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传感器
搜索文档
 炸裂!三星三季度利润狂飙160%!股价、业绩均创新高!HBM供不应求!
 美股IPO· 2025-10-30 15:2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86.1万亿韩元(约合605.4亿美元),环比增长15%,同比增长9% [5] -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利润12.2万亿韩元(约合85.8亿美元),环比增长159.6%,同比增长32.6% [5]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12.2万亿韩元(约合85.8亿美元),环比增长139.2%,同比增长20.8% [5] -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率达14.1%,相比第二季度的6.3%显著提升 [6] - 预计公司明年年度营业利润将在60万亿韩元至80万亿韩元之间 [26]   存储业务表现 - 第三季度存储器部门季度销售额创历史新高 [1] - 存储业务营业利润约8万亿韩元,而系统半导体业务亏损约1万亿韩元 [3] - 公司成功夺回全球存储半导体销售榜首位置,第三季度销售额达194亿美元(约27.7万亿韩元),环比增长25% [18] - 同期SK海力士销售额增长13%至175亿美元(约25万亿韩元) [19] - 存储业务增长得益于HBM3E销量增长以及对DDR5和服务器SSD的强劲需求 [4]   HBM业务进展 - 通过开始向英伟达供应HBM3E产品恢复HBM业务竞争力 [7] - HBM3E已投入量产并销售给所有客户,HBM4样品也已发货给所有提出要求的客户 [9] - 公司也正在向AMD供应12层HBM3E产品 [10] - 向英伟达供应HBM4的认证工作顺利进行中 [11] - 第二季度公司在全球HBM市场份额为17%,预计明年基于HBM4量产市场份额将达到30%左右 [29]   市场趋势与需求 - 由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扩张,对HBM需求增加,同时通用存储供应减少导致整个存储市场价格上涨 [13] - 9月份通用DRAM DDR4价格超过DDR5,市场趋势出现逆转 [15] - NAND闪存市场因短缺出现明显涨价 [16] - 预计第四季度DRAM价格上涨23% [25] - 预计2026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每年增长约4%,DDR5合约价格将持续上涨 [31]   系统半导体与代工业务 - 第三季度系统半导体亏损减少至约1万亿韩元,亏损减少超过2万亿韩元 [21] - 代工厂订单达到季度最高水平,主要集中在先进工艺,业绩因一次性成本下降和生产线利用率提高而显著改善 [22] - 公司开始量产基于2nm工艺的移动应用处理器Exynos 2600,将安装在明年初发布的Galaxy S6系列 [23] - 公司与特斯拉签署22.8万亿韩元的创纪录晶圆代工合同,将从明年起生产特斯拉下一代人工智能芯片A16 [33]   未来展望与投资计划 - 公司计划2025年投资约47.4万亿韩元(约合333.3亿美元)用于设施建设,其中DS部门投资40.9万亿韩元(约合287.6亿美元) [37] - 2026年存储业务将优先扩展HBM4业务,同时扩大HBM销售规模以应对人工智能需求 [38] - 公司预计明年主要客户需求将超过自身供应 [38] - 公司同意向OpenAI的Stargate项目提供大量高性能、低功耗存储,该项目规模达700万亿韩元 [28] - 随着HBM需求增加引发DRAM整体价格上涨,预计明年上半年公司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30]
 豪威集团前三季度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35%
 证券时报· 2025-10-29 06:36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82亿元 同比增加17.26% 环比增长1.76%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27亿元 同比增加14.81%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2.1亿元 同比增加35.15%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83亿元 同比增加15.2%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2.67元 [1] - 