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意语言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二季度AI业务增速领跑,快手将停止披露电商GMV
新京报· 2025-08-22 15:59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1%至350亿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35.4%至约53亿元,期内利润同比增长23.7%至约4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0.1%至约56亿元 [1] - 线上营销服务收入达198亿元同比增长12.8%,直播收入达100亿元同比增长8%,其他服务(含电商及可灵)收入达52亿元同比增长25.9% [1][3] AI业务发展 - 可灵AI二季度营业收入超2.5亿元(一季度为超1.5亿元),年化收入运行率在正式上线第10个月突破1亿美元,月度付费金额连续两月突破1亿元人民币 [2] - 可灵AI收入近70%由P端专业用户贡献,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比年初目标翻倍,已在推理算力层面实现毛利率转正 [3][4] - 公司年中追加AI推理算力投入,2025年AI相关资本支出较年初预算翻倍,整体AI投入对全年利润率影响控制在1%-2%之间 [4] 业务战略转型 - 2026年一季度起停止单独披露GMV指标,电商增长驱动力转向多元场景建设、AI赋能方案及用户体验提升 [1][5][6] - AI技术主要促进线上营销服务及其他服务收入增长,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增速在连续下降四季后重新回升至12.8% [1][5] - 重点拓展游戏制作、专业影视制作等工业级应用场景,并与《逆水寒》手游合作推出AI单元剧 [3] 研发与开支 - 二季度研发开支同比增加21.2%至34亿元,主要由于AI投入增加;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4.6%至105亿元,行政开支同比增13.3%至8.97亿元 [3] - 单位训练成本和推理成本曲线中长期仍有节降空间 [4] 行业增长机会 - 本地生活、汽车为代表的区域线索行业,以及短剧、小游戏为代表的内容消费行业将保持高速增长 [6] - 视频生成模型因需求场景明确、付费意愿高及海外市场优势更易实现商业化 [3]
推理算力毛利率打正 可灵AI2025年收入将较年初目标翻倍
第一财经· 2025-08-21 21:39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350.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1% [4] - 经调整净利润56.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1% [4] - 线上营销服务收入197.65亿元 同比增长12.8% [4] - 直播业务收入100.44亿元 同比增长8% [4] - 其他服务收入52亿元 同比增长25.9% [4] 电商业务 - 电商GMV达3589亿元 同比增长17.6% [4] - 月均买家数1.34亿 [4] AI业务发展 - 可灵AI业务二季度营收超2.5亿元 [4] - 累计生产超2亿个视频和4亿张图片 [5] - 服务超2万家企业客户 [5] - 2025年全年收入预计较年初目标翻倍 [6] - AI相关资本支出投入较年初预算翻倍 [6] 技术应用 - 大模型矩阵包括快意语言大模型、可图图像生成大模型、可灵视频生成大模型、OneRec端到端生成式推荐大模型 [5] - OneRec应用于短视频内容推荐和本地生活服务场景 提升用户时长和留存 [5] - 通过大语言模型提升用户线索转化成功率 [5] 业务增长点 - 本地生活与汽车为代表的区域线索行业保持高速增长 [6] - 短剧与小游戏为代表的内容消费行业保持高速增长 [6] - 内循环电商保持高速增长 [6] 用户群体 - 可灵AI用户包括大众创作者和专业创作者 [4] - 专业创作者是主要付费群体 包括泛自媒体用户、设计及艺术家、电商与广告行业从业者和影视制作工作室 [4] 应用场景 - 大众创作者使用可灵AI制作创意图片或视频 [5] - 泛自媒体用户主要产出知识科普类可视化内容 [5] - 未来将拓展游戏制作和专业影视制作等工业级场景 [5] 广告业务 - 广告业务收入明显提升 [5] - 短剧行业广告消耗保持高双位数同比增长 [5] - 本地生活行业和汽车行业客户以线索经营为目标 [5]
推理算力毛利率打正,可灵AI2025年收入将较年初目标翻倍
