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巨野工笔牡丹画
icon
搜索文档
巨野工笔牡丹画,乡村文化新名片|乡村新图景
经济观察报· 2025-10-15 20:20
公司概况与历史沿革 - 鲁西书画院由徐凤秋夫妇于2003年在巨野县董官屯镇创办,最初为三排平房,为学员免费提供住宿 [1] - 公司成立初期面临渠道开拓困境,通过走访画廊和展会拓展业务,2008年凭借北京一家大酒店500幅四尺对开工笔画的订单得以起死回生 [1] - 截至2023年,鲁西书画院已免费培养6000余名书画人才,带动就业7000余人 [2] - 2025年4月,由镇政府出资筹建的新综合培训楼投入使用,包含展厅、培训室和创作室 [3] 市场地位与产业规模 - 巨野县被命名为"中国工笔画之乡",其工笔牡丹画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作品远销美国、法国、新加坡等40个国家和地区 [2] - 巨野县书画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其中农民画师1.3万余人,2024年实现书画产业综合产值45亿元 [8] - 巨野县政府于2023年9月启动巨野书画交易市场和书画街建设,整合装裱、销售、展览等产业链,成为全国首个以工笔牡丹画为核心的规模化专业市场 [4] 业务模式与销售渠道 - 公司采用免费培训模式,学员考核出师后可留下成为画师,按计件形式核发工资,熟练画师月工资约3000元 [6][8] - 销售渠道从传统线下画廊和展会,拓展至线上电商平台,接收全国及海外订单 [4][6] - 为应对海外运输成本高的难题,公司建议客户将订单转至广州的海外转运中心以保障利润 [6] - 除画作销售外,公司还与当地政府联合开发研学、旅游等创收项目,打造"书画+旅游"的发展模式 [10] 产品策略与创新 - 巨野工笔画以牡丹为核心主题,同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题材创新,如开发"牡丹+"系列,包括"骏马牡丹图"、"月下牡丹图"等 [5][6] - 公司培训体系以"先花后鸟"为节奏,进阶阶段练习画鸟类,如"凤戏牡丹图",以提升画师技能满足多元订单需求 [6] - 对产品质量要求严格,画面颜色、线条不能有瑕疵,纸张墨点为忌,残次品当场销毁以防扰乱市场价格 [6] 人才培养与产业生态 - 工笔画创作非工业化流水作业,一幅小尺寸画作熟练画师也需1-2天完成,核心在于多层薄染的渲染技术 [7] - 公司目标不仅是培养"画师",更希望培养出有创作能力的"画匠",实现从临摹到创新的跨越 [7][8] - 书画产业为当地乡村振兴重要抓手,农民画师平均月收入3000-5000元,技艺突出者月入过万元,远超当地农村务工水平 [10][11] - 产业模式使村民在农耕之余获得收入,可兼顾家庭,有助于解决留守问题,丰富精神生活 [10]
【搜城】牡丹花城消费密码:菏泽文旅融合激活城市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9-29 13:18
政府支持与战略定位 - 山东省委省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山东交旅1号工程,旨在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并形成消费新引擎[1] - 菏泽市被定位为山东西大门和四省交界的区域枢纽,是黄河文化重要承载区和多元文化交汇之地[3] - 菏泽市正致力打造世界牡丹文化旅游核心区、山东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水浒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家黄河文化旅游带重要节点城市[7] 行业表现与增长数据 - 2025年菏泽国际牡丹节会期间接待游客992万人次,同比增长14.8%,实现旅游收入60.7亿元,同比增长13.6%[3] - 2025年4月1日至30日,菏泽市7家牡丹观赏景区点共接待游客191.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4.3%[5] - 菏泽市去年名列全国十大热门赏花城市第二位,今年荣登马蜂窝五一热度涨势最快小众城市全国第4位[3] 公司举措与产品创新 - 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供需两端发力,深化文旅+百业和百业+文旅,持续丰富文旅消费新业态和新场景[5] - 创新举办牡丹节会,构建赏花+娱乐+休闲+美食的全链条文旅生态,推进设施、业态、服务焕新[5] - 特色旅游产品持续出圈,包括菏泽牡丹、芍药鲜切花、郓城水浒好汉城、曹县汉服马面裙、巨野工笔牡丹画等[3] 消费促进与市场效果 - 联合银联、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和近30家文旅企业开展利企惠民行动,截至6月25日总计优惠16879笔,优惠金额28.71万元,直接带动交易金额超700万元[5] - 通过整合资源、跨界联动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让利、群众受益的良性循环,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7] - 各项举措有效提升了游客参与度与消费意愿,文旅品牌成为菏泽经济社会发展的靓丽名片[3][7]