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供应链梳理推动毛利率持续改善 [1]   股东回报与资本运作 - 公司推出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 [1] - 中期分红预计分配现金红利总额为4.81亿元 占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的14.98% [2] - 因实施中期分红方案 公司对2023年第一期、第二期及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行权价格进行了相应调整 [3]   市场地位与业务进展 - 公司在全球汽车CIS市场份额为32.9% 位居全球第一 [2] - 公司在全球智能手机CIS市场份额为10.5% 排名全球第三 [2] - 公司在汽车智能驾驶领域渗透率快速提升 [1] - 公司在全景与运动相机等智能影像终端应用市场显著扩张 [1] - 公司图像传感器布局运动相机、智能眼镜、机器视觉等市场 上半年相关产品放量 实现新兴市场营收快速增长 [2]   财务状况与股东变动 - 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约17% [2] - 公司应收票据达到9126万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 [2] - 公司存货同比增加近两成 [2] - 公司合同负债同比增加约11% [2] - 第三季度高盛国际从增持变为减持 部分流通股东持股比例下降 同时有新的指数基金增持或新进成为前十大流通股东 [3]
 大摩上调中芯国际、目前瓶颈不在台积电
 傅里叶的猫· 2025-10-21 23:34
 中芯国际评级上调与产能分析 - 大摩将中芯国际目标价从40港元上调至80港元,评级获得提升 [2] - 预计中芯国际领先边缘产能将逐步扩张,设备瓶颈得到解决,尽管光刻工具如ASML高性能DUV系统受限,但客户可采用低性能模型并通过多重图案化推进至先进节点 [2] - 此前AMAT的SiGe epi工具是瓶颈,目前本土供应商如北方华创和中微半导体已逐步实现替代 [2] - 在需求侧,中国移动宣布到2028年将部署10万张本地GPU网络,提供超过100 EFLOPS算力,且仅采用国内芯片 [2] - 基于上述需求,更新中国AI GPU营收预测:2026年达1130亿元人民币,2027年达18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62% [2] - 非AI需求较弱,成熟节点产能过剩,但中芯国际的智能手机SoC和自动驾驶芯片需求可弥补GPU需求波动 [2]   华虹半导体经营状况 - 大摩对华虹半导体成熟节点业务的可持续性表示担忧,行业检查显示MCU和图像传感器库存积累 [2] - 华虹半导体虽在提高晶圆价格,但大摩认为此举是从此前降价的均值回归,而非基本面强劲 [2] - 华虹半导体EBITDA利润率在2025年第二季度仅为30%,低于中芯国际的47%和联电的41%,反映其盈利能力较弱 [2] - 华虹半导体产能利用率高可能源于定价较低,而非技术差异 [2]   AI半导体市场需求与瓶颈 - 2026年AI半导体市场预计保持强劲,瓶颈可能不在台积电产能,而在于特定内存或服务器机架 [3] - 台积电在财报会议中指出AI需求比三个月前预期更强劲,尤其在CoWoS封装和晶圆前端产能方面 [3] - 即使中国大陆市场机会受限,大摩预计台积电未来五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仍可达中位40%或更高 [3] - CoWoS产能扩展仅需六个月,因此当前模型未作调整;4nm和3nm晶圆前端产能紧张,但AI半导体优先级高于加密矿机ASIC和安卓手机SoC [3] - 英伟达CEO表示半导体产能不再是主要限制,供应链已适应需求 [3]   AI基础设施与技术趋势 - AI集群规模正迈向10万GPU以上,推动以太网优先设计和液冷成为新AI机架默认标准 [3] - Aspeed的BMC应用扩展至冷却设备等多个领域 [3] - 大摩看好Innoscience在未来800V高压直流需求上的潜力 [4] - 存储需求强劲,海捷表示HDD将保持95%容量在线,减少重建和远程维护;Meta更倾向采用QLC NAND以降低成本,TLC NAND则在功率与成本间寻求平衡 [4] - 继续看好NAND模块厂商Phison [4]   光学器件与封装技术发展 - 阿里巴巴指出可插拔光学器件因总拥有成本和灵活性而受欢迎,LPO和KRO逐渐流行,NPO/CPO预计2028年成熟 [4] - 预计半导体供应链将在2026年大规模扩展CPO,2027年底实现小批量规模化 [4] - 全球CoWoS消费量2026年预计达1154千片晶圆,年增长70%,其中英伟达占59%、博通占18%、AMD占9% [5] - HBM消费量2026年预计达26亿GB,英伟达占54%、谷歌占16%、AWS占11% [5] - AI计算晶圆消费总值预计达200亿美元营收,英伟达占55%、谷歌占22% [5] - 