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利星愿
icon
搜索文档
新能源免购置税倒计时:多家车企宣布税费“兜底”政策,年底抢单大战开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12:54
再有近两个月时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预计将开始减半征收,年底购车热潮已提前启动。 "我们今年本身就计划买车的,打算赶在购置税优惠结束之前把车定了,今年买大概能省下4000元。"近日,一位计划购买吉利星愿的消费者告诉《每日经济 新闻》记者。 据记者了解,当前新能源市场热门车型多采用订单式生产,部分车型交付周期已长达数周甚至数月,10月底后下单的用户可能面临"今年锁单、明年开票"的 尴尬,进而错失全额免税优惠。 "只要能在11月底之前下单的车主,我们都可以给到购置税费用'兜底'的服务。"一位理想汽车的销售表示。据记者了解,小米、深蓝、奇瑞汽车等也推出了 类似的"兜底"方案。这些方案普遍约定,消费者在11月底前完成锁单,若因车企生产、运输等非用户原因导致车辆延迟至2026年交付开票,车企将以尾款减 免或现金补贴的形式,全额承担购置税差额,单辆车最高补贴金额可达1.5万元。 车企多推出购置税"兜底"政策 "目前,理想i6的订单挺多。消费者现在下单,预计明年1至2月间才能提到车。也是考虑到这个原因,主机厂推出了购置税费用的兜底服务。按照明年的政 策,理想i6的购置税需要再支付1万多元。"上述理想汽车销售人员表示。 记者了 ...
多家车企宣布税费“兜底”政策 ,年底抢单大战开始!
新浪科技· 2025-11-03 12:09
再有近两个月时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预计将开始减半征收,年底购车热潮已提前启动。 "我们今年本身就计划买车的,打算赶在购置税优惠结束之前把车定了,今年买大概能省下4000元。"近 日,一位计划购买吉利星愿的消费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据记者了解,当前新能源市场热门车型多采用订单式生产,部分车型交付周期已长达数周甚至数月,10 月底后下单的用户可能面临"今年锁单、明年开票"的尴尬,进而错失全额免税优惠。 "只要能在11月底之前下单的车主,我们都可以给到购置税费用'兜底'的服务。"一位理想汽车的销售表 示。据记者了解,小米、深蓝、奇瑞汽车等也推出了类似的"兜底"方案。这些方案普遍约定,消费者在 11月底前完成锁单,若因车企生产、运输等非用户原因导致车辆延迟至2026年交付开票,车企将以尾款 减免或现金补贴的形式,全额承担购置税差额,单辆车最高补贴金额可达1.5万元。 车企多推出购置税"兜底"政策 "目前,理想i6的订单挺多。消费者现在下单,预计明年1至2月间才能提到车。也是考虑到这个原因, 主机厂推出了购置税费用的兜底服务。按照明年的政策,理想i6的购置税需要再支付1万多元。"上述理 想汽车销售人员表示。 记 ...
新能源免购置税倒计时:多家车企宣布税费“兜底”政策 ,年底抢单大战开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11:00
每经记者|黄辛旭 每经编辑|余婷婷 再有近两个月时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预计将开始减半征收,年底购车热潮已提前启动。 "我们今年本身就计划买车的,打算赶在购置税优惠结束之前把车定了,今年买大概能省下4000元。"近日,一位计划购买吉利星愿的消费者告诉《每日经济 新闻》记者。 据记者了解,当前新能源市场热门车型多采用订单式生产,部分车型交付周期已长达数周甚至数月,10月底后下单的用户可能面临"今年锁单、明年开票"的 尴尬,进而错失全额免税优惠。 "只要能在11月底之前下单的车主,我们都可以给到购置税费用'兜底'的服务。"一位理想汽车的销售表示。据记者了解,小米、深蓝、奇瑞汽车等也推出了 类似的"兜底"方案。这些方案普遍约定,消费者在11月底前完成锁单,若因车企生产、运输等非用户原因导致车辆延迟至2026年交付开票,车企将以尾款减 免或现金补贴的形式,全额承担购置税差额,单辆车最高补贴金额可达1.5万元。 车企多推出购置税"兜底"政策 "目前,理想i6的订单挺多。消费者现在下单,预计明年1至2月间才能提到车。也是考虑到这个原因,主机厂推出了购置税费用的兜底服务。按照明年的政 策,理想i6的购置税需要再支付1万多元。 ...
