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捷达VS7
icon
搜索文档
520万份信赖的力量,捷达助力一汽-大众达成3000万辆里程碑
中国经济网· 2025-11-03 18:43
一汽-大众里程碑成就 - 一汽-大众成为国内首个产销突破3000万辆的乘用车企 [3] - 捷达品牌累计销量超过520万辆,是达成3000万辆目标的重要力量 [1][3] 捷达品牌发展历程 - 第一辆国产捷达A2于1991年下线,开启一汽-大众发展征程 [5] - 捷达品牌在2019年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由大众集团正式发布,从单一车型发展为独立品牌 [9] - 品牌目前拥有5款车型的产品矩阵,包括VA3轿车、VS5紧凑型SUV和VS7中型SUV [1][9] 产品品质与用户口碑 - 捷达以皮实耐用著称,创下“60万公里无大修”和“100万公里无大修”的纪录 [7] - 捷达VS5自2022年起连续四年蝉联“10万及以下紧凑型SUV”用户满意度第一 [9] - 拥有520万车主,存在“一家四代六台捷达”的家族式传承用户 [7][9] 未来战略与电动化转型 - 一汽-大众以“油电混共进全智”为核心战略进行转型 [10] - 捷达品牌将探索本土化运营新模式,未来五年计划推出4款全新新能源汽车 [12] - 首款捷达品牌纯电车型将搭载一汽-大众SOA电子电气架构 [12]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中西部第一经济大省加速“上新”谋局“十五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22:33
四川省“十五五”规划与项目投资效率 - 四川省委召开专题会议谋划“十五五”规划,旨在推动结构调整、动能转化和发展转型,以重大项目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 截至8月底,810个省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达84.6%,超时序进度18个百分点,同期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9%,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 [13] - 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7.2%,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如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发电机组和汽车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4.1%、51.8%、41.6%和35.5% [13] 产业智能化升级与效率提升 -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通过生产线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制造体系向智能化、数字化和柔性化升级,近千台机器人协同作业实现55秒下线一台整车 [1] - 公司重点部署5G、物联网平台和数字孪生技术,进行柔性化改造以确保未来混动、纯电车型与燃油车共线生产,提升快速响应市场能力 [6] - 遂宁安居经开区探索“签约即开工”模式,通过招商谈判与供地准备同步等项目流程,创造50亿级重大项目落地最快纪录 [16] 光子技术产业孵化与突破 - 绵阳科技城光子技术研究院作为“孵化器”,贯通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已有7个项目被成功孵化,其中抗磁型深低温温度传感器和磷酸玻璃电离辐射剂量计即将成立公司 [2] - 深低温温度传感器通过二次开发实现国产化替代,成本较进口产品直降50%,2024年量产销售达200万元,广泛应用于核磁共振等医疗装备 [2] - 研究院支撑绵阳游仙区加快建设光子科创城,力争2030年形成500亿元产业规模,并驱动可控核聚变等前沿产业突破 [2][4] 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发展 - 绵阳巨星永磁的“年产10万吨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项目”为行业最大单笔投资,从签约到全流程生产仅用7个月,远超行业3年平均周期 [5] - 项目2023年投产3个月实现订单、产值双破亿,2024年产值达7.8亿元,2025年预计突破15亿元,2026年规划产值30亿元,将跻身行业头部企业 [5] - 以巨星永磁为龙头,绵阳磁性材料产业预计今年产值达90亿元,增速超10%,正加快打造全国磁性材料“第四极” [6] 新能源与锂电全产业链布局 - 四川目标到2027年建成世界一流新能源产业集群,产业链营业收入超5000亿元,力争达6000亿元,依赖上中下游产业协同突破 [6] - 天齐锂业已建成锂化工产品产能约9.16万吨/年,2024年在遂宁本地销售量0.42万吨,本地配套占比9.3%,2025年预计突破15% [7] - 遂宁构成锂电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吸引50余家上下游企业聚集,产业规模约670亿元,约占全省锂电产业1/4 [8][11] 区域产业协同与项目落地成效 - 四川形成以宜宾为主导,成都、遂宁、眉山等多地协同的锂电产业格局,德阳绵竹新材料化工园区凭借磷矿、锂矿“双资源王牌”差异化突围 [12] - 今年1-9月,遂宁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2个,协议投资总额1261.5亿元,同比增长190.8%,其中已履约49个、开工25个、投产10个 [16] - 成都推动存量工业用地再开发,1-8月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573个,同比增长93.58%,协议总投资5115.8亿元,同比增长23.06% [17]