台积电和非台积电CoWoS产能到2026年底将达100千片/月 [5]   AI资本支出与推理需求 - 2026年云资本支出预计达5820亿美元,年增长31% [5] - 假设AI服务器资本支出占比增加,2026年AI服务器资本支出年增长约70% [5] - 主要云服务商月令牌处理量显示AI推理需求增长:中国大陆6月底每日30万亿令牌(月运行率900万亿),增长300倍;谷歌9月超1300万亿令牌 [5] - AI GPU和ASIC租赁价格方面,英伟达4090和5090图形卡零售价略有下降,但中国大陆AI推理需求依然强劲 [5] - AI供应链前景乐观,但下游数据中心空间、功率和基础设施约束可能更大 [5]   AI ASIC合作与供应链动态 - 大摩预计OpenAI到2026年下半年才能实现100亿美元的机架营收,与2026年底小批量CoWoS假设一致 [4] - 博通未透露XPU客户身份,但Anthropic可能是第四客户,与2026年TPU CoWoS消费强劲预订情况相符 [4] - 在亚洲供应链检查中,AWS的Trainium3需求2026年未削减,继续看好Alchip,认为其股价已消化2025年第三季度至2026年第一季度营收缺口的负面影响 [4]
 中国芯片首富套现36亿元!
 是说芯语· 2025-10-08 07:44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虞仁荣计划减持不超过24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9% [1] - 减持方式限定为大宗交易,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29日至2026年1月28日 [2] - 减持原因为归还借款并降低质押率,与股东过往通过股权质押融资的操作逻辑一致 [2]   股东股权结构与资金状况 - 虞仁荣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达33.88% [3] - 虞仁荣未解押股权质押数量合计1.72亿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约50%,其与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比例曾达67.28% [3] - 未来半年内到期的质押股份对应融资余额达30亿元,以公告日收盘价151.17元计算,本次拟减持股份对应市值约36.28亿元 [3]   公司基本面与行业地位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39.56亿元,同比增长15.42%,归母净利润20.28亿元,同比增长48.34% [5] - 业绩增长受汽车电子和新兴市场需求驱动,年内公司股价已上涨50.3%,最新总市值1823亿元 [5] - 公司于2025年9月正式进入英伟达供应链,其车载CIS芯片全球市占率超38% [5] - 公司主营芯片设计,核心产品包括图像传感器、显示及模拟解决方案,研发投入深厚,技术壁垒稳固 [5]   实际控制人背景 - 虞仁荣为公司创始人及实际控制人,曾以527亿元身价位列中国芯片行业首富 [5] - 其个人资金安排多元,除质押减持外,亦多次捐赠股票支持教育及慈善事业 [3][6]
 科技行业调研: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或将带来竞争格局变化
 浦银国际· 2025-09-29 17:0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科技行业整体持积极态度,重申多个细分行业龙头公司的“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技术创新是驱动科技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涵盖基础前沿技术和应用产品创新,为行业带来潜在机遇和竞争格局变化 [2] - 消费电子、新能源车、智驾、功率半导体等细分产业均存在结构性增长机会 [2][3][5]   细分行业总结  消费电子产业 - 运动相机、全景相机等需求爆发增长,为智能手机产业链带来增量动能,预期趋势将在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延续 [2] - 高像素图像传感器、潜望式摄像头模组、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等零部件通过产品创新实现增长,即使智能手机大盘稳定仍具成长机遇 [2]   新能源车产业 - 行业处于产品爆发阶段,主流新势力车企(如蔚来汽车L90和ES8车型)通过优秀产品定义带动需求增长,短期“供不应求”阶段可能推动基本面和估值共振向上 [2]   