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星愿

搜索文档
三个数据看成都上半年经济运行 “龙头”起舞 大块头跑得也很快
四川日报· 2025-07-31 15:01
| | | | 近年全国前十强城市 | | | | --- | --- | --- | --- | --- | --- | | | | | GDP同比增速一览(单位:%) | | | | 城市 | 2025年 下未生 GDP | 2025年 李度 GDP | 2024年 GDP | 2023年 GDP 增速 | 2022年 GDP 增速 | | | 增速 | 增速 | 增速 | | | | 上海 | 5.1 | 5.1 | 5.0 | 5.0 | -0.2 | | 北京 | 5.5 | 5.5 | 5.2 | 5.2 | 0.7 | | 深圳 | 5.1 | 5.2 | 5.8 | 6.0 | 3.3 | | 重庆 | 5.0 | 4.3 | 5.7 | 6.1 | 2.6 | | 广州 | 3.8 | 3.0 | 2.1 | 4.6 | 1.0 | | 苏州 | 暂不发布 | 6.0 | 6.0 | 4.6 | 2.0 | | 成都 | 5.8 | 6.0 | 5.7 | 6.0 | 2.8 | | L.L. . L.I.I.I | | | | | | 6月28日,2025中国·成都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上的 ...
上市即爆款?听劝升级三电终身质保!这家从0到1的新品牌,终于熬出头了?
电动车公社· 2025-07-17 23:33
行业趋势 - 今年新车设计呈现差异化趋势,车企向高性价比、高价值、个性化三个方向发展[1][2] - 不同定位车型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市场呈现"井水不犯河水"格局[3] 岚图FREE+产品策略 - 定价21.99万元起,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和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4] - 上市15分钟收获11583台大定锁单,预计月销持续破万[5][8] - 标配45度电池包,支持318km CLTC续航/140kW快充/V2V互充/6kW外放电[29] - 提供后驱版/四驱空悬版/运动定制版三款配置,覆盖不同需求用户[32][33] 产品竞争力 - 标配女王副驾、座椅通风加热按摩、AR-HUD等30项配置,选装件0元购[16][17] - 后排配备129°电动调节靠背、声学玻璃、电吸门等家庭友好配置[22][23] - 22扬声器7.1.4音响系统支持主副驾头枕独立音源[26][27] - 采用倍适登EDC可变阻尼减振器,保时捷同款悬挂技术[59] 华为技术赋能 - 乾崑智驾ADS 4系统在80km/h时速下成功规避掉落货物/Z字形障碍[40][42] - 砂石路面实现精准避障,紧急情况先制动后转向避险[43][48][50] - 电子电气架构开放度高,算法与底盘协同优化驾驶体验[50] 品牌发展历程 - 2021年首创可变光感天幕、2000MPa硅铝车门防撞梁等技术[55][57] - 用户规模从500名增长至5000名,形成深度共创模式[66][69][70] - 近期推出非营运车辆终身三电质保政策响应市场需求[73] 市场表现 - 岚图梦想家以1720台销量位居细分市场榜首[71] - 岚图FREE+以1510台销量领先问界M7 PHEV等竞品[72]
Model Y加长,能让特斯拉再次赢回中国市场吗?
