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长城品质长青A
搜索文档
百亿基金经理阵营重回百人关
第一财经· 2025-11-06 20:45
百亿基金经理阵营显著扩容 - 截至三季度末,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数量超过1720人,其中管理规模超百亿的达109人,较上一季度数量扩张近三分之一,若计入四季度新发产品则增至112人 [5] - 业绩表现是规模增长核心驱动力,例如永赢基金任桀管理的产品年内回报达198.11%,推动其管理规模从去年底的0.26亿元暴增至128.78亿元;景顺长城基金农冰的管理规模也从不到30亿元跃升至167.72亿元,增幅超4倍 [6] - 多位顶流基金经理规模回升,易方达基金张坤以565.44亿元规模居首,单季度增长近15亿元;谢治宇、葛兰分别以453.57亿元、435.44亿元重归400亿梯队;周蔚文、刘格菘等也重返300亿阵营 [6] 行业格局与投资者行为变化 - 百亿基金经理分属38家基金公司,中欧基金以10位居行业首位,广发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各有9位;永赢基金、德邦基金等中小型公司也实现突破 [7][8] - 尽管前十大基金经理产品三季度全员上涨,但近八成产品遭遇净赎回,合计超330亿份,显示投资者“盈利即赎回”的谨慎心态 [7] - 行业出现“大佬带飞”现象,如中欧基金赵磊与葛兰共管产品后,仅四个月即进入百亿行列 [7] 行业战略转型与规模管理 - 当前百亿基金经理中单人最高管理规模未超600亿元,与历史千亿级顶流相去甚远,例如张坤当前规模较其巅峰1344.78亿元缩减58%,谢治宇、葛兰规模较历史高位减少一半以上 [10] - 行业普遍摒弃明星基金经理模式,转向“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通过多人共管或卸任减轻管理压力 [10] - 受费率改革、绩效考核等因素影响,部分基金经理主动限制规模短期激增,通过限购避免影响投资策略有效性,并对跟风投资者实施“降温” [11] 后市观点与投资策略 -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陈颖认为四季度市场或以震荡为主,需结合估值回避涨幅过大个股,同时看好消费回暖对经济的支撑 [12][13] - 张坤强调长期投资理念,坚持通过自下而上研究寻找优质公司,认为当前较低的估值为内需消费市场提供安全边际 [13][14] - 葛兰长期看好创新药、医疗器械及消费医疗领域,认为医疗设备更新政策、育儿补贴制度及减肥药产业链将带来新增长点 [15]
五年前买的基金回本了
投中网· 2025-09-23 15:05
公募基金市场表现 - 截至7月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达35.08万亿元,较去年末新增2.25万亿元[6] - 在统计的7451只股票型基金中,今年以来仅有137只基金亏损,占比不到2%,98%的基金实现盈利[9] - 多达2582只基金收益率超过30%,占比35%,39只基金收益超100%[9] - 三年前购买的基金中有33%仍录得亏损,但六成已回本,收益最佳基金近三年收益率达242%,最差基金亏损超57%[10] 行业板块表现分化 - 煤炭、能源板块今年以来仍录得亏损[10] - 创新药、通信、有色金属、电网、信息科技等板块收益超40%[10] - 医药主题基金表现突出,如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人民币A等收益靠前[10] - 白酒板块表现失意,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近三年仍亏损近25%[14] 明星基金经理业绩变化 - 张坤管理规模从1345亿元缩水至550.47亿元,其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近三年收益仅0.82%[15][16] - 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A基金近一年回血52.37%,但近三年仍亏损7.2%[14][16] - 谢治宇的兴全合润A基金近三年收益27.74%,表现相对稳健[16] - 刘彦春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A近三年亏损20.37%,王宗合管理的鹏华匠心精选A近三年亏损3.08%[16] - 新任明星基金经理农冰立管理的景顺长城品质长青A近三年收益率达139.32%[16] 居民资金流向变化 - 前八月居民存款新增9.77万亿元,但近2个月少增1万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多增3.32万亿元,显示存款向股市等权益资产转移[22] - 