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球
icon
搜索文档
网球怎么练?这份指南送给初学者(健身视野·服务站)
人民日报· 2025-07-10 06:32
安徽合肥"享受运动 健康生活"开放日活动现场。 施 觉摄(影像中国) 北京市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学习网球。 王子诚摄(影像中国) 动作演示:湖北省网球学校教练吴杰隆 (罗敏彰摄) 随着中国网球运动员在赛场上连连取得突破,看网球比赛、打网球成为健身新时尚,但不少初学者常常 感到"上手难、进步慢"。网球怎么练?本报记者邀请专家带您探探门道。 如何入门? 作为从教23年的网球教练,北京市朝阳区明诚外国语学校体育教师金路认为,练好基本功、科学训练、 循序渐进,是初学者入门的关键。在初学阶段,球感是门槛,技术动作是地基,身体移动是关键。 一、球感靠"多玩" 类似杂耍的抛接球、颠球、拍球等练习都是很好的球感训练。在进行颠球练习时,新手握拍方式可以采 用"大陆式"——想象手里握着一把菜刀切菜,或握着一把锤子。这种握法通用于发球、双手反拍击球、 切削球、截击等多项技术动作。 二、动作要规范 初学者可以先学正手与反手基本击球,动作可分解为三步——侧身引拍、击球、随挥。 正手侧身引拍:以右手持拍为例,采用东方式握拍,若来球飞向自己的身体右侧,立即向右侧身,同时 根据来球的深浅,上左脚或撤右脚,同步将球拍拉开,拍柄底盖指向来球,拍头 ...
费德勒成首个身家超10亿美元的网球运动员,顶尖运动员靠什么赚钱?
第一财经· 2025-07-08 19:53
最新数据显示,罗杰·费德勒(Roger Federer)成为首个身家超10亿美元的网球运动员。该数据显示,目前费德雷的净资产约为13亿美元。 2020年,费德雷的年收入达到了1.06亿美元,排名第一。而在退役那年的2022年5月发布的全球运动员收入排行榜中,费德勒仍以总收入9070万美元排名 第七。 即使已经封拍,网球名宿罗杰·费德勒(Roger Federer)仍然话题十足。无论他与老对手拉斐尔·纳达尔(Rafael Nadal)和诺瓦克·德约科维奇(Novak Djokovic)之间的较量结果如何,从财务的角度来说,他都是网球历史上毋庸置疑的冠军。 彭博亿万富翁指数(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最新数据显示,罗杰·费德勒(Roger Federer)成为首个身家超10亿美元的网球运动员。该数据显示,目 前费德雷的净资产约为13亿美元。 顶尖运动员在其专业上有极高的专业度和影响力,如今他们也将自己的名气转化为财富。 最吸金的网球运动员 1981年8月8日出生于瑞士巴塞尔的费德勒,职业生涯里创造了后人难以企及的辉煌数据:103个职业单打冠军头衔;20次大满贯冠军;唯一一位在三个大 ...
