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酸钠注射液

搜索文档
*ST景峰: 关于2024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2 20:19
债务豁免情况 - 9家债券持有人豁免债务本金1.1亿元及利息违约金2.66亿元,剩余本金1.85亿元[6][7] - 债务形成于2016年发行的"16景峰01"公司债券,发行总额8亿元[1][2] - 5家基金管理人通过内部审批程序代表9家基金产品进行债务豁免,程序合规[2][4] - 债务豁免与预重整不互为前提,为单方面不可撤销豁免[5][6] 基金管理人情况 - 5家基金管理人注册资本1000万至1亿元不等,均为私募基金管理机构[4] - 基金管理人与公司及控股股东无关联关系,最终出资人信息因保密条款无法获取[3][4][12] - 基金产品规模信息未公开披露,部分产品最新规模显示为0[3][4] 财务及经营状况 - 2024年扣非后净利润仍为负,但营业收入4.11亿元超过退市标准[16][42] - 公司净资产由负转正至8179万元,符合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条件[42][43] - 存在三笔逾期债务合计2.24亿元,未来12个月到期债务1.27亿元[8][33] - 核心产品收入下降、研发费用增加及资产减值导致连续亏损[32][33] 重整进展 - 已进入预重整阶段,确定石药集团为牵头投资人[36][37] - 正在推进债权审查、审计评估等工作,尚未进入正式重整程序[37][38] - 若重整失败将面临破产风险,但现阶段生产经营正常[39][40] 资产处置 - "太湖之星"房产以6469万元出售,评估价值与账面价值基本持平[15][16] - 资产处置收益计入当期损益,符合会计准则规定[16][17] - 该交易消除了2023年审计保留意见涉及事项[17][18] 行业环境 - 医药行业集中度提升,带量采购政策压缩仿制药利润空间[32][33] - 行业向创新药转型,公司计划通过一致性评价争取集采机会[32][33] - 石药集团提供销售支持与资金援助,助力业务转型[33][34]
*ST景峰: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关于2024年年报问询函有关财务问题的专项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6-12 20:18
债务豁免问题 - 9家债券持有人因持有"16景峰01"公司债券形成对公司的债权,具有商业实质和合法债权人资格[1] - 截至豁免日公司对9家债券持有人应付债券本金29,463.92万元、利息455.27万元、违约金173万元[4] - 债务豁免不附条件、不可撤销,豁免本金1.1亿元及截至2024年底应收未收费用2.66亿元[9] 基金管理人情况 - 5家基金管理人包括安徽明泽、宁波量利、青岛祺顺、杭州源铨、上海鑫绰[2] - 基金管理人注册资本从1000万元至10000万元不等,均为自然人投资或控股企业[3] - 基金管理人就债务豁免事项已履行风险控制委员会或投资决策委员会审议程序[1] 财务整改情况 - "太湖之星"房产以6469.28万元出售,过户手续已完成[5] - 2024年营业收入4.16亿元,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收入476.14万元[7] - 公司扣非后净利润连续多年亏损主要因收入减少、费用增加和资产减值[12] 持续经营能力 - 公司聚焦心脑血管、骨科、抗肿瘤领域,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渠道[12] - 医药行业集中度提升,带量采购常态化倒逼企业向高壁垒领域转型[12] - 公司预重整工作有序推进,确定以石药集团为牵头投资人[13] 行业情况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营收2.98万亿元,同比增长18%[15] - 公司24个品种被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15] - 玻璃酸钠注射液2024年销售7359.71万元,同比增长31.77%[15]
昊海生科收盘上涨2.24%,滚动市盈率30.09倍,总市值124.3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03 19:10
公司股价表现 - 6月3日收盘价53.32元,上涨2.24%,总市值124.34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30.09倍,创28天以来新低 [1] - 市净率2.19倍,静态PE为29.57倍 [2] 行业估值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PE为50.80倍,中值为36.71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4.67倍,中值2.48倍 [2] - 公司PE在行业中排名第66位 [1] 机构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报显示3家机构持仓,均为基金,合计持股246.35万股 [1] - 机构持股市值1.46亿元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和药品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眼科粘弹剂、人工晶状体、玻尿酸、射频设备等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19亿元,同比下滑4.25% [1] - 净利润9031.21万元,同比下滑7.41% [1] - 销售毛利率69.52% [1] 同业公司估值对比 - 天益医疗PE为-1758.71倍,市净率1.88倍 [2] - 澳华内镜PE为-655.90倍,市净率5.25倍 [2] - 诺唯赞PE为-427.65倍,市净率2.35倍 [2]
