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D(完全自动驾驶)

搜索文档
马斯克的豪赌危险了: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难以推广
财富FORTUNE· 2025-07-27 21:03
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现状 - 特斯拉在奥斯汀推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仅运行三周就扩展范围 但出现软件未能识别火车导致安全员紧急干预的情况[1] - 目前服务仅投放约10辆车 导致等待时间长达20分钟 用户建议增加车辆数量以缩短等待时间[1] - 特斯拉全自动驾驶软件在过去四年取得进步 但仍存在闯红灯、错误车道行驶等问题 平均每340英里(547公里)发生一次严重脱管[3] 技术成熟度与扩展挑战 - 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尚未达到马斯克5月提出的支持1万辆汽车规模的目标 专家认为当前技术不足以支撑服务扩展[1] - 最新FSD版本13.2.9仍存在明显缺陷 奥斯汀车队表现与公众版本相似 显示核心技术未完善[3] - 自动驾驶技术需要达到近乎完美的安全水平才能扩大规模 但特斯拉目前未显示出这种能力[1] 公司战略与市场反应 - 特斯拉可能因电动汽车销量下滑和Cybertruck商业失败而急于推出自动驾驶服务以提振投资者信心[3] - 马斯克将公司未来押注于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计划用其利润资助Optimus人形机器人项目[7] - 市场对特斯拉年内提供功能完备无人驾驶服务的预期从86%降至42% 显示信心大幅下降[14] 数据透明度问题 - 特斯拉拒绝公开自动驾驶安全数据 反而要求联邦监管机构封存相关记录[10] - 公司仅公布季度碰撞统计数据(744万英里/事故) 但该数据未经独立审核且包含人工干预情况[11] - 专家强调公共道路行驶的自动驾驶车辆数据应公开透明 才能赢得公众信任[11] 服务扩展争议 - 特斯拉近期服务范围扩展被质疑为公关噱头 实际运营车辆数量和服务人数仍受限制[13] - 服务区域形状和车费调整(4.20美元至6.90美元)被认为带有马斯克个人风格 缺乏专业性[12] - 专家警告在技术未成熟情况下强行扩展服务将置乘客于风险之中[14]
特斯拉暴跌8%,交出10年来最惨季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23:26
股价表现 - 特斯拉股价7月24日晚下跌超8%,创6月5日以来最大跌幅,年内累计下跌约23% [1]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低于华尔街预期的226亿美元,创十多年来最大季度跌幅 [2]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下降16% [2] - 第二季度毛利率17.2%,低于去年同期的18% [2] - 主营业务汽车销售收入166.61亿美元,同比下滑16%(较一季度20%降幅有所放缓) [5] - 公司总营业收入同比降幅从一季度9%加速至12%,创2012年来最大单季营收跌幅 [5] 全球销量表现 - 季度交付量38.41万辆,同比减少近6万辆,暴跌13.5%,连续两个季度两位数下滑 [4] - 上海超级工厂交付量19.17万辆创历史新高,占全球产量47% [4] - 中国市场贡献全球销量34%,6月国内销售61484辆,环比上涨59%,同比微增3.7% [4] - 欧盟5月新车注册量仅8729辆,同比锐减40.5%,市场份额跌至1.2% [4] 非汽车业务亮点 - 全球储能系统新增装机容量9.6吉瓦时,能源业务毛利润达8.4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7] - Powerwall家用储能系统连续5个季度刷新装机量纪录 [7] - 新增超2900个超级充电桩,推动服务收入增长17% [7] 市场竞争与挑战 - 比亚迪4月欧洲纯电车型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5月在欧盟和英国注册量同比飙升397% [9] - 中国品牌在配置、用户体验和价格上赶超特斯拉,如极氪、小鹏等推出800V高压平台车型 [11] - 华为、小鹏等智驾技术跻身第一梯队且价格更具优势 [11] - 特斯拉中国市占率从2020年15%峰值萎缩至7.6% [10] 战略调整与新产品 - 计划年内推出"更便宜的车型",6月已开始生产,预计第四季度推出 [13] - 中国特供车型Model Y L(六座)将于秋季上市 [13] - Robotaxi服务已行驶超7000英里,计划扩展至美国多地,目标年底覆盖半数人口 [13] - 第三代人形机器人预计明年量产,5年内年产10万台,远期目标年产1000万台 [14] 政策与舆论风险 - 美国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9月底终止,特斯拉订单交付将"存在不确定性" [9] - 关税成本增加约3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影响电池部门 [9] - 自动驾驶技术宣传陷入风波,或因误导宣传面临巨额赔偿与品牌信任危机 [13]
特斯拉Autopilot宣传涉误导,美国加州经销商执照面临危机
环球网资讯· 2025-07-23 11:14
特斯拉与加州DMV法律纠纷 - 特斯拉因夸大自动驾驶技术宣传面临加州经销商执照暂停风险 听证会于7月21日启动 为期五天 [1] - 加州是特斯拉美国最大市场 占全美电动车销量三分之一 若处罚实施将重创其销售与生产体系 [1][4] - 案件可能波及全美电动车市场格局 佛罗里达州同步审理另一起涉及Autopilot的致死案件 [1][4] 监管机构指控内容 - 加州DMV指控特斯拉2021-2022年广告暗示Autopilot和FSD可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违反消费者保护法 [3] - 宣传材料未区分技术愿景与现实能力 例如宣称可应对交通信号灯但实际在暴雨等场景需人工接管 [3] - 特斯拉被指未充分警示"幽灵刹车"等安全隐患 导致多起事故 [3] 特斯拉辩护立场 - 公司辩称广告存在语境缺失 用户协议和车辆显示屏均注明需驾驶员保持注意力 [3] - 通过"影子模式"持续收集数据优化算法 主张监管部门自2014年知晓命名应视为默示许可 [3] 案件最新进展 - 2024年6月加州法官裁定特斯拉宣传可能诱导消费者过度依赖辅助系统 增加事故风险 [4] - 若维持原判 特斯拉需向加州FSD车主提供赔偿 并面临执照吊销 [4] - 弗里蒙特工厂年产65万辆Model S/X/3/Y等车型 案件影响其北美核心生产基地 [4] 潜在行业影响 - 案件可能引发全美监管整顿 两起案件若均败诉将导致巨额赔偿与品牌信任危机 [4]
夸大技术、误导消费者?加州或吊销特斯拉销售执照
观察者网· 2025-07-22 17:33
特斯拉与加州DMV的法律纠纷 - 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指控特斯拉夸大Autopilot和FSD技术能力,并误导消费者,听证会为期五天,可能影响特斯拉在加州的销售许可 [1] - 加州监管机构指出特斯拉在2021年和2022年的推广中存在"虚假或误导性"陈述,包括描述系统可"无需驾驶者操作"完成驾驶 [1] - 特斯拉辩称其言论受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并认为DMV断章取义,忽略了公司提供的系统警示说明 [1] 特斯拉在佛罗里达州的诉讼 - 特斯拉在迈阿密面临陪审团审判,争议点为Autopilot是否对2019年一起致命行人事故负有部分责任 [2] - 特斯拉律师强调马斯克关于车辆无人工干预行驶的言论是面向未来的,不代表当前技术水平 [2] - 原告方专家卡明斯教授认为特斯拉的陈述可能导致驾驶员对车辆能力产生错误认知并懈怠 [2] 自动驾驶技术名称争议 - 专家卡明斯指出"Autopilot"名称可能误导消费者,使其对车辆能力产生过度信任 [3] - 卡明斯认为航空领域的Autopilot技术成熟,但汽车领域的应用效果不同 [3] 特斯拉的未来风险 - 加州和佛州对特斯拉辅助驾驶系统的审查给公司带来重大风险,因特斯拉未来押注于自动驾驶和Robotaxi落地 [3] - 特斯拉否认在加州和佛州案件中存在不当行为,但未来一年还将面临多起涉及辅助驾驶的致命事故诉讼 [4]
从“技术验证”转向“场景落地”自动驾驶赛道万亿级市场开启
上海证券报· 2025-07-09 01:46
