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与体育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运盛会落幕,体育之光照亮大湾区融合新征程
新华社· 2025-11-22 13:22
赛事概况与意义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于11月9日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开幕,由粤港澳大湾区联合举办 [2][10] - 此次全运会是首次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联合举办,被视为大湾区融合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10] - 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健儿齐聚大湾区,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体育代表团在入场仪式上共同入场 [14][16] 竞技亮点与体育精神 - 赛事涵盖游泳、体操、田径、球类等多个项目,涌现出新老选手的精彩表现,如山东队选手张展硕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后庆祝夺冠 [19],浙江队选手汪顺在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后庆祝夺冠 [22] - 运动员们在湾区热土上通过每一次腾跃和冲刺诠释体育精神 [24],赛场上有全力以赴的激情瞬间和鼓劲欢庆的温暖时刻 [33] - 比赛项目包括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驰骋港珠澳大桥,以及跨越深港两地的马拉松赛事,均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比赛 [45][47] 基础设施与科技应用 - 赛事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超九成场馆通过利旧改造升级,并配备无障碍及全龄友好设施 [72] - 科技元素显著,人形机器人“夸父”稳健持举火炬完成接力 [66],无人车、电子狗无障碍运行,3D、5G、AI技术打造沉浸式观赛体验 [68] - 具体应用包括机器人在开幕式表演、颁奖仪式上递送奖牌,以及智能电动升降裁判椅和运送铁饼的机器人 [69][70] 区域联通与协同发展 - 赛事体现大湾区“硬联通”,如公路自行车赛在港珠澳大桥举行,以及跨境马拉松选手经过深圳湾口岸 [45][47][48] - “软联通”通过规则制度创新实现,如通关查验前置、7秒刷脸过关,让“无感跨城、无缝衔接”成为现实 [48][51][53] - 港珠澳大桥和广深港高铁等基础设施助力“一小时生活圈”照进日常,促进“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相向而行 [53][55][56] 群众参与与文化融合 - 群众体育持续升温,全民参与为全运之“全”写下生动注脚,如市民在深圳湾公园健身 [57][60] - 舞龙舞狮作为群众展演项目首次亮相全运会舞台,体现了根植于岭南大地的文化符号 [61][62] - 三地联合举办的运动盛会成为大湾区民众的“大联欢”,香港市民在商场内、澳门群众在议事亭前地观看开幕式直播 [13]
视频丨全运会历史上首次!电光水雾“点燃”主火炬塔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10 14:18
开幕式火炬技术 - 主火炬塔首次使用非真实火焰,通过电能以电光水雾形式呈现“科技之火”[1] - 火焰的亮度、照度与摇曳形态由光影精准描摹,呈现逼真梦幻的视觉震撼[3] - 火炬塔秉持低碳理念,内部无任何燃气,使用先进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绿电[3] 能源技术与应用 - 点燃科技火焰的源火来自深海可燃冰,这是一种在低温高压下由天然气和水分子形成的结晶物质[3] - 使用自主研制的4500米级深海遥控潜水器,在南海1522米深处的海马冷泉区采集可燃冰[5] - 可燃冰在海底被原位采集分解为天然气,为源火提供纯净气源,科考船甲板上的太阳能光伏板产生清洁电能并通过特种电缆输送至海底成功点燃[5] 智能科技与传递 - 火炬传递过程有AI驱动的智能伙伴参与,包括全球首个5G-A人形机器人“夸父”[7] - 呈现“海—陆—空”立体联动科技图景,包括低空飞行器和无人驾驶车队精准护航[7] - 整个流程展示了从可燃冰开采到人工智能传递火炬的科技创新融合[9]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圆满完成—— 同心之火 照亮梦想(全运会来了)
人民日报· 2025-11-04 08:42