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跌至1.6%,六大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推动居民储蓄通过基金入市[6][20] - 近期出现招商均衡优选、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等"日光基",募资额在10亿至50亿元,显示资金入市处于早期阶段[19] 市场资金结构分析 - 上半年公募基金增持A股1460亿元,相对较低,公募主导的投资风格未获新增资金流入[21] - 保险资金上半年增配6400亿权益类资产,但港股获益更多,下半年有望加仓A股[21] - 当前新增资金以杠杆资金、量化资金为主,偏好高风险、高弹性主题投资,推动科技、人工智能主题行情[20] - 预计下半年基金发行规模进一步提升,市场风格可能从小盘成长股向大盘成长股过渡[20][21]
三年深套阴影难消,基金业绩回暖难阻“解套即赎”
第一财经· 2025-08-08 14:09
基金业绩回暖 - 近期权益市场回暖带动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修复,部分2021年高位入场的投资者开始回本 [3] - 截至8月6日,近九成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回报为正,40只产品涨幅翻倍,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以212.25%涨幅领跑 [3] - 2021年成立的基金中,153只累计回报扭亏为盈,较去年同期22只大幅提升 [6] 百亿基金表现 - 27只百亿规模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全员正收益,超七成区间回报超10% [5] - 招商优势企业A、银河创新成长A、广发多因子涨幅超60% [5] - 部分知名基金经理产品净值修复显著:易方达蓝筹精选近一年涨18.29%,中欧医疗健康A涨31.72%,兴全合宜A涨50.29% [6] 投资者行为分化 - 净值回升后投资者呈现三类操作:回本即赎回、亏损收窄时赎回、坚持等待完全解套 [9] - 基金渠道反馈显示净值回升至面值附近时赎回压力显著,如0.8元和1.05元区间 [10] - 主动权益基金二季度净赎回1076.04亿份,环比增56.43%,上半年合计净赎回1764亿份 [10] 市场困局与挑战 - 业绩修复未转化为资金信任,主因2022-2024年长期亏损记忆导致"解套即赎回"行为普遍 [11] - 行业需通过基金经理长期稳定回报和生态优化缓解投资者短期焦虑 [11]
三年深套阴影难消,基金业绩回暖难阻“解套即赎”
第一财经· 2025-08-07 20:50
基金业绩修复情况 - 近九成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回报为正 40只产品区间涨幅实现翻倍 最高涨幅达212.25% [1] - 4349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4304只近一年回报录得涨幅 占比达99% 其中40只产品业绩翻倍 [2] - 2021年成立的670只产品中153只累计回报为正 较去年同期22只大幅提升 部分产品从跌幅超30%转为正收益 [3] - 27只百亿规模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全员实现正收益 超七成产品区间回报超10% 3只产品回报超60% [2] 明星基金产品表现 - 易方达蓝筹精选近一年上涨18.29% 此前连续三年亏损(2021年-9.89% 2022年-16.03% 2023年-20.99%) [3] - 中欧医疗健康A近一年涨幅达31.72% 此前连续四年亏损 [3] - 兴全合宜A近一年回涨50.29% [3] 投资者行为分化 - 投资者呈现三类操作策略:回本即赎回 亏损收窄时赎回 坚持等待完全解套 [5] - 基金单位净值回升至面值附近(如0.8元和1.05元)时面临较大赎回压力 [6] - 主动权益基金二季度被净赎回1076.04亿份 环比增加56.43% 上半年合计净赎回近1764亿份 [6] 行业困境分析 - 业绩修复未能转化为资金信任 因2022-2024年偏股混合基金持续跑输市场指数 投资者存在长期亏损记忆 [6][7] - 多数基金经理主动管理能力已通过业绩修复验证 但"解套即赎回"成为普遍市场行为模式 [6][7] - 行业需从提升专业能力与优化生态两方面协同发力 破解业绩与资金流向背离困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