自动驾驶行业发展趋势 - 自动驾驶技术正从技术验证加速转向场景落地,2025年上半年被视为商业化关键拐点 [1] - L2级自动驾驶渗透率持续提升,L3级产品逐步落地,2040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规模或达1.2万亿美元 [1] - 中国牵头制定的自动驾驶国际标准发布,体现产业全球影响力 [1] 车企与供应链动态 - 比亚迪、长安、吉利等主流车企密集推进智驾战略,比亚迪智驾车型5月销量达23.1万辆,累计智驾车型销量超71万辆 [2] - 华为与上汽联合打造"尚界汽车",首款车型拟2025年下半年上市 [2] - Momenta与智己汽车等六品牌深化合作,累计量产车型超130款 [2] - 禾赛科技规划2025年激光雷达年产能超200万辆 [2] 技术升级与成本优化 - L2级自动驾驶功能正从中高端车型下放至中低端市场,硬件供应链价格下降推动"全民智驾" [3] - 华为、小鹏、蔚来等推出端到端大模型,L3级自动驾驶有望2025年落地 [2][3] 资本市场与融资活动 - 2025年上半年超10家自动驾驶产业链企业冲刺港股IPO,包括易控智驾、驭势科技等 [4] - 行业上半年公开近80起投融资,总额超135亿元,L4级场景企业获政策与资金双重关注 [4][5] 细分场景商业化进展 - 无人配送领域:菜鸟无人车覆盖全国200+城市500+区县,新石器无人车全球交付超6000台,年内订单超2万辆 [5] - 矿区无人驾驶:易控智驾2024年收入9.86亿元(同比+264%),服务24个头部企业矿区 [5] - Robotaxi扩张:百度萝卜快跑订单超1100万次,文远知行车队超1200辆,小马智行测试里程突破4500万公里 [6][7] 全球化布局 - 小马智行在迪拜推进Robotaxi商业化,拟2026年实现全无人运营 [7] - 文远知行计划5年内新增15座国际城市部署Robotaxi,覆盖欧洲、中东市场 [7] - 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具备全球复制能力,产业链成熟度支撑商业化探索 [6][7] 商业化挑战 - Robotaxi需突破技术、法规、量产及运营能力瓶颈,形成"技术迭代—成本下降—规模扩张"正循环 [8] - 盈利依赖成本结构与服务密度平衡,需优化车辆调度算法提升运力效率 [8]
2025 汽车年中大戏:迟来的承诺和并不难算的账
晚点Auto· 2025-06-13 21:43
行业价格战现状 - 中国汽车行业价格战成为近期热点话题,多个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呼吁停止内卷式竞争[2] - 钢铁行业作为曾经的价格战代表产业,呼吁汽车业停止价格战,避免进一步压低已接近零毛利的钢材价格[2] - 至少17家主流车企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内,包括广汽、长安、东风等[3] - 不少于7家主机厂商承诺在60天内向经销商支付销售奖励及返利,涵盖宝马、上汽通用等品牌[3] - 2023年A股汽车零部件应收账款及票据超过3625亿元[3] 比亚迪的价格策略 - 比亚迪5月23日对22款车限时降价,其中秦PLUS DM-i降至6.38万元,引发行业连锁反应[4] - 一周内至少有7个品牌的数十款车型跟进降价,宣传话术包括"一口价""百亿厂补"等[4] - 比亚迪2023年汽车产品毛利率超过20%,具备用利润换市场份额的能力[4] - 秦PLUS DM-i价格从9.98万元下探至最低6.38万元,创下行业新低[5] - 比亚迪在7.88万元的海鸥车型上全系增配"天神之眼"辅助驾驶功能不提价[5] - 比亚迪希望通过辅助驾驶配置下放构建6-8个月的品牌护城河[5] 比亚迪的成本控制 - 海鸥车型的辅助驾驶方案成本约3000至4000元[6] - 比亚迪2023年前3个月密集推出近20款新车,21款车型完成智驾版换代[6] - 比亚迪秦PLUS DM-i降价至6.38万元,王朝、海洋系列20款车型平均降价超1万元[6] - 比亚迪2024年前5个月秦PLUS和宋PLUS累计销量同比下滑超20%[6] - 比亚迪通过成本控制将秦PLUS DM-i价格降至7.98万元,再通过经销商补贴1万元和政府补贴6000元实现6.38万元售价[7] - 比亚迪自主设计生产占整车硬件成本近70%的零部件,成本优势比竞争对手高约15%[7] 行业竞争格局 - 新能源汽车成交均价从2023年的18.4万元降至2024年5月的16.4万元[11] - 燃油车成交均价保持稳定主要因中低端市场萎缩,销量结构向高端集中[11] - 吉利星耀8车长5米售价11.8万元,星愿纯电轿车限时补贴价下探至5.98万元[8] - 奇瑞、长城等车企加速应对由合资车企开启的价格战[8] - 比亚迪2024年销量目标550万辆,截至5月底累计销售176万辆[11] 供应链压力 - 车企对供应商压价频次从一年一次改为半年一次,核心零部件议价周期缩短至一个月[13] - 多家车企要求供应商采用"寄售"制,将库存管理压力转嫁给供应商[14] - 部分车企进一步"升级"寄售制度,要求用完存货后再结算货款[14] - 中国车企通常只支付几百万象征性研发费,供应商需通过提高首批货报价摊销研发成本[14] 经销商困境 - 2024年约85%汽车经销商存在价格倒挂,六成以上倒挂幅度超15%[16] - 2023年超过4000家经销商退网[16] - 经销商面临"进销倒挂",需自行贴补建议零售价与实际售价的差额[16] - 部分经销商需分摊车企建基础设施的成本,如充电桩建设[16] 政策支持 - 2010-2022年中央财政新能源补贴累计支出超1000亿元[19] - 2021年比亚迪获得52亿元新能源补贴,为行业最高[19] - 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680万辆,对应销售额9200亿元[20] - 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延续至2027年底,单车免税约2.5万元[20] - 以旧换新政策中60%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比亚迪获益最多[20]
专家访谈汇总:押宝AI种子,中国版“孟山都”要来了?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08 21:33
生物育种行业政策 - 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种业基地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落实"十四五"种业发展规划 [1] - 地方政府出台细化政策支持生物育种全链条发展,形成区域性特色(如湖南、浙江强调智能育种技术) [1][2] - 生物育种技术公司涉及基因编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领域,包括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等企业 [3] - 农业种业龙头企业具备研发、生产、推广综合能力,地方国资背景企业值得关注 [1] 新能源汽车行业 - 特斯拉2024年销量179万辆(同比-2%),2025年计划推新车型实现20%-30%增长 [4] - 小鹏2024年Q4销量同比+52%/97%,全年目标38万辆,计划通过增程车型加速增长 [4] - 零跑2024年销量29.4万辆(同比+104%),2025年目标50万辆(同比+70%) [4] - 理想2024年销量50万辆(同比+33%),2025年目标70万辆(同比+40%) [4] - 2024年Q4毛利率:小鹏14.4%、零跑13%(首次盈利)、小米20% [4] - 2025年特斯拉计划将FSD扩展至欧洲和中国,新势力车企聚焦智能驾驶下沉 [5] - 预计2025年中国电动车销量+25%至1600万辆,全球储能需求+35%-40%,锂电需求+30% [5] 债市动态 - 央行MLF招标方式调整有望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但未释放降息信号 [6] - 4月起部分消费贷年化利率上调至不低于3%,控制银行资产端收益下行速度 [6] - 3月PMI显示外需承压,内需消费增速温和,建筑链条景气度较低 [6] - 二季度经济预期可能修正,房地产小阳春效应减弱后需求不足问题或显现 [6] - 央行或通过降准降息刺激经济,Q2后降息预期可能明朗化 [6] - 4-6月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将增加,4月国债发行规模略低于预期但净融资保持高位 [6] 运动鞋服行业 - 2024年四家港股运动鞋服公司(安踏、Fila、特步、361度)合计营收1232亿元(同比+9%),归母净利润210亿元(同比+36.21%) [7] - 剔除一次性利得后归母净利润173.3亿元(同比+12%),显示行业稳健增长 [7] - 2024年末库存周转周期4-5个月,库存健康为2025年增长奠定基础 [7] - 2025年预计增速前低后高,Q1可能个位数增长,361度等品牌增速较快 [7] 低估值蓝筹股 - 财报季业绩符合预期的大盘蓝筹股受市场关注,中小盘个股风险加剧 [8] - 4月2日美国关税政策加码与否影响全球市场情绪,存在不确定性 [8]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板块调整,市场热点轮转加速,风险偏好降低 [8] - 大盘股表现优于中小盘,低估值优于高估值,4月低估值板块历史表现较好 [8] - 高分红率个股受青睐,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板块中期仍具配置价值 [8]