智驾产业 - 技术处于快速迭代阶段,标准技术路径尚未完全收敛,行业玩家存在向上突破机遇 [3] - 国产地平线智驾芯片在车企中大规模上量,相关Tier 1供应商同步取得进展,高阶智驾方案落地有望打开更大成长空间 [3] - 泛机器人领域(割草机器人、无人物流车、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衍生出新增长机会 [3]   功率半导体产业 - 传统半导体周期波动减弱,行业处于底部但保持稳定状态,部分产品在特定领域存在涨价动能 [3] - 国产化替代空间巨大,新增产能填充后竞争格局较此前稳定,未出现竞争持续加剧情况 [5]   重点公司推荐 - 重申“买入”评级的公司包括:豪威集团(603501.CH)、丘钛科技(1478.HK)、蔚来汽车(9866.HK/NIO.US)、零跑汽车(9863.HK)、舜宇光学(2382.HK)、地平线机器人(9660.HK)、扬杰科技(300373.CH) [5] - 建议关注潜在机会的公司包括:英恒科技(1760.HK)、赛晶科技(580.HK)、知行科技(1274.HK)、佑驾创新(2431.HK)、闻泰科技(600745.CH)、新洁能(605111.CH)、华润微(688396.CH) [5]
 三星芯片,利润飙升
 半导体芯闻· 2025-09-23 18:38
 公司业绩展望 - 三星电子预计第三季度营业利润将突破10万亿韩元,为一年来首次,金融投资界预测具体数值为10.7万亿韩元 [1][3] - 预计第四季度营业利润将进一步增长至12万亿韩元,销售额预计为82.7万亿韩元 [3] - KB证券预测公司明年销售额将同比增长12%至358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将大幅增长66%至53.4万亿韩元,创8年来最高业绩 [4]   高带宽内存业务进展 - 公司已完成第六代高带宽内存HBM4量产系统的搭建,预计最早于今年年底开始生产并交付客户 [1] - 此前高带宽内存3E因发热问题导致向英伟达供货延迟,但近期获得英伟达积极评价,被视为问题已解决的信号 [1] - 去年第二季度至今年第二季度,公司营业利润从10.44万亿韩元持续下降至4.7万亿韩元,同比减少一半,主要因在高带宽内存市场落后及未能抓住人工智能行业扩张机遇 [1]   晶圆代工业务复苏 - 公司签署价值约23万亿韩元的合同,为特斯拉生产下一代人工智能芯片AI6 [2] - 获得为苹果供应图像传感器以及为IBM代工下一代数据中心芯片Power11的合同 [2] - 业界关注高通可能将代工业务委托给三星电子,若成真将标志着代工业务全面重回正轨 [3]   移动业务与自有芯片发展 - Galaxy系列手机在全球市场持续保持强劲销售势头,特别是在日本、东南亚和中东市场 [3] - 基于2纳米工艺的移动应用处理器Exynos 2600即将量产,并获得全球验证机构对性能和质量的积极评价 [1][2] - 若良率提升且生产稳定,Exynos 2600很可能应用于明年发布的Galaxy S26所有机型,有助于降低智能手机成本并确保代工业务产量 [2]   市场预期与股价目标 - 金融投资界将三星电子目标股价上调至10.5万韩元 [3] - KB证券将公司目标股价从9万韩元上调至11万韩元,并将其列为KOSPI指数中最受青睐的股票 [4]
 豪威集团(603501):25H1稳健增长,新业务多点开花
 华安证券· 2025-09-22 18:53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9.6亿元,同比增长15.4%,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48.3%,毛利率30.5%,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4] - 业绩增长主要归因于汽车智能化加速渗透及新兴市场需求强劲,带动市场份额提升,同时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及成本结构优化推动盈利能力释放[4] - 汽车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图像传感器业务中汽车市场收入达37.9亿元,同比增长30.0%,车载模拟芯片收入同比增长45.5%[4] - 手机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9.5%至39.2亿元,但公司通过推出新品如OV50X传感器及2亿像素产品调整策略以重拾份额[5] - 新兴市场图像传感器收入达11.7亿元,同比增长249.4%,医疗市场收入约4.4亿元,同比增长68.1%[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307.5/370.8/437.