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搜索文档
爱尔眼科降本增效背后:上市十五年,年度扣非净利润首次录得负增长
和讯网· 2025-07-21 16:47
公司动态与战略调整 - 公司近期接受多家机构调研,包括中信建投、君和资本等,调研中多次强调降本增效的重要性 [2] - 公司提出通过AI研究应用、数字化布局、医工科交叉融合等方式提升新质生产力,并优化流程、管理、架构、采购等实现降本 [2] - 公司启动组织变革、优化诊疗流程等措施,目标不仅是降本,更注重增效,强调突破惯性思维实现革命性变化 [3] 财务表现与费用分析 - 2024年度公司扣非净利润录得30.99亿元,同比下滑11.82%,为上市15年来首次负增长 [1][6] - 2024年度营收209.83亿元(同比+3.02%)、归母净利润35.56亿元(同比+5.87%),营收增速创上市16年来新低 [6] - 近五年(2020-2024)销售费用从10.66亿元增至21.52亿元(+101.88%),管理费用从14.25亿元增至29.89亿元(+109.75%),财务费用从0.90亿元增至2.14亿元(+137.78%) [3][4] - 2024年一季度销售费用5.44亿元(同比+11.93%)、管理费用7.61亿元(同比+8.87%),增速较上年同期进一步扩大 [10] 行业竞争与经营效率 - 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均高于同行A股上市企业(何氏眼科、光正眼科、普瑞眼科、花园眼科) [4] - 2024年医疗行业毛利率48.03%(同比-2.73%),细分产品中屈光项目毛利率55.11%(同比-2.28%)、白内障项目34.73%(同比-3.25%)、视光服务项目54.49%(同比-2.56%) [8][9] - 公司认为当前行业面临宏观经济压力、市场竞争加剧及医保支付改革等挑战,但长期眼科需求增长趋势未变 [6]
“光明使者”别大爷的26载中国情(我在中国·行耕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9 05:11
清晨7点半,黑龙江大庆眼科医院2楼的灯光亮起。一位白须医者正俯身调整裂隙灯角度,器械在无影灯 下泛着光泽。距离开诊还有半小时,卡培拉别科夫·萨夫留别克·萨达维奇——这位被亲切唤作"别大 爷"的哈萨克斯坦医生,正为即将到来的患者做准备。 2024年2月别克在人民大会堂获颁中国政府友谊奖。 1998年拍摄的正在录入手术数据的别克。 别克(左)在为患者做手术。 本文图片均为大庆眼科医院提供 抉择:风雪中的医者誓言 上世纪90年代,作为哈萨克斯坦国内一名出色的眼科医生,别克多次受邀来中国工作、交流。1998年寒 冬,38岁的别克来到大庆。作为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眼病研究院的骨干专家,他此行本是一次短暂的学 术交流。抵达大庆眼科医院时,他看到中国医生们正徒手搬运沉重的设备,冻得紫红的手指在病历本上 书写,讨论病情的场景却很火热——中国同行在有限条件中迸发的专业与热忱,深深击中了他。 "我要留下。"未等院长在板房中递来热茶,别克已下定决心。那年,他加入团队留了下来,对医院进行 技术援助,成为这家初创医院的首批外籍专家。他带来了角膜放切术、视网膜血管接通术和后巩膜加固 手术三种技术,填补了当时大庆市眼科界的空白。 首月接诊的 ...
爱尔眼科(300015) - 2025年07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8 16:48
证券代码:300015 证券简称:爱尔眼科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5 投资者关系 活动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参与单位名 称及人员姓 名 中信建投:华冉;君和资本:崔雨菲;新华资产:李浩;南方基 金:秦乾一;长江证券:蔡念恒;Principal Asset Management: 张一凡;大家资产:蒯学章;太平资产:汪腾、冯宝龙 时间 2025 年 7 月 17 日 地点 公司会议室 上市公司接 待人员姓名 董秘:吴士君 董事会办公室工作人员 投资者关系 活动主要内 容介绍 1、请问公司怎么看待海外市场和相关发展策略? 答:海外市场各不相同,总体来看竞争环境相对宽松,主要 依靠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拓展份额。经过八年"出海",我们 感受到海外的市场空间极大,我们重点考虑内生增长能力强的并 购标的,只有内生能力强,外延扩张才可持续。 欧洲地区: 2017 年,公司收购西班牙上市公司 ClínicaBaviera.S.A ("CB"),医疗网络覆盖西班牙、德国、意大 ...