当代年轻人,流行给网球拍戴「饰品」
36氪· 2025-07-04 18:34
网球避震器市场概况 - 中国网球人口已突破2500万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400亿元人民币 [4] - 网球避震器等边缘配件迎来增长窗口 成为体育消费从功能保障向情绪价值进阶的缩影 [4] - 国际网坛明星如德约科维奇、莱巴金娜使用避震器带动社媒热度 大众市场讨论度攀升 [6][8] 产品功能争议 - 避震器宣称可缓解"网球肘"损伤 但NCBI论文指出其无法降低前臂振动力 [14] - 伯明翰大学研究认为仅有声学效果和心理支持 海德声科证实其可调整挥拍感觉但无法预防损伤 [14] - 消费者体验分化 部分用户坚持认为能改善击球体验 [15] 消费驱动因素 - 职业选手背书形成专业溢价 RoadtoPro品牌售价达280元 海德通过德约肖像强化明星同款效应 [19][20] - 2023年ATP前30选手中2/3使用避震器 ITF已将其纳入规则手册 [22] - 设计美学成为新卖点 威尔胜马卡龙配色产品月销破千 法网限定款利用赛事IP情感投射 [26] 市场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构建完整产品矩阵 包括威尔胜、尤尼克斯等通过自主设计和IP联名布局 [8] - 白牌产品以低价策略抢占市场 淘宝部分单品销量过万 严重挤压中低端品牌利润 [14][33] - AMbelievable等新锐品牌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产品轻量化70% 定价65-162元 [22]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决策从功能性转向情感连接 避震器成为身份标签和社交货币 [29][31] - 迪士尼、小黄人等跨界联名加速网球破圈 释放IP视觉化重构潜力 [27][29] - 需突破复购率瓶颈 平衡专业性与潮流元素以吸引年轻消费者 [35]
逆潮流的迪卡侬,小心翼翼地“高端化”
观察者网· 2025-07-04 18:24
迪卡侬战略转型 - 公司正在从近郊转向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黄金地段开设门店,如上海新天地店(1323平方米)、北京大吉巷店(1677平方米)、南京百家湖店(1460平方米)等[1][19] - 门店策略从"等着顾客来"转变为"到顾客身边去",体现"北极星"战略门店焕新[3] - 公司提出"专业运动的多元化样本"作为中国新赛道,将运动项目从40多种增至80多种,自有品牌占比超98%[10] 品牌定位调整 - 从低价"运动超市"向"精品"方向转型,但保持谨慎态度[3][15] - 推出四大专业品牌VAN RYSEL(公路自行车)、SIMOND(攀岩)、KIPRUN(跑步)和SOLOGNAC(狩猎)[12] - 2024年3月发布全新品牌形象和宗旨"Move People Through the Wonders of Sport"[10] 产品策略演变 - 1986年开始自有品牌战略,首款自产自行车价格比同类低15-20%[4] - 1997年自有品牌收入占比达52%,2000年已拥有多个细分领域品牌[5] - 2003年进入中国时自有品牌占比超90%,目前产品多为其他品牌的"平替"[7] 财务表现与挑战 - 2021-2023年全球营收增幅从21.3%骤降至1.15%[9] - 2024年营收增长回升至3.8%,但净利润下降15.5%,利润率跌破5%[13] - 高端化转型导致销售成本增加,包括赞助体育赛事、签约运动员等[13] 门店运营创新 - 开设"小而精"的专业化门店,如上海红枫店(355平方米)专注自行车全品类[15][18] - 采用场景化陈列和精准选品,如上海新天地店引入板球装备等小众品类[19] - 构建"产品+服务+社群"三位一体模式,覆盖全生命周期运动需求[20] 市场竞争态势 - 高端细分运动赛道成为品牌增长"利器"[21] - 面临专业品牌和白牌的双重竞争压力[22] - 攀岩等新兴运动领域品牌认知度仍需提升[22]
当代年轻人,流行给网球拍戴「饰品」
36氪· 2025-07-02 11:32