内地电动车围攻香港
华尔街见闻· 2025-10-28 19:55
内地电动车品牌在香港市场的表现 - 2025年9月,极氪以546辆的首次登记量在香港私家车市场拿下11.7%的市占率,埃安、小鹏、名爵分别以246辆(5.3%)、120辆(2.6%)、109辆(2.3%)紧随其后[3] - 截至2025年7月,全港电动车保有量已超12万辆,占车辆总数约14.3%,每10辆新登记私家车中就有7辆为电动车[14] - 香港富豪刘銮雄购入6辆极氪009,并将"I Love You"专属车牌挂于该车型,体现了高端消费者对内地品牌的青睐[1] 内地品牌的产品策略与本地化 - 内地品牌针对香港用户需求进行本地化调整,例如广汽丰田铂智3X首发标配CarPlay,极氪和小鹏支持原生粤语语音控制,小鹏X9配备后轮转向功能以解决中大型车辆转弯难的问题[15] - 品牌从高端MPV市场切入,极氪009、小鹏X9、沃尔沃EM90等新能源MPV车型相继上市,使丰田埃尔法等传统外资车型销量跌出前三[6][8][9][10] - 产品线迅速丰富,2025年深蓝S07、智己IM5/IM6、东风奕派007、吉利星愿等多款车型以24.88万至26.98万港元的价格区间登陆香港市场,覆盖从豪华到日常代步的细分市场[12][13] 香港市场的政策与环境优势 - 香港政府计划在2035年前停售新燃油及混动私家车,并通过"一换一计划"为电动车购买提供最高17.25万港元的税务宽减,直接购买新电动车也可享受5.85万港元的税务减免[17][19] - 电动车牌费显著低于燃油车,电动车平均年牌费约1100港元,而燃油车平均年牌费达7500港元,是其近7倍[19] - 政府推出总额35亿港元的资助计划,目标到2027年将全港配备充电设施的车位增至约20万个,截至2025年3月公共充电桩已达11188个[20] 香港作为全球化战略跳板的角色 - 香港是内地车企进军澳大利亚、英国等全球右舵车市场的关键测试平台,广汽丰田铂智3X计划以香港为首站向内地以外市场销售[21][22] - 理想汽车在香港成立海外总部,零跑汽车将香港视为全球资本了解公司的重要平台,凸显其国际金融中心和资本流动优势[22][23] - 港交所新股融资总额在2014年至2024年间达305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2025年首季融资额达205亿美元创四年新高,新能源板块市值较2015年增长约4倍至5680亿美元[24] 供应链优势与成本竞争力 - 内地电动车卓越的性价比得益于完善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从电池、电驱系统到车身制造均已实现成熟配套,价格仅为海外豪华品牌的三到五成[14] - 电动车使用成本优势明显,每公里电费约0.4-0.6港元,月电费约600-900港元,远低于燃油车每公里1.6-2港元、月油费2400-3000港元的水平[21] - 香港的亚热带气候为电动车提供了理想运行环境,温暖气候保障了电池续航稳定性并有效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21]
内地电动车疯狂围攻香港
创业邦· 2025-10-28 18:23
文章核心观点 - 内地智能电动车品牌正凭借产品力、性价比和本地化策略,在香港市场快速崛起,改变了过去由外资品牌主导的市场格局 [7][15] - 香港优越的电动车政策环境、成熟的金融体系及右舵市场地位,使其成为内地车企进行产品测试和全球化拓展的关键跳板 [19][25][28] 香港市场格局转变 - 2025年9月,内地品牌占据香港私家车首次登记品牌前十名中的多个席位:极氪546辆(市占率11.7%)、埃安246辆(5.3%)、小鹏120辆(2.6%)、名爵109辆(2.3%)[7] - 香港汽车市场长期被丰田、特斯拉等国际品牌占据,2017年至2023年,特斯拉在香港电动私家车市场份额达54.3% [9] - 截至2025年7月,全港电动车保有量超12万辆,占车辆总数约14.3%,每10辆新登记私家车中有7辆为电动车 [15] 内地品牌的产品与市场策略 - 内地品牌从MPV细分市场切入,极氪009、小鹏X9、沃尔沃EM90等新能源MPV围攻丰田埃尔法,致其销量跌出前三 [12][14] - 产品配置具备竞争力,配备电动按摩座椅、智能座舱等高端配置,价格仅为海外豪华品牌的30%至50% [15] - 实施本地化调整,如支持CarPlay、原生粤语语音控制、为应对狭窄道路配备后轮转向功能等 [16] - 