36氪· 2025-07-17 20:40
特斯拉Model Y L车型发布 - 特斯拉宣布将在第三季度发布Model Y L车型 该车型为中国首发 海外市场也会上市 [2] - Model Y L为六座车型 长宽高分别为4976*1920*1668毫米 轴距3040毫米 相比2025款Model Y后轮驱动版长度增加179毫米 高度增加44毫米 轴距增加150毫米 [6] - 新车搭载前后双电机 前电机最大功率142千瓦 后电机最大功率198千瓦 动力属性有所提升 [6] - 消息公布后 特斯拉股价当日上涨3.50% 成交额达307.28亿美元 成为美股成交额第一名 [6] 中国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中国市场是特斯拉少数保持正增长的大市场 但市占率从2020年的15%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7.6% [9] - Model Y近半年销量171491辆 中国市场排名第三 前两名是吉利星愿和比亚迪海鸥 [10] - 3月和6月Model Y重回中国乘用车月销量榜首 其他月份被价位相似的小米SU7三度超越 [10] - 多个中国新能源品牌如小米、乐道、极氪等都在产品不同维度上对标Model Y [9][10] 产品策略与市场反应 - 中国消费者偏好大尺寸汽车 SUV车型6月零售达104.0万辆 同比增长18.5% [12] - Model Y L尺寸小于问界M8、理想L9等竞品 第三排舒适性受到质疑 [13] - 网传40万元预估售价引发消费者消极反应 普遍认为价格偏高 [15] - 理想汽车CEO李想表示Model Y L将定位20-30万元价格区间 避开理想i8的竞争 [16] 产能与供应链挑战 - 上海工厂产能受限 导致2月Model Y销量跌出中国乘用车前20名 [15] - Model Y L改动更大 对产能挑战更为艰巨 [15] - 特斯拉中国团队曾多次反馈产品跟不上中国市场需求的担忧 但未获积极回应 [12] 行业趋势与竞争态势 - 2025年将成为六座SUV车型上市大年 20万元级经济车型可能形成新蓝海 30万元以上高端车型将面临激烈竞争 [15] - 蔚来高管表示下半年六座SUV市场竞争将非常热闹 纯电趋势越发凸显 [19] - 外资车企加长版车型策略在中国市场屡试不爽 但仅靠加长不足以建立核心竞争优势 [19]
奇瑞再战小车,这次胜算几何
36氪· 2025-07-01 10:27
行业动态 - 纯电A0&A00级小车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参与者包括五菱宏光MINI EV、五菱缤果、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长安Lumin和一汽奔腾小马等 [1][3] - 1-5月纯电小车市场总销量达777740辆,其中比亚迪海鸥销量233126辆,五菱宏光MINI销量167068辆,吉利星愿销量164460辆 [4] - 比亚迪海鸥和吉利星愿通过技术迭代和极致性价比策略(售价5-8万元)重塑市场格局,带动行业进入精品化时代 [5][7] 奇瑞战略调整 - 公司推出奇瑞多米并计划明年发布全新QQ,旨在重建QQ序列纯电小车矩阵 [3][8] - 内部组织架构重组,成立QQ事业部和iCAR事业部,分别负责小车和大车业务 [12][15] - 此前产品策略摇摆导致资源分散,现需加速追赶吉利、比亚迪等竞争对手 [17][18] 产品表现 - 奇瑞现有车型销量疲软:1-5月QQ冰淇淋销量13144辆,eQ1小蚂蚁销量9200辆,大蚂蚁仅1069辆 [4] - 多米定位过渡产品,轴距和设计较小蚂蚁、QQ冰淇淋有提升,但明年全新QQ才是重点 [8][10] - iCAR品牌聚焦A级及以上车型,iCAR 05计划下半年发布,V23将转移至新工厂生产 [15] 竞争分析 - 吉利星愿以6.98-9.88万元售价+410公里续航+智能配置(如540度全景影像)成为爆款 [5] - 比亚迪海鸥凭借7万级定价+DiPilot 100智能驾驶辅助+2500mm轴距设计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7] - 五菱通过宏光MINI EV四门四座版和缤果形成产品组合,强化市场吸引力 [10] 市场趋势 - 纯电小车消费从功能导向转向品质体验导向,技术普惠使5-8万元车型具备智能化和长续航特性 [7][10] - 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海外市场潜力大,但奇瑞因前期资源倾斜不足面临追赶压力 [21] - 长城欧拉近期换帅,显示传统车企正重新重视该细分市场 [19]
比亚迪告别闪电战
芯世相· 2025-06-27 18:28
