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层析介质
icon
搜索文档
广发证券:创新药产业复苏延伸 关注左侧布局机会
智通财经· 2025-11-21 14:09
行业整体复苏趋势 - 临床及临床前CRO行业逐步复苏,有望迎来订单结构的改善 [1] - 国内研发需求端边际改善,创新药出海BD带动研发积极性回升,国内研发订单需求增长 [1] - 行业价格自2023年降价后已见底企稳,部分领域略有回升 [1] - 临床CRO(如泰格医药、诺思格、普蕊斯)2025年营收增速已逐步转正,临床前CRO业绩亦持续改善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环比修复显著,预计2026年整个板块将迎来更好的业绩增长 [1] CDMO行业表现 - CDMO行业已触底回升,2025年业绩触底回升 [1][2] - 全球创新药研发需求复苏带动行业新签订单与在手订单整体保持增长,新签订单延续季度改善趋势 [2] - 新分子赛道需求打开增量空间,基于2025年新签订单及新分子的旺盛研发需求,各公司2026年有望延续业绩优秀增长的趋势 [2] - 前期产能建设逐步落地,叠加降本增效措施推进,行业产能利用率与盈利能力同步提升 [2] 生命科学上游产业 - 生命科学上游国产替代加速+海外强劲增长,地缘风险催化下国产替代需求迫切 [1][3] - 细分领域(如细胞培养基、生物试剂、层析介质)国内市占率低,各企业有望凭借新分子品类或高性价比产品抢占市占率 [3] - 国内与海外新靶点新机理研发需求提升,带动细分赛道(如药效、抗体、蛋白质等)需求增长,行业长期成长逻辑清晰 [3] 原料药行业现状 - 原料药行业短期仍处于价格底部+供给过剩的调整阶段,原料药价仍底部震荡 [4] - 传统品种业绩增长承压,但行业整体扩产周期收尾 [4] - 部分企业向二三类仿制药、创新药、特色原料药等新业务延伸,未来有望通过业务结构优化实现价值重塑 [4] 公司关注点与价值增量 - 建议关注基本面强劲产能优势显著,伴随行业复苏及新分子业务高景气度受益的企业 [1] - 关注伴随产能利用率提升带动盈利能力改善利润弹性空间大的公司 [1] - 新业务布局逐渐完善,新业务有望贡献较大价值增量 [1] - 国内CRO临床数据认可度提升,泰格医药海外业务贡献总量显著 [1]
广发证券:国内投融资研发需求修复 关注制药板块左侧布局机会
智通财经· 2025-11-20 15:35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内CRO(合同研究组织)和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行业已度过周期底部,预计在2026年将迎来更好的业绩增长 [1][2][3] - 生命科学上游行业受益于国产替代和海外拓展双轮驱动,长期成长逻辑清晰 [4] - 原料药行业仍处于价格底部和供给过剩的调整阶段,需关注企业新业务布局带来的个股机会 [1][5] CRO行业 - 国内研发需求端出现边际改善,创新药出海BD(业务发展)带动研发积极性回升,国内研发订单需求增长 [1][2] - 行业价格自2023年降价后已见底企稳,部分领域价格略有回升 [1][2] - 临床CRO(如泰格医药、诺思格、普蕊斯)2025年营收增速已逐步转正,临床前CRO业绩亦持续改善,扣非归母净利润环比修复显著 [2] - 国内CRO临床数据认可度提升,泰格医药海外业务贡献总量显著 [2] CDMO行业 - 2025年CDMO业绩已触底回升,全球创新药研发需求复苏带动行业新签订单与在手订单整体保持增长 [3] - 新分子赛道(如ADC、多肽等)需求打开增量空间 [3] - 前期产能建设逐步落地,叠加降本增效措施推进,行业产能利用率与盈利能力同步提升 [3] - 基于2025年新签订单及新分子的旺盛研发需求,各公司2026年有望延续业绩优秀增长的趋势 [1][3] 生命科学上游行业 - 地缘风险催化下,生命科学上游(细胞培养基、生物试剂、层析介质等)国产替代需求迫切,目前细分领域国内市占率低 [4] - 国内企业有望凭借新分子品类或高性价比产品抢占市场份额 [4] - 叠加国内与海外新靶点新机理研发需求提升,带动细分赛道(如药效、抗体、蛋白质等)需求增长 [4] - 行业长期成长逻辑清晰,短期业绩边际改善显著 [4] 原料药行业 - 行业短期仍处于价格底部和供给过剩的调整阶段,传统品种业绩增长承压 [1][5] - 行业整体扩产周期收尾,部分企业向二三类仿制药、创新药、特色原料药等新业务延伸 [5] - 未来有望通过业务结构优化实现价值重塑,目前原料药企业估值处于底部区间 [5] 投资标的 - 临床及临床前CRO建议关注泰格医药、诺思格、益诺思等 [6] - CDMO行业建议关注药明合联、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等基本面强劲、产能优势显著的企业,以及博腾股份、康龙化成、凯莱英等利润弹性空间大的公司 [6] - 生命科学上游建议关注百奥赛图、百普赛斯、药康生物等受益于国产替代和海外增长的企业 [6] - 原料药行业建议关注普洛药业、华海药业等新业务布局逐渐完善的公司 [6]
蓝晓科技:公司多肽固相合成载体的主要下游客户为CDMO企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16:44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生命科学领域产品种类丰富,包括多肽固相合成载体、小核酸合成载体、色谱填料、层析介质、酶载体等多款产品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生命科学领域营业收入为3.2亿元 [1] 多肽固相合成载体业务 - 公司多肽固相合成载体的主要下游客户为CDMO企业 [1] - 公司未披露多肽固相合成载体在国内临床阶段管线的具体市占率数据 [1] 客户与订单信息 - 公司未披露与礼来、诺和诺德等头部客户的具体合作进展,如是否签订长期供货协议、订单覆盖产品与阶段、交付节奏与产能预留情况 [1] - 公司未披露具体产品品种(如GLP-1、抗体、小核酸、多肽药物)在生命科学板块的收入占比及近两年增速 [1] - 公司未披露Top5客户的收入占比及变化情况 [1]
蓝晓科技(300487):Q3单季度毛利率历史新高 加速布局生命科学业务