第一财经· 2025-08-21 21: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350.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1% [2] - 经调整净利润56.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1% [2] - 线上营销服务收入197.65亿元 同比增长12.8% [2] - 直播业务收入100.44亿元 同比增长8% [2] - 其他服务收入52.37亿元 同比增长25.9% [1][2] 电商业务表现 - 电商GMV达3589亿元 同比增长17.6% [2] - 月均买家数1.34亿 [2] AI业务发展 - 可灵AI业务单季度营收超2.5亿元 [2] - 累计生产超2亿个视频和4亿张图片 [3] - 服务超2万家企业客户 [3] - 2025年全年收入预计较年初目标翻倍 [4] - AI相关资本支出投入较年初预算翻倍 [4] 用户群体特征 - 可灵AI用户包括大众创作者和专业创作者 [2] - 专业创作者是主要付费群体 [2] - 大众创作者主要用于制作创意图片或视频 [3] - 泛自媒体用户主要产出短视频内容 [3] 技术应用场景 - 大模型矩阵包括快意语言大模型、可图图像生成大模型等 [3] - OneRec应用于短视频内容推荐和本地生活服务场景 [3] - 提升用户时长和留存 [3] - 目标拓展游戏制作和专业影视制作等工业级场景 [3] 广告业务提升 - AI大模型技术助力广告业务收入提升 [3] - 短剧行业广告消耗保持高双位数同比增长 [3] - 本地生活行业和汽车行业以线索经营为目标 [3] - 大语言模型提升用户线索转化成功率 [3] 行业增长机会 - 本地生活与汽车为代表的区域线索行业保持高速增长 [4] - 短剧与小游戏为代表的内容消费行业增长迅速 [4] - 内循环电商保持相对高速增长 [4] 利润率影响 - AI整体投入对全年利润率影响预计在1%-2%左右 [4] - 可灵AI在推理算力层面实现毛利率打正 [4] - 推理算力追加投入对集团利润影响可控 [4]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发布《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
证券日报· 2025-05-07 22:12
直播电商行业影响 - 直播电商是消费增量的主要来源,促进就业和消费效应明显 [1] - 一个直播间催生30多个新职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大量就业 [1] - 在稳定开展直播营销的企业中,72%的新增客户来自直播电商 [1] - 直播后产品创新迭代的速度提升一倍 [1] - 生鲜食品直播GMV每增加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增加0.03% [2] 直播电商技术发展 - AI技术正在重塑直播电商的底层逻辑,推动行业从"流量驱动"向"智能工业化"转型 [2] - 快手平台打造了大模型矩阵,包括快意语言大模型、可图图像生成大模型、可灵视频生成大模型等 [2] - 快手开发了女娲数字人直播、智能客服π、磁力开创AIGC短视频素材等AI业务应用产品 [2] - 快手重点围绕内容理解应用、推荐大模型、视频生成大模型三大方向持续发力 [2] 直播电商发展趋势 - 品牌在直播电商平台搭建直播矩阵体系,构建"自营+分销+达人"全域增长模型 [1] - 深化"场景化+沉浸式体验"直播,搭建直播基地,构建直播电商全域营销生态 [1] - 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在直播电商中的应用,打造沉浸式购物场景 [3] - 利用直播电商为传统行业注入新活力,拓宽传统行业的销售渠道和场景 [3] - 利用直播电商助推乡村振兴、提振消费,推动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3]
大模型重塑商业经营,快手估值迎来修复契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3 17:25
公司AI战略与商业应用 - 公司全面启动AI战略 打造包括快意语言大模型 可图文生图大模型 可灵视觉生成大模型等在内的大模型矩阵[1] - AI解决三大核心痛点:降低内容制作复杂度 优化经营成本与技术问题 提升广告投放精准度与价值最大化[2] - 通过AIGC内容生产 投放Agent 营销推荐大模型 出价推理大模型等全面改造商业化营销环节[2] AI技术具体应用成果 - AIGC素材生成能力实现智能微改爆量素材(智能文案+装修贴纸 智能弹幕) 多模态大模型智能重组(智能混剪 直播二创) 扩散模型生成全新画面(文生漫画视频 文生自然视频)[3] - AI大模型使客户短视频营销素材制作成本降低60-70%甚至更高[3] - 电商领域AI支持一键投流和动态模式分配 商品卡广告优先匹配搜索关键词 直播间引流广告自动截取高光片段并绑定粉丝 大促场景启用爆品抢量模式与专属流量加权[3] 技术竞争力与行业地位 - 可灵1.5 Pro版本在artificial analysis全球视频大模型评测榜与Google Veo 2并列全球前两名 领先其他国内视频生成大模型[9] - 公司紧密跟进DeepSeek等技术进展 升级AI算法与底层推荐技术 提升用户-内容-商品匹配效率与转化效果[10] 市场价值重估与资本表现 - 2025年1月初股价低点38.1港元 截至4月2日涨至57.45港元 涨幅50.8%[13] - 瑞银报告显示公司2025年预期市盈率10倍 较全球同行平均有63%折价 预计随AI应用深化将快速收窄[13] - 中信证券给予2025年13倍经调整PE估值 对应目标价66港元 参考腾讯控股 阿里巴巴等可比公司11-17倍PE区间[13] 长期战略投入规划 - 计划未来3年甚至更长时间进行更大规模资本开支和研发投入 可能影响利润率提升速度[14] - 通过AI技术重塑视频生产与消费产业 建设AI时代普惠数字家园[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