核心观点 - 比亚迪通过持续降价策略实现销量与利润双增长,2024年净利润达402.5亿元,毛利率升至21.02%,2025年Q1净利润同比增长100.38% [2] - 公司采取"以战养战"模式,通过价格战清库存、维持产能利用率并挤压对手,但面临高端化进展缓慢(腾势/仰望缺乏爆款车型)及经销商库存压力(库存深度达3.21个月)的挑战 [12][14][15] - 产业链垂直整合(弗迪系子公司)与资金周转策略(应付账款周转160天 vs 应收账款周转30.5天)构成成本优势,但新规要求账期缩短至60天将改变原有模式 [16][21][26] - 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极(前5月出口37.4万辆同比+112%),但需应对本地化生产压力(欧盟调查匈牙利工厂)及贸易壁垒 [33][38] 产能与扩张战略 - 2021-2024年乘用车产能从60万辆暴增至428万辆,员工从29万增至90万,固定资产净值增长380%至2622亿元 [9] - 2025年目标销量550万辆(国内470万辆),计划5年内将合资品牌份额从40%压缩至10% [8] - 机器设备折旧周期缩短导致2024年折旧摊销达756亿元,倒逼高产能利用率 [10] 供应链管理 - 弗迪电池外供客户从2017年4家增至2023年34家,外供业务补充整车降价空间 [17][18] - 取消供应代理商环节,2024年要求供应商降价10%,占用上下游资金近4000亿元(应付账款2507.7亿+其他应付款1434.7亿) [20][21][22] - "八合一"电驱系统比分散部件节省20%成本,海豹车型生产成本比Model 3低15% [16] 市场表现与竞争 - 2025年前5月国内销量同比减少3.2万辆,吉利星愿取代海鸥成为纯电销冠 [12][33] - 5月发起第三轮降价(最高降34%),秦PLUS DM-i降至6.38万元,智能电动车首次进入5万元区间 [2] - 2023-2024年出口量从24.3万辆增至43.3万辆,计划2026年海外产能达70-80万辆 [33][38] 战略转型 - 6月起调整经销商政策(单车激励666元),应对账期新规与反内卷倡议 [30][31] - 出海与高端化为未来三年核心,但方程豹推出13.38万起车型显示高端化承压 [14][33] - 全球布局滚装船(9200辆级"深圳号")及海外工厂(泰国/匈牙利/土耳其) [35][37]
蔚来萤火虫推租电模式 价格下探至7.98万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4 18:57
行业趋势 - 车市竞争加剧 越来越多车企进入10万元以下市场 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提振销量 [1] - 10万元以内性价比小车展现出较强销量潜力 例如比亚迪海鸥5月销量突破6万辆 吉利星愿月销达3.9万辆 [2] 公司动态 - 蔚来推出萤火虫车型BaaS电池租用方案 自在版售价从11.98万元降至7.98万元 发光版从12.58万元降至8.58万元 降幅达4万元 [1] - BaaS方案电池月租费用为399元 该方案自2020年8月推出以来渗透率长期高于80% [2] - 萤火虫5月销量仅3680辆 未达预期 公司希望通过价格进一步下探提振销量 [2] 产品策略 - BaaS方案实现车电分离 降低购车门槛 用户无需承担电池衰减风险 可享受电池升级红利 [2] - 萤火虫车型价格首次下探至10万元以内 旨在提升市场竞争力 [2] 市场表现 - 比亚迪海鸥5月销量6万辆 成为品牌最畅销车型 吉利星愿月销3.9万辆 [2] - 萤火虫5月销量3680辆 与竞品差距显著 [2]
车圈为什么没有产生LABUBU?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17 20:19
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了国产纯电精品小车未能复制泡泡玛特LABUBU现象级成功的原因,指出缺乏文化底蕴、情绪价值塑造不足以及过度自信的开发逻辑是主要障碍 [1][2][27] - 强调真正的情绪价值需要文化基因、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的深度结合,而非简单模仿或参数堆砌 [37][38][39] - 提出汽车行业应学习泡泡玛特的用户洞察方法,避免精英主义开发思维,才能创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原创品牌 [18][25][41] 情绪价值构建 - LABUBU的成功源于"萌与拽"的造型矛盾感+泡泡玛特积累的潮玩品牌认知,形成独特情绪价值体系 [4][6] - 传统精品小车如MINI、smart、ID.3均通过强化性能基因或文化标签建立情感化叙述逻辑 [7][8][9] - 国产小车存在标签堆砌问题,例如某车型定位"比smart更MINI,比MINI更smart"暴露文化不自信 [11][12][13] 用户洞察方法论 - 泡泡玛特通过潮流玩具展观察艺术家作品销售速度、自动贩卖机测试点位等用户反馈机制精准把握需求 [18] - 汽车行业成功案例包括五菱缤果、比亚迪海豚等产品,均遵循用户需求导向开发逻辑 [22] - 批评某些车企采用"做梦灵感"式的强权开发体系,无视用户审美需求导致商业资源浪费 [24][25] 品牌形象管理 - 车企价值观直接影响用户社群形象,过度辩解或攻击友商会破坏品牌高端化定位 [30][31] - 健康社群应营造快乐氛围,建议学习自黑梗文化而非指责用户吐槽 [34][35] - 豪华品牌用户追求稳健可靠形象,与舆论攻讦行为存在本质冲突 [32][33] 行业发展建议 - 汽车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需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打造具有文化厚度的品牌 [41] - 长期成功产品需完成从商品到文化资产的跃迁,建立用户身份认同 [39][40] - 呼吁行业放弃价格战思维,专注构建不可替代的情绪价值体系 [42]
