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填料

搜索文档
专访诺力昂副总裁David Freidinger,深入了解色谱纯化填料界的瑞典“巨人”Kromasil®
仪器信息网· 2025-07-04 16:03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Kroma sil ®: 以技术韧性助力全球制药产业升级 在现代药物生产工艺链中,色谱纯化是药物从粗品向高纯度终产品转化的关键分离步骤——通过固定相与流动相的相互 作用,实现目标成分与杂质的高效分离,直接决定目标成分的分离效率与终产品纯度。而作为这一环节的核心载体,色 谱填料更是至关重要。 当前,全球制药市场正经历剧烈变革:2型糖尿病、肥胖症等"富贵病"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攀升,推动针对性治疗 药物,特别是减重类药物的需求快速增长;同时,随着专利悬崖逼近,本土药企加速入局,从"仿制药跟随"转向"创新 药突围"。在这场技术与市场的双重变革中,谁能为制药企业提供更高效、更稳定的色谱纯化解决方案? 近日,仪器信息网专访了诺力昂(No u r y o n)个人护理与制药副总裁Da v i d Fr e i d i n g e r,围绕企业定位、产品技术、市 场 洞 察 及 中 国 战 略 展 开 深 度 交 流 。 其 旗 下 Kr oma sil® 从 1 9 8 8 年 开 始 就 致 力 于 ...
信达证券:给予纳微科技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6-06 22:34
公司概况 - 纳微科技成立于2007年,专门从事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研发、规模化生产、销售及应用服务,为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领域客户提供核心微球材料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 [2] - 2024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71.47%,实现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增长38.05% [2] - 2025Q1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22.39%,实现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长72.98% [2] - 2023年以来公司净利率水平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到股权激励费用摊销和赛谱仪器商誉减值的影响 [2] 行业分析 - 预计2023年全球色谱介质市场规模69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到9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9.26% [3] - 预计2023年中国色谱介质市场规模为112亿元,预计2026年达到20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1.92% [3] - 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行业长期被外资垄断,无论是小分子色谱填料还是大分子层析介质,国产化率都相对较低 [3] 主营业务 - 纳微科技是国内较早布局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发出国内厂商中品类最全的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 [3] - 公司下游客户恒瑞医药商业化项目的工艺成功变更,为进口替代建立经验模板 [3] - 公司客户数量不断积累,临床阶段不断后移,目前储备大量临床中后期项目 [4] - 色谱填料及层析介质的用量与项目阶段相关,从临床一期到临床二期到临床三期到商业化呈现逐级放大趋势 [4] 产业链布局 - 纳微科技通过"自建+并购"双轮驱动,布局色谱仪器、色谱耗材、蛋白纯化系统、体外诊断耗材等产业链上下游方向 [5] - 福立仪器是国产色谱仪器领军企业,在气相色谱领域已经初具规模,在液相色谱领域发布L75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5] - 纳谱分析专注于打造高品质实验室用色谱耗材,实现从微球原料、填料制备、色谱柱装填全过程国产化 [5] - 赛谱仪器致力于开发用于蛋白、抗体、疫苗、核酸、诊断原料等大分子生物制品领域的精密纯化设备 [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01亿元、12.44亿元、15.49亿元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2.21亿元、2.85亿元 [6]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35元、0.55元、0.71元 [6] - 截至2025年6月5日,对应PE估值分别为62.22倍、39.89倍、30.86倍 [6]
纳微科技:公司深度报告:色谱填料主业把握两大机遇,全产业链布局打开成长天花板-20250606
信达证券· 2025-06-06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纳微科技作为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龙头,2024Q4 以来业绩边际显著改善,未来净利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4] - 色谱填料主业处于关键发展窗口期,有望受益于进口替代和商业化放量两大机遇 [5] - 通过“自建 + 并购”双轮驱动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展现出极强的业务延展性,有望打开成长天花板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龙头,业绩边际显著改善 - 发展历史:2007 年成立,专注高性能纳米微球,2021 年科创板上市,技术与产品不断迭代 [21] - 