昊海生科实控人涉内幕交易被查!“医美神话”背后暗藏迷雾
新浪证券· 2025-05-14 12:56
实控人涉嫌内幕交易事件 - 公司实控人蒋伟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但公司声明与自身股票无关 [1] - 市场关注焦点集中在关联企业冠昊生物 该企业曾多次卷入内幕交易案件 2020年有4名当事人因此被罚 最高亏损逾5300万元 [1] - 公司通过收购河南宇宙进入人工晶体领域 而河南宇宙原股东耀昌国际后被冠昊生物收购 耀昌国际长期作为公司第一大客户 但双方交易毛利率存在显著差异 被质疑存在利益输送 [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增速骤降至1.64% 创近四年新低 [2] - 传统业务眼科、骨科、防粘连板块收入全线下滑 仅医美业务增长13.08% 但增速较2023年的41.27%大幅放缓 [2] - 核心产品人工晶体、骨科玻璃酸钠注射液中选集采 销量增长难抵价格下跌压力 [2] 公司发展战略与行业挑战 - 公司通过四次关键收购搭建主业 2015年登陆港股 2019年冲刺科创板 成为首家"H+A"生物医药公司 [3] - 收购标的毛利率分化、渠道利益纠葛等问题频现 业务整合成效待考 [3] - 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同比下降25.4% 占营收比例跌破8% [3] - 玻尿酸赛道增长放缓 2024年公司医美收入增速腰斩 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加剧和价格战压力 [3] 公司面临的内外部挑战 - 实控人涉嫌违规事件尚未解决 业绩下滑与治理争议亟待扭转 [4] - 面临集采压力和行业红海竞争的双重挑战 [4] - 公司需在合规审查、研发创新和业务多元化方面采取切实措施以重建市场信任 [4]
实控人遭立案,业绩增长乏力,昊海生科有点难
北京商报· 2025-05-08 19:24
公司事件 - 公司控股股东蒋伟因涉嫌内幕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公司表示该事项与公司股票无关 系对蒋伟个人的调查 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3] - 蒋伟未在公司任职 其配偶游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 二人合计持股45.82% [4] 市场反应 - 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低开4.31% 收盘跌幅1.71% 总市值121.9亿元 [4] - 公司股价自2021年7月高点累计下跌71.76% 当前股价77.02元/股已低于发行价89.23元/股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6.98亿元(同比+1.64%) 归属净利润4.2亿元(同比+1.04%) 扣非净利润3.79亿元(同比-1.12%) [5] - 2024年整体毛利率69.89% 较上年70.46%有所下降 主要因集采产品价格下降抵消医美产品增长 [5] - 2024年医美产品营收占比超40% 同比增长13.08% 但增速较2023年41.27%明显放缓 [5] - 2024年眼科产品营收同比下降7.6% 骨科产品营收同比下降4.11%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19亿元(同比-4.25%) 归属净利润9031.21万元(同比-7.41%) [6]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营医疗器械和药品研发生产 覆盖医美创面护理 眼科 骨科 外科四大领域 [4] - 2025年计划围绕四大治疗领域进行技术引进或投资合作 增强产品储备 [7]
昊海生科实控人蒋伟被立案调查 三大隐忧引关注
新浪证券· 2025-05-08 18:09
公司实控人涉嫌内幕交易 - 控股股东蒋伟因涉嫌内幕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公司强调调查仅针对个人 与公司职务无关且未参与日常经营管理 预计不影响公司运营 [1] - 蒋伟与配偶游捷为实际控制人 合计持股45.82% 按最新市值计算身家约73亿元 [1] 财务表现与分红政策 - 2024年营收26.98亿元同比增1.64% 归母净利润4.20亿元同比增1.04% 扣非净利润3.79亿元同比降1.12% 毛利率由70.46%降至69.89%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19亿元同比降4.25% 净利润0.90亿元同比降7.41% 研发费用同比骤降25.4% 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提升0.54、1.52个百分点 [2] - 2019-2024年蒋伟夫妇通过现金分红累计获约3.44亿元 2024年分红占净利润比例高达54.92% 高分红与业绩增速下滑形成反差 [4] 业务板块表现 - 医美业务2024年营收12亿元占比44.38% 玻尿酸产品收入7.42亿元同比增23.23% 增速较2023年的95.45%大幅下滑 新产品"海魅月白"未形成爆款效应 [3] - 眼科业务收入8.58亿元同比降7.60% 人工晶状体收入3.28亿元同比降14.06% 受第四批国家集采中选价格降幅60%冲击 [3] - 骨科业务收入4.57亿元同比降4.11% 玻璃酸钠注射液因省级集采价格下降拖累利润 [3][4] 行业竞争与政策环境 - 医美赛道竞争加剧 玻尿酸产品面临华熙生物、爱美客等竞品挤压 胶原蛋白、再生材料等新技术冲击传统市场 [6] - 集采常态化导致眼科、骨科产品价格下行趋势难逆转 需加速创新产品上市以维持毛利率 [7] 公司治理与资产质量 - 实控人夫妇持股集中达45.82% 职业经理人团队稳定性受考验 存在决策权与经营权分离风险 [6] - 2024年应收账款3.16亿元占净利润75.18% 存货周转率0.39次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 [8]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0.86亿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79亿元 [8]