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5.0/57.5/70.9亿元,对应EPS为3.73/4.77/5.88元,PE为39.18/30.70/24.89倍[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Q2单季度营业收入74.8亿元,同比增长16.1%,环比增长15.6%,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43.6%,环比增长34.2%,毛利率30.0%,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0个百分点[4] - 2024年营业收入257.31亿元,同比增长22.4%,2025E-2027E预计收入增速分别为19.5%、20.6%、17.9%[10] - 2024年归母净利润33.23亿元,同比增长498.1%,2025E-2027E预计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5.5%、27.6%、23.4%[10] - 毛利率从2024年的29.4%预计提升至2027年的33.5%,ROE从2024年的13.7%预计提升至2027年的17.0%[10]   业务细分 - 汽车图像传感器业务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30.0%,已成为第一大应用领域,凭借TheiaCel™技术优势进入英伟达供应链[4] - 手机图像传感器业务收入39.2亿元,同比下滑19.5%,但公司推出OV50X传感器(一英寸、5000万像素)并量产,覆盖0.6μm至1.6μm多种像素尺寸新品,2亿像素产品获客户验证[5] - 新兴市场图像传感器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249.4%,主要受益于全景/运动相机、智能眼镜需求放量[6] - 医疗市场图像传感器收入约4.4亿元,同比增长68.1%[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307.5/370.8/437.2亿元,归母净利润45.0/57.5/70.9亿元,EPS为3.73/4.77/5.88元[7][10] - 对应PE为39.18/30.70/24.89倍,PB为6.13/5.11/4.24倍,EV/EBITDA为25.45/20.50/16.46倍[7][10] - 总市值1765亿元,总股本1206百万股,流通股比例100%[1]
 豪威集团(603501):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8% 车载及新兴市场增速提升显著
 新浪财经· 2025-09-17 08:3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39.56亿元 同比增长15.42% 归母净利润20.28亿元 同比增长48.34% 扣非归母净利润19.51亿元 同比增长42.21% 毛利率30.48% 同比提升1.34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4.84亿元 同比增长16.07% 环比增长15.63% 归母净利润11.62亿元 同比增长43.58% 环比增长34.17% 毛利率30.00% 同比下降0.24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1.03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分析 - 汽车图像传感器业务收入37.89亿元 同比增长30.04% 最新一代TheiaCel技术产品保持关键性能指标行业领先 Nyxel近红外技术新品丰富车规级产品矩阵 [2] - 手机图像传感器业务收入39.20亿元 同比下降19.48% 高端产品OV50H进入生命周期尾声 新产品5000万像素OV50X实现量产交付 2亿像素产品获客户验证导入 [2] - 新兴市场图像传感器业务收入11.73亿元 同比增长249.42% 主要受益于全景及运动相机、智能眼镜领域扩张 LCOS产品提供高解析度、低功耗单芯片显示解决方案 [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310.93/372.39/436.78亿元 归母净利润45.51/58.03/71.28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6.3/28.5/23.2倍 [3]
 图像传感器的未来方向
 半导体芯闻· 2025-09-15 17:59