一周要闻·阿联酋&卡塔尔|速卖通在中东上线卖车业务/卡塔尔去年LNG出口占全球18.8%
36氪· 2025-06-16 18:16
跨境电商与新能源车 - 速卖通AliExpress上线卖车业务 中东地区率先开售 主要车型包括比亚迪元、吉利星愿、小米SU7、理想L7、小鹏G9等中国新能源车 部分车型加入百亿补贴品牌出海计划 [2] - 速卖通成为"出海四小龙"中首个开展卖车业务的平台 [2] 绿色金融与债券发行 - 中国工商银行在纳斯达克迪拜交易所挂牌上市"碳中和"主题绿色债券 发行规模总计17.2亿美元 包含美元和离岸人民币两个币种 三只债券 [2] - 迪拜分行发行债券规模为30亿人民币 债券符合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和中国绿色债券原则 [2] 航空业合作 - 阿联酋航空与中国国际航空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计划在特定航线实施代码共享合作 覆盖中阿主干航线及北京和迪拜以外的延伸航点 [2] 区域经济合作 - 迪拜南城自贸区与中国方面就深化物流合作展开对话 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与迪拜发展战略对接 [3] - IFZA自由区与海南自贸港签署合作协议 共建中阿商业桥梁 [3] - 香港与阿联酋经济关系持续增长 双方在金融和商业领域形成互补优势 [3] 电竞产业发展 - 迪拜已聚集350多家电子游戏相关企业 其中260家专注于游戏开发 占总数74% [4] - 67%的企业总部位于迪拜 12%为全球大型科技公司 自2023年11月项目启动以来新增60家企业 增长率达16.6% [4] - 全球电子游戏市场总值预计达2000亿美元 [4] 能源行业动态 - 海通国际全面看好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六家上市子公司 给予全部"优于预期表现"评级 [4] -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启动50亿美元天然气开发项目 预计到2029年EBITDA增长40% [6] - 博禄公司与ADNOC L&S签署价值5.31亿美元物流协议 期限15年 旨在提升石化产品出口能力 [7] 房地产与商业发展 - 迪拜代币化房产项目创销售纪录 149位投资者来自35个国家 1分58秒售罄 [5] - 阿布扎比启动KIZAD商务区建设 总面积410平方公里 位于连接阿布扎比和迪拜的E11高速公路沿线 [5] 特许经营产业 - 阿联酋特许经营产业年收入突破1000亿迪拉姆 年均增幅达15% [6] 卡塔尔经济 - 卡塔尔2024年LNG出口量达7723万吨 占全球总量18.8% 与美、澳共同包揽全球60%出口份额 [7] - 世界银行预测卡塔尔2026年和2027年实际GDP增长率将达5.4%和7.6% 超过其他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 [8] - 卡塔尔IT行业到2029年将带来23.1亿美元增长机遇 预计复合年增长率为8.5% [8] - 卡塔尔上市公司第一季度总盈利增长0.9%至36.2亿美元 主要得益于银行、房地产和能源行业 [8]
“引擎”轰鸣!成都经开区汽车“军团”全力冲刺“双过半”
新浪财经· 2025-06-16 16:08
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现状 - 成都经开区汽车企业正全力冲刺"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为全年目标奠定基础 [1][3] - 领克汽车成都工厂采用双班生产模式 日整车产量超1000台 产品涵盖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型 [3] 领克汽车成都工厂表现 - 领克汽车自2020年投产以来持续壮大 已导入领克06EM-P、领克Z20、极氪X、吉利星愿等多款热门车型 [5] - 领克Z20纯电SUV上市两个月交付量破万台 吉利星愿多次成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冠军 [5] - 2024年1-5月产量达10.23万辆(同比+181.46%) 产值84.48亿元(同比+165.62%) [7] - 预计2024年上半年产量13万台 产值超100亿元 全年目标产量翻番至20万台 产值180亿元 [7] 其他整车企业动态 -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生产线每分钟下线一辆新车 主要生产速腾和捷达系列 2024年将推出捷达全新SUV 2025年推出首款纯电车 [9] - 一汽丰田成都公司2025年定为"高产大干年" 全新亚洲龙一季度增产1331台(同比+219%) 二季度单台生产节拍加快17% [11] - 