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产品

搜索文档
经济日报:供需合力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出海
搜狐财经· 2025-06-27 06:4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部分企业缺乏国际化运营经验 在海外市场的推广 运营及本地化服务方面能力不足 [1] - 兼具文化素养 技术能力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稀缺 [1] - 数字文化产品创新性有待提高 部分产品对中华文化内涵挖掘尚浅 简单的符号堆砌难以引起共鸣 [1] - 欧美 日韩等国家在数字文化产业领域起步早 发展成熟 我国企业文化品牌溢价能力较低 价值链条延伸受阻 [1] 发展策略 产品与人才 - 推出高质量数字文化精品 加大研发投入 提升数字文化产品创新性与科技含量 [1] - 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打造更具中国特色 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 例如《黑神话:悟空》凭借独特文化内涵与高品质制作在全球市场引发关注 [1] - 积极引进和培养国际化人才 加强海外市场调研 深入了解目标市场文化背景 消费习惯等 制定精准市场策略 提高本地化运营水平 [1] 市场与消费 - 推进文化贸易提质升级 支持游戏出海 赋能数字贸易强省建设 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出海强大合力 [1] -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加强宣传推广 提升消费者对数字文化产业的认知度与认同感 形成良好的国内消费市场氛围 [1] - 鼓励高校开设数字文化国际传播课程 支持社交媒体达人 留学生等群体成为民间文化使者 强化年轻一代的跨文化沟通及影响力 [1] - 鼓励海外用户建设文化产品社区 将受众体验反馈纳入创作循环 形成双向滋养 [1]
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国际声音资产交易平台上线
快讯· 2025-06-23 16:26
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的国际声音资产交易平台已上线,马头琴演奏、昆曲演绎等声音资产可注册确 权,评估转化后成为可交易的数字文化产品。平台目前以国有声音资产为对象,整合盘活文物级声音资 产,包括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珍藏的声音文物及昆曲、秦腔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计划 明年对企业和个人开放,实现与声音相关的数据资产、数字资产的注册与交易。声音资产交易环节包括 注册、购买版权等相关权益,利用AI大模型等创造含声音元素的新文化产品。(央视新闻) ...
想不到吧,声音也能当“资产”!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央视网· 2025-06-23 13:48
声音资产交易平台上线 - 全球首个声音资产交易平台上线 可将马路喧嚣 海浪鸟鸣等声音转化为数字资产进行交易[1] - 声音资产分为活态类 静态类和动态类 包括口口相传的声音 文字乐谱 音频视频载体等[1] - 声音资产经过确权 定价和交易后可转化为金融产品[1] 声音资产定价机制 - 声音资产定价基于价值元点和价格原点 价值元点考虑其对人类进步的贡献 价格原点参考国际通识算法和专家评估[5] - 文物级别声音资产按年代划分价值 如磁带 书籍等有明确市场价格的资产作为参考依据[5] 国家声景港建设项目 - 我国启动国家声景港建设示范工程 已建成北京鱼果声景港 陕西西安易俗社声景港等十家示范基地[7] - 项目旨在推动声景资源在公共服务 新文旅体验 国际传播等领域的创新应用[7] 平台交易规则与规划 - 目前平台主要交易国有声音资产 包括国家博物馆 图书馆珍藏的声音文物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 - 2025年平台将向企业和个人开放 允许注册和交易各类声音相关数字资产[8] - 个人创作的声音资产可注册交易 实现价值最大化和金融化[10] 交易流程与商业模式 - 声音文化产品注册后 专业买家购买其版权等权益[12] - 买家利用AI大模型等技术创新开发含声音元素的文化产品[12] 市场规模与潜力 - 我国音乐资产占全球三分之一体量 是文化产业巨大蓝海市场[13] - 仅文物级别动态音乐资产就达300万亿分钟 其中17万亿分钟已完成数字化可立即交易[15] - 按国际标准 一级声音文物注册费每分钟5元 二级4元 三级3元 17万亿分钟注册可产生数十万亿元产值[15] - 2025年6月18日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平台累计交易额达425亿元 其中2025年新增389.57亿元[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