主营业务:产品和服务涉及生物医药、分析检测、平板显示和体外诊断等领域,生物医药为重点方向 [23] - 股权结构:实控人为江必旺和陈荣姬,间接控制 28.27%股权,江必旺直接持股 16.03%,布局多家子公司 [25] - 高管团队:研发和销售人才兼备,从业经验丰富,创始人江必旺科研背景深厚,总经理牟一萍产业经验丰富 [30] - 财务分析:2024Q4 以来业绩边际改善显著,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为核心主业,核心主业毛利率稳定,净利率有提升空间 [33][37][41] 色谱填料主业:把握进口替代和商业化放量两大机遇 - 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是生物医药分离纯化的关键耗材:色谱技术可实现混合组分分离,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底层材料是纳米微球,制备技术门槛高 [46][48] - 色谱介质市场规模百亿级别,生物医药为重要应用方向:全球和中国色谱介质市场规模均呈增长趋势,生物医药是重要应用领域 [54][56] - 纳微科技全面布局技术路径,产能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开发出品类最全的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硅胶、聚合物、天然聚合物填料各有优势 [59][60][75] - 发展窗口期,把握进口替代和商业化放量两大机遇:进口替代方面,行业被外资垄断,国产龙头崛起,恒瑞项目变更为进口替代建立模板;商业化放量方面,客户数量积累,临床阶段后移,储备项目进入回报期 [5][18][19] 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打开成长天花板 - 福立仪器:国产色谱仪器领军企业,气相色谱初具规模,液相色谱实现突破,与纳微科技和纳谱分析有协同作用 [11][20][93] - 纳谱分析:专注高品质实验室用色谱耗材,采用自主研发微球填料,实现全过程国产化,业绩高速增长 [11][20] - 赛谱仪器:国产蛋白纯化设备领域龙头企业,受市场调整影响业绩下滑,采取积极措施有望改善经营趋势 [11][20]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 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0.01 亿元、12.44 亿元、15.4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1 亿元、2.21 亿元、2.85 亿元 [8] - 投资评级: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
纳微科技(688690):色谱填料主业把握两大机遇,全产业链布局打开成长天花板
信达证券· 2025-06-06 21: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纳微科技作为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龙头,2024Q4 以来业绩边际显著改善,未来净利率提升空间大 [4] - 色谱填料主业处于关键发展窗口期,受益于进口替代和商业化放量两大机遇,有望加速成长 [5] - 通过“自建 + 并购”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展现业务延展性,打开成长天花板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龙头,业绩边际显著改善 - 发展历史:2007 年成立,专注高性能纳米微球,2021 年上市,技术与产品不断迭代 [21] - 主营业务:产品服务涉及生物医药、分析检测、平板显示和体外诊断四大领域,生物医药占比最高 [23] - 股权结构:实控人为江必旺和陈荣姬,间接控制 28.27%股权,江必旺直接持股 16.03%,布局多家子公司 [25] - 高管团队:研发和销售人才兼备,从业经验丰富,创始人科研背景深厚,总经理产业和管理经验丰富 [30] - 财务分析:2024Q4 以来业绩改善,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是核心主业,毛利率稳定,净利率提升空间大 [33][37][41] 色谱填料主业:把握进口替代和商业化放量两大机遇 - 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是生物医药分离纯化的关键耗材,底层材料是纳米微球,制备技术门槛高 [46][48] - 色谱介质市场规模百亿级别,全球 2023 年 69 亿美元,2026 年预计 90 亿美元;中国 2023 年 112 亿元,2026 年预计 203 亿元,生物医药是重要应用方向 [5] - 纳微科技全面布局技术路径,产能性能达国际领先,硅胶、聚合物、天然聚合物填料各有优势 [59] - 发展窗口期,进口替代机遇在于下游客户工艺变更建立模板,承接更多项目;商业化放量机遇在于客户数量积累,临床阶段后移,储备项目进入回报期 [5][18][19] 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打开成长天花板 - 福立仪器是国产色谱仪器领军企业,气相色谱初具规模,液相色谱取得突破,与纳微科技等存在协同 [20][93] - 纳谱分析专注高品质实验室色谱耗材,采用自主研发微球填料,实现全过程国产化,业绩高速增长 [20] - 赛谱仪器是国产蛋白纯化设备龙头,受市场调整业绩下滑,采取措施有望改善经营 [20]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0.01 亿元、12.44 亿元、15.4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1 亿元、2.21 亿元、2.85 亿元 [8]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