车企积极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与本地运营商合作在核心商圈布局充电网络 [16] 香港的政策与环境优势 - 政府设定2035年前停售新燃油及混动私家车的目标 [19] - 提供税务优惠,通过"一换一计划"换购电动车最高可获17.25万港元税项宽减,直接购买新电动车可享5.85万港元税务减免 [21] - 电动车年均牌照费约1100港元,远低于燃油车平均7500港元的费用 [21] - 政府推出35亿港元资助计划,目标到2027年将配备充电设施的车位增至约20万个 [22] - 截至2025年3月,全港公共电动汽车充电桩达11188个 [23] - 电动车使用成本显著低于燃油车,每公里电费0.4-0.6港元,月电费约600-900港元,而燃油车月油费达2400-3000港元 [23] 香港作为全球化战略跳板 - 香港是理想的右舵车型测试市场,为进军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东南亚等右舵市场提供前置通行证 [25] - 理想汽车在香港成立海外总部,零跑汽车将香港视为全球资本了解其品牌的重要平台 [25] - 香港成熟的金融业和资本市场为内地电动车企业提供融资便利,2014年至2024年港交所新股融资总额达305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28] - 截至2025年3月,香港股市新能源板块市值达5680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约4倍,占市场总值的12.5% [28] - 出现"香港设计+中国内地制造"模式案例,如BeyonCa计划在香港设厂生产面向欧洲和中东市场的车型 [30]
近三年销量复合增长率21.5% 吉利AI生态圈助力新能源出海“狂飙”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4 21:41
公司战略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在伦敦举行投资人沟通会并同步上市首款全球新能源车型吉利国际EX5,标志着其加速高质量出海进程 [1] - 公司已构建"五大设计中心、五大工程研发中心、五大试验区域、五大能源技术形式、五大AI智能生态圈"的全球化战略体系 [1] - 在"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驱动下,公司通过全球化技术协同打造覆盖豪华、高端、主流等多元市场的品牌组合,包括极氪、领克和吉利银河 [3] 技术研发与创新实力 - 过去11年公司及相关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2500亿元,在架构、三电和安全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行业领先成果 [2] - 公司算力大联盟综合算力达23.5EFLOPS,位居中国车企第一,L2级以上辅助驾驶车辆超850万辆,实际行驶数据达百亿公里 [2] - 公司星座在轨卫星达64颗,完成一期组网部署,成为业内少有的同时拥有汽车、手机、卫星通信、AI智能等科技生态的车企 [3] 产品矩阵与市场覆盖 - 公司形成覆盖燃油、混动、纯电、甲醇、换电等多能源技术路径,涵盖猎装轿跑、轿车、SUV、MPV、硬派越野等全品类产品矩阵 [3] - 吉利国际EX5已在全球33个国家上市,并在马来西亚、巴西、希腊等国家位居纯电市场销量第一 [5][6] - 为服务英国市场,公司已建立25家销售网点,计划2025年底增至40家,2026年底实现100家销售与服务网点全境覆盖 [6] 销量表现与市场地位 - 公司全球销量从2021年132万台增长至2024年217万辆,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1.5%,2025年前9个月累计销量217万辆,同比增长46% [4] - 公司在中国市场市占率从2021年6.3%提升至目前10.4%,9月份单月市占率接近11%,稳居国内市场第二位 [4] - 2025年前9个月公司新能源销量达117万辆,9月单月销量16.5万台超越特斯拉,新能源渗透率从2021年6.2%提升至目前60.5% [5] 财务业绩与可持续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超1500亿元,同比增长27%,核心归母利润达66.6亿元,同比增长102% [6] - 公司设定2025年碳中和目标,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完成单车降碳23.5%,单车累计降碳9.7吨,MSCI ESG评级获AA级 [6]
