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场

搜索文档
死磕农业机器人,福建80小伙干出全球第二,港股上市
36氪· 2025-09-30 00:02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华泰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此为二度冲刺资本市场,曾于2021年申请科创板上市并于2022年5月主动撤回[1] - 公司产品包括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和智能农场设备等,其无人机作业效率比人工快10倍,节省30%农药和90%水[1] - 2024年公司在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市场份额为10.7%排名第二,在农业无人机细分领域市占率达17.1%也排名第二[1][13]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彭斌1982年出生于福建三明,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曾为程序员并连续三年获微软MVP奖项[1] - 公司前身XAIRCRAFT于2007年在广州成立,最初生产航模,后尝试科考、巡检、物流等多个商用领域,曾与顺丰合作完成5万多架次物流无人机试飞[2][3] - 2013年新疆之旅成为转折点,创始人发现农业植保需求,确立聚焦农业赛道,2014年公司正式更名为极飞科技[4][5][6][7]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农业无人机是公司核心产品与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其收入占比分别为78.6%、81.2%、87.8%、88.5%和89.0%[11] - 无人机采用高精度RTK定位技术,路径精确到厘米级,搭载智能离心雾化喷头提高农药利用率,通过更换模块可实现播种和运输[11][12][13] - 产品线已扩展至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智能农场物联产品,服务覆盖872万农户、6亿亩农田和42个国家[8][11] 财务表现与客户分布 - 总收入从2022年6.05亿元增长至2024年10.66亿元,增幅73.4%,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7.45亿元同比增长2.1%[14] - 公司在2024年扭亏为盈录得净利润7040万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1.31亿元同比增长49.1%[15] - 销售高度依赖经销商模式,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经销商收入占比分别为96.6%、97.4%、99.4%和99.6%,前五大客户均为独立第三方[16][17]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遇 - 农业劳动力短缺是根本驱动力,中国农业从业人员预计从2024年1.4亿锐减至2050年3000万降幅近80%,农业机器人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刚需品[22][23] - 技术融合趋势明显,市场呼唤智慧农场生态系统,实现设备互联互通与机器人协同作战,提升农业生产效率[24][25] - 应用场景正从农业生产向全流程渗透及跨界扩展,如无人机承担短途物流运输,无人车应用于公共卫生蚊媒消杀等领域[26]
用上无人驾驶收割机,麦收效率提升七成多(经济聚焦·夏收里的“新选手”)
人民日报· 2025-06-19 21:51
智慧农场建设背景 - 句容市茅山一带地处丘陵山地,地势高差大,人工作业难度大,粮食产量仅为平原地区一半左右,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 [2] - 为解决"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问题,2023年当地引进句容春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智慧农场,通过全程自动化实现"机器换人" [2] 无人驾驶收割机技术特点 - 采用爬坡能力强的履带式收割机,带有自动水平和原地掉头功能,适应丘陵山地作业 [3] - 通过APP规划路线,控制系统接收指令后驱动方向盘和操纵杆实现无人驾驶 [4] - 配备北斗导航系统实时定位,5个摄像头观察周边情况,压力传感器感知仓位,实现自动卸粮 [4] 无人驾驶收割机运营效益 - 24小时满负荷作业可收割200亩,较传统人工8小时作业提升效率70%以上 [4] - 转弯处不压苗、不漏割、不抛撒,收割减损至少50% [4] - 节省2/3人工成本,3台收割机从需3名农机手减少到只需1人管理 [4] - 成为跨区作业抢手货,可到安徽、江西、湖北等地收割 [5] 智慧农场整体成效 -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AI技术管理,小麦亩产从500斤提升至1000多斤 [5] - 有效种植面积显著增加,加上人力成本节约和跨区作业增收,预计4年收回前期投资 [5] - 实现自动识别虫情和作物长势、监测农机作业质量等科学管理功能 [5]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龙南新型科技赋能智慧农场 特色养殖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新闻网· 2025-06-09 15:36
智慧养殖转型 - 芭佰里牧场通过应用5G、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实现传统养殖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牛舍配备智能感应消毒、温控设备、隐藏式音响等设施 [1] - 牧场采用科学养殖方法,包括每日为牛播放2小时音乐、喂食食叶草/酒糟发酵物/玉米等精饲料,并与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合作远程技术指导 [2] - 养殖环境优化显著,牛群享受降温淋浴、舒缓音乐及营养套餐,提升肉质品质 [1][2] 乡村振兴模式 - 牧场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每年为东坑村村集体带来17万元分红,并提供草料加工、环境维护等50多个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2-3万元 [2] - 项目带动土地资源盘活,解决因劳动力短缺导致的闲置问题,并通过提供小牛犊及保价回收机制降低农户养殖风险 [1][2] - 龙南市通过"四融一共"政策推动产村融合,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的产业联动效应 [2] 政府与产业协同 - 当地政府高效保障行政审批速度,助力芭佰里牧场2024年快速落地投产 [2] - 临塘乡依托生态优势引进高科技养殖项目,激发乡村新动能,实现从杂草丛生地到现代化牧场的转变 [1][2]
泰国乳制品出口不断扩大 去年出口增长百分之十一点五 居东盟国家首位
人民日报· 2025-05-22 21:53
泰国乳制品出口表现 - 2024年泰国乳制品出口同比增长11.5% 总出口额达5.82亿美元 在东盟国家位居第一 [1] - 六大主要出口市场为马来西亚 越南 印度尼西亚 新加坡 菲律宾 缅甸 其中马来西亚进口增幅高达64.3% [1] - 得益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 泰国乳制品在东盟国家具有显著竞争优势 [1] 市场需求与产品趋势 - 市场需求旺盛的乳制品包括酸奶 乳酸菌饮料 常温奶 混合豆奶 奶茶 咖啡等乳制品相关饮品 [1] - 泰国乳制品企业开始探索低脂 零脂 植物基 零乳糖乳制品 满足多样化需求 [2] - 泰国企业"乳品之家"是当地第一家有机乳制品生产商 采用有机奶牛饲养工艺 不使用抗生素 化学杀虫剂等 [2] 生产与技术升级 - 泰国乳业促进组织实施2023年至2027年行动计划 推动奶牛农场向现代化 高效化方向发展 [2] - 计划包括推动"智慧农场"标准 提升管理效率 增加原奶产量 [2] - 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建议奶农科学使用草 干草 玉米茎 并分配资金引入先进技术提高质量 [2] - 主要乳制品企业采用巴氏杀菌技术保障产品安全无菌 [2] 出口市场拓展 - 得益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自贸协定 泰国乳制品正扩大出口至中国 澳大利亚 新西兰 智利等市场 [3] - 泰国计划进一步开拓非洲 拉美等新兴市场 提升全球乳制品贸易地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