企业竞争图谱:2025年实验级硅胶基质色谱填料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5-17 09: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实验级硅胶基质色谱填料产业链上游以国际化工企业为主导但国产化趋势明显,中游填料制备市场由海外企业占主导,国产化率约40%,预计2030年增至60%,下游应用广泛,医药行业是主要需求领域,多肽原料药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填料市场带来强劲增长动力,技术创新和国产化进程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与分类 - 色谱填料是色谱或层析技术的核心,实验级硅胶基质色谱填料主要用于中小分子的实验室分析检测,可用于多个领域 [5] - 按形态可分为无定型硅胶和球型硅胶,无定型硅胶吸附性能高但使用寿命等较弱、成本低,球型硅胶在多方面有优势但成本高 [7][8] 行业特征 - 实验室色谱行业未来趋势之一是降本,药企重视成本控制,色谱厂商需降低填料成本 [10] - 技术创新是厂商发展关键,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厂商需打造差异化和独特技术 [12] - 国产替代率较低但进程迅速,海外厂商主导市场,实验级国产化率约40%,预计2030年增至60% [13] 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50 - 1980年):色谱技术用于化学分析,无定型、球型硅胶及键合相硅胶填料相继出现,提升了性能和应用范围 [16] - 启动期(1980 - 2000年):制备技术迅速发展,多种新型填料出现,提升了性能和应用范围 [17] - 高速发展期(2000年至今):制备技术成熟,新型填料出现,市场成熟,需求增加,应用更广泛 [18]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以国际企业为主导,国产企业有突破趋势,中国进口硅胶数量下降 [25] - 中游:由海外主导,国产化率约40%,预计2030年增至60% [29] - 下游:需求旺盛,药品分析是主要应用领域,多肽原料药产量增长将拉动市场 [32] 行业规模 - 2024年全球市场21.5亿元,中国市场约5亿元,预计2030年全球28.1亿元,中国约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5%和10.3% [33] - 历史规模偏低因单个客户采购量少,未来增长因新药开发和工艺升级 [34][36] 政策梳理 -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等多项政策,对色谱行业有指导性、鼓励性等影响 [38][39] 竞争格局 - 市场分三个梯队,国际头部企业占大部分份额,中国参与者多但市占率低、市场分散 [40] - 国际企业起步早、技术优势明显,未来短期内仍分散但有集中趋势 [41][42] - 部分国产厂商技术创新和降本需求将使市场逐步集中 [43] 企业分析(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信息:存续,注册资本40381.4765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生产和研发相关微球等 [47] - 财务数据分析:展示了2017 - 2023年多项财务指标情况 [48]
2025年实验级硅胶基质色谱填料行业词条报告
头豹研究院· 2025-05-16 20: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实验级硅胶基质色谱填料产业链上游以国际化工企业为主导但国产化趋势明显,中游填料制备市场由海外企业占主导,国产化率约40%,预计2030年增至60%,下游应用广泛,医药行业是主要需求领域,多肽原料药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填料市场带来强劲增长动力,技术创新和国产化进程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与分类 - 色谱填料是色谱或层析技术的核心,实验级硅胶基质色谱填料主要用于中小分子的实验室分析检测,可用于多个领域 [5] - 按形态可分为无定型硅胶和球型硅胶,无定型硅胶吸附性能高但使用寿命等较弱、成本低,球型硅胶在多方面有优势但成本高 [7][8] 行业特征 - 实验室色谱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是降本,药企重视成本控制,色谱厂商需降低填料成本 [10] - 技术创新是实验室色谱填料厂商发展的关键,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厂商需打造差异化 [12] - 国产替代率较低但国产化进程迅速,海外厂商主导市场,实验级国产化率约40%,预计2030年增至60% [13] 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50 - 1980年):色谱技术应用于化学分析,无定型硅胶、球型硅胶、单分散球型硅胶、键合相硅胶填料相继出现 [16] - 启动期(1980 - 2000年):表面多孔核壳结构硅胶、超纯B型硅胶、耐碱的有机杂化硅胶、多样化键合相硅胶填料出现,性能和应用范围提升 [17] - 高速发展期(2000年至今):亚2μm小粒径硅胶、高性能的双孔径硅胶、介孔性硅胶等新型填料出现,市场成熟,需求增加 [18]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以国际企业为主,国产企业有突破趋势,中国进口硅胶数量下降 [25] - 中游市场由海外主导,2030年国产化率将增至60%,国产厂商突破技术壁垒,替代需求旺盛 [29] - 下游领域需求旺盛,药品分析是主要应用领域,多肽原料药产量增长将拉动实验级色谱市场增长 [32] 行业规模 - 2024年全球市场21.5亿元,中国市场约5亿元,预计2030年全球28.1亿元,中国市场约9亿元,2024 - 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5%和10.3% [33] - 历史市场规模整体偏低因单个客户采购量少,未来新药开发和工艺升级带动市场增长 [34][36] 政策梳理 -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引导资源向高端色谱技术及应用领域集中 [38]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色谱行业高端技术突破和发展 [39] - 《妇幼保健机构医用设备配备标准》推动色谱技术在临床诊断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39] -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为色谱行业带来新机遇,支持色谱技术广泛应用 [39] 竞争格局 - 市场分为三个梯队,国际头部企业占大部分份额,中国参与者众多但市占率低、市场分散 [40] - 国际企业起步早、技术优势明显,占据六成市场,短期内市场仍分散但有集中趋势 [41][42] - 部分国产厂商技术创新,加之降本需求,未来市场将逐步集中 [43] 企业分析(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存续,注册资本40381.4765万人民币,总部在苏州,经营范围包括生产和研发相关微球及产品 [47] - 提供了2017 - 2023年多项财务指标数据,如营业总收入、归属净利润、毛利率等 [48]