 图像传感器技术发展轨迹 - 过去五十年像素工艺复杂性持续增加 通过新材料和结构改进减少串扰、增强光学性能并支持附加功能 [2] - 产品开发过程伴随技术挑战 需满足市场需求如缩小像素尺寸降低成本并增加阵列尺寸 然后转向增加高动态范围等功能 [3] - 逆向工程目的为记录制造商技术开发并预测流程开发决策点 [3]   堆叠技术演进 - 发展轨迹从前照式单金属CCD到多金属CMOS 再到背照式CMOS改善光学响应 最后到面对面堆叠CMOS增加图像处理功能 [5] - 面对面堆叠技术最初通过硅通孔实现金属互连 正被混合键合技术取代 利用SiO表面形成交联增强强度 Cu表面提供电互连 [5][6] - 三层堆叠结构成为合理方向 可划分像素层优化光电二极管 或分离图像信号处理层 或添加存储层 [7]   晶圆间互连与像素技术 - 晶圆间互连间距在2020年前稳步下降 之后晶圆厂稳定间距 台积电在1.4µm间距最具竞争力 [9] - 智能手机图像传感器最佳尺寸为5000万像素 像素间距0.5µm至0.7µm 平面或垂直传输栅极选择及双路/三路高动态范围实现存在差异 [9] - 智能手机像素使用双栅极氧化层 源极跟随器较薄 控制场效应晶体管较厚 [12]   材料与结构创新 - 图像传感器作为集成电路和换能器 需要新颖结构和材料选择提供光电性能 包括背面结构减少暗信号并增强光学响应 [13] - AlO/ZrO层沉积在背面硅上抑制电荷产生 制造商在TaO和HfO之间选择下一层 [13] - 深沟槽隔离降低光损耗并防止像素间光载流子串扰 蚀刻深度10:1到40:1 填充薄共形材料层厚度10nm到100nm以上 材料包括SiO、多晶硅、W、AlO、TaO和TiN [17]   功能扩展与电容器技术 - 像素发展从缩小4T像素转向添加更多功能 改进电容器是增加高动态范围和全局快门的关键 [18] - 可用电容器包括MOS电容器、寄生FET电容器、交错电容器及连接相邻行元件形成的电容器 [18] - MIMcaps采用纳米电介质并放置于互连层 实现具有全局电压域的小像素 SmartSens采用堆叠式MIMcap STMicro将电容器形成在光电二极管层中深沟槽隔离外部或内部 [18]   新兴应用与创新 - 小像素间距晶圆间互连技术使SPAD传感器实现100%填充率 像素电路可放置在光电二极管后面 [20] - 高端MILC相机应用中 索尼将背面光导管与内置透镜结合创新 [23] - 增强现实眼动追踪需近红外成像 运用6.4µm光电二极管硅片、深沟槽隔离及背面倒金字塔阵列 受益于堆叠技术小尺寸 [25] - 首款多光谱智能手机相机采用3x3彩色滤光片阵列 每个阵列有一个彩色像素 无需使用彩色滤光片或微透镜创建 适用于可见光波长提供色彩校正信息 [25] - 短波红外成像需要创新实现商业应用 一种方法构建透明富勒烯n-p结 在硅读出集成电路上吸收PbS量子点 [26]   行业前景 - 持续工艺改进使图像传感器产品受益 使用像素级互连进行堆叠可实现多层堆叠机遇 [26] - 从驱动更小像素到制造具有附加功能像素的转变开辟可能性 图像传感器技术达到每像素成本惊人低廉水平 行业不再局限于单一主导产品 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26]
 AI、光子与高速互联:Tower 2025全球技术研讨会重磅来袭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13 10:48
 公司活动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16日在中国上海和2025年11月1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举行全球技术研讨会[1] - 活动聚焦AI、高速互联及快速演进领域的关键市场趋势 重点展示高性能互联、高能效架构及先进成像解决方案[1] - 中国会场注册通道已开放 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报名[1][3][7]   会议议程内容 - CEO主题演讲将分享公司未来愿景 强调通过紧密合作推动客户业务增长[4] - 技术研讨涵盖硅光子、硅锗、RF SOI、电源管理、图像传感器及先进显示技术等领先解决方案[4] - 嘉宾会议提供AI创新与光通信突破的业内视角 并安排与高管及专家的交流互动环节[4]   具体技术议题 - 光迅科技受邀演讲主题为"Dancing with Light, Powering AI High-speed Interconnect"[5] - 射频移动、基础设施、电源和传感器领域的市场大趋势及技术解决方案将由总裁进行阐述[5] - 电源管理技术专题将讨论实现最高系统效率与集成度[6]   专业技术分会场 - OLEDoS显示与下一代图像传感器技术由传感器与显示市场总监主持[6] - 高速数据传输应用代工技术包括硅光子、硅锗BiCMOS和RF SOI技术[6] - 设计支持服务专题重点讨论如何快速准确地将想法转化为产品[5]   会议后勤信息 - 中国会场设于上海张江海科雅乐轩酒店 地址为浦东新区张江海科路550号[9] - 酒店联系电话为+86 21-38168888[9] - 会议日程可能调整 注册通道持续开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