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收割机

搜索文档
新华视点|抢农时 护丰收 多维度保障“三夏”生产
新华社· 2025-06-24 15:29
河北:科技赋能夏收夏种一体化高效衔接 - 衡水市通过智能化农机装备及跨部门协同机制实现"收割+播种"一体化高效衔接 [2] - 廊坊市投入1 7万余台(套)农业机械包括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播种机、秸秆还田机等 [4] 黑龙江:智慧夏管护航保丰收 - 北大荒集团八五〇农场有限公司在虎林市广泛应用智能灌排设备于水稻田 [6] - 北大荒农业股份友谊分公司在双鸭山市利用智慧农业管控平台设计巡航路线 [8] 河南:农业科技助力夏种生产 - 安阳市滑县小铺镇高标准农田采用无人驾驶精量播种机 [10] - 北大荒集团共青农场有限公司在鹤岗市使用无人机遥感系统对耕地进行多光谱遥感扫描 [11] - 鹤壁市浚县三十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方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规划播种路线 商丘市梁园区农技专家指导新型播种机进行玉米种肥同播作业 [12] 山西:无人驾驶技术赋能夏收"加速度" - 临汾市襄汾县南贾镇上鲁村麦田使用无人驾驶收割机 [14] - 襄汾县积极调配农业机械保障设备供应 [16] 新疆:1 4万台联合收割机助力夏收 - 新疆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多单位设立564个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 开通148个高速公路绿色通道 [18] - 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巡查收购点确保流程规范与价格公平 [20]
用上无人驾驶收割机,麦收效率提升七成多(经济聚焦·夏收里的“新选手”)
人民日报· 2025-06-20 05:51
智慧农场建设背景 - 句容市茅山一带地处丘陵山地,地势高差大,人工作业难度大,粮食产量仅为平原地区一半左右,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 [2] - 为解决"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问题,2023年当地引进句容春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智慧农场,通过全程自动化实现"机器换人" [2] 无人驾驶收割机技术特点 - 采用爬坡能力强的履带式收割机,带有自动水平和原地掉头功能,适应丘陵山地作业 [3] - 通过APP规划路线,控制系统接收指令后驱动方向盘和操纵杆实现无人驾驶 [4] - 配备北斗导航系统实时定位,5个摄像头观察周边情况,压力传感器感知仓位,实现自动卸粮 [4] 无人驾驶收割机运营效益 - 24小时满负荷作业可收割200亩,较传统人工8小时作业提升效率70%以上 [4] - 转弯处不压苗、不漏割、不抛撒,收割减损至少50% [4] - 节省2/3人工成本,3台收割机从需3名农机手减少到只需1人管理 [4] - 成为跨区作业抢手货,可到安徽、江西、湖北等地收割 [5] 智慧农场整体成效 -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AI技术管理,小麦亩产从500斤提升至1000多斤 [5] - 有效种植面积显著增加,加上人力成本节约和跨区作业增收,预计4年收回前期投资 [5] - 实现自动识别虫情和作物长势、监测农机作业质量等科学管理功能 [5]
德州|补贴政策惠农,“智慧农机” 发威
大众日报· 2025-06-16 09:17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 乐陵市铁营镇学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获得新农机具补贴2万元[2] - 该合作社去年更新10台新农机具获得3万多元补贴[2] - 自中央财政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该合作社累计享受补贴60余万元[2] - 乐陵市已完成结算农机45台(套)兑付补贴资金44.79万元待结算补贴金额192.86万元[4] 智慧农机应用 - 合作社拥有30余台大型农机包括无人驾驶收割机、辅助驾驶导航拖拉机等[2] - 无人驾驶收割机能减少机收损失率约1%辅助驾驶导航拖拉机可确保精准行距[3] - 高性能玉米精量播种机作业速度快播种均匀可节省种子保证苗齐苗壮产量高[3] - 依托先进装备合作社每年提供专业化农机托管服务面积达2万亩助力托管农田亩均年增产约100公斤[3] 农机市场发展 - 乐陵市农机保有量达2万余台(套)涵盖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多种现代农业机械[3] - 智能化农机具受到广大农户和合作社的青睐农机销售订单不断增长[3] -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进程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和质量[4]
