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破译战国典籍中的文化密码(文化中国行·人文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8-03 06:01
清华简的学术价值与发现 - 清华简包含70多篇文献,其中60多篇是已失传2000多年之久的佚篇,具有极高学术价值 [3] - 清华简内容涵盖诸子思想、历史文化、天文历法、律法术数、医学方技等,世所罕见 [4] - 《算表》是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数学文献,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早的十进制计算器" [4] - 音乐类文献《五音图》和《乐风》是继曾侯乙编钟之后先秦音乐史上又一重大发现 [5] - 《两中》等与夏代有关的篇目为实证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提供坚实支撑 [5] 清华简的研究进展与成果 - 研究团队十余年如一日破译千年密码,已出版14辑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整理报告 [3] - 清华简第十五辑研究报告即将出版,内容关于中国古代早期相马、疗马、驯马,比已知历史文献记录更早 [6] - 清华简记录古人对历史兴衰和经验教训的总结,对当代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实践具有重要启迪和参考价值 [6] - 清华简整理工作进入尾声,研究团队已有近20人,80后占到近50% [11] 清华简的研究方法与挑战 - 清华简2000多枚竹简大多零散杂乱,无简序编号、无篇题,许多是残章断简,编连困难 [7] - 清华简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所写,有些字没有流传下来,有的字形首次出现,辨识和理解困难 [7] - 研究团队采用多学科协作方式,包括古文字学、语言学、文献学、历史学以及美术、科技等不同专业学科 [8] - 整理工作有三次集体会读,一字一句推敲琢磨,遇到分歧会保留不同意见供学术界参考 [9] 清华简的普及与传播 -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努力在普及上下功夫,让"冷门绝学"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被更多人知晓 [10] - 参与策划电视节目、编辑出版普及类书籍和外语版本、开设公选课程、做展览等多种形式推广 [1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等普及类读物广受欢迎,内容简洁易懂且准确性有保证 [11]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内"竹简上的经典"展览用通俗语言讲述竹简故事,受到学生欢迎 [12]
以文化人,先要亲民(现场评论)
人民日报· 2025-07-07 06:52
文化活动亲民化趋势 - 天津在地铁站、商场、医院等20多处公共场所设置共享钢琴,普通民众可自由弹奏体验[1] - 共享钢琴打破传统演出门槛,成为音乐爱好者展示自我、交流经验的载体,部分参与者因此组建乐队并获得演出机会[2] - 市民反馈显示,此类公共文化空间让艺术融入日常生活,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2] 群众参与驱动文化活力 - 陕西榆林2025全国秧歌展演吸引39支群众队伍参与,观众评价"带劲""提神",体现传统活动的现代吸引力[3] - "村晚""村T"等基层文化活动因群众共创共享模式火爆出圈[3] - 文化活动需适应分众化、多样化需求,通过贴近生活的形式激发参与热情[3] 政策与创新实践结合 - 国家提出建设"可感可及的社区公共文化空间",要求提升社会服务可及性[3] - 共享钢琴案例显示,开放形式能有效推动音乐、戏剧等文化内容融入城乡角落[3] - 创新实践需持续探索文化设施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方式,扩大群众体验机会[3]
阿里员工万字离职信,该怎么看?
虎嗅· 2025-06-13 10:20
阿里巴巴组织文化变迁 - 公司从"价值观驱动的理想主义者"滑向"短期KPI驱动的官僚组织",核心病因为价值观与制度双失灵 [1] - 早期成功四大支柱:时代红利(GDP从1999年1万亿增至2024年18万亿)、马云战略眼光(淘宝/支付宝/阿里云先发优势)、价值观筛选(客户第一/团队合作)、制度保障(期权/政委体系)[105][106][107][108][109] - 衰退信号包括外部收购失败(口碑/饿了么/优酷从行业第一跌落)和内部创新乏力(除钉钉外鲜有新秀)[110][111][112] 组织管理问题 - 三大内伤:人员结构失衡(野狗文化+白兔堆积)、财务机制失效(职级通胀/奖惩不透明)、业务短期主义(KPI驱动/战略多变)[113][114][115][116][117][118][119] - 协同成本激增:业务复杂化导致10分钟问题可能升级为团队间1天扯皮,重合/三不管区域超10%时效率成倍下降 [68][69][70][71][72][73] - 维护成本占比过高:历史业务迭代停滞但需持续维护,冗余资源消耗加剧 [78][79][80] 价值观体系坍塌 - 