探寻眼健康公平普惠之路 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
环球网· 2025-07-18 15:00
来源:环球网 近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的"企业社会价值创新与共同富裕座谈会"在京举行。爱尔眼科医院集团 党委副书记彭志坤作主旨发言,系统展示爱尔眼科以眼科医疗创造社会价值的实践答卷。 "企业社会价值创新与共同富裕座谈会"上,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党委副书记彭志坤作主旨发言 打造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范式 爱尔眼科专家开展手术示教 以科技创新提升眼健康服务均等化 身处技术密集型行业,爱尔眼科深知科技创新和迅速应用对驱动可持续社会价值的重要作用。爱尔眼科 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科技爱尔"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支持开展前沿性研究,构建了"多 院、多所、五站、五中心、五基地、一平台、一室"的医教研一体化创新平台体系,利用创新技术提升 困难群体眼健康服务的均等和公平。 面对数字化浪潮,爱尔眼科展开积极探索。依托全球专业眼科医院和中心积累的海量数据,爱尔眼科建 立了涵盖医疗、健康教育、科学研究、管理与服务的眼健康大数据中心,打造智慧医院、爱尔数字人, 开发了智能诊断系统、远程会诊系统,以新质生产力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可及性,以此惠及更多基层民 众。 在辽宁抚顺,爱尔眼科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眼底AI相机等智能辅助设备,协 ...
Rime创投日报:26 亿!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完成首关-20250717
来觅研究院· 2025-07-17 19:19
Rime 创投日报 | 26 亿!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完成首关 2025-07-17 Rime 创投日报 | 26 亿!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 金完成首关 原创 来觅研究院 RimeData 来觅数据 2025-07-17 导读:据来觅数据统计,2025 年 7 月 16 日国内外创投市场合计披露 33 起投融资事件,其中 23 家国内 企业,10 家国外企业,融资总额约 32.25 亿元。揭秘投资数据,尽在 RimePEVC。立即登录,掌握独家 融资案例、精选项目情报,以及前沿数据分析。洞察市场,领先一步! 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完成 26 亿首关 7 月 16 日,中科创星在上海举行"先导创业投资基金首关仪式暨硬科技生态合作发布会",会上宣布中 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以 26.17 亿元完成首轮募集,LP 包括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上海国投先导人 工智能基金、浦东创投、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等。据了解,该基金的 70%资金将投向早期硬科技项目,重 点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助力新一轮科技革命。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 1 / 4 Rime 创投日报 | 26 亿!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完成首关 2 ...