沃尔沃成都基地第100万辆整车下线 工厂正进行电动化改造 将推出多款高端新能源车型 [11] 成都经开区整体数据 - 聚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神龙、沃尔沃、领克等整车企业 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 [13] - 2025年1-4月整车产量26.71万辆(同比+29.29%) 产值286.77亿元(同比+23.84%) 其中新能源车产量7.57万辆(同比+450.49%) [13]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企业加速导入新能源车型 推动区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9][11]
【国金电新】吉利汽车公司深度:低成本路线、强爆款打造、经营持续向上,自主龙头车企再进发
新兴产业观察者· 2025-06-14 18:58
投资逻辑 - 公司经历底部反转后经营势头持续向上:2025年4月销售乘用车23.41万辆,同/环比+52.7%/+0.8%,25年累计93.8万辆,同比+49.1%;其中电车12.6万辆,同/环比+144.2%/+4.9%,25年1-4月累计46.5万辆,同比+137.7% [1] - 困境反转核心原因:1)低成本路线落地:推出GEA平台和EM-i超级混动技术;2)强爆款周期:24年下半年起进入新车周期,25年推出10款新车;3)内部整合后经营持续向上,关联交易和资源浪费大幅减少 [2] - 25Q1扣除汇兑收益后归母净利润34.9亿元,同/环比+123.3%/-10.5%;Q1单车净利0.67万元,同/环比+102.9%/-10.3% [2] - 后续将进入量利齐升阶段:1)电车产品矩阵仍不完善,规模效应有望进一步扩张;2)成本劣势持续缩小;3)产品覆盖范围广,抗压能力强 [3] 公司结构 - 吉利汽车(0175.HK)为吉利控股集团全资子公司,旗下分为吉利燃油车、吉利银河事业群、极氪科技事业群 [5] - 吉利燃油车:定位大众品牌,包括帝豪、缤越、博越、星越等产品 [6] - 吉利银河事业群:由几何和银河合并而来,定位大众市场,包含几何系列和银河系列 [6] - 极氪科技事业群:由极氪和领克整合而来,定位中高端市场,极氪向上(高端纯电和大型插混),领克向宽(中高端市场大众部分) [7][8] - 其他业务:包括零部件收入和联营、合营公司投资收益,如吉致金融(持股75%)、宝腾(持股49.9%)、雷诺韩国(持股34%)等 [10] 销量表现 - 2025年4月销售乘用车23.41万辆,同/环比+52.7%/+0.8%,25年1-4月累计93.8万辆,同比+49.1%;电车12.6万辆,同/环比+144.2%/+4.9%,25年1-4月累计46.5万辆,同比+137.7% [13] - 出口短期承压:4月出口2.4万辆,同/环比-36.7%/-34.9%,主要受俄罗斯市场低迷影响(24年俄罗斯销量占出口总量49.1%) [14] - 分品牌表现:1)吉利银河4月销售9.7万辆,同比+285.2%;2)领克4月销量2.8万辆,同比+47.3%;3)极氪4月销量1.4万辆,同比-14.7%;4)吉利燃油车4月销量9.6万辆,同比+3% [19][25] 盈利表现 - 24年全年销售汽车217.7万辆,同比+32%;营收2401.9亿元,同比+34%;净利168.1亿元,同比+240.3% [39] - 25Q1销售汽车70.4万辆,同/环比+47.9%/+2.4%;营收725亿元,同/环比+38.6%/+0%;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环比+262.9%/+51.8% [39] - 盈利逆转核心:1)吉利银河爆款频出(E5、星愿、星舰7);2)极氪24Q3实现稳定盈利 [46] - 25Q1吉利银河单车净利达0.31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48] 业绩向上原因 低成本路线落地 - GEA架构降本效果:1)模块化设计提升零部件复用率;2)削减底盘用料;3)零部件自研自供比例提升;4)电子电气架构集成度提升 [52][53] - EM-i单档混动技术:1)1.5L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46.5%;2)单档设计减少机械复杂度,降低成本 [55] - 银河星舰7成本相对银河L7低约2.2万元 [56] 强爆款打造能力 - 燃油车爆款:博越(紧凑型SUV)、星越L(德系风格燃油车) [69][76] - 高端车型爆款:极氪001(猎装车)、领克900(大六座SUV) [86][91] - 大众市场爆款:银河E5、星愿、星舰7 [46] - 爆款核心:1)产品性价比卓越;2)产品精细化打造能力强 [97] 内部整合加速 - "台州宣言"后整合动作:1)几何并入银河;2)收购宁波乘用车;3)母公司资产并入;4)极氪与领克合并;5)私有化极氪 [103][104] - 整合意义:1)减少资源浪费;2)解决品牌定位重合;3)加强协同效应;4)提高零部件复用率;5)降低研发费用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