行业概况 - 中国网球人口已突破2500万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400亿元人民币 [1] - 网球产业链各环节迎来增长窗口 包括球拍避震器等边缘配件产品 [1] - 避震器市场热度攀升 反映体育消费从功能保障向情绪价值满足的进阶趋势 [1] 产品特性 - 网球避震器重量仅数克 价格普遍在十数元区间 分为粒状/条状/带状三种形态 [4][5] - 主要宣称功能为减少击球震动传导 降低网球肘等运动损伤概率 [4] - 学术研究对其功效存在争议 NCBI论文指出其无法降低振动力 伯明翰大学认为仅有声学效果和心理支持 [5] 市场表现 - 威尔胜淘宝官店多款避震器销量超四位数 电商平台白牌单品销量过万现象普遍 [5] - 2023年世界排名前30的男子选手中近三分之二使用过避震器 ITF已将其纳入规则手册 [14] - 威尔胜法网联名款避震器因马卡龙配色热销 淘宝月销量破千 [17] 品牌策略 - 专业背书:海德使用德约肖像标注"明星同款" RoadtoPro聘请WTA选手站台并定价280元强化高端定位 [9][10] - 技术赋能:AMbelievable通过3D打印技术使产品轻70% 售价65-162元 [14] - 美学设计:迪士尼/小黄人等IP联名款通过视觉重构触达泛人群 赛事限定配色利用大满贯流量效应 [17][19] 消费趋势 - 新生代消费者决策更注重外观设计 避震器成为身份标签和个性表达载体 [17][20] - 产品价值从功能性转向"专业性+美学化"双重维度 情绪价值成为核心驱动力 [7][20] - 白牌产品凭借低价和丰富设计吸引消费者 但加剧市场同质化竞争 [19][22]
硬地、红土、草地 不同网球场地有何区别?(秒懂体育)
人民日报· 2025-07-01 05:59
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场地特点 - 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开幕 引发球迷关注 [1] - 温网是四大满贯中唯一的草地赛事 草地球速快且弹跳不规则 比赛回合较短 [1] - 草地比赛发球成为重要武器 发球上网曾是主流打法 发球局更难攻破 抢七局比例更高 [1] - 2010年温网首轮伊斯内尔vs马胡的比赛创下11小时5分的网坛最长比赛时间纪录 [1] - 温网草地为100%黑麦草 切割高度严格控制在8毫米 [1] - 草地球场因草种和气候限制 维护成本高昂 难以广泛推广 球员熟悉度低导致比赛易爆冷 [1] 红土球场特点 - 红土球场由碎砖粉 石灰石 碎石分层构成 表层红砖粉得名 [1] - 红土场球速慢 回合多 对球员体能和移动能力要求高 [1] - 擅长底线对抗和上旋球的选手在红土场更具优势 [1] - 滑步技术是红土场的独特技术特征 [1] 硬地球场特点 - 硬地是网球最广泛使用的场地类型 建造维护成本低 [2] - 以沥青或混凝土为基础 表层涂料可调整反弹高度和速度 [2] - 澳网采用慢速硬地 美网采用快速硬地 [2] - 硬地球场平整 弹跳规律 考验球员技术全面性 [2]
布云朝克特:纵使疲惫,向往和热血没有消退
新华网· 2025-06-30 09:22
原标题:布云朝克特:纵使疲惫,向往和热血没有消退 先不要谈在大满贯赛场有何作为,布云朝克特认为登场亮相已绝非易事。能够出战全部四个大满贯 赛事正赛,23岁的他坦言会觉得有成就感。而最让他感到骄傲的是,作为ATP巡回赛的一年级新生,这 半年来高强度参赛虽然疲惫,但他的"向往和热血没有消退"。 由于张之臻、商竣程双双因伤退赛,布云朝克特成为今年温网男单签表中唯一的中国网协球员,首 轮将对阵美国的29号种子中岛布兰登。 从去年美网由资格赛突围首度晋级大满贯正赛,到今年凭借排名确定草场大满贯正赛席位,布云朝 克特即将实现四大满贯全体验。"一直都觉得这说出来很简单,但站在这里其实很难,付出了太多,所 以我会觉得这是一种成就感。"他28日接受赛前采访时说。 5月26日,布云朝克特在2025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第一轮比赛中回球。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因为此前的两个比赛都没能赢球,布云朝克特的温网热身其实只有两场输掉的比赛。他透露,第一 周在女王杯资格赛的备战他还算满意,第二周则是为初来乍到"交了学费"。"我报了伊斯特本的预选和 马洛卡的正选,周五还在伦敦训练,知道(马洛卡)排进去就飞了过去。" 布云朝克特坦言,真正的难点 ...