纳微科技: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报告新机遇下看好利润拐点-20250508
浙商证券· 2025-05-08 21: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纳微科技在新机遇下迎来利润拐点,其高盈利持续,利润弹性或逐步释放,经营质量也有望持续优化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能力 - 2024 年公司毛利率 70.22%,同比降 7.85pct,核心产品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毛利率 81.56%,同比略降 2.39pct,主要受福立仪器并表影响;公司前期高研发投入有新品储备,核心原料微球自产能力凸显,看好核心产品毛利率维持高水平 [2] - 2024 年公司三费受福立仪器并表和股份支付费用影响表观增长较大,2025 年后部分影响因素消除,规模效应体现,看好利润端弹性释放 [2] 经营质量分析 - 2024 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33 亿元,同比增 5.99%;2025 年一季度为 -530.26 万元,同比变化大,系支付员工年度绩效奖金和采购备货所致 [3] - 2024 年公司应收周转天数 117 天,同比缩短约 14 天,2025 年一季度为 145 天,同比延长约 13 天,波动或与账期更长的仪器产品占比增长有关;基于围绕优质大客户拓展战略推进,看好经营质量持续优化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前次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 9.66/11.74/14.31 亿元,同比增长 23.44%/21.59%/21.87%;归母净利润 1.39/1.86/2.42 亿元,同比增长 68.00%/33.87%/30.05%,对应 EPS 为 0.34/0.46/0.60 元/股,2025 年 5 月 8 日收盘价对应 2025 年 PE 为 66 倍 [4] 业绩表现 - 2024 年公司收入 7.82 亿元,YOY + 33.33%;归母净利润 8284.34 万元,YOY + 20.82%;扣非归母净利润 6587.37 万元,YOY + 108.55% [9]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1.89 亿元,同比增 22.39%;归母净利润 2921.54 万元,同比增 72.98%;扣非归母净利润 2507.61 万元,同比增 85.28% [9] 成长性 - 公司过去高研发投入完成产品力储备,围绕色谱填料搭建“产品 + 服务”平台,看好抓住国产替代机遇,2025 年迎来增长拐点 [9] - 2025 年第一季度核心业务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营收约 1.11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约 10.62%,延续增长修复趋势;伴随战略客户临床管线推进和国产替代商业化变更提速,看好填料业务持续加速 [9] - 其他业务方面,液相色谱仪器新品放量及赛谱仪器 + 耗材销售策略升级,看好仪器、色谱柱等板块协同增长 [9]
纳微科技(688690):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报告:新机遇下看好利润拐点
浙商证券· 2025-05-08 21: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纳微科技在新机遇下迎来利润拐点,其高盈利持续,利润弹性或逐步释放,经营质量也有望持续优化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能力 - 2024年公司毛利率70.22%,同比降7.85pct,核心产品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毛利率81.56%,同比略降2.39pct,看好核心产品毛利率维持高水平 [2] - 2024年公司三费受福立仪器并表及股份支付费用影响表观增长较大,2025年后部分影响因素消除且规模效应体现,看好利润端弹性释放 [2] 经营质量分析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3亿元,同比增5.99%;2025年一季度为 - 530.26万元,同比变化大,系支付员工年度绩效奖金和采购备货所致 [3] - 2024年公司应收周转天数117天,同比缩短约14天;2025年一季度为145天,同比延长约13天,波动或与账期更长的仪器产品占比增长有关,看好经营质量持续优化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前次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9.66/11.74/14.31亿元,同比增长23.44%/21.59%/21.87%;归母净利润1.39/1.86/2.42亿元,同比增长68.00%/33.87%/30.05%,对应EPS为0.34/0.46/0.60元/股,2025年5月8日收盘价对应2025年PE为66倍 [4]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7.82亿元,同比增33.33%;归母净利润8284.34万元,同比增20.82%;扣非归母净利润6587.37万元,同比增108.55% [9]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亿元,同比增22.39%;归母净利润2921.54万元,同比增72.98%;扣非归母净利润2507.61万元,同比增85.28% [9] 成长性 - 公司过去高研发投入完成产品力储备,搭建“产品 + 服务”平台,看好抓住国产替代机遇,2025年迎来增长拐点 [9] - 2025年第一季度核心业务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营收约1.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0.62%,看好填料业务持续加速 [9] - 受液相色谱仪器新品放量及赛谱仪器 + 耗材销售策略升级影响,看好公司仪器、色谱柱等板块协同增长 [9]
