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射频及激光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昊海生科收盘上涨2.24%,滚动市盈率30.09倍,总市值124.3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03 19:10
公司股价表现 - 6月3日收盘价53.32元,上涨2.24%,总市值124.34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30.09倍,创28天以来新低 [1] - 市净率2.19倍,静态PE为29.57倍 [2] 行业估值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PE为50.80倍,中值为36.71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4.67倍,中值2.48倍 [2] - 公司PE在行业中排名第66位 [1] 机构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报显示3家机构持仓,均为基金,合计持股246.35万股 [1] - 机构持股市值1.46亿元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和药品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眼科粘弹剂、人工晶状体、玻尿酸、射频设备等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19亿元,同比下滑4.25% [1] - 净利润9031.21万元,同比下滑7.41% [1] - 销售毛利率69.52% [1] 同业公司估值对比 - 天益医疗PE为-1758.71倍,市净率1.88倍 [2] - 澳华内镜PE为-655.90倍,市净率5.25倍 [2] - 诺唯赞PE为-427.65倍,市净率2.35倍 [2]
这个“胡润富豪”出事背后
搜狐财经· 2025-05-12 07:17
公司事件 - 公司控股股东蒋伟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但公司强调该事项仅涉及个人 与公司股票及日常经营无关 [2] - 事件引发资本市场反应 A股股价下跌0.5%至52元 港股下跌1.69% 总市值121亿元 [2] - 公司董事长侯永泰表示蒋伟不参与实际经营 日常管理由专业团队负责 [3] 股权结构 - 蒋伟与妻子游捷合计持股45.82% 其中蒋伟持股28.53% 为第一大股东 游捷持股17.29% [3] - 蒋伟为创始人 虽不担任具体职务 但在重大战略决策中发挥核心作用 [3][4] 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并购扩张布局眼科和医美领域 包括以2.05亿元收购欧华美科63.64%股权 涉足射频激光设备及肉毒素市场 [4] - 眼科产品受集采冲击 2024年营收下降7.7%至8.53亿元 人工晶体和粘弹剂营收分别下滑14.06%和19.53% [5] - 医美业务增速放缓 2024年营收增长13.08%至11.95亿元 较2023年41.27%增速显著下降 玻尿酸收入增速从95.54%骤降至23.23% [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增速降至1.64% 归母净利润增速仅1.04% 远低于2023年130.58%的净利润增长 [5] - 2024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4.25%和7.41% [5] 行业竞争 - 医美赛道竞争加剧 中低端玻尿酸市场红利消退 高端市场被乔雅登等国际品牌主导 [6] - 公司需加速产品创新和结构优化以应对市场饱和与监管趋严的挑战 [7] 实控人背景 - 蒋伟夫妇以73亿元财富位列《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第3206位 [4] - 蒋伟早期通过化工领域积累资金转型生物材料 主导公司多次关键并购 [3][4]
昊海生科实控人涉内幕交易遭立案,超54%净利用于分红合理吗?
观察者网· 2025-05-11 18:04
公司治理与股东动态 - 公司控股股东蒋伟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虽公告称调查仅涉及个人,但引发资本市场剧烈反应[1][2] - 蒋伟与配偶游捷合计持股45.82%,通过股权掌控公司决策权,但未在公司任职,市场担忧"幕后操盘"模式[1][5] - 蒋伟夫妇2023年减持173万股套现1.56亿元,2019-2024年累计通过分红和减持套现超5.12亿元[5][8][9] 财务表现与分红政策 - 2024年公司营收增速骤降至1.64%,净利润仅增1.04%,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降4.25%,净利润降7.41%[1] - 2024年分红2.31亿元占净利润54.92%,创上市新高,实控人夫妇获分红约1.06亿元[1][8] - 2019-2023年累计分红5.7亿元,蒋伟夫妇占比45%约获2.5亿元,同期高管薪酬普涨但研发人员薪酬下降[8][9] 核心业务发展瓶颈 - 医美玻尿酸业务2024年营收7.42亿元同比增23.23%,增速远低于2023年的95.54%,行业竞争加剧(获批III类证超50张,品牌超400个)[5] - 玻尿酸市场受胶原蛋白替代品冲击(2024年胶原蛋白零售额719亿元,预计2027年达1738亿元),公司研发进度落后竞对[6] - 射频设备业务因监管升级(二类转三类)导致收入下滑6.97%,以色列子公司EndyMed产品推广停滞[6] 政策与行业影响 - 眼科业务2024年营收8.58亿元同比降7.60%,人工晶状体营收3.27亿元降14.06%,因集采中标价降幅超50%[7][8] - 2023年人工晶状体中标国家集采后销量增长但价格腰斩,中端预装类销量增137%,高端双焦点增40%[8] - 行业竞争加剧叠加消费疲软,代理OK镜增长乏力,自主新品牌面临市场份额提升压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