火炬传递活动概况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首次在香港和澳门进行 采用三地联动、四城同传的创新模式 活动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城市同步进行 [10] 科技与体育融合 - 火炬源火通过科技手段在南海1522米深海采集 使用自主研发的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 通过太阳能引燃可燃冰获取湛蓝色火焰 [11] - 火炬传递中展示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硬核科技 深圳站人形机器人夸父完成百米传递 直升机搭载火炬飞越40公里 [11] - 广州站火炬传递路线总长11.6公里 其中4.8公里由火炬手跑动传递 6.8公里由无人驾驶车辆载火炬转场 [12] - 深圳站50组火炬手中包括3名院士 体现体育精神与科学探索的共通内核 [12] 区域特色与城市形象 - 香港传递路线从特区政府总部到启德体育园 澳门从特区政府总部到大三巴牌坊 广州从镇海楼到海心沙 深圳从莲花山公园到前海合作区 [14] - 四城上午分别传递火炬 下午在广州汇聚融火 直观呈现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便利 [14] - 澳门站以舞龙舞狮表演开场 深圳站青少年合唱团唱响《春天的故事》 展现岭南特色和湾区活力 [14] 火炬手构成与社会参与 - 火炬手来自各行各业共200棒 包括奥运冠军、企业高管、科研院士、普通劳动者等 深圳最后一棒为竞走奥运冠军刘虹 [15] - 广州站第二十棒为团体火炬手 由1名主火炬手和6名外来务工人员代表组成 主火炬手郑诗华所在服务中心带动2万余人就业 [15] - 香港站第四十一棒火炬手为轮椅医生吕慧翔 展现拼搏奋进的精神面貌 [15]
同心之火 照亮梦想(全运会来了)
人民日报· 2025-11-04 06:20
火炬传递活动概况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于11月2日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城市同步进行,首次采用“三地联动、四城同传”的创新模式 [8] - 火炬传递包含从深海采集的“源火”、四城传递的“圣火”,最终汇聚成象征粤港澳大湾区融合的“同心之火” [8] - 上午四城分别传递,下午汇聚广州融火,直观呈现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便利 [12] 科技应用与创新 - “源火”通过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在南海琼东南“海马冷泉区”1522米水深处采集甲烷气体并现场原位合成可燃冰,再通过特种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深海引燃 [9] - 团队成功自主研制“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让甲烷气体实现稳定控制与高效燃烧,火焰呈现湛蓝色 [9] - 在深圳市莲花山公园,人形机器人火炬手“夸父”以高度拟人的姿态完成百米传递任务 [9] - 直升机搭载火炬飞越40公里,展现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与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 [9] - 广州火炬传递路线共11.6公里,其中火炬手跑动传递4.8公里,其余6.8公里由无人驾驶车辆载着火炬转场 [10] - 火炬传递深圳站的50组火炬手中,有3名院士参与 [10] 城市特色与氛围营造 - 香港火炬传递从特区政府总部出发,延伸至启德体育园,彰显国际都会风采 [12] - 澳门火炬传递从特区政府总部到大三巴牌坊,体现历史与现代交融,以舞龙舞狮表演拉开序幕 [12] - 广州火炬传递从镇海楼到海心沙,展现千年商都底蕴与现代化活力 [12] - 深圳火炬传递从莲花山公园迈向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弘扬特区精神,青少年合唱团唱响《春天的故事》 [12] - 深圳大学有近百名师生校友作为运动员、裁判员参与赛事,众多青年志愿者投身赛会服务 [12] 火炬手构成与精神象征 - 来自各行各业的200棒火炬手参与四城传递 [12] - 火炬手包括因“自制火箭”而出名的高中生王裕宁 [9]、竞走奥运冠军刘虹 [14]、比亚迪集团腾势汽车总经理李慧 [14]、深圳网约车司机黄天华 [15]、轮椅医生吕慧翔 [15] - 广州站第二十棒为团体火炬手,由1名主火炬手和6名助跑火炬手组成,均为外来务工人员代表,其党支部书记郑诗华所在服务中心通过就业帮扶、权益维护等服务带动2万余人就业 [15]
十五运会火炬传递融火仪式举行
央广网· 2025-11-03 08:17
