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表皮生长因子
icon
搜索文档
昊海生科收盘上涨1.39%,滚动市盈率31.94倍,总市值131.9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9 20:05
公司股价与估值 - 8月19日收盘价为56.75元,上涨1.39%,总市值131.99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31.94倍,创94天以来新低 [1] - 市净率2.33倍,静态PE为31.39倍 [2] 行业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PE为59.49倍,行业中值为40.19倍 [1] - 公司PE在行业中排名第61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5.10倍,行业中值2.95倍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0年2月29日股东户数7605户,较上次增加918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和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眼科粘弹剂、人工晶状体、玻尿酸、射频及激光设备等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6.19亿元,同比下滑4.25% [1] - 净利润9031.21万元,同比下滑7.41% [1] - 销售毛利率69.52% [1] 同业公司估值对比 - 九安医疗PE最低为11.65倍,英科医疗PE为15.36倍 [2] - 鱼跃医疗PE为20.37倍,安图生物PE为20.67倍 [2] - 同业公司总市值最高为鱼跃医疗360.79亿元 [2]
昊海生科收盘上涨2.24%,滚动市盈率30.09倍,总市值124.3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03 19:10
公司股价表现 - 6月3日收盘价53.32元,上涨2.24%,总市值124.34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30.09倍,创28天以来新低 [1] - 市净率2.19倍,静态PE为29.57倍 [2] 行业估值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PE为50.80倍,中值为36.71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4.67倍,中值2.48倍 [2] - 公司PE在行业中排名第66位 [1] 机构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报显示3家机构持仓,均为基金,合计持股246.35万股 [1] - 机构持股市值1.46亿元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和药品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眼科粘弹剂、人工晶状体、玻尿酸、射频设备等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19亿元,同比下滑4.25% [1] - 净利润9031.21万元,同比下滑7.41% [1] - 销售毛利率69.52% [1] 同业公司估值对比 - 天益医疗PE为-1758.71倍,市净率1.88倍 [2] - 澳华内镜PE为-655.90倍,市净率5.25倍 [2] - 诺唯赞PE为-427.65倍,市净率2.35倍 [2]
这个“胡润富豪”出事背后
搜狐财经· 2025-05-12 07:17
公司事件 - 公司控股股东蒋伟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但公司强调该事项仅涉及个人 与公司股票及日常经营无关 [2] - 事件引发资本市场反应 A股股价下跌0.5%至52元 港股下跌1.69% 总市值121亿元 [2] - 公司董事长侯永泰表示蒋伟不参与实际经营 日常管理由专业团队负责 [3] 股权结构 - 蒋伟与妻子游捷合计持股45.82% 其中蒋伟持股28.53% 为第一大股东 游捷持股17.29% [3] - 蒋伟为创始人 虽不担任具体职务 但在重大战略决策中发挥核心作用 [3][4] 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并购扩张布局眼科和医美领域 包括以2.05亿元收购欧华美科63.64%股权 涉足射频激光设备及肉毒素市场 [4] - 眼科产品受集采冲击 2024年营收下降7.7%至8.53亿元 人工晶体和粘弹剂营收分别下滑14.06%和19.53% [5] - 医美业务增速放缓 2024年营收增长13.08%至11.95亿元 较2023年41.27%增速显著下降 玻尿酸收入增速从95.54%骤降至23.23% [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增速降至1.64% 归母净利润增速仅1.04% 远低于2023年130.58%的净利润增长 [5] - 2024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4.25%和7.41% [5] 行业竞争 - 医美赛道竞争加剧 中低端玻尿酸市场红利消退 高端市场被乔雅登等国际品牌主导 [6] - 公司需加速产品创新和结构优化以应对市场饱和与监管趋严的挑战 [7] 实控人背景 - 蒋伟夫妇以73亿元财富位列《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第3206位 [4] - 蒋伟早期通过化工领域积累资金转型生物材料 主导公司多次关键并购 [3][4]
玻尿酸带不动昊海生科了
界面新闻· 2025-03-24 17:1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26.98亿元 同比增长1.64% 净利润4.2亿元 同比增长1.04% 业绩增长近乎停滞 [3] - 自2022年起业绩难现高增长 玻尿酸市场红利退潮且行业竞争加剧 眼科与骨科业务受国家集采政策影响导致利润空间压缩 [5] 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业务 - 2024年该业务贡献营收11.95亿元 占总营收44.30% 较上年增加1.38亿元 增幅13.08% [8] - 玻尿酸产品营收7.42亿元 占该业务62.05% 人表皮生长因子营收1.89亿元 占比15.84% 射频及激光设备营收2.64亿元 占比22.11% [8] - 玻尿酸业务增长乏力 2020年收入低于2016年1.89亿元 2022年净利润跌回上市前水平 [12] 玻尿酸产品布局与竞争 - 公司拥有四代玻尿酸产品 覆盖入门级至高端市场 海薇定价500-1000元/支 姣兰定价2000-4000元/支 [12] - 高端产品海魅及海魅月白(定价8000元起)接棒增长 但增速已不及以往迅猛 [13] - 高端市场竞争激烈 乔雅登丰颜/菲欧曼/瑞兰丽缇占据8000元以上市场 乔雅登极致定价约6000元 [14] - 羟基磷灰石等替代品崛起 因刺激胶原蛋白再生特性成为行业新宠 对玻尿酸市场形成冲击 [14] 眼科业务表现 - 2024年眼科产品贡献营收8.58亿元 占总营收31.79% 较上年减少7056.47万元 降幅7.60% [16] - 白内障手术营收4.2亿元 占眼科业务49.06% 同比下降15.33% [20] - 人工晶状体营收3.28亿元 同比下降14.06% 眼科粘弹剂营收9274.34万元 同比下降19.53% [20] 政策影响 - 射频治疗设备监管类别由二类提升至三类 未获注册证不得生产销售 导致公司家用及生活美容级产品收入自2023年起显著减少 [15] - 眼科业务持续受人工晶状体集采政策影响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