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拳击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运会报名数据出炉 广东代表团规模居首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2 17:10
10月21日,据十五运会组委会消息,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竞技体育项目报名工作已于10月11日截止。统 计数据显示,本届赛事共吸引22139人报名,涵盖全国73个代表单位,37个代表团将共同角逐这场全国 最高水平的综合性体育盛会。 人员构成方面,14253名运动员中男女比例趋于均衡,其中男性7386人、女性6867人。 本届赛事还呈现多元化参与趋势,除体育系统外,清华大学、上海体育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美利达诺 飞客车队等36个高校和社会俱乐部作为参赛单位参与。(注:数据基于2025年10月11日报名截止后统 计,实际参赛情况以最终执行为准。) 代表团规模中,广东以1693人登顶榜首,山东(1538人)、江苏(1408人)、上海(1397人)紧随其 后,构成第一梯队。值得关注的是,香港代表团以913人跻身前十,与北京、湖北等内地代表团同台竞 技,澳门代表团亦有430人参赛,两地选手将在田径、羽毛球、游泳等项目中亮相。相较之下,西藏 (44人)、青海(106人)、海南(133人)组成最小规模代表团。 项目参与热度呈现鲜明特点,其中,足球以2565人成为最多人参与的项目,田径(1255人)、篮球 (1080人)分列二三 ...
为什么年轻人开始爱上对抗性运动?
虎嗅· 2025-10-19 09:00
相比工作中更多地服从顺从、社交应对中容易出现的情绪化问题。更多人意识到,爱上对抗性运动更像 是一场释放天性的过程,女生通过搏击操学习重新获得攻击性;男生在拳击台上学会控制对手、控制情 绪、控制自己。 从数据来看,早先爆火的《热辣滚烫》上映后,2月份的短视频平台中,壶铃销量暴涨1055%,拳击沙 袋等销量涨幅都在75%以上。从keep到小红书的各种签到和打卡笔记,各地拳馆预约量火速上升。 拳击、巴柔、攀岩、网球,相比起泡在健身房孤独举铁。都市白领开始选择越来越多小众,但更具有对 抗性的运动形式。 不拘类型,有些对抗来自对手之间,有些对抗源于运动本身。100次专注沉浸练习的网球正手击打,是 从自我的能力博弈到与对手的技术对抗;多年攀岩的人缠满胶布布满老茧的双手,背后是沉默的与高墙 对抗;反复练习的巴西柔术地面缠斗没有模式化的对练套路,而是技术和身体的周旋对抗。 在不断发起挑战、不断失败的过程中从被碾压、到适应、并积蓄力量、缓慢成长,现代人通过运动学 会"擅长对抗"。 对抗性运动,并不是在阐述如何通过绝对力量达到运动目的,满足减脂增肌。 而攀岩馆的数量在北上广疯涨,中国登山协会官方网站发布的《2023中国攀岩行业分 ...
健身成瘾者:不练才痛苦
虎嗅· 2025-08-31 08:35
运动成瘾定义与特征 - 运动成瘾是一种强迫性锻炼的自我状态 表现为对运动带来的强烈快感产生依赖[3][17] - 常见表现包括运动优先级高于其他事物 计划被打乱时出现焦虑或失眠等戒断反应 受伤仍坚持训练[19] - 健身成瘾爱好者中61.3%在受伤时保持训练 16.1%存在进食障碍 该比例为普通健身者的8倍[9][23] 运动成瘾发生率与人群分布 - 经常锻炼人群运动成瘾率为3%-7% 运动员群体达6%-9% 最高估值17%[5] - 健身爱好者群体成瘾率约为6.8% 且健身时长与成瘾几率呈正相关[5][18] - 健身运动员群体成瘾率高达13% 其中67%存在饮食障碍症状[35][36] 智能化设备对成瘾的影响 - 使用心率带、手环等智能设备的用户运动成瘾比率更高[6] - 智能化设备通过数据化和挑战对比机制 激发用户更高频次和强度的训练[6] 心理与社会驱动因素 - 健身成瘾是对工作压力的心理释放 高强度团课成为情绪宣泄途径[7][27] - 互联网传播的完美身材标准(如锁骨放硬币、麒麟臂)加剧身材焦虑[7][28] - 运动成瘾与自恋人格存在正向关联 所有自恋人格特征均与成瘾相关[31] 成瘾的双面性差异 - 积极成瘾可建立规律健康生活方式 获得身材自信和社交圈[4][21] - 消极成瘾可能导致受伤、极端体重减轻和饮食失调等健康问题[4][22] - 饮食障碍患者中39%-48%同时存在健身成瘾问题[8] 群体特征与行为模式 - 高成瘾风险人群80.6%每周锻炼8小时以上 低风险人群仅35.3%[18] - 男性健身者在情绪调节不当时成瘾特征更明显 女性更易引发饮食失调[27] - 运动成瘾与年龄、性别无显著关联 但与身材外貌焦虑密切相关[30] 行业发展趋势与干预 - 运动成瘾现象日益普遍 但尚未被认定为独立精神障碍[34][38] - 建议通过制定合理目标、结合舒缓项目(瑜伽/冥想)及培养其他技能进行干预[40] - 健身行业需关注过度训练与饮食失调的恶性循环问题[37]
赛事之城激情共奏
四川日报· 2025-08-01 08:31
成都新兴运动消费趋势 - 皮划艇 攀岩 拳击 台球 八段锦 霹雳舞等多元运动项目在成都快速普及 市民参与度显著提升 [2][3][5][6][8][10] - 世界运动会开幕前本地运动氛围持续升温 夜间跑步 高强度拳击等成为城市生活新常态 [11] - 新兴运动呈现强社交属性 飞盘 桨板等社群活动直接带动软式曲棍球赛事门票销售及社交关系建立 [13] 运动场馆运营与用户规模 - 丘山攀岩馆自去年9月开业后会员突破千人 7月25日单日客流量仍超百人 [12] - 成都攀岩场馆数量与爱好者规模居西部首位 受益于攀岩入奥及入世运会的政策利好 [12] - 舞蹈培训行业活跃 成都固定舞者达3万人 民间机构年举办超40场舞蹈赛事 [12] 城市运动基础设施发展 - 兴隆湖浪速运动码头 DDS潮汐冲浪工厂等专业化场地建成 使冲浪等海洋运动在城市空间实现场景迁移 [11][12] - 攀岩 冲浪等原小众运动通过场馆建设实现"触手可及" 推动运动平民化发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