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CIS产品

搜索文档
【招商电子】思特威:手机高阶产品持续拓展,车载、机器视觉前景广阔
招商电子· 2025-08-23 21:50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54.1% [3] - 归母净利润4.0亿元,同比增长164.9% [3] - 扣非归母净利润4.0亿元,同比增长159.4% [3] - 毛利率23.2%,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 [3] - 单季度看,25Q2收入20.4亿元,同比增25.8%/环比增16.4% [3] 分业务表现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17.5亿元,同比增40.5%,占总营收46.4% [4] - 智慧安防业务收入15.1亿元,同比增58.8%,占总营收40.9% [4] -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4.8亿元,同比增108.0%,占总营收12.7% [4] - 手机领域与多头部客户合作加深,5000万像素产品出货量大幅上升 [4] - 汽车电子覆盖车型数量持续增加,新一代智驾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上升 [4] 业务进展与竞争优势 - 安防市场全球领先地位稳固,高端产品份额持续提升 [4] - 机器视觉领域布局工业制造、无人机、扫地机、机器人及ARVR等多赛道 [4] - 智能手机高阶产品具备强竞争力,有望拓展新客户 [5] - 汽车ADAS影像传感器受益于智驾平权趋势,高端料号未来两年有望起量 [5] - 无人机、机器人等产品具备核心卡位,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 [5] 发展前景与战略重点 - 智能手机高阶产品进入收获期,新品起量带动业绩高增速 [5] - 汽车业务在研高端料号将逐渐走向量产 [5] - AI技术将打开机器视觉下游新市场,拓展智慧安防业务空间 [5] - 建议重点关注手机高阶产品的客户拓展和份额提升情况 [5]
【招商电子】思特威:25H1业绩同比高增长,持续看好手机新客户拓展、车载应用起量
招商电子· 2025-07-16 22:04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H1实现营业收入36~39亿元,同比+47%~+59% [2] - 归母净利润3.60~4.20亿元,同比+140%~+180% [2]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89~4.49亿元,同比+88%~+118% [2] - 25Q2收入18.5~21.5亿元,同比+14%~+33%/环比+6%~+23% [2] - 25Q2归母净利润1.69~2.29亿元,同比+24%~+68%/环比-12%~+19% [2] - 净利润增长主要系收入增长及销售、管理、财务费用控制带来的节费增效 [2] 分业务表现 - 智能手机业务:与头部客户合作加深,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及高性价比主摄产品出货量大幅上升 [3] - 智慧安防业务:迭代产品性能提升,高端安防产品份额持续增加 [3] - 汽车电子业务:智能驾驶(环视、周视、前视)及舱内新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上升 [3] 未来展望 - 智能手机高阶产品竞争力强,有望拓展新客户,对标行业龙头具备数倍空间 [3] - 智驾平权趋势下汽车ADAS芯片迎来发展良机,高端料号未来两年有望起量 [3] - 无人机、机器人等产品具备核心卡位,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 [3] - 智能手机高阶产品进入收获期,新品起量有望维持高增速 [3] - 汽车业务受益于智驾平权趋势,高端料号将逐步量产 [3] - AI将带动智慧安防业务新增长空间 [3]
思特威(688213):25H1业绩同比高增长,持续看好手机新客户拓展、车载应用起量
招商证券· 2025-07-16 21: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H1营收及净利润同比高增,手机、汽车等业务持续扩张,净利润显著增长得益于收入增长和节费增效 [5] - 分业务看,智能手机业务增长强劲,汽车电子和高端安防芯片出货亦显著提升 [5] - 产品竞争力凸显,看好公司手机CIS产品在客户端应用拓展、车载芯片应用起量 [5] - 维持“增持”投资评级,建议关注公司业务尤其是手机高阶产品的客户拓展和份额提升情况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5H1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6 - 39亿元,同比+47% - +59%;归母净利润3.60 - 4.20亿元,同比+140% - +180%;扣非归母净利润3.58 - 4.18亿元,同比+135% - +174%,剔除股份支付费用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89 - 4.49亿元,同比+88% - +118% [1][5] - 25Q2收入18.5 - 21.5亿元,同比+14% - +33%/环比+6% - +23%,归母净利润1.69 - 2.29亿元,同比+24 - +68%/环比 - 12% - +19%,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扣非归母净利润1.99 - 2.59亿元,同比+50% - +95%/环比+5% - +37% [5] 分业务情况 - 智能手机领域:与多家头部客户合作加深,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和5000万像素高性价比产品出货量大幅上升,营收显著增长 [5] - 智慧安防领域:新推出迭代产品性能和竞争力更优,高端安防产品系列在专业安防领域份额持续提升,收入增加显著 [5] - 汽车电子领域:应用于智能驾驶和舱内等新一代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上升 [5]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857|5968|8849|11698|14498| |同比增长|15%|109%|48%|32%|24%| |营业利润(百万元)|(22)|417|1016|1393|1795| |同比增长|-85%|-1997%|144%|37%|2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4|393|1002|1372|1763| |同比增长|-117%|2663%|155%|37%|29%| |每股收益(元)|0.04|0.98|2.49|3.41|4.39| |PE|2744.5|99.3|38.9|28.4|22.1| |P B|10.4|9.3|7.6|6.3|5.2| [6]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2023 - 2027E各项目数据情况 [7] 利润表 - 展示了2023 - 2027E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数据 [8] 主要财务比率 - 涵盖年成长率、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资料、估值比率等指标在2023 - 2027E的情况 [9]