9万块530km续航!还带高速领航和座椅通风?这台全球车凭啥能卖爆?
电动车公社· 2025-10-24 00:05
纯电小车市场竞争格局 - 2023年续航400公里以上的纯电小车价格门槛在8万多元,2024年同级别车型价格已降至6万多元,显示价格竞争加剧[1][5] - 2024年纯电小车市场新品频出,包括吉利星愿、能换电的萤火虫、五菱缤果S/PLUS等,市场可选项显著增多[3] - 在销量榜前5名中,纯电小车占据了3个席位,显示该细分市场热度高涨[3] MG4 EV产品竞争力分析 - MG4 EV在2024年8月29日成都车展上市,将437公里续航车型价格打入6万多元区间,首月销量达到11789台[5] - 车辆采用长轴距、短后悬的欧洲小钢炮设计风格,内饰提供紫/白双拼色,仪表台、扶手等部位使用软质材料[9][11][16][18] - 车辆配备前排一体式座椅(带加热、通风功能)、方向盘加热、后排纯平地台、后排空调出风口、全景天幕(带遮阳帘)等配置[19][21][22] - 车辆前排使用防晒玻璃,后排使用隐私玻璃,且车窗可100%降下,后备厢盖板下方有额外储物空间,尾门为电动开启[22][26] 技术优势与安全承诺 - MG4是行业内唯一实现"40万台0自燃"记录的车型,公司对采用躺式电芯的车型提供自燃免费换新承诺,不限车型款型、行驶里程和过户次数[36][37][38] - 车辆采用高能量密度CTB电池包,充电20分钟可增加268公里续航,全系标配热泵空调,能耗比上一代降低10-20%[41][42] - 车辆换装更高效的120千瓦电机、高能量密度电池和低滚阻轮胎,在综合路况实测中表显能耗为13.6千瓦时/100公里,续航可达400公里以上[42][44] 智能化配置表现 - MG4配备15.6英寸2.5K屏幕,采用与苹果同款的3A镀膜技术,车机系统搭载8155芯片,支持分屏显示和手机互联功能[45][48] - 辅助驾驶系统表现突出,在高架开启高速NOA时会主动逼近限速行驶,变道逻辑果断,匝道汇入采用逐级变道策略,支持人机共驾且切换丝滑[54][57] - 辅助驾驶系统采用地平线征程6E芯片和Drive OS平台,通信延迟小于0.5毫秒,调度延迟小于1毫秒,具备端到端感知和AI驾驶风格学习能力[58][60] 成本控制策略 - MG4从后驱改为前驱设计,实现高度集成化的前舱布局,热管理系统采用一体式设计,电驱、电池和座舱可共用[65][66] - 充电口设置在车头而非车尾,节省了DC/DC转换器和大量线束,集成化设计减轻车重,54度电即可实现之前64度电的续航水平,降低成本数千元[67][69] - 电池由上汽自有技术把控,委托瑞浦兰钧代工,座椅和内饰件等配件由上汽集团旗下子公司生产,通过供应链整合实现成本优化[69] 市场反响与产能规划 - MG4目前累计大定订单达51549台,月产能正从1万多台逐步爬升至2万台,部分订单可能延迟至明年交付[71][72] - 为应对交付压力,公司与瑞浦兰钧沟通加开生产线,并与宁德时代签订协议由其为530公里版本代工,同时推出超期交车现金赔付承诺[72] - 公司在销售环节安排一线工程师轮岗驻场,旨在第一时间解答用户问题并收集用户反馈,提升服务质量[76][77]
广西汽车集团自主乘用车起步:埃尚品牌首发小型电动车
经济观察网· 2025-10-23 23:48
公司发布与战略 - 柳州五菱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于10月21日发布全新新能源乘用车品牌埃尚汽车,并上市首款A00级小型电动车埃尚A100C,售价区间为3.98万元至5.28万元 [2] - 埃尚品牌是广西汽车集团实施“商乘并举”战略后,面向新能源乘用车领域推出的品牌,标志着公司乘用车业务发展的重大起点 [2][3] - 广西汽车集团通过“菱势工程”推动转型升级,计划在2025年至2027年投资150亿元,实施“131”规划,即打造1个新能源整车品牌、3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构建1个汽车产业生态链 [2] 产品与市场定位 - 