菏泽|全国电商大咖“菏泽论剑”迸发澎湃动能
大众日报· 2025-08-27 08:49
行业核心观点 - 农村电商作为乡村振兴新引擎和共同富裕加速器 通过关键变量撬动经济增量并释放乘数效应 [1][5] - 菏泽市通过培育1.3万家网络零售企业和13万余家店铺 形成全国领先的电商产业规模 [2] - 淘宝村/镇数量连续6年居全省首位和全国前两位 成功创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2] 电商产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上半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97.5亿元 同比增长11.3% [2] - 电商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6% 增速居全省第1位 [2] - 曹县发展为全国第二大电商村集群 仅次于浙江义乌 [3] - 全市布局13家电商产业园区 e裳小镇成为全国县域单体最大数字经济产业园 [3] 产业链与生产能力 - 曹县服装类经营主体达3万家 企业1.1万家 形成设计至销售全产业链条 [3] - 海尔卡奥斯智能制造生产线实现汉服生产数字化 200人日产量达5000条马面裙 较传统生产线提升4倍 [3] - 汉服从设计到成品生产周期缩短至1-2周 激光切割技术消除线头提升品质 [3] 品牌建设与产业带动 - 培育"曹献优品""单养千秋"等公共品牌 形成11处省级电商产业带 [4] - 带动近60万群众增收致富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连年居全省前三位 [4] - 孙庄村电商大楼签约5家千万元级企业和16家五百万元级企业 预计新增网零额2亿元 [4] 村级电商发展成果 - 孙庄村拥有淘天网店2800余个 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台网店500余家 [4] - 全村服饰公司160余家 电商户560户(占全村74%) 成为全国最大村级汉服集散地 [4] - 年销售额达5亿多元 实现从农业向服务业转型 完成产业升级 [4] 跨境电商与国际化 - 阿里巴巴国际站上线企业近500家 Temu/希音平台进驻超100家企业 [4] - 全国首个非口岸城市海关监管场所落户菏泽 推动汉服/发制品/牡丹芍药等特色产品远销海外 [4] - 跨境电商与产业带深度融合 成为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平台 [4]
家门口吃上“文化饭”
经济日报· 2025-06-16 10:22
产业发展规模与基础 - 产业拥有1个县级农民绘画培训基地 8个绘画专业镇 50个绘画专业村 65家基层画院 160余家书画培训机构 [2] - 年培训职业画师3000余人次 累计举办农民女画师公益培训班1000余期 现拥有专业农民女画师1万余人 [1][2] - 2023年9月建成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书画交易市场和书画产业一条街 成为全国最大的工笔牡丹画交易集散地 [2] 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 构建了镇村牡丹画创作 装裱 展览 销售全产业链条 采取“经销+农民绘画专业合作社(画院)+农民画师”模式 [2] - 产业链条从画作延伸到文创产品开发 走出“一画兴百业 一业带五兴”的乡村振兴新路 [2] - 创新实施“三年免租+运营补贴”政策 培育“工笔牡丹直播基地”特色项目 推进数字化电商平台搭建 [2] 市场拓展与品牌影响力 - 在全国重要城市设立书画院分院以拓宽销售网络 并组织大型书画交易活动提高市场占有率 [2] - 2024年受邀参加中国山东出口商品展览会 “山东手造走进意大利”等国内外展示推介活动 影响力持续攀升 [2] - 2025年初被写入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成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4月27日成功入选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 [3] 社会效益与文化传承 - 产业为解决留守妇女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 让农村妇女 残疾人在家门口通过绘画增收 [1] - 巨野工笔牡丹画是山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以菏泽牡丹为核心题材 传承传统工笔技法并融入现代工艺 [1] - 产业在提升农民文化素养 助力农民增收 推动乡村文明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