麦收时节丨父女俩的“智慧”麦收
央广网· 2025-06-02 08:51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 - 江苏小麦大面积机收正自南向北全面展开,使用无人驾驶收割机抢抓农时[1] - 无人驾驶收割机依托北斗卫星导航、激光雷达等技术,能在不同麦种、地形中实时调整作业姿态[2] - 苏南地区田块分散且地面高低不平,对作业精细度和机手经验要求较高[2] 智能农机操作与人才培养 - 26岁农机手郭楠在智能农机操作上技术更胜一筹,其父亲56岁是种田老把式但操作智能农机需依赖女儿[2] - 郭楠大学学自动化专业,2022年底辞去镇上工作返乡成为农二代,专门考取无人机驾驶证操作父亲购买的两台无人机[3][4] - 农机手通过手机指挥农机收割,并可远程协作调度其他农机手共同作业[6][8] 农业合作社运营模式 - 农业专业合作社采用父女搭档模式,父亲负责传统经验判断,女儿负责智能设备操作[1][2] - 合作社可快速响应农户需求,调度多台收割机在暴雨前完成抢收任务[6][7][8] - 农机手之间通过手机实时沟通协调,形成高效协作网络[6][8]
“三夏”生产的关键时期 农田里居然都没有人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8 14:23
小麦机械化收获进展 - 全国小麦大面积机收全面展开 农机数量达6365台 机械化收获重心已进入安徽省 [1] - 参与作业的植保无人机设备数量达45000多台 同比增长40% 作业量前五省份为江苏、安徽、山东、黑龙江和河南 [3] - 西部地区植保无人机作业量增幅潜力大 增幅排名前五为青海、湖南、海南、云南和西藏 作业量最大的是新疆 [3] 无人机应用与人群分析 - "20至30岁"和"50至60岁"无人机飞手人数呈上升趋势 其中20-30岁飞手同比增长11.88% [5] - 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25.1万架 同比增长近25% [6] - 安徽省植保无人机监管平台汇聚1300家飞防组织和6300多位无人机手 形成覆盖全省16市的作业网络 [11] 智能农机与AI技术应用 - 安徽省上线无人机管理平台 可实时监控飞行高度、速度、喷洒药液量等数据 并设定作业参数标准 [7] - 广东清远使用搭载AI视觉模型的智能巡田无人机 可识别农作物长势和病虫害 指导农事作业 [16] - 北京昌平千亩双高智慧农场实现无人驾驶拖拉机玉米播种 升级后精度更高 可智能控制播种深度和路径 [20][22] 智慧农业管理系统 - 江苏昆山智慧农场推出多模态AI监测系统 对5000亩水田的灌排水渠进行智能监测 可识别沟渠堵塞情况 [26][28] - 山东潍坊智能工厂日均生产270多台100马力以上拖拉机 机械加工自动化率达93% 生产效率提高一倍 [32][34] 智能化农机助力夏收 - 江苏省小麦收获期较去年提前近一周 截至5月26日全省小麦已收获67.4万亩 进度达1.7% [35][36] - 江苏盱眙首次使用无人驾驶收割机 依托北斗导航系统沿预设路线作业 提高精准度和效率 [38] - 盱眙县启用115家粮食烘干中心和505台套烘干机 日烘干量达3万吨 采用360度旋流烘干技术确保小麦质量 [40]
从跨区机收看农业现代化关键密码
经济日报· 2025-05-22 06:41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跨区机收依赖信息平台、维修站点、油料保障、金融服务等支持体系,实现农机资源全国高效流动[1][3] - "农机直通车""智慧农机"等数字化平台精准匹配农户与机手需求,降低农机空耗率并提升作业效率[3] - 中石化、中石油沿麦区布局24小时专供加油站网络,保障农机用油不间断[3] 技术赋能农机作业 - 搭载北斗导航的智能收割机可自动优化收割参数,漏割率显著降低[2] - 无人驾驶收割机通过卫星导航实时处理地形数据,自主规划最优路径[2] - 智能诊断模块实现故障远程处理,减少设备停机时间[2] 跨区机收运营模式创新 - 农机合作社推行"预约服务+连片作业"模式,降低农户成本同时提高农机手收入[3] - 移动维修站结合无人机配件配送,实现田间即时维修服务[3] - 订单作业模式稳定农户预期,农机使用效能提升30%以上[3] 农业现代化路径突破 - 跨区机收破解小农户"有机无田耕、有田无机用"困境,避免重复购机资源浪费[4] - 服务规模化路径使小麦机收占比超98%,小农户成功融入现代农业体系[4] - 该模式验证生产要素组合创新对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作用[4] 夏粮生产战略意义 - 夏粮占全年产量1/5,小麦占比达90%,跨区机收直接影响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1] - 30万台收割机参与全球最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保障小麦颗粒归仓[1] - 麦收时间窗口仅3-5天,机械化作业有效应对气候风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