火炬传递活动概况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于11月2日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城市同步举行,这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跨境火炬传递,也是全运会火炬首次在香港和澳门传递 [1] - 火炬传递共设200棒,火炬手涵盖先进模范人物代表、基层一线代表、体育工作者代表以及教育、科技等各行业代表 [1] - 火炬传递结束后,四城火种于当天下午汇聚广州,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融火仪式,为11月9日晚开幕式主火炬点燃做准备 [2] 科技应用与展示 - 此次火炬传递应用了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进行火炬传递或串联路段,凸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优势 [1] - "夸父"人形机器人作为特殊火炬手在深圳亮相,实现拟人奔跑,这是全球首次有人形机器人通过5G-A的通信方式传递火炬 [2]
体育为媒 粤港澳三地携手办赛开启新篇
央视网· 2025-11-03 05:17
赛事组织与创新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于11月9日在广州开幕,火炬传递于11月2日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城同步举行,这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跨境火炬传递[1] - 火炬传递共设火炬手200棒,每个城市跑动50棒,传递结束后四城火种汇聚广州举行融火仪式[3][13] - 赛事组织创新建立"1+4"联络机制,以破解跨境协作难题,例如在公路自行车测试赛中,运动员将6次无间断通过三地口岸全程不需刹车[22][24] - 十五运会期间预计有6000多名内地人员赴港澳、3000多名港澳人员来内地参赛[24] 火炬传递特色与科技应用 - 深圳赛区火炬传递路线总长45公里,包含约5公里跑动和约40公里空中传递,突出"开放之城"特色[5] - 广州赛区传递路线突出"千年商都"特色,串联镇海楼、五羊雕塑等老建筑和珠江新城等新地标[6][8] - 香港赛区火炬路线以特区政府总部为起点,横越维多利亚港,使用跑步、渡轮和巴士多种方式[10] - 澳门赛区传递路线在澳门半岛进行,全长约2.6公里,串联多个代表性历史文化地标[12] - 火炬传递应用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科技手段,展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优势[13] 城市基建与服务水平提升 - 广州制定专项提升方案优化垃圾分类管理,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和第五跑道正式投运,实现航空、高铁、城轨无缝衔接[19] - 深圳在"一地两检"的西九龙站口岸为体育代表团提供"团进团出、快检优行"的便利通关服务[21] - 广东顺德对两个体育场馆进行提质升级,以承接女足和女篮部分赛事[21] 区域融合与全民健身 - 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发展以"硬联通"为基础、"软联通"为关键、"心联通"为根本[14] - 大湾区隐藏着超7000公里碧道,广州、深圳为满足骑行需求开通了"骑行友好巴士"专线[16] - 以体育为媒促进三地全民健身热情持续高涨,全运氛围日渐浓厚[16]
北马看点:体育赛事科技成色十足
证券日报· 2025-11-03 01:08
赛事科技应用 - 2025年北京马拉松参赛人数达32000名,赛事深度融合新一代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 [1] - 中国联通与华为联合构建全球首个5G-A大上行智慧网络,为北马提供通信保障,90%以上的赛道区域覆盖5G-A网络 [2] - 5G-A作为5G增强版本,实现上行下行速率三倍以上提升,以应对人流密集、直播数据流庞大的挑战 [2] - 马拉松通信保障难点在于42.195公里长赛道、数十万参与者以及瞬时通信压力和大规模上行数据流 [3] - AI技术应用于赛事,可智能识别跑者状态并实时生成个性化精彩集锦,5G-A为AI计算提供云端海量数据传输支持 [4] - 智能无人机、机械臂及人形机器人等科技设备加入赛事后勤保障,科技与赛事结合愈发紧密 [4] 通信行业技术与合作 - 通信企业如中国联通与北马组委会的合作提前半年启动,并通过亦庄半程马拉松进行5G-A网络实战测试 [3] - 行业专家指出,在短视频和社交平台兴起背景下,每位观众都可能是内容创作者,对网络上行能力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 [3] 体育产业发展与商业机遇 - 国家政策目标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赛事 [5] - 特步国际、蒙牛乳业等上市公司通过赛事赞助、产品研发等方式布局体育经济 [5] - 北马激活商圈消费,王府井集团、北辰荟购物中心、朝阳大悦城及北京五洲大酒店等商业体打造专属消费场景 [6] - 科技、商业与体育的深度融合正重塑马拉松赛事,为经济增长增添新动能 [6]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在粤港澳三地四城同步举行
