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开发

搜索文档
南京公用:8月20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7:27
每经头条(nbdtoutiao)——最火游资不再是方新侠、章盟主、佛山无影脚?这名95后声名鹊起! (记者 曾健辉) 截至发稿,南京公用市值为39亿元。 每经AI快讯,南京公用(SZ 000421,收盘价:6.77元)8月2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十二届第十三 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0日以通讯表决的方式召开。会议审议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等文件。 2024年1至12月份,南京公用的营业收入构成为:燃气销售占比45.06%,房产开发占比37.0%,其他业 务占比6.57%,工程施工占比5.58%,汽车营运占比2.87%。 ...
上海建工: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7.1亿元,同比下降14.04%
快讯· 2025-07-25 15:3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050 42亿元 同比下降28 04% [1] - 净利润7 1亿元 同比下降14 04% [1] - 二季度经济指标降幅收窄 实现效益转正 [1] 业务板块新签合同额 - 建筑施工事业群完成新签合同额979 58亿元 [1] - 设计咨询事业群完成新签合同额73 26亿元 [1] - 建材工业事业群完成新签合同额133 69亿元 [1] - 房产开发事业群完成新签合同额69 59亿元 [1] - 城市建设投资事业群完成新签合同额12 7亿元 [1]
上海建工:Q4业绩增长显著提速,新兴业务持续发力-20250508
国盛证券· 2025-05-08 09: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上海建工非经收益显著增厚Q4业绩,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39%,但2025Q1业绩短期承压 [1] - 毛利率略降,资产处置收益大幅增长带动净利率提升,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但较上年同期少流入,Q4单季现金流改善显著 [2] - 新兴业务持续发力,2024年新兴产业板块新签合同额近千亿,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002亿元,同降1.4%;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增39%;扣非归母净利润6.13亿元,同降44% [1] - 分季度看,24Q1/Q2/Q3/Q4单季营收分别同比+13%/-9%/-14%/+6%;单季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13%/+7%/-3%/+211% [1] - 2025Q1实现营收403亿元,同降46%;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降162% [1] 业务结构 - 建筑施工实现营收2667亿元,同增0.65%,其中房建/基建/专业工程/建筑装饰/园林绿化分别实现营收1944/294/162/148/119亿元,同比-0.4%/-4%/+15%/+21%/-9% [1] - 设计咨询/建材工业/房产开发/城建投资/商品贸易/其他业务分别实现营收49/146/36/18/15/51亿元,同比-17%/-13%/-56%/+5%/-10%/+57% [1] - 黄金销售业务实现营收/毛利润10.7/5.4亿元,占比0.4%/2.1% [1] - 分区域看,境内/境外分别实现营收2945/48亿元,同比-1%/-20% [1] 盈利能力 - 2024年综合毛利率8.74%,同降0.13pct,期间费用率7.24%,同比提升0.09pct [2] - 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多计提2.6亿元,投资收益同比增加1.6亿元,资产处置收益7.5亿元,占全年业绩34%,同增7.3亿元 [2] - 所得税率31.8%,同降12pct,归母净利率0.7%,同比提升0.21pct [2] 现金流情况 - 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121亿元,较上年同期少流入88.5亿元;Q4单季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336亿元,同比多流入70.5亿元 [2] 订单情况 - 2024年新签合同额3890亿元,同降10%,其中建筑施工业务新签订单3249亿元,同降7%;长三角区域业务占比达83%(上海地区占比72%) [3] 新兴业务情况 - 2024年新兴产业板块完成新签合同额近千亿,其中城市更新/水利水务/新基建业务分别新签合同额121/105/278亿元,同增9%/18%/68%;生态环境/建筑服务业务新签合同额62/20亿元 [3]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3/19.9/21.0亿元,同比-16%/+9%/+6%,EPS分别为0.21/0.22/0.24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11/10倍 [3]
金融街:多措并举开源节流 加强现金流管理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13:3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将保障现金流安全作为首要经营任务,通过销售去化、费用管控、多元化融资和产业造血多措并举,实现财务安全并提升融资能力,为打造房地产全价值链一体化业务平台奠定基础 [1] 销售去化与成本管控 - 2024年实现销售签约额194.5亿元,签约面积121.2万平方米,销售额排名提升至行业第47位 [2] - 通过处置低效资产(如北京房山金悦郡、苏州融悦湾写字楼等)和存量项目(如天津瑞吉酒店、惠州喜来登酒店),累计销售26亿元,年内回款8亿元 [2] - 房产开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5.98%,销售费用仅上升6.81%,管理费用保持稳定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9.98亿元,连续6年为正 [2] - 2025年计划调整销售模式和策略,加快销售签约并提高回款效率,同时严格控制成本和费用支出 [3] 多元化融资与资产结构优化 - 2024年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商业地产第1-5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总申报规模170亿元,2025年Q1成功发行上海融悦中心CMBS募资46亿元,期限18年,票面利率2.80% [4] - 有息负债规模同比减少23.39亿元,货币资金余额128.11亿元,连续5年覆盖一年内到期负债 [4] - 融资成本显著降低,2024年1月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5+2年期票面利率3.45%),4月发行11.3亿元公司债(3+2年期票面利率2.73%) [5] - 3年以上债务占比达79.17%,同比提升13.15% [5] 资产管理及文旅业务 - 通过房产开发、资产管理、城市更新、文化旅游四轮驱动模式推动业务转型 [6] - 慕田峪长城文旅项目及核心商圈商业资产运营带动年度物业经营收入同比增长5.42%至4.62亿元 [6] - 自持物业稳定的现金流是公司获得AAA评级的关键支撑之一 [7] 行业展望 - 房地产行业需探索建立新发展模式,对企业经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7] - 公司凭借优质资产和多元化布局,在创新融资模式支持下或迎来结构性机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