **营业利润**:2025 年一季度增长约 5%,预计全年维持稳健,若无外部环境显著恶化和新业务良好表现,不会有明显负增长压力[2][6] - **管理层调整**:石伟玉任总经理,蔡挺任副董事长分管代理人及个险渠道,整体业务由蔡挺领导,实行矩阵式管理,子公司向郭晓超汇报,微调对公司无显著影响[2][7][8] - **新寿险基本法**:稳定代理人队伍、提高产能,二季度销售理想,三季度业绩好的代理人获津贴和奖励,开展招募会提升队伍数量和质量[9] - **NBV 增速**:2025 年一季度达 35%,银保渠道增长迅猛占比超 30%,个险保持正增长,二季度银保趋势强劲,个险司庆版分红年金销售良好,预计全年 NBEV 正增长[2][9][13] 产险业务 - **盈利情况**:2025 年一季度净利润下滑,因投资端利率上行致债券浮亏,二季度利率回落影响减弱,承保端改善带动盈利向好,虽去年投资收益基数高今年利润趋势难测但总体状态不错[2][14] 银行业务 - **经营状况**:平安银行经营与宏观环境相关,去年开始有压力,一季度业绩下滑约 5%,预计全年改善,对集团利润贡献重要,分红率去年提升,对集团净利润和分红影响有限[15][16] 资管板块 - **减亏情况**:去年全年净利润亏损约 120 亿,前年亏损 200 多亿,今年预计减亏几十亿,集团全年业绩有望稳健,一季度已增长 5%[3][17] 分红政策 - 与营业利润挂钩,虽 2023 年盈利下滑但每股分红同比增长,连续三年未降分红金额,今年一季度营业利润增长约 2%,预计全年稳健,有信心维持稳定分红,增幅视全年营业利润而定[2][5] 投资相关 - **权益配置**:去年股票加基金占比约 12%,今年会提升,高股息资产放 OCI 部分占比接近 50%,权益资产占比平稳绝对金额增加,加配权益是合适策略[3][18] - **打平收益率**:对外讲投资收益 2.5%以内可盈利,新业务打平收益率持续下调有下降空间,新单保费负债成本预计低于续期保费,2024 年新业务负债成本在 2.2%以下,存量业务在 2.5%以下[3][21] - **新钱收益率**:未对外详细披露,内部更注重 CII,今年一季度 CII 不错,TI 受阶段性因素影响大,去年权益投资好今年上半年同比改善,下半年视市场而定,新钱收益率下降合理因负债成本也在降[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上半年保险行业关注度显著提升,中国平安等保险股在 A 股和港股表现良好,港股涨幅大,投资者关注公司改革、市场风格、发债等情况[3] - 平安集团一季度利润下滑因交易性债券配置利率波动和一次性好医生事件损失 30 多亿,二季度因素消除不影响后续业绩,净利润能否转正不确定但营业利润稳定[26] - 平安银行去年分红率提升对集团分红贡献大,但对集团净利润和分红影响有限,主要影响在寿险板块[16] - 中国平安长期投资价值股放 OCI 对净资产有显著帮助,虽无法进利润表但浮盈和涨幅积累到 OCI 提升净资产,通过持有高股息资产替代固收资产实现更高收益率[22] - 恒益持盈深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契约式基金,大概率在投资产中作为资产项目,监管对权益占比和最低风险资本计算有打折优惠,主要聚焦稳健价值股票并可能加大权益投入[31]
基金出手!刘益谦公司,被打一折
中国基金报· 2025-07-01 14:41
基金公司下调天茂集团估值 - 汇添富基金对天茂集团估值下调至0.27元/股,较停牌前2.74元/股下调幅度超过90% [2][4][8] - 估值调整自2025年6月30日起生效,后续将根据市场动态评估是否进一步调整 [4][7] - 若天茂集团恢复活跃交易,估值将恢复为当日收盘价且不再另行公告 [8] 天茂集团停牌及退市风险 - 公司因未按时披露2024年年报于5月6日停牌,若7月6日前仍未披露将被实施*ST警示 [2][11] - 若被*ST后两个月内(截至9月6日)仍无法披露合规年报,深交所可能终止其上市交易 [11][12] - 停牌前股价为2.74元/股,停牌期间被调出中证1000指数样本股名单 [8][9] 公司经营与风险背景 - 天茂集团为投资控股型公司,主要业务依赖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的寿险业务 [11] - 国华人寿面临持续亏损、保费下滑及流动性压力,导致母公司年报难产 [12] - 4月29日年报延迟披露消息引发股价单日跌停10.06%,5月6日停牌后遭证监会立案 [11] 市场反应与行业观点 - 基金公司大幅下调估值反映市场对天茂集团退市风险的悲观预期 [12] - 业内人士认为退市风险已进入"读秒阶段",需关注7月和9月关键时间节点 [12]
中国平安:综合金融龙头韧性凸显,多重红利下的价值潜力透视