新浪财经· 2025-11-17 18:3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9.33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增长9.3% [1]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6.86亿元,创2024年以来单季度新高,同比增长14.9%,环比增长2.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7.7%,但环比下降17.6% [1]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52.81%,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达55.6%,创上市以来历史最高纪录 [1] - 第三季度销售净利率为30.42%,同比和环比均出现下滑 [2] 盈利能力驱动因素 - 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生命科学、金属资源等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 [1] - 2025年前三季度部分主要原材料价格呈下降趋势,对毛利率提升有一定助力 [1] - 第三季度四项费用占收入比重为14.3%,费用率提升,且当期产生财务费用,而此前连续三个季度财务费用为负 [2] - 第三季度所得税费用为0.62亿元,同比增加0.31亿元,环比增加0.44亿元,对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2] 业务拓展与战略布局 - 公司计划在蒲城高新技术开发区购买270亩土地,投资建设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 [3] - 产业园将建设层析介质、聚合物色谱填料、酶载体、小核酸载体等多种吸附分离材料及配套产能 [3] - 公司在瑞典设立子公司及生命科学业务欧洲区域总部,选址于欧洲生命科学技术核心区域 [3] - 聘任行业专家Hans Johansson先生担任瑞典子公司总经理,负责欧洲区域业务的整体运营和战略发展 [3]
蓝晓科技(300487):盈利质量持续提升,生命科学板块前景广阔
太平洋证券· 2025-11-04 17:44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蓝晓科技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1] - 报告核心观点为“盈利质量持续提升,生命科学板块前景广阔” [1][8][11] 近期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33亿元,同比增长2.20% [3][4]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增长9.27% [3][4]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6.39亿元,同比增长10.56% [4]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达到52.81%,创历史新高 [4] 业务板块分析 - 吸附分离材料业务是核心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65亿元,占总收入的80.95% [4] - 系统装置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8亿元,占比为12.83% [4] - 生命科学、金属资源为代表的高毛利产品增速明显,带动吸附分离材料毛利率提升 [4] 未来增长驱动力与战略布局 - 公司投资11.5亿元建设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以增强在生物医药分离材料领域的产能储备与技术壁垒 [5] - 水处理板块中,高端饮用水业务已与头部客户签定长单合同,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5] - 超纯水领域,依托喷射法均粒技术,部分重点半导体企业已实现实质性订单落地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9.19亿元,对应市盈率(PE)为30倍 [5][6]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0.85亿元,对应市盈率(PE)为26倍 [5][6]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62亿元,对应市盈率(PE)为22倍 [5][6]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将持续增长,增长率分别为12.87%、17.90%和15.63% [6]
蓝晓科技(300487):Q3基本仓业绩稳步增长,生科板块加速布局
华安证券· 2025-11-03 10:3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蓝晓科技吸附材料基本仓业务稳健发展,驱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同时生命科学板块加速布局,未来增长潜力明确,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4][5][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33亿元,同比增长2.20%;实现归母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增长9.27% [4]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14.86%,环比增长2.29%;实现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7.72%,但环比下降17.58% [4]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下滑主要由于所得税费用环比增加0.62亿元 [6]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52.81%,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 [5] 业务板块分析 - **吸附分离材料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5.65亿元,同比增长7.19%,占总营收80.95%,是公司基本仓业务 [5] - **系统装置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48亿元,同比下降32.24%,占总营收12.83%,下降因报告期内无盐湖提锂大型项目收入确认 [5] - **生命科学领域**:多肽固相合成载体业务增长良好,多个头部GLP-1多肽类项目顺利推进,未来仿制药项目将逐步放量 [5] - **金属资源业务**:围绕能源金属领域拓展,在红土镍矿提镍、钴提取及回收等领域已签订多个工业化项目,长期发展潜力较大 [5] - **超纯水与水处理领域**:高端饮用水市场渗透率提升,超纯水领域进一步放量 [5] 产能布局与未来发展 - 公司拟投资11.5亿元建设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产品将覆盖层析介质、聚合物色谱填料、酶载体、小核酸载体等多种高端材料 [7][8] - 存量业务方面,GLP-1多肽类药物持续放量,ProteinA亲和填料、离子交换类产品、医美胶原蛋白等项目稳步推进 [8] - 公司已完成120吨固相载体车间、70000升琼脂糖/葡聚糖车间的扩建,GMP高等级生产车间正在筹划中 [8]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9亿元、11.89亿元、14.49亿元 [9] - 对应2025年至2027年的市盈率分别为29倍、24倍、19倍 [9]
蓝晓科技(300487):战略聚焦高附加值 生科布局再次加码
新浪财经· 2025-11-02 14:42
财务表现 - 25Q3公司毛利率达到55.62%,创历史新高,环比提升4.42个百分点 [1] - 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高毛利率的生命科学和金属资源业务占比提升,以及核心原材料苯乙烯价格同比下跌22.51%、环比下跌4.93% [1] - 25Q3销售净利率环比下降1.84个百分点,主要受期间费用率环比上升3.07个百分点影响,其中财务费用率环比上升4.36个百分点,部分因Q3美元贬值导致汇兑收益减少 [1] - 25Q3所得税费用环比增加4390.69万元 [1] - 剔除盐湖提锂项目收入影响后,25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8% [1] 业务成长与战略 - 生命科学、金属资源、水处理和超纯水等业务延续增长趋势 [1] - 公司战略清晰,正从工业领域向高附加值的医药领域转型 [4] - 预计公司25-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4亿元、32.98亿元、40.18亿元,同比增长7.28%、20.35%、21.84% [4] - 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8亿元、10.92亿元、14.05亿元,同比增长14.02%、21.61%、28.73% [4] 产能与资本开支 - 公司拟在陕西蒲城建设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产品规划聚焦层析介质、聚合物色谱填料、酶载体、小核酸载体等高附加值产品 [2] - 资本开支聚焦于生命科学高附加值业务,随着产能落地和客户端开拓,生命科学领域收入占比有望长期提升 [2] - 产品结构将从工业端为主转型为生命科学产品为主,有助于ROE水平长期提升 [2] 全球化与人才布局 - 25年10月公司在瑞典成立子公司及生命科学业务欧洲区域总部 [3] - 聘任拥有超过35年行业经验的专家Hans Johansson先生担任总经理,其在色谱分离与生物加工领域经验丰富,曾任职于GE Healthcare、Ecolab Life Sciences等国际知名企业 [3] - 瑞典子公司的设立有助于吸引全球顶级专家人才,加速公司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和客户资源积累,推动公司迈向全球化运营新高度 [3]
蓝晓科技(300487):业绩稳健增长,大力投入生命科学板块,有望受益DAC产业化
山西证券· 2025-09-04 17:2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B评级 [1][4]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10.01% 二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7% [1] - 毛利率显著提升 综合毛利率51.26%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 吸附材料毛利率54.27%增加3.2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生命科学等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及原材料价格回落 [2] - 大力投入生命科学板块 拟投建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 项目总投资11.50亿元 建设层析介质、聚合物色谱填料等高附加值产品产能 [2] - 有望受益DAC产业化 与全球碳捕捉技术公司Climeworks战略合作并建成样板工程 全球DAC市场预计从2023年6200万美元增长至2030年17.27亿美元 CAGR达60.9%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7亿元同比减少3.64% 