格科微(688728):拐点已至
中邮证券· 2025-05-20 10: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63.83亿元,同比+35.90%;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287.20%;扣非归母净利润7,065.66万元,同比+14.54% [3]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80/101/13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1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EV/EBITDA分别为27倍、21倍、16倍 [9]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5.20元,总股本26.01亿股,流通股本14.49亿股,总市值395亿元,流通市值220亿元 [2] - 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18.49 / 10.28元,资产负债率65.3%,市盈率217.14,第一大股东为Uni - sky Holding Limited [2] 产品结构升级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约11.8亿部,同比增长约6.8%,公司手机CIS产品出货量全球第二,占比约23% [3] - 2024年手机CIS业务营收35.98亿元,同比+60.44%,营收占比56.39%,1300万及以上像素产品收入超15亿元,占手机CIS业务约40% [3] - 3200万像素产品更新迭代,5000万像素产品量产出货,成功量产多光谱CIS [3] 临港工厂发展 - 2024年临港工厂获“2024年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3月通过智能工厂认定,6月取得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4] - 截止2024年底,工厂已实现800万、1300万、5000万像素产品量产,5000万像素产品基于单芯片高像素CIS架构,创新技术获市场认可 [4] - 临港工厂有助于资源整合,提升背照式图像传感器领域水平,加快研发成果产业化,增强核心竞争力 [4] 非手机CIS业务布局 - 2024年非手机CIS业务营收14.26亿元,同比+17.82%,营收占比22.35% [5] - 2024年全球安防CIS市场出货5.28亿颗,同比增长10%,公司开发400万像素新产品GC4103,800万像素产品已导入品牌客户并量产 [5] - 公司布局车载前装芯片,首颗车载前装图像传感器预计2025年推广,应用于AI眼镜领域产品预计2025年量产 [7] 显示驱动芯片业务 - 2024年显示驱动芯片业务营收13.56亿元,同比+9.47%,营收占比21.26% [8] - 通过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覆盖QQVGA到FHD +分辨率,产品差异化能力提升,扩展多种智能场景应用 [8] - LCD TDDI产品获国际知名手机品牌订单,销售占比提升,公司具备AMOLED驱动芯片技术储备,未来将成重要增长点 [8]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383|8019|10080|13009| |增长率(%)|35.90|25.62|25.70|29.06| |EBITDA(百万元)|1327.06|1782.58|2344.65|3145.6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86.81|303.04|703.26|1303.16| |增长率(%)|287.20|62.22|132.07|85.30| |EPS(元/股)|0.07|0.12|0.27|0.50| |市盈率(P/E)|211.60|130.44|56.21|30.33| |市净率(P/B)|5.08|4.95|4.66|4.21| |EV/EBITDA|32.10|27.03|20.83|15.82|[12]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383|8019|10080|13009| |营业成本(百万元)|4926|6148|7677|9816|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23|30|37|48| |销售费用(百万元)|135|152|161|182| |管理费用(百万元)|226|241|252|282| |研发费用(百万元)|952|1103|1210|1301| |财务费用(百万元)|149|179|190|227| |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81|-100|-110|-120| |营业利润(百万元)|131|321|761|1418| |营业外收入(百万元)|2|2|2|2| |营业外支出(百万元)|8|4|4|4| |利润总额(百万元)|125|319|759|1416| |所得税(百万元)|-62|16|56|113| |净利润(百万元)|187|303|703|130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87|303|703|1303| |每股收益(元)|0.07|0.12|0.27|0.50|[13]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增长率(%)|35.9|25.6|25.7|29.1|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增长率(%)|774.7|145.4|137.2|86.3|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287.2|62.2|132.1|85.3| |获利能力 - 毛利率(%)|22.8|23.3|23.8|24.5| |获利能力 - 净利率(%)|2.9|3.8|7.0|10.0| |获利能力 - ROE(%)|2.4|3.8|8.3|13.9| |获利能力 - ROIC(%)|1.9|2.2|4.0|6.7|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65.3|67.6|66.6|65.5|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40|1.35|1.42|1.50|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16.04|15.95|15.73|16.04| |营运能力 - 存货周转率|0.93|0.88|0.88|0.90|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30|0.34|0.40|0.49|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0.07|0.12|0.27|0.50|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2.99|3.07|3.26|3.61| |估值比率 - PE|211.60|130.44|56.21|30.33| |估值比率 - PB|5.08|4.95|4.66|4.21|[13]