央视网· 2025-11-02 19:56
火炬传递活动概况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于11月2日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城市同步举行 [1] - 这是全运会火炬首次在香港和澳门进行传递 [1] - 火炬传递共设200棒火炬手,涵盖先进模范、基层一线、体育工作者及各行业代表 [1] 科技应用与产业展示 - 火炬传递应用了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进行火炬传递或串联路段 [1] - 此举凸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优势 [1] - 展示了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1] 活动流程与后续安排 - 启动仪式在深圳莲花山公园举行,火种护卫护送火种灯上场,火种盆和火炬相继点燃 [1] - 香港、澳门、广州在启动仪式后同步开展火炬传递 [1] - 四城火种于当天下午汇聚广州,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融火仪式,为9日晚开幕式主火炬点燃做准备 [1]
三地联动四城同传 全运会历史首次跨境火炬传递举行
新华网· 2025-11-02 13:16
活动概况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于11月2日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城市同步举行 [1] - 这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跨境火炬传递,也是全运会火炬首次在香港和澳门传递 [1] - 来自各行各业的200棒火炬手参与传递 [3] 传递路线与特色 - 火炬传递路线串联三地四城地标,包括香港特区政府总部到启德体育园、澳门特区政府总部到大三巴牌坊、广州镇海楼到海心沙、深圳莲花山公园到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3] - 传递活动将岭南文化、山海风情、潮流时尚和现代都市串联成为一幅流动的画卷 [3] 科技创新应用 - 火炬传递应用了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进行火炬传递或串联路段 [6] - 深圳站第三棒火炬手从中学生王裕宁从机器人“夸父”手中接过火炬 [6] - 火炬的“源火”于今年9月采集自南海1500多米深的海底,通过太阳能引燃可燃冰的方式获取 [6] 仪式与象征意义 - 火炬传递结束后,四城火种于当日下午汇聚广州,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融火仪式,为9日晚开幕式主火炬点燃做准备 [8] - 火炬传递是对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精彩诠释,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传递着信心与力量 [8]
视频丨十五运会火炬今天开始传递,一起见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02 08:59
活动概况与安排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启动仪式于今日9时在深圳市莲花山公园举行,香港、澳门、广州随后分别举行起跑仪式并同步开展火炬传递 [1] - 火炬传递活动共设火炬手200棒,每个城市跑动50棒,每棒跑动距离为50至100米 [1] - 火炬传递结束后,四个城市代表将火种送回广州,下午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仪式,以衔接开幕式场内火炬传递和主火炬点火 [1] 各城市传递路线特色 - 广州赛区路线突出"千年商都"特色,串联镇海楼、明代古城墙等老建筑与二沙岛、珠江新城等新地标 [1] - 深圳赛区路线总长45公里,其中跑动约5公里,空中传递约40公里,突出"开放之城"特色,串联行政中心、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等新时代城市客厅 [1] - 香港赛区路线以添马政府总部为起点,以启德体育园为终点,横越维多利亚港两岸并途经添马公园、金紫荆广场等多个著名地标,传递方式除跑步外还包括渡轮和开篷巴士 [1] - 澳门赛区路线全长约2.6公里,在澳门半岛进行,途经旅游区及多个代表性历史文化地标,展现其中西文化交汇点的独特魅力 [2] 传递方式创新 - 与历届全运会相比,十五运会火炬传递在组织模式、传递方式和路线设计等方面均有创新 [5] - 传递方式上采取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进行火炬传递或串联路段,展示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