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长城成长之星

搜索文档
景顺长城基金 护航科技创新 穿越周期筑根基
上海证券报· 2025-09-02 03:06
公司科技投资布局 - 公司系统性布局科技领域投资 通过投研建设与产品创新服务经济转型升级 [1]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持有科技类股票规模达831亿元 占整体持仓比例44% [1][3] - 2013年底至2014年初成立景顺长城成长之星和中小创精选基金 开始布局科技成长领域 [1] 科技投资发展历程 - 2016-2018年科技成长投资进入低谷期 但公司团队形成科技创新是长期主线的共识 [1] - 2019年公司成为科创板自律委成员 参与科创板股票发行政策制定 [2] - 2020年全方位加大科技创新领域投入 建立完善人才梯队 [3] 投研体系建设 - 2021年组建科技军团 整合对科技领域有见解的基金经理 [3] - 深耕AI 新能源 新材料 半导体 机器人等细分领域 形成深度基本面研究 [3] - 将AI技术融入投研体系 提升数据处理 智能纪要生成 行业知识库管理能力 [5] 产品创新与布局 - 持续开发科技主题权益类基金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方向 [3] - 成为首批科创债ETF基金管理人 形成从权益到固收的基金矩阵 [3] - 通过科创板打通金融资本与科创要素通道 激活核心技术创新动能 [2] 投资理念与方法论 - 坚持价值投资导向 注重基本面分析 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 [4] - 关注标的公司治理透明度与管理层对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视程度 [4] - 秉持"宁取细水长流 不要惊涛裂岸"理念 挖掘科技创新投资机遇 [5]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科技创新被视为长期主线 将给资本市场提供更广阔空间和全新机遇 [1] - 发挥资本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促进优化资源配置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 - 通过负责任投票行使股东权利 推动科技公司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4]
2025年A 股半程收官!景顺长城权益基金近三年超额位居同类大厂第1
新浪基金· 2025-07-11 18:34
景顺长城基金业绩表现 - 权益类基金超额收益在近三年、近十年分别排名同类1/13、2/13 [1] - 主动权益基金中有6只近1年业绩排名同类前10,19只位居同类前20%,28只排名前1/3 [1] - 成长风格基金表现突出,杨锐文管理的景顺长城优选、公司治理、成长领航近一年业绩均居同类前7% [1] - 景顺长城优选、公司治理近三年业绩位居同类15/144、5/552 [1] - 环保优势近一年、两年业绩均位居同类1/12,新能源产业近一年、两年业绩分别排名同类1/16、1/15 [1] 科技军团成员业绩 - 农冰立管理的品质长青近两年业绩排名同类2/1595 [1] - 张仲维管理的优质成长过去两年业绩排名同类6/324 [1] - 江山管理的稳健回报近一年业绩排名同类2/108 [1] - 董晗管理的景气优选近一年业绩居同类前13% [1] - 张靖管理的策略精选近五年回报排名同类前5% [1] 多元策略基金表现 - 邹立虎管理的支柱产业近两年、三年业绩均位居同类5% [2] - 余广管理的核心优选近两年排名同类前10% [2] - 周寒颖管理的成长之星近四年排名同类前13% [2] - 韩文强管理的中国回报近一年业绩排名同类前13% [2] 量化策略基金表现 - 量化小盘近一年、三年、五年业绩分别排名同类32/344、46/308、32/208 [2] - 量化精选股票近一年业绩跻身同类前1/3(114/344) [2] - 专精特新量化优选股票近一年业绩排名同类30/344、近三年排名同类80/308 [2]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坚持基本面出发,追求投资风格多元稳定 [2] - 将继续深耕主动权益投资,保持股票投资领先优势 [2] - 探索更多能实现稳定超额收益的策略,对组合投资进行优化 [2]
一图看懂:主动优选基金经理,在2025年1季报里都说了啥?
银行螺丝钉· 2025-05-21 21:56
基金经理观点分析 深度价值风格 - 投资特点为重视低市盈率、低市净率、高股息率品种,主要布局金融地产、能源、材料等低估值行业 [5] - 2016-2017年表现优异,2019-2020年跑输市场,2021-2024年再度跑赢 [6] - 景顺长城能源基建基金持仓未变,关注国际局势变动及技术进步对行业的影响 [7] - 中泰姜诚组合聚焦弱β与强α品种,认为国内产业链韧性和政策空间可应对贸易战冲击 [7] - 大成徐彦减持热门概念个股以降低组合集中度,强调信托责任与盈利的平衡 [8] - 东方红周云认为中国经济转型周期已开启,内循环发展是未来核心 [8] 成长价值风格 - 核心逻辑为长期持有高ROE、现金流稳定的优质企业,代表基金经理包括张坤等 [10] - 嘉实谭丽1季度加配有色行业(含黄金),预判美国经济衰退及美元贬值压力 [12] - 易方达张坤优化消费与科技行业结构,认为地产下行影响接近尾声,企业ROE将主导长期收益 [13][14] - 睿远傅鹏博高仓位运行,增配AI、汽车电子、恒生科技及医药创新领域 [15][16] - 中欧罗佳明看好中国制造业出海机遇,聚焦资源品及核心资产对冲宏观风险 [17] - 招商朱红裕增持内需相关行业以应对关税不确定性,强调多维逆向决策 [23] 均衡风格 - 兼顾成长性与估值性价比,采用PEG等指标筛选标的 [26][27] - 富国基金维持红利指数配置,认为其盈利与估值性价比突出 [29] - 安信张竞认为A股估值处于低位,内需政策与流动性宽松将形成支撑 [30] - 中欧周蔚文布局AI产业链(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增持保险行业 [31][32] - 兴全谢治宇关注技术变革带来的非线性增长及子行业景气反转机会 [32] - 景顺长城周寒颖超配汽车、机械设备、电力设备,低配非银与食品饮料 [38] 成长风格 - 核心策略为追逐高收入/盈利增速企业,对估值容忍度高,重点配置新能源、TMT等新兴领域 [39][40][41] - 富国刘莉莉加仓竞争格局优化标的,认为中国优质资产普遍低估 [38] - 泰康宋仁杰长期看好科技、消费、医药、黄金等高质量发展方向 [37] 行业配置动向 - 科技领域:AI应用(睿远、中欧)、汽车电子(睿远)、光模块(中欧谨慎) [15][31] - 资源品:黄金(嘉实)、铜(广发)、有色金属(景顺长城) [12][16][38] - 医药:创新药(睿远)、医疗器械(睿远、泰康) [15][37] - 内需相关:消费补贴政策受益板块(睿远)、家电/白酒(富国) [16][35] - 港股:恒生科技(睿远)、银行(国富) [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