格科微:50M产品将逐渐在自有晶圆厂量产-20250429
华泰证券· 2025-04-29 16: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8.0元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收63.8亿元(yoy+36%),归母净利润1.9亿(yoy+287%),低于Wind一致预期,主因低像素手机CIS市场竞争激烈致毛利率下滑;预计2025年下半年50M高像素产品将在自有晶圆厂量产 [1] - 考虑行业竞争下利润率下滑,下调公司手机CIS业务毛利率,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2.0/2.5/3.1亿元,给予2025年EV/EBITDA 35.2倍估值,对应目标价18.0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业绩情况 - 手机CIS产品收入36亿(yoy +60%,占比56%),毛利率21%(yoy -10.40pct);非手机CIS产品收入14亿元(yoy +18%,占比22%),毛利率35.6%(yoy +0.32pct);显示驱动芯片收入13.6亿元(yoy +9.5%,占比21%),毛利率14%(yoy -6.4pct) [2] - 2024年末存货达59.6亿元,1Q25达62.2亿元,主因手机CIS产品自有晶圆厂生产备货 [2] 2025年业绩预测 - 1Q25营收15.2亿(yoy +18%,qoq -17%),归母净亏损5,173万,毛利率20.9%;预计50M产品1Q25实现约1亿元收入,全年或超10亿元收入;当前自有晶圆厂主要生产8/13M产品,下半年50M产品将逐渐量产 [3] 盈利预测调整 - 主要下修手机业务收入、毛利率,假设行业2/5M产品需求量下滑,8/13M产品市场竞争持续,下修2025/2026年出货量7.5/4.0%,下修ASP 30.1/33.5%,下修毛利率1.0/1.0pct [11] 财务指标预测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4,697|6,383|7,400|8,274|9,30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48.24|186.81|198.45|245.33|313.37|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02|0.07|0.08|0.09|0.12| |ROE(%)|0.61|2.40|2.49|2.99|3.67| |PE(倍)|776.75|200.61|188.84|152.75|119.59| |PB(倍)|4.76|4.82|4.70|4.56|4.39| |EV/EBITDA(倍)|64.52|35.06|30.47|29.49|30.42|[10] 可比公司估值 - 选取兆易创新、恒玄科技等A股可比公司,2025年EV/EBITDA中位数为35.21倍,给予格科微2025年EV/EBITDA 35.2倍估值 [13][14]
格科微(688728):50M产品将逐渐在自有晶圆厂量产
华泰证券· 2025-04-29 15: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8.0元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收增长但利润率下滑,预计2025年下半年50M高像素产品将在自有晶圆厂量产,虽下调手机CIS业务利润率预测,但仍维持“买入”评级 [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63.8亿元(yoy+36%),毛利率22.8%(yoy-6.7pct),归母净利润1.9亿(yoy+287%),低于Wind一致预期2.2亿 [1] - 4Q24营收18.3亿(yoy+26%,qoq+4%),归母净利1.8亿,扭亏为盈,毛利率20.9%(yoy-4.4pct,qoq-0.6pct) [1] - 1Q25营收15.2亿(yoy+18%,qoq-17%),归母净亏损5,173万,毛利率20.9%(yoy-4.4pct,qoq-0.6pct) [1][3] 产品收入及毛利率 - 2024年手机CIS产品收入36亿(yoy +60%,占比56%),毛利率21%(yoy-10.40pct) [2] - 非手机CIS产品收入14亿元(yoy +18%,占比22%),毛利率35.6%(yoy+0.32pct) [2] - 显示驱动芯片收入13.6亿元(yoy+9.5%,占比21%),毛利率14%(yoy-6.4pct) [2] 存货情况 - 2024年末存货达到59.6亿元,1Q25达到62.2亿元,主因手机CIS产品自有晶圆厂的生产备货 [2] 2025年产品预测 - 预计1Q25 50M产品实现约1亿元收入,2025年全年0.8um/0.7um/0.61um/1.0um产品逐渐进入量产,或实现超过10亿元收入 [3] - 预计当前自有晶圆厂主要生产8/13M产品,下半年开始50M产品将逐渐在自有晶圆厂量产 [3]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公司手机CIS业务毛利率,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2.0/2.5/3.1亿元,EBITDA预测15.8/16.5/16.8亿元 [4] - 主要下修手机业务收入、毛利率,假设行业2/5M产品需求量下滑,8/13M产品市场竞争持续,下修2025/2026年出货量7.5/4.0%,下修ASP 30.1/33.5%,下修毛利率1.0/1.0pct [11] 可比公司估值 - 2025年4月28日Wind一致预期可比公司EV/EBITDA中位数为35.21倍,给予公司2025年EV/EBITDA 35.2倍估值,对应目标价18.0元 [4][13] 财务指标预测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4,697|6,383|7,400|8,274|9,30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48.24|186.81|198.45|245.33|313.37|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02|0.07|0.08|0.09|0.12| |ROE(%)|0.61|2.40|2.49|2.99|3.67| |PE(倍)|776.75|200.61|188.84|152.75|119.59| |PB(倍)|4.76|4.82|4.70|4.56|4.39| |EV/EBITDA(倍)|64.52|35.06|30.47|29.49|30.42|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