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擎天柱机器人Optimus
icon
搜索文档
特斯拉CEO马斯克万亿薪酬方案获批,身家或将超2万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11-07 11:52
股东大会核心决议 - 针对特斯拉CEO马斯克最高可达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超过75%的股东投票通过 [1] - 该天价薪酬计划有利于股东,因为马斯克必须确保特斯拉实现一系列目标才能获得报酬 [4] 薪酬方案具体细节 - 薪酬方案将最多授予马斯克额外4.237亿股特斯拉股权 [4] - 马斯克需要在未来7年半内继续担任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通过达成里程碑目标分12期领取股票 [4] - 完成一期目标可获得相当于特斯拉当前股票约1%的股权,最高可获得公司12%的股份 [4] - 获得当期股票后需等待7年半或10年之后才能出售 [4] - 目前马斯克持有特斯拉约13%股份,若拿满所有奖励,持股比例将提升至约25% [5] - 按特斯拉市值8.5万亿美元计算,马斯克在特斯拉的股票价值将超过2万亿美元 [5] 薪酬方案里程碑目标 - 特斯拉市值从目前的约1.5万亿美元提升至8.5万亿美元 [4] - 核心利润达到4000亿美元 [4] - 交付2000万辆特斯拉汽车 [4] - 实现1000万个FSD(完全自动驾驶)的活跃订阅用户 [4] - 交付100万台机器人 [4] - 100万辆无人驾驶出租车投入商业运营 [4] - 达成市值增长到2万亿美元、销售1150万辆新车等运营目标后,马斯克可获得第一批股票 [5] 技术进展与未来规划 - 马斯克相信在未来几个月内,FSD就能够使司机在开车的同时发短信 [6] - FSD在一些海外市场的审批预计会有进展 [6] - 特斯拉将于2026年4月开始量产Cybercab [6] - 特斯拉需要"廉价"和"节能"的芯片用于机器人,Optimus的生产成本约为每台2万美元 [6]
特斯拉机器人概念股曝光(附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12:39
AI领域发展 - AI硬件企业如英伟达近期表现突出,带动产业链相关公司如工业富联、新易盛、胜宏科技实现业绩和股价双增长 [2]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AI领域下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在服务场景中展示出精准操作和语音识别能力 [2] - 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已在洛杉矶主题餐厅投入应用,能够完成盛装爆米花等复杂服务任务 [2]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 - 马斯克预测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业务年收入可能达到30万亿美元,全球需求或达数百亿台,远超当前汽车业务规模 [3] - 特斯拉计划2026年启动擎天柱量产,目标未来五年实现年产100万台 [3] -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53亿美元,2028年突破20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4][3] A股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概念股 - 45只A股股票同时具备特斯拉和人形机器人概念,其中拓普集团、三花智控、科达利机构关注度最高 [6] - 拓普集团获31家机构评级,华安证券看好其机器人电驱执行器业务技术积累 [6] - 三花智控深度绑定特斯拉,为人形机器人执行器主力供应商,银河证券预计其相关业务收入将快速增长 [6] - 科达利计划3年内实现年产20万台专用减速器,东兴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业务或成其第二成长曲线 [6] 概念股财务预测 - 拓普集团2024年净利增速预测20.79%,2025年24.06%,2027年21.81% [7] - 三花智控2024年净利增速预测20.65%,2025年17.25%,2027年20.50% [7] - 胜宏科技2024年净利增速预测310.98%,年内涨幅达467.75%,表现最为突出 [7] - 金力永磁2024年净利增速预测121.45%,年内涨幅56.86% [7]
汽车只是序章?马斯克勾勒特斯拉“终局”:机器人、AI、自动驾驶驱动30万亿美元帝国
华尔街见闻· 2025-07-28 11:45
特斯拉长期愿景 - 公司终极估值目标为25-30万亿美元,核心驱动力为人形机器人Optimus和自动驾驶技术,而非传统汽车业务 [1][4][33] - Optimus被视为"世界上最大的产品",潜在市场需求达200-500亿台,若年产10亿台且单价3000美元,年收入可达30万亿美元 [5][26] - 自动驾驶业务将采用"Uber+Airbnb"混合模式,部分车辆由公司运营,部分由车主共享 [8][22] 技术协同与创新 - Optimus复用汽车业务的自动驾驶AI计算机和电池技术,体现算力、能源与制造协同 [4][44] - AI发展被形容为"超音速海啸",xAI正推进120亿美元融资用于芯片采购和数据中心建设 [6][2] - Neuralink短期聚焦医疗应用(如瘫痪治疗),长期目标为人机共生与"概念性心灵感应" [35][39] 业务增长与布局 - 能源业务2024年预计营收101亿美元(同比+67%),储能部署31.4 GWh,毛利率超26% [7][2] - 星舰项目致力于完全可重复使用,目标降低太空运输成本至猎鹰1号水平,支持多行星文明 [12][14] - Robotaxi专用车型Cyber cab将与Model 3/Y共存,满足不同乘员需求 [20][21] 产品路线图 - Optimus跳过第二代直接开发第三代,计划2025年大规模量产,初期应用于高价值场景(如医疗护理) [25][27] - 全自动驾驶技术2024年将在美国多城市推广,2025年进入国际市场 [44] - Roadster项目年底进行演示,虽对财务影响有限但具技术展示价值 [24] 市场影响与行业变革 - 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比全自动驾驶更具变革性,将重塑全球劳动力市场 [27][30] - AI与机器人可能将经济规模扩大10倍以上,消除物质短缺但带来"人生意义"的哲学挑战 [30][60] - 技术组合(AI+机器人+脑机接口)可能实现人类智能增强与"意识备份" [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