全球围剿特斯拉
吴晓波频道· 2025-03-04 01:07
特斯拉市场表现与挑战 - 特斯拉CEO马斯克罕见公开谈论经营情况 提出未来五年利润增长1000%的可能性[1] - 欧洲市场1月注册量同比暴跌45.2% 其中法国跌63% 西班牙跌75% 德国仅1277辆 英国销量首次低于比亚迪[7] - 美国加州大本营销量连续下滑 去年Q4降8% 今年1月降10% 股价较峰值跌40% 单周市值蒸发近1万亿人民币[7] - 中国市场1月销量63238辆同比下降11.5% 被比亚迪(增84%) 吉利(增47.5%) 长安(增26%)超越[11] 政治因素对品牌影响 - 全球爆发"反马斯克"示威 50多场活动冲击特斯拉门店 车主车辆遭涂鸦纳粹标志[3] - 抗议源于马斯克政治立场 包括削减政府开支 支持欧美极右翼政党 被称"影子总统"[5] - 研究显示特斯拉10%-15%的困境直接关联马斯克个人争议[9] 自动驾驶技术进展与局限 - FSD在中国更名"智能辅助驾驶" 因数据限制需通过刷视频训练 出现闯红灯 压实线等严重失误[13][14] - 中国车主花费6.4万元购买的FSD遭遇本土车企"智驾平权"冲击 高端功能免费下放中低端车型[14] - 马斯克宣称2025年实现全美无人监管FSD覆盖 并扩展至多数国家[17] 战略转型与未来布局 - 特斯拉"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三阶段 计划2027年前推出Robotaxi和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19] - 擎天柱机器人计划今年量产1万台 目标全球10%份额(10亿台规模) 预估百万量级时单台成本降至1万美元[20] - 方舟资管预测若转型成功 股价5年内或涨12.5倍至2600美元[21] 商业模式与资本叙事 - 业绩电话会焦点转向机器人出租车网络 汽车制造业务(占营收70%)未获讨论[17] - 马斯克资产结构变化 SpaceX和xAI估值飙升 逐渐分散对特斯拉的依赖[21] - 投资者分歧明显 部分偏好库克式稳健经营 部分押注马斯克的颠覆性创新叙事[23][24]
晚点独家丨特斯拉计划明年交付两款 Model Y,包括 7 座版
晚点LatePost· 2024-08-29 22:30
特斯拉产品规划 - 特斯拉今年没有全新车型推出,未来两年主要依赖Model Y的改款车型支撑销量[4] - 计划2025年交付两款改款Model Y:代号"Juniper"的5座版(一季度交付)和7座版(四季度交付),原计划应于2024年交付但进度滞后[5] - 正在筹备两厢紧凑版Model Y,原计划基于下一代平台现改为基于现款Y调整,预计2025年发布、2026年交付[6] 改款Model Y产品细节 - 5座焕新版改动幅度参照Model 3焕新版,涉及外观微调、内饰升级、自动驾驶硬件和电池包容量调整[6] - 7座版采用2-3-2布局,第三排腿部空间比5座版第二排少4厘米,美版需2.5万元选装[8][13] - 中国版7座Model Y将是针对本地市场的特供版本,与美版存在显著差异,可能调整轴距,供应商月销量指引达2万辆[15] 市场竞争与销量策略 - 中国新能源SUV市场已形成6座车型热潮,竞品普遍配备舒适性功能如按摩座椅,特斯拉希望通过7座版挽回竞争颓势[15] - 焕新版Model 3涨价2.8万元后销量反增60%(月销3.27万辆),公司期待改款Y复制此效应[17] - 特斯拉中国通过5年零息贷款变相降价(不影响毛利率),但无自主调价权需马斯克批准[17] 经营现状与挑战 - 2024年二季度交付量同比下滑4.8%至44.4万辆,汽车销售毛利率降至14.6%(18个季度最低),净利润暴跌45%至14.78亿美元[17] - 墨西哥超级工厂推迟至美国大选后动工,2026年投产,机构预测今明两年销量增速低于20%[16] - 资源向FSD和Robotaxi倾斜,中国FSD内测从9月延期,自动驾驶算法训练拟投入100亿美元[17] 股价表现 - 纳斯达克指数上涨超10%背景下,特斯拉股价年内下跌超17%,80%收入仍依赖车辆销售[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