纳微科技(688690):纳米微球龙头 国产替代加速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5-08 14:3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7.82亿元,同比增长33.33%,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20.82%,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108.55% [1] - 2025Q1公司实现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22.39%,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长72.98%,扣非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增长85.28% [1] 业务结构 - 2024年核心业务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实现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10.20%,其中大分子层析介质收入2.49亿元,同比持平,小分子色谱填料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16.13% [2] - 新增色谱分析仪器及配件收入1.54亿元,主要来源于收购公司福立仪器的并表 [2] - 液相色谱柱及样品前处理产品收入0.73亿元,同比增长26.15%,IVD用微球产品收入530万元,同比增长9.53%,光电用微球产品收入0.36亿元,同比增长1.77% [2] - 蛋白层析系统及配件收入0.40亿元,同比减少33.41% [2] 行业与市场 - 色谱填料市场持续扩容,国产化率仅有10%左右,国产替代加速进行 [3] - 公司产品布局完善,性能可对标国际品牌,已获得国内头部药企认可 [3] - 2024年公司客户数量792家,同比增加23家,新完成与盛迪业、丽珠、诺泰、康诺业和翰宇五家客户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3] - 全年来自战略客户的销售额2.24亿元,占色谱填料收入比50% [3] 发展前景 - 公司逐渐发展成"填料+耗材+仪器"一体化的国产领先色谱填料供应商 [4]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9.77/11.70/13.73亿元,归母净利润1.34/2.03/2.90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67/45/31倍 [4]
中国银河:首次覆盖纳微科技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29.2元
证券之星· 2025-05-08 13:3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7.82亿元,同比增长33.33%,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20.82%,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108.55% [2] - 2025Q1公司实现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22.39%,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长72.98%,扣非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增长85.28% [2] - 核心业务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2024年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10.20%,其中大分子层析介质收入2.49亿元,小分子色谱填料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16.13% [3] 业务结构变化 - 新增色谱分析仪器及配件收入1.54亿元,主要来自收购公司福立仪器的并表 [3] - 液相色谱柱及样品前处理产品收入0.73亿元,同比增长26.15%,IVD用微球产品收入530万元,同比增长9.53% [3] - 蛋白层析系统及配件收入0.40亿元,同比减少33.41%,光电用微球产品收入0.36亿元,同比增长1.77% [3] 行业与市场地位 - 色谱填料市场持续扩容,但国产化率仅10%左右,进口厂商仍主导市场 [4] - 公司产品性能可对标国际品牌,已获得国内头部药企认可,2024年客户数量792家,同比增加23家 [4] - 2024年公司与盛迪亚、丽珠等五家客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战略客户销售额2.24亿元,占色谱填料收入50% [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9.77/11.70/13.73亿元,归母净利润1.34/2.03/2.90亿元,EPS为0.33/0.50/0.72元 [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67/45/31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目标价29.2元 [1][5] - 公司已发展成"填料+耗材+仪器"一体化的国产领先色谱填料供应商,将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趋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