中产最爱的小众运动,又催生一个AI硬件产品
36氪· 2025-06-20 17:06
中国网球市场概况 - 2024年中国网球运动市场规模达367.5亿元,网球场数量占全球7.2%,参与者占比19.8%,均居全球第二[1] - 2024年国内网球场地共53805片,远低于篮球/乒乓球的超100万片,但网球人群达2518.8万人,较2021年增长28%[4][6] - 网球运动装备及培训成本高:装备初始投入大,教练课时费100-500元/小时,场地费100-200元/次[6] 智能网球发球机市场崛起 - 智能发球机新增AI控制、视觉识别等功能,售价4000-10000元,形成新赛道替代传统教练[2][14] - 代表性产品:庞伯特发球机(5999-7999元)支持3种AI训练模式,卧安Acemate实现击球互动+自动捡球,Tenniix配备LED屏支持语音/手势控制[8][10][12] - 2023年庞伯特发球机众筹超募26255%达256万美元,2024年Acemate已募资191万美元(超募6360%)[15] 行业竞争格局 - 参与者包括机器人公司(卧安、创屹科技)、传统装备品牌(火枪手、普尚)、新兴品牌(Veva、Tenniix)及产业带企业(力拓体育)[2] - 电商平台在售品牌超百余个,价格区间1000-10000元,头部品牌包括火枪手、斯波阿斯等,新势力有庞伯特、Nisplay等[17] - 部分产品"伪智能"问题突出:7100元机型仅支持APP控制,5499元产品依赖多端互联,与消费者预期存在差距[18] 技术应用场景优势 - 网球隔网运动特性适合AI硬件落地,结构化场景降低技术泛化难度[16] - 发球机可标准化实现喂球/战术指导/陪练功能,技术门槛低于生活服务类机器人[16] - 传统发球机市场存在20年,智能升级创造增量空间,AI算法+传感器实现动态训练方案定制[7][8][14]
发球机器人进化,“AI刘国梁”走到哪一步了?
第一财经· 2025-06-18 23:03
2025.06. 18 本文字数:2313,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乔心怡 一场高水平的乒乓"对抗赛"可以随时开打。 在乒乓球桌的一角,一台外形酷似工业机器人的发球机器人,正在做着发球前的最后准备。基于用户 选择的训练模式,系统程序里的路径规划模块正在转换关节角度,力矩控制模块也在调整球拍倾角至 15°,准备模拟运动员马龙经典发球的抛物线轨迹。 第一财经记者在模拟的比赛现场看到,随着具身智能大模型的发展,传统的发球机器人正在变得"更 像教练"。和上一代的发球机器人不同,它不仅会"打",更试图像"教练"那样思考与反馈。一位研发者 告诉记者,自己正在试图把这款产品打造成配备"体育界ChatGPT"的具身智能产品,让使用者在训 练中的感受如同接受"AI刘国梁"的专业指导一样。 不过,第一财经记者采访AI硬件工程师、俱乐部教练等人后了解到,从"懂球"到"懂人",企业想要真 正培养出一个AI教练,仍然需要面对一个长期的市场拉锯,通过技术降低使用门槛、提供智能化的 配套服务扩大客群边界,都是企业想要跑通教练型发球机器人商业闭环的关键课题。 比真人陪练便宜一半 球拍拍面和乒乓球摩擦的瞬间,决定了每一个球的转 ...
发球机器人进化,“AI刘国梁”走到哪一步了?
第一财经· 2025-06-18 21:40
行业技术发展 - 具身智能大模型推动传统发球机器人向"教练型"升级,具备路径规划、力矩控制和模拟专业运动员发球轨迹的能力[1] - 当前智能发球机器人采用模块化分层结构而非端到端模型,需解决数据处理与乒乓球快速反应运动的矛盾[4] - 实现"教练式"功能需完善传感、算法和策略机制,涉及大量数据与算法微调[4] 产品功能与市场应用 - 新一代发球机器人尝试集成策略生成、动作识别和反馈调节功能,但当前产品仍以参数设定为主,智能化程度有限[2] - 专业级系统可采集球轨迹、挥拍动作等数据生成训练反馈,配套App支持自定义发球模式和训练目标[5][6] - C端用户订单占比超50%,B端客户主要为学校及专业训练场[6] 商业化与竞争格局 - 发球机器人使用成本比真人教练低50%(80元/小时 vs 150元/小时),但零基础学员仍依赖真人教学[2] - 企业通过降低技术门槛和智能化服务扩大客群,目标从专业运动员扩展至泛体育爱好者[6] - 网球发球机器人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740万美元增长至2035年4030万美元,创屹科技等公司获新一轮融资[6] 技术挑战与未来方向 - 构建垂类大模型需实现图像、动作、语言三模态联通,并克服终端算力导致的推理延迟问题[6] - 模型需具备视频理解、动作识别和策略生成多重能力,涉及复杂工程问题[6] - 行业竞争将从"懂球"转向"懂人",需建立分水平用户的教练式训练进阶系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