成立新公司、转型新能源,大众为捷达谋“出路”
北京商报· 2025-09-01 19:51
公司战略调整 -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一汽集团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并成立捷达品牌新公司 全面整合现有资源并引入本地投资以提升区域产业协同和市场响应速度[2] - 捷达品牌计划到2028年面向入门级市场推出4款新能源车型 首款新能源车型计划于2026年上市 配备电动化、数字化及高级驾驶辅助功能[2][3] - 捷达品牌计划以中亚为起点开拓海外市场 作为大众汽车集团提升在华份额的关键一步[3][4] 品牌历史与现状 - 捷达品牌从单一车型演变为独立汽车品牌 再升级为公司实体 在合资品牌中属于独特存在[2] - 捷达汽车1991年在中国正式国产 截至2018年累计销量突破440万辆 2019年正式成为独立品牌[2] - 目前捷达品牌共有4款在售车型(VA3、VA7、VS8、VS7) 但独立后销量下滑 2020年销量15.5万辆(不足2018年一半) 2024年销量仅12万辆[2][3] 市场竞争环境 - A级车市场竞争激烈 燃油车、电动车和混动车型均瓜分市场份额 导致捷达品牌效应减弱[3] - 入门级电动车市场潜力显著 今年7月A00级、A0级和A级电动车分别占纯电动市场份额18%、23%和25%[4] - 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到2030年在中国推出约50款新能源汽车(含30款纯电动车型) 覆盖从入门级到高端市场[4] 行业趋势与机遇 - 经济型电动车增长被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视为可持续 是拉动车市增量的关键因素[4] - 紧凑级车型预计到2030年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约50%份额 其中10万元左右入门级车型成为重要增长驱动因素[3][4] - 入门级电动车市场存在激烈竞争 包括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以及小鹏汽车、零跑汽车等新势力企业[5]
“引擎”轰鸣!成都经开区汽车“军团”全力冲刺“双过半”
新浪财经· 2025-06-16 16:08
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现状 - 成都经开区汽车企业正全力冲刺"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为全年目标奠定基础 [1][3] - 领克汽车成都工厂采用双班生产模式 日整车产量超1000台 产品涵盖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型 [3] 领克汽车成都工厂表现 - 领克汽车自2020年投产以来持续壮大 已导入领克06EM-P、领克Z20、极氪X、吉利星愿等多款热门车型 [5] - 领克Z20纯电SUV上市两个月交付量破万台 吉利星愿多次成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冠军 [5] - 2024年1-5月产量达10.23万辆(同比+181.46%) 产值84.48亿元(同比+165.62%) [7] - 预计2024年上半年产量13万台 产值超100亿元 全年目标产量翻番至20万台 产值180亿元 [7] 其他整车企业动态 -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生产线每分钟下线一辆新车 主要生产速腾和捷达系列 2024年将推出捷达全新SUV 2025年推出首款纯电车 [9] - 一汽丰田成都公司2025年定为"高产大干年" 全新亚洲龙一季度增产1331台(同比+219%) 二季度单台生产节拍加快17% [11] - 沃尔沃成都基地第100万辆整车下线 工厂正进行电动化改造 将推出多款高端新能源车型 [11] 成都经开区整体数据 - 聚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神龙、沃尔沃、领克等整车企业 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 [13] - 2025年1-4月整车产量26.71万辆(同比+29.29%) 产值286.77亿元(同比+23.84%) 其中新能源车产量7.57万辆(同比+450.49%) [13]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企业加速导入新能源车型 推动区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