光正眼科:向子公司转让鑫天山100%股权
快讯· 2025-07-16 19:10
公司资产重组 - 公司将持有的托克逊县鑫天山燃气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至全资子公司光正能源(巴州)有限公司 [1] - 转让完成后鑫天山将成为光正巴州的子公司 [1] - 此次股权转让为公司内部资产转移不涉及合并报表范围变化 [1]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1] 业务管理优化 - 交易将有利于公司对加油加气站业务进行专业化管理 [1] - 实现业务的集团化经营和高效运作 [1]
爱尔眼科(300015) - 2025年07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6 16:34
国内业务发展规划 - 深耕存量、拓展增量,通过“1+8+N”模式强化核心城市医院引领作用,推进基层网络布局,做优做强每家医院 [1] - 启动组织变革,激发组织活力,提高管控效率,优化流程,提升患者体验感和满意度 [1] - 加强AI研究应用,加快数字化布局,转化优势为新质生产力,赋能改造传统医疗技术和服务模式 [2] - 推进眼科门诊部建设,形成“众星捧月”架构,与眼科医院协同提供服务 [2] - 瞄准眼科疾病谱变化,发展老年眼病诊断等业务,借鉴海外经验 [2] - 服务思想转向“全生命周期服务”,科普“治未病”,精准医疗“治好病” [2] 海外业务布局和目标 - 采取“顶层设计、精挑细选、稳健扩张、本土运营”策略 [3] - 欧洲地区通过收购与新建结合形成规模,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长良好,仍有提升空间 [3] - 英国地区低成本收购完成初步布局,优化管理和整合资源改善经营状况 [3] - 东南亚地区以新加坡、马来西亚为基础,拓展至新兴市场,考虑组建区域团队 [4] - 海外业务占比逐步提高,长期目标是大幅提高,成为全球化运营重要组成部分 [4] - 海外并购后保留当地品牌和管理团队,注入爱尔文化,实现优势互补 [4] 眼科医疗行业趋势 - 眼科发展依赖技术进步,人才、资金、研发投入增加推动技术持续进步 [5] - 公司核心业务覆盖多领域,形成全面眼科服务体系 [5] - 屈光手术技术迭代升级,老花眼治疗跨学科协作,干眼症治疗潜在需求大 [5] - 公司关注技术前沿,推进人工智能、数字化诊疗,加强临床科研与教学结合 [5] 医保政策应对与竞争格局 - 重视医保覆盖业务,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扩大患者基数,发展非医保业务形成差异化优势 [6] - 以“价值竞争”替代“价格竞争” [6] - 国内市场公立医院份额大,公司在多方面具备优势,市占率稳步上升 [6] - 海外市场竞争环境宽松,依靠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拓展份额,行业发展空间大 [6] 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 - 建立多层次激励体系,优化完善股权激励和合伙人计划,尝试推行“经营股”模式 [7] - 设立专项教育科研基金,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推进博士后工作站建设 [7] - 通过内部培训、海外交流提升现有团队专业能力,打通“临床 - 教学 - 科研”链条 [7] 反内卷策略 - 适度竞争有益,应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医院要以患者为中心,不能牺牲医疗安全降成本 [9] - 通过优化流程、改善管理等降成本,在人才、技术、服务、品牌上增能增效摆脱同质化竞争 [9] - 新技术迭代扭转均价下行趋势,为患者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9] - 医院在竞争面前保持清醒和定力 [9]
当代中小学生三把刀:治近视、整牙、身高管理
虎嗅· 2025-07-15 13:11
近视治疗行业 - 全飞秒激光手术费用约18000元,适合近视小于1000度的患者[16][17] - ICL人工晶体植入术费用约35000元,可矫正高达1800度近视[25][27] - OK镜龙头企业欧普康视2024年营收18.14亿,同比增长4.4%[30] - OK镜原材料供应商昊海生科2024年营收26.98亿[30] - 青少年近视业务占比超30%的爱尔眼科2024年营收209.83亿[30] 牙齿正畸行业 - 传统钢型牙套价格约25000元,隐形牙套约40000元,舌侧矫正约60000元[34] - 全口牙齿种植费用高达10万元[38] - 时代天使2023年营收20.3亿元,青少年业务贡献超60%[43] - 欧普康视2023年青少年齿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0%[44] 身高管理行业 - 生长激素治疗每月费用约5000元[48] - 生长激素龙头企业金赛药业2024年营收106.7亿,未成年人客户占比62%[56] - 汤臣倍健增高产品年销18亿[56] - 2023年中国儿童身高管理市场规模达80-120亿,年复合增长率超25%[56]
