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联合收割机
搜索文档
 金秋丰收画卷:创新科技助力多地秋收单产提升
 央视网· 2025-10-18 17:42
 江西省水稻生产情况 - 江西省1800多万亩晚稻开镰收割,全年水稻单产呈增产态势 [1] - 宜春上高县常规农田晚稻平均亩产533.67公斤,示范田亩产585.19公斤,单产提升得益于水稻增产技术的广泛应用 [3] - 江西省创建17个水稻单产提升整建制县,打造217个“吨粮片”和771个“高产片”,并通过专家团队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系统集成 [5] - 江西省中稻及一季稻单产达亩产452.7公斤,同比每亩增加3公斤,并投入5.42万台联合收割机及1.26万台烘干机组推进机械化收割 [7]   辽宁省秋粮收获进展 - 辽宁省粮食收获进度达到76.1%,已收获面积4098.2万亩 [10] - 辽宁省大豆收割面积达131.9万亩,收获进度为68.1% [10] - 通过农机驾驶员培训、农机补贴政策及装备更新,降低粮食损耗率,并推广新型收割台、脱粒滚筒及北斗导航系统 [10][12]   辽宁省大豆单产提升 - 辽宁省大面积推广耐密植、抗倒伏、低需养分的优质大豆新品种,每亩种植数量由8000多株增加至11000株以上 [12] - 实地测产数据显示,大豆亩产提升达到30%以上,且未降低蛋白与脂肪含量 [14]
 无人机照明助力玉米抢收 安徽秋粮收获超七成
 经济观察报· 2025-10-16 10:26
 秋收抢收进展 - 安徽省秋粮收获面积已超过4549.7万亩,整体进度超过70% [1] - 玉米抢收进度尤为迅速,已达到93% [1]   抢收作业保障措施 - 通过省内调度和省外引进方式,组织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投入抢收,以解决田块过湿导致的机械下地难题 [1] - 组织全省21万台联合收割机全部投入作业,并确保2万台烘干机24小时开机运行以烘干粮食 [1] - 公布724支农机应急作业队和2114个烘干点信息,方便农户联系进行抢收抢烘 [1]   具体抢收执行情况 - 在安徽宿州,农户利用降雨间歇昼夜不息抢收玉米 [1] - 当地供电部门在田间架设便携式照明灯,并利用搭载探照灯的无人机为夜间作业的收割机提供照明 [1] - 抢收作业遵循“人停机不停”原则,以最大限度提高收割效率 [1]
 江苏紧急部署“三秋”农机应急作业
 新华日报· 2025-10-16 07:30
 文章核心观点 - 江苏省紧急部署农机应急作业以应对连续阴雨天气对秋收秋种的不利影响 [1] - 行业目标为加快抢收抢烘抢种进度 保障秋粮颗粒归仓和秋播适期保质 [1]   农机调度与作业保障 - 要求周密组织机具协调调度 抓住晴好天气窗口期突击抢收 确保成熟一块收获一块 [2] - 在停水晾田措施下 尽快调度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下田作业 优先保障倒伏田块和成熟田块的收获 [2] - 协调交通运输 石油公司 电力公司等部门 做好机具转运 加油和用电等服务保障 [2] - 及时调度拖拉机 整地机械和播种机 确保收获一块 整地一块 播种一块 [2]   粮食烘干服务协调 - 指导各地公布辖区粮食产地烘干服务主体信息 做好烘干能力供需对接 [2] - 及时加强与周边县区的协调 做好湿粮转运烘干衔接 [2] - 协调环保部门全面放开农忙期间粮食烘干热源限制 加强烘干中心用电保障 [2] - 确保粮食烘干中心能提供24小时烘干作业 做到应烘尽烘 [2]   秋播技术与质量提升 - 引导使用激光 卫星平地机开展平地作业和秸秆犁耕深翻还田作业 提高整地质量 [2] - 推广小麦高性能精量播种机 提高秋播质量 加快播种进度 [2] - 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油菜毯状苗移栽 精量播种 无人机飞播等技术 [2]
 各地全力以赴做好抢收抢烘工作 确保秋粮应收尽收
 央视网· 2025-10-10 00:08
 秋收进展与挑战 - 全国秋粮收获进度接近40% [1] - 河北秋粮收获进度已超过60% [6] - 持续降雨天气给黄淮海地区秋收带来压力 导致部分地块土壤水分饱和 常规农机难以下地作业 [1][2][4]   农机装备与技术应对 - 河南淅川县使用3台高性能履带式联合收割机进行昼夜不停的抢收作业 [2] - 河北邯郸魏县协调履带式收割机抢收 并组织技术专班为普通收割机加装“双轮并行”驱动装置以适配湿软田地 [4] -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利用植保无人机搬运玉米 作为灵活高效的“空中奇兵” [7]   产后服务与保障措施 - 山东省动态更新并公布了1800多个粮食烘干服务点 按照就近原则组织应急抢烘 [9][11] - 山东临清戴湾镇使用大型烘干机对湿玉米粒进行烘干处理 [9]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部署秋粮产后服务 要求统筹调度各类烘干设施资源并开展应急监测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