埃尚品牌首款车型选择切入A00和A0级小型电动车市场,该细分市场增速显著,2025年上半年国内A0级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100% [3] - 公司在该领域具备平台化技术支撑和超过四十年的造车底蕴,旨在通过规模效应实现成本领先,埃尚A100C车型目标规模为10万辆 [4] - 公司未来三至五年计划推出三到五款产品,形成覆盖A00级、A0级和A级的经济型乘用车产品矩阵 [4] 渠道建设与竞争环境 - 埃尚汽车在国内已构建124个经销商网络,计划本月建成100家展厅,并采用“一城一商”策略以保障经销商良性发展和可持续服务 [4] -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A00和A0级细分领域竞争激烈,现有竞品包括比亚迪海鸥/海豚、吉利星愿、上汽MG4、极狐T1、奔腾小马、长安糯玉米等多款车型 [3] 公司发展与资本规划 - 五菱新能源是广西汽车集团在2021年6月成立的控股子公司,全面重组了集团旗下新能源整车资源 [2] - 公司于2024年1月引入广投孵化基金、许昌金投和睿资创投等投资方,共计引入资金3.6亿元,并有明确的IPO计划,预计在2024年底至2025年上半年取得新进展 [5]
汽车行业月报:汽车产销创历史同期新高,关注旺季表现-20251023
中原证券· 2025-10-23 18:25
报告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并予以维持 [2][9][99]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汽车行业产销数据创历史同期新高,行业维持强劲增长,同环比增速均超过10% [9][26][100] - 产业支持政策从普惠性补贴向技术导向型激励转变,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进入关键阶段 [9][102] - 建议关注以旧换新政策与销售旺季对四季度市场的提振效应,以及智能驾驶商业化落地带来的零部件行业投资机会 [9][103] 行业表现回顾 - 截至10月22日收盘,10月份汽车(中信)行业指数下跌6.1%,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5.06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9名 [4][13] - 汽车板块263只个股中,本月上涨个股86只,上涨比例为33%,涨跌幅中位数为-2.94% [17] - 截至10月22日,汽车(中信)板块PE(TTM)为33.22倍,处于近5年34.41%分位;PB(LF)为2.68倍,处于近5年74.34%分位 [20] 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 2025年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27.58万辆和322.6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6.35%和12.95%,同比分别增长17.15%和14.86% [9][26][100] - 9月汽车出口量达65.22万辆,环比增长6.68%,同比增长21.02%;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22.2万辆,同比增长100% [9][31][100] - 9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89.96万辆和285.8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5.98%和12.53%,同比分别增长15.90%和13.20% [9][37][101] - 9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200.7万辆,市场份额70.2%,环比提升0.67个百分点,同比提升2.52个百分点 [9][47][101] - 9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7.62万辆和36.79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9.32%和16.31%,同比分别增长27.74%和29.61% [9][55][101] - 