技术+资本双轮驱动 何氏眼科掘金眼视光新蓝海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7-08 16:44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眼视光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71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212.8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约为8.5% [1]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409亿元,主要驱动因素为屈光不正患者人数增加和视光矫正单次价格增长 [1] 行业发展趋势 - 眼视光行业兼具医疗和消费双重属性,成为传统眼科业务延伸的重点领域 [3] - 行业具有高毛利、抗周期性、易标准化、易规模化和易资本化特点,是消费级医疗中的优质赛道 [3] - 行业正从医疗技术端向运营发展端拓展,首次将上游医疗技术与下游眼镜市场链接 [1] 行业痛点与机遇 - 行业存在小散乱弱、集中度不高、标准化低、技术滞后等问题 [4] - 眼科医院网点有限,部分机构未设视光中心,传统眼镜店专业度不足 [4] - 眼视光机构成为链接医院和眼镜店的创新业态,有望推动行业升级 [4] 公司战略布局 - 何氏眼科采用三级眼健康医疗服务模式,构建"智慧光明城"全产业生态 [2] - 公司启动视光全国加盟连锁项目,目标实现千城百店布局 [2] - 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加速新型视光业务布局,寻找新利润增长点 [5] 公司业务发展 - 融合基因检测、人工智能、数字化远程服务等先进技术 [5] - 提供青少年近视防控、医学验光、视功能训练、干眼护理等全方位服务 [6] - 依托30年品牌和资源优势,构建覆盖全国的眼健康服务网络 [5] 行业会议亮点 - 2025中国眼视光运营与发展大会聚焦技术创新、服务升级、管理优化三大维度 [2] - 会议首次以运营与发展为核心主题,推动行业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发展 [1]
解码陈邦和他的爱尔眼科:从巅峰走下的路会有多长
搜狐财经· 2025-07-08 09:23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历程 - 陈邦1965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普通工人家庭,17岁参军后因色盲退伍,1984年进入长沙某国企担任发货员 [2] - 1990年辞去国企工作,通过海南房地产热潮积累过亿身家,但1995年因政策调控和台湾投资失败损失殆尽 [3] - 1996年因治疗耳聋发现眼科医疗市场空白,与战友李力合作以"院中院"模式进入眼科领域,单日手术量突破百台 [3] - 1997年以3万元启动资金在沈阳开设首家眼科专科医院,2000年因政策禁止"院中院"被迫转型自建医院 [5] 公司发展里程碑 - 2001年收购长沙钢厂职工医院成立首家自有眼科医院 [6] - 2003年在长沙、成都、武汉、沈阳四地同步开设连锁医院,奠定全国布局基础 [7] - 2009年作为"民营医院IPO第一股"登陆创业板,募集资金9.38亿元,当年营收6.06亿元,净利润0.92亿元,门店19家 [8] - 2014年首创"并购基金+体外孵化"模式,至2021年通过该模式新增医院超300家 [8] - 2024年全球门店达881家,中国市占率超30% [8] 财务与战略数据 - 2024年营收209.83亿元(同比+3.02%),归母净利润35.56亿元(同比+5.87%),海外收入占比15% [9] - 市值从2021年2800亿元(PE 80倍)降至2025年7月1100亿元(PE 30倍) [9] - 2025年Q1商誉余额84.96亿元,占总资产24.56% [10] - 2024年因虚假宣传、过度诊疗收到400起行政处罚 [10] - 白内障手术收入占比降至18%,计划提升干眼症、OK镜等消费医疗收入占比 [10] 国际化与技术布局 - 欧洲、东南亚市场增速超30%,收购英国Optimax集团拓展欧洲市场 [9][10] - 目标2030年海外收入占比超30%,但各国医疗政策差异推高运营成本 [10] - 与华为合作开发眼科AI大模型,计划2026年实现手术机器人商业化 [10] - 通过"十年千亿研发投入计划"聚焦基因治疗、AI诊疗等前沿领域 [9] 管理与企业文化 - 推进管理团队年轻化,70后中青年干部占比显著提升 [10] - 60后总裁李力主导日常运营,陈邦掌舵核心战略 [10] - 企业愿景:"让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 [12][13] - 发展战略:通过"1+8+N"战略提升单院坪效2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