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搪胶毛绒玩具
icon
搜索文档
每天摸过1500个Labubu脸蛋的家庭女工,日薪50元
虎嗅· 2025-07-01 18:27
潮玩产业链分析 - Labubu系列潮玩由泡泡玛特旗下推出 初代产品拍卖价达108万元 多个国家门店出现抢购现象[6] - 东莞是全国最大玩具出口基地 聚集4000多家玩具生产企业 近1500家配套企业 中国85%潮玩产自该地[15] - 2020年东莞有超30家代工厂为泡泡玛特供货 同时也是"祖国版"Labubu主要供应地[15] 搪胶产品生产环节 - 搪胶脸生产包含模具制作、PVC液体成型、削边、上色、喷油等10余道工序 需经至少10名工人处理[20] - 小型搪胶厂Labubu尺寸搪胶脸报价5元/个 加上毛绒身体超15元/个 明确拒绝仿制订单[15] - 中型塑胶玩具厂拥有150名工人 专注海外IP潮玩代工 同样不接Labubu仿制订单[19][21] 生产环节人工成本 - 家庭女工从事"削裙边"工序 每件报酬3.5分钱 日处理1500件收入50-60元[7][10] - 正规工厂老年女工月收入5000-6000元 需承担削边、上色等多道工序[16] - 搪胶炉技术工月薪可达万元 负责模具操作和PVC成型关键工序[17] 娃衣配套产业 - 娃衣工厂批发价15-30元/套 电商平台零售价达工厂价2-3倍 部分单品售价数百元[26][27] - 缝制工序外包单价2元/件 家庭女工实际到手约0.35元/件 日产量千件月入可达7000元[25][26] - Labubu热潮带动娃衣需求激增 工厂近期接到大量该系列订单[26] 市场供需变化 - 泡泡玛特618期间大规模补货 Labubu系列盲盒二手价格下跌50%[28] - 产业链存在明显价值分配不均 终端售价千元产品与3.5分/件的人工成本形成巨大反差[6][7] - 东莞产业集群形成完整分工 从模具开发到成品组装具备全链条生产能力[15][19]
Labubu多渠道补货开启预售,预售发货已排至9月下旬
齐鲁晚报· 2025-06-19 11:29
产品补货与预售情况 - Labubu搪胶毛绒玩具3 0——前方高能系列开启多渠道补货 并采用预售模式 预售发货排期已延至9月下旬[1] - 泡泡玛特抖音官方旗舰店直播间几分钟内售罄 部分订单需等待至7月28日发货[1] - 预售批次持续增加 但主播表示补货信息不透明 需通过突袭上架方式获取[5][6] 消费者反馈与市场情绪 - 消费者对预售等待时间(如9月22日)表现出矛盾心理 既庆幸抢购成功又对延迟发货不满[4][5] - 部分用户认为公司通过扩大预售规模降低稀缺性 可能影响产品长期价值(提及99元定价存疑)[4][9] - 有消费者因抢购疲劳选择放弃 转向其他系列产品[11][12] 二级市场与黄牛动态 - 咸鱼平台二手Labubu3 0价格下降6%-9% 黄牛收购价降至650-800元/端(整盒)[14] - 黄牛群出现1200元高价预售转卖未成交 市场预期价格随发货日期临近递减[14] - 网友推测黄牛可能低价收购路人订单 但预售放量或抑制二级市场溢价空间[10][14] 公司策略与行业观察 - 公司内部人士称预售模式旨在优化发售环节 应对全球高热度和黄牛问题[14] - 行业对比显示部分用户参考马卡龙等系列历史价格走势 认为Labubu仍具升值潜力[9] - 直播运营策略强调快速抢购 反映潮玩行业典型的饥饿营销与库存管控特征[6][10]
名创暴跌? 没有IP魂,搬不来下一个“泡泡玛特”
海豚投研· 2025-05-23 21:43
北京时间5月23日下午,名创优品(9896.HK)(MNSO.N)发布了2025年Q1业绩,虽然整体营收端符合预期,但最大的问题在于营销费用大幅飙升后核心经营利 润不及预期。 具体要点如下: 1、营收整体符合预期 :25Q1名创集团层面实现总营收44.3亿元,同比增长19%,基本符合预期。拆分来看,国内实现营收28.4亿元,同比增长13.3%。由于公司从 去年开始明确表示放缓国内的开店速度,注重门店的精细化运营,因此市场对国内Q1的预期并不高,而实际上在名创Q1大幅关店的基础上由于 1)名创主品牌单 店营收环比改善,2)高毛利潮玩放量带动Top toy增速提速,最终达到了市场预期。 海外地区实现营收15.9亿元,同比增长30%, 在去年高速开店的基础上,海外营收端增速却从去年40%+掉到了30%,只能说明同店营收表现不是很好,海外营收 占比也从45%下降至36%,不及海豚君的预期。 2、海外开店节奏放缓。 从开店数量上看, 25Q1国内净减少111家门店,这也是名创首次出现总门店数量的下滑 ,从结构上看,关店主要集中在二线及以下城市, 结合电话会内容,海豚君推测主要以清理小加盟商的亏损门店为主。而一线城市则主 ...
拉布布爆火背后的谷子经济:IP为王,潮玩企业转型突围
南方都市报· 2025-04-30 22:48
LABUBU第三代产品市场表现 - 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前方高能"系列在中国内地线上平台秒速售罄,海外市场如美国洛杉矶、英国伦敦等地线下门店出现连夜排队现象,相关话题"抢LABUBU"登上微博热搜 [1] - 由于供不应求,官方旗舰店发货时间已排至6月15日,消费者转向二手平台购买,端盒原价594元被炒至900-2000元,单个盲盒溢价20-60元,隐藏款售价高达1980元(原价99元)[3][6] - 历史联名款价格涨幅显著,LABUBU与Vans联名款发售价599元,二手市场价格飙升至3.45万元,涨幅达数十倍 [6] 泡泡玛特财务与业务数据 - 2024年泡泡玛特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其中THE MONSTERS系列(含LABUBU)营收30.4亿元,同比增长726.6%,成为公司第一大IP [15] - 2024年一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大增165%-170%,中国市场增长95%-100%,海外市场增长475%-480%,美洲/欧洲/亚太(不含中国)分别增长895%-900%/600%-605%/345%-350% [14][15] - 线下渠道收益增长85%-90%,线上渠道增长140%-145%,显示全渠道协同效应 [15] 潮玩行业发展趋势 - 谷子经济(含盲盒、手办等)在Z世代推动下从小众迈向大众,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5% [16] - 行业转型特征明显:从"渠道为王"到"IP为王"、从"产品零售"到"内容生态"、从"本土竞争"到"全球角逐" [16] - 名创优品旗下TOP TOY通过合作150+全球IP(如迪士尼、哈利波特)实现年营收9.84亿元(+44.71%),搪胶毛绒品类累计销量130万个,销售额1亿元 [16][17] - 国漫IP如哪吒带动灵动创想等企业拓展玩具、食玩等多领域,行业未来竞争核心在于文化IP输出、技术供应链和沉浸式体验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