利润总额5.01亿元同比增长12.35% [1]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30.94/38.44/47.03亿元 同比增长21.15%/24.24%/22.36% [4][11]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0.11/12.54/15.60亿元 同比增长28.40%/24.05%/24.39% [4][11] - 预测2025-2027年EPS 1.99/2.47/3.07元 PE 27.62/22.27/17.90倍 [4][11] 盈利能力 - 毛利率持续改善 预测2025-2027年毛利率50.1%/51.6%/52.4% [11] - 净利率稳步提升 预测2025-2027年净利率32.7%/32.6%/33.2% [11] - ROE保持高位 预测2025-2027年ROE 21.8%/22.4%/22.8% [11]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53.48元 总市值271.50亿元 流通市值163.98亿元 [7] - 每股净资产8.04元 净资产收益率10.99% [8] - 2025年6月30日基本每股收益0.88元 [8] 业务进展 - 生命科学等高毛利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带动整体毛利率优化 [2] - DAC技术实现突破 与Climeworks合作形成吸附材料规模化供货 并与国际化学品公司开展碳捕捉材料商业合作 [3] - 拥有二氧化碳气体吸附解析装置发明专利 在碳捕捉材料领域具备技术优势 [3]
蓝晓科技(300487):医药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ROE中枢望长期抬升
新浪财经· 2025-08-25 20:42
财务业绩 - 25H1实现营收12.5亿元同比-3.6% 归母净利4.5亿元同比+10% 扣非归母净利4.4亿元同比+11.1% [1] - 25Q2实现营收6.7亿元同比+1% 归母净利2.5亿元同比+7% 扣非归母净利2.5亿元同比+8.1% 环比分别+16.3%/+30.2%/+29.1% [1] - 25H1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提升3.8及4.3个百分点 [1] 业务表现 - 基本仓业务收入同比+4.3% 金属/生命科学/水业务分别同比+22.8%/+12.4%/+11.3% [1] - 环保和化工业务收入同比-43.2%及-29.7% 食品业务同比+30.6% [1] - Q2收入增速受产线检修影响 高端饮用水板块持续快速增长导致产能高负荷运行 [1] 战略转型 - 拟投资11.5亿元建设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 产品涵盖层析介质/色谱填料/核酸载体等 [2] - 产能建设聚焦高ROE板块 包括生命科学和超纯水领域 [2] - 标志着公司从工业向医药领域战略转型深化 [2] 发展重点 - 层析介质和小核酸方向实现技术突破 [2] - 锂业务关注盐湖提锂吸附系统订单(金额3577万元)及国能矿业/麻米措项目进展 [2] - 生命科学板块重点关注层析介质商业化项目落地 [2] 未来展望 - 预计25-27年营收分别为30.85/38.24/46.79亿元 同比增20.78%/23.98%/22.34% [3]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9.59/12.04/15.48亿元 同比增21.85%/25.55%/28.53% [3] - 当前股价对应25-27年PE为28.29/22.54/17.53倍 [3]
蓝晓科技(300487) - 2025年8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0 18:4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47亿元,同比下降3.64% [2] - 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10.01% [2] - 综合毛利率51.26%,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 [2] - 吸附分离材料毛利率54.27%,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 [2][4]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88亿元,同比上升36.50% [2] - 资产负债率36.30%,财务状况稳健 [2] 业务发展 - 计划建设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占地270亩,总投资11.50亿元 [2][3] - 建设品种包括层析介质、聚合物色谱填料、酶载体等生命科学材料 [3] - 高毛利率得益于生命科学、金属资源、超纯水等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 [4] - 苯乙烯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回落对毛利率提升有贡献 [4] 锂业务进展 - 2025年上半年无盐湖提锂大型项目收入确认 [5] - 其他涉锂业务收入约6100万元,包括吸附剂销售、中试装置等 [5] - 中标国投罗钾"老卤提锂综合利用扩能改造工程吸附系统",合同金额3577万元 [5] - 持续推进国能矿业结则茶卡项目,保持西藏地区"绿色零碳直接提锂"技术领先性 [5] 固相合成载体业务 - 主要下游为GLP-1药物,为CDMO企业提供产品 [6] - 覆盖大多数临床阶段仿制药项目 [6] - 目前是多肽固相合成载体市场头部供应商,竞争格局稳定 [6] 国际化战略 - 海外营收增长明显,国际业务占比提高 [7] - 外籍员工增加,吸引多国技术、管理人员加入 [7] -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仓库、实验室 [8] - 关注潜在合作机会,为品牌出海打好基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