688366,实控人突然被证监会立案
证券时报· 2025-05-07 20:16
公司动态 - 公司控股股东蒋伟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该调查仅涉及蒋伟个人 不影响公司日常经营活动 [2] - 5月7日公司股价报53.17元/股 市值124亿元 当日微跌0.21% [3] 股票回购 - 截至2025年4月30日累计回购149万股A股 占总股本0.64% [3] - 回购成交价区间49.25-63.58元/股 总金额8594万元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6.98亿元(+1.64%) 净利润4.20亿元(+1.04%) 毛利率69.89%(上年70.46%) [3] - 2025年Q1营收6.19亿元(-4.25%) 净利润9031万元(-7.41%) 每股收益0.39元 [4] 业务结构 - 医美玻尿酸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支撑毛利率 [3] - 眼科人工晶状体/粘弹剂及骨科玻璃酸钠注射液价格大幅下降 抵消玻尿酸利润贡献 [3] 行业趋势 - 医美行业竞争加剧 羟基磷灰石和重组胶原蛋白成为新兴替代材料 [4] - 券商预测重组胶原蛋白可能复制透明质酸的成功路径 市场空间持续扩大 [4]
26.98亿!昊海生物最新年报
思宇MedTech· 2025-04-28 17:06
财报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98亿元,同比增长1.64% [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0亿元,同比增长1.04% [2] - 整体毛利率为69.88%,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 [2] 费用变动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56%,达到2.39亿元 [5] - 其他开支同比增长299.55%,达到0.71亿元,主要由于存货跌价准备和法律诉讼预计负债增加 [5] - 融资成本同比增长147.40%,达到0.18亿元,主要由于新增银行借款利息增加 [5]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49亿元,较上年略有增加 [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82亿元,主要由于部分银行存单到期或转让收回资金 [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3.9亿元,主要由于分红、股份回购及偿还银行借贷 [5] 公司业务核心驱动力 - 研发投入增长:2024年研发投入2.39亿元,同比增长8.56%,占营业收入的8.92%,重点扩充医美和眼科创新产品线 [5] - 医美业务增长:2024年医美板块实现营收11.95亿元,同比增长13.08%,业务占比提升至44.38%,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 [5] - 集采政策影响:眼科和骨科产品受集采政策影响,销售额和业务占比有所下降 [5] 关于昊海生物 - 昊海生物科技成立于2007年1月24日,是一家专注于生物医用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 [6] -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注册资金1.2亿元人民币,主要从事生物材料、生物制剂、基因工程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6] - 主营业务涵盖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 [6] 公司市场地位 - 国内第一大手术防粘连剂生产商,2023年市场份额为28.82%,连续十七年稳居市场首位 [7] - 国内知名玻尿酸生产商之一,自主研发掌握了多项交联工艺,产品"海薇"、"姣兰"、"海魅"已获得市场广泛认可 [8] - 国内唯一拥有全系列规格骨科玻璃酸钠注射液产品的生产企业 [8] - 国内第一大眼科粘弹剂厂商,2023年市场份额为46.98%,连续十七年位居中国市场份额首位 [8] - 国内唯一以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的关节腔粘弹补充剂产品生产商 [8] 产品与技术 - 玻尿酸产品:自主研发掌握了单相交联、低温二次交联、线性无颗粒化交联以及有机交联等交联工艺 [8] - 表皮修复基因工程制剂:外用人表皮生长因子"康合素"为国内唯一与人体天然EGF拥有完全相同氨基酸数量、序列及空间结构的产品,市场份额位居国内第二 [8] - 射频及激光设备:通过投资以色列上市公司EndyMed,拓展了射频及激光医疗设备和家用仪器等领域 [8] - 人工晶状体:国际领先的人工晶状体厂商,拥有全系列人工晶状体产品组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