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1.69万辆和16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67%和24.65%,市场渗透率达49.72%,环比提升0.88个百分点 [9][62][101] 重要行业公司资讯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公告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政策导向转向技术激励 [87][102] -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开幕,聚焦政策、技术、安全等主题,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 [87][102] - 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88] - 多家车企有新车型上市,包括问界M7、理想i6、Model 3等,覆盖不同级别和能源类型 [85] - 部分上市公司有重大资产重组、股权收购或增持计划等资本运作动态 [90][91][92][93][94][95] 河南省汽车行业动态 - 河南省在沪深两市有5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截至10月22日,宇通客车月涨幅4.55%,表现相对较好 [96][97] - 郑州市开展2025年“畅行焕新”绿色购车补贴活动,安排发放5.6亿元新能源购车补贴 [97] - 郑州交建投与宇通集团举行200台新能源轻卡交付及500台氢燃料轻卡战略签约仪式 [98] - 郑州日产官方宣布日产LCV研发中心在郑州成立,并推出全新Frontier Pro皮卡车型 [98][99]
京东5000万会员,能否拯救这款“国民好车”的滞销命运?
36氪· 2025-10-22 10:23
合作模式与角色定位 - 京东在“双十一”期间联合广汽集团与宁德时代推出“国民好车”,其角色专注于销售与用户洞察,不涉及汽车硬件制造,硬件部分完全由广汽和宁德时代负责 [1] - 此次合作模式被明确为京东仅参与汽车产业链的销售环节,并非跨界造车 [2] - 京东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其PLUS会员规模超过5000万,可为新车快速带来初始关注度和潜在客群 [14] 产品核心卖点与规格 - 新车将安全作为核心卖点,具体参数包括“>7吨承重”、“车身抗冲击性提升18%”、“半隐藏安全门把手”以及“麋鹿测试75km/h以上” [2] - 产品采用特斯拉Cybertruck同款的一体式热成型双门环设计,该设计只需一套冲压工具,一次冲压操作,相比传统多零件点焊式设计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减轻车身重量 [4] - 新车确认采用宁德时代的“巧克力换电”技术,可实现“99秒换电”,宁德时代计划在今年落成1000座换电站,明年累计落成2500座 [9] 车型推测与市场定位 - 结合采用一体式热成型双门环设计及宁德时代换电技术等信息,推测京东首款汽车大概率是基于广汽埃安UT的换电版本 [5][7] - 埃安UT换电版搭载54.036kWh电池组,纯电续航里程为500公里,比现款埃安UT最高续航高出80公里,预计高配版售价可能在12万元左右,定位10万级纯电动小型车市场 [9] - 现款埃安UT在9月份售出5337辆,未进入销量第一梯队,面临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等竞品的挤压 [9][17] 线上销售渠道分析 - 线上购车已有成功案例,五菱汽车在国庆期间通过抖音团购吸引2.3万名用户预订,最终成交2500辆车,成交总额达2.8亿元 [12] - 京东具备成熟的汽车生态链,其汽车事业部已搭建“买、配、养、用、换”的完整服务闭环,覆盖从线上选车到线下试驾、提车及售后保养等环节 [14] - 然而,除五菱等少数车企外,多数车企线上渠道的实际成交数据模糊,线上购车固有的弊端(如缺乏线下体验)仍是挑战,对于定价较高或缺乏绝对市场统治力的车型,用户决策更为谨慎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