老六脉价值观名存实亡:客户第一演变为老板第一、团队合作退化为胜者为王、拥抱变化掩盖战略不清 [123][124][125][126] - HR体系失职失信:从文化护卫者退化为业绩附庸,员工信任度崩塌 [127][128] - 中高层草台班子化:时代红利上位者能力与岗位不匹配,决策上交责任下移 [129] 行业普遍性困境 - 增长停滞暴露管理缺陷:小红书同样出现大公司病(官僚主义/决策拖沓),通过取消职级序列试图重塑敏捷性 [44][45][46][47][48][49][50] - 文化价值观工具化:本质是低成本人治手段,通过奉献/自驱等概念替代实质激励 [56][57][58][59][60][61] - 评价体系失效:业务复杂度超越管理半径,职级与资源映射关系扭曲 [88][89][90] 改革建议 - 七项刮骨疗伤方案:恢复价值观集体复盘、HR回归服务监督职能、职级公开、绩效全程公示、精简1/3冗余、弱化浮夸运营 [130][131][132] - 组织效率提升需顶层设计:需重建全局评价体系,但易受既得利益者阻挠 [87][93] - 历史周期律警示:参考《大明王朝1566》案例,制度失效最终导致系统崩溃 [94][95][96][97][98][99][100][101]
管理不会奖励老黄牛,因为没有人在意垃圾工作
虎嗅· 2025-06-08 13:59
管理目标与根源问题 - 管理的核心目标是追求人效最高[1] - 人效的关键在于有效任务执行 涉及两大管理根源问题:信息失真与评价失效[2] - 公司场景中管理问题会随规模扩大逐步加重 需要针对性解决方案[3] 公司初期管理特征 - 50人以内团队效率高的两大原因:信息损耗小(CEO指令直达) 评价公正(CEO能直接观察所有成员表现)[4] - 初期存在三类不确定性工作模块:抢手的好活 推诿的脏活 无明确归属的突发事件 占比约10%-20%[6] - 初期采用"人治"模式效率最高 通过呼唤英雄解决模糊地带问题[6][22] 公司中期管理挑战 - 规模从50人扩张至500人后 不确定性任务比例从20%升至50% 英雄模式难以为继[7][8] - 部门墙导致协作效率下降 案例显示10分钟能解决的BUG可能消耗4人1天时间[11][12] - 维护成本显著增加 包括迭代减缓的重要业务(占比30%) 停止迭代的闲置业务(占比15%) 已死业务遗留问题(占比5%)[15] 解决方案框架 文化建设 - 企业文化是绩效未覆盖领域的补充规则 通过价值观筛选符合要求的员工[31][34] - 典型价值观应用场景:倡导奉献(节省加班费) 强调自驱力(减少任务分配) 推崇团队荣誉(替代绩效奖励)[37] - 文化建设成本比机制建设低50%-70% 但存在"白嫖"员工的风险[38][39] 机制建设 - 复盘是普适性机制 可减少80%重复性问题 但70%公司将其异化为"轻量级批斗"[43][48] - 机制推行面临两大障碍:管理层不愿投入资源(ROI比人治低40%) 监督体系增加30%额外成本[52][56] - 海恩法则显示:每起严重事故对应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1000起隐患 需系统性解决[50] 人治与法治的平衡 - 人治优势:初期效率提升300% 成本降低80% 但500人规模后有效性下降60%[22][58] - 法治优势:解决90%系统性风险 但建设周期长达6-12个月 初期投入增加200%[41][59] - 最优策略是动态平衡:规模<200人时人治占比70% 规模>500人时法治占比需提升至60%[60][61] 管理本质再认知 - 有效管理是将无效工作从40%降至15% 关键资源投入准确率从50%提升至85%[62] - 信息失真度随规模呈指数增长:50人团队失真度5% 500人团队达35% 需通过架构调整降低15%[9][25] - 评价失效导致30%高潜力员工流失 需建立双通道(文化+机制)保障公平性[19][32]
我市举办“乡村·趣talk”宣讲展示活动
杭州日报· 2025-04-30 11:08
乡村振兴活动 - 杭州市举办"乡村·趣talk"宣讲展示活动,参与者包括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文化特派员、驻村干部、基层"三农"干部、返乡创业青年、农村职业经理人、乡村运营师、农创客等 [1] - 活动采用演讲、戏曲、说书、脱口秀等形式,内容涵盖桑叶、绸伞、荷塘、河流等乡村元素,以及绿水青山、生态文明、产业重生、发展路径等主题 [1] - 宣讲员使用"青言青语"和俚语俗话,生动讲述各地"绿水青山"的故事,将理论精神通俗化 [1] 活动背景与意义 - 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理论宣讲与乡村振兴、文化建设深度融合 [1] - 2024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文化建设"八项工程"部署实施20周年 [1] - 活动形式被评价为"泥土味"十足,比传统宣讲更接地气 [1] 后续计划 - 杭州市将继续深入开展"8090"和"00后"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 [2] - 计划培育壮大青年宣讲群体,构建"学讲用"一体的理论宣讲培训平台 [2] - 将组织青年宣讲员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社区街道,用"青言青语"传播新思想 [2] - 采用"破圈思维"赋能新实践,让理论之声深入人心,青春力量在青山绿水间持续涌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