格隆汇APP· 2025-05-12 20:16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保险板块迎来大涨,中国平安A股收涨1.64%,H股大涨3.87% [1][2] - 板块及个股表现已收复4月7日市场重挫的失地 [4] - 市场受中美关税调整利好刺激,叠加央行货币政策提振,保险板块反应积极 [7][8] 中国平安负债端表现 - 寿险业务深化改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4.9%,新业务价值率提升10.4个百分点至32.0% [13] - 代理人渠道实现质效双升,代理人规模稳定在33.8万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4.0% [12] - 银保渠道成为新引擎,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8%,依托平安银行1.3亿零售客户资源 [13] - 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7%至851.38亿元,综合成本率优化3个百分点至96.6% [14] 中国平安资产端表现 - 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达5.92万亿元,采用哑铃型策略平衡高股息资产与科技成长领域 [16] - 央行降准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政策红利助力险资配置优质资产 [16] - 近十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5.1%,科技赋能提升风控能力,车险定损实现秒级响应 [14][17] 短期催化剂与市场机遇 - 政策环境改善缓解险企资产端压力,经济复苏支撑保险板块投资信心 [21][22] - 平安A股股息率4.6%,H股股息率5.5%,低利率环境下吸引力显著 [23] - 公募基金持仓比例仅0.2%,低配状态凸显估值修复空间,或吸引被动资金流入 [24][26] 长期价值与生态布局 - 综合金融生态构建经济周期韧性,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重塑服务边界 [27] - 医疗健康养老生态与科技板块融合,开辟新增长曲线 [27] - 长期资金追逐确定性溢价,估值修复具备可持续性 [27]
中粮资本(002423) - 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记录(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5-04-30 17:26
市值管理 - 公司坚持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市值管理理念,于2025年4月24日通过市值管理制度,关注政策导向并重视市值管理工作,相关事项将及时披露 [2] 业务增长 - 2024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8.55%,主要源自寿险业务板块,中英人寿新业务价值大幅增长,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净利润增速优于行业水平 [2] 股东权益保护 - 深化法人治理结构,提升三会治理效能,落实股东知情权与决策参与权;完善内部管控制度,提升合规水平,运行独立董事管理体系;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推进投关工作,畅通沟通渠道,专人负责日常沟通并及时披露活动记录 [2] 信用风险管理 - 使用事前 - 事中 - 事后等多项控制措施,识别、计量、监督及报告信用风险,按会计准则要求使财务数据更合理,提供真实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 [2] 国际化规划 - 中粮期货(国际)获香港证监会1、2、4、5号牌照,与境内中粮期货联动,发挥协同效用;2024年对中粮期货现金增资9.5亿元,打造境外期货交易服务平台 [2][3] 业务布局 - 以“好产业、好金融”为宗旨,“赋能产业、服务民生”为使命,深耕现有业务,转型升级并布局新业态,寻找新增长点,相关事项将及时披露 [3] 盈利水平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0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68%,基本每股收益0.5251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3.92亿元 [3] 现金流管理 - 2024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因寿险业务规模增长带来保费增加,未来夯实三大主营业务,确保现金流支持业务扩张 [3] 行业前景 - 可关注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中“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相关部分 [3] 未来业绩展望 - 2025年践行企业文化,推动战略转型,深化产融协同,完善风控体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