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

搜索文档
打通农业科技创新堵点
经济日报· 2025-07-09 10:27
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与进展 - 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提出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1] - 黑龙江省通过"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每千克黑土有机质含量比4年前增加4.1克,集成推广74个高效增产技术模式 [1] - 浙江省推进"智慧农业引领区"建设,今年将建成300个数字农业工厂,实现15种重点农产品"浙农码"全覆盖,加速AI大模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面临的挑战 - 农业科研力量分散,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 [2] - 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薄弱,难以将先进技术及时送达农民 [2] - 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企业在研发中的主体作用未充分发挥 [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措施 - 建立国家级农业科技统筹协调机制,聚焦生物育种、智能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系统等"卡脖子"领域联合攻关 [2] - 扩大科技特派员队伍规模,吸引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下沉一线,利用新媒体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科技推广 [2] - 强化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对承担国家级项目的企业给予奖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科技领域 [3] - 高水平建设农业高新区和科技创新中心,为初创企业提供研发、转化、推广一站式服务 [3]
中国距高收入经济体仅一步之遥:人均GDP距新标准差500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7-02 16:29
世界银行高收入经济体标准调整 - 世界银行将高收入经济体人均GNI门槛从14005美元下调至13935美元 [1] - 新标准下人均GNI达到或超过13935美元即可被视为高收入经济体 [1] 中国2025年经济数据表现 - 中国2025年名义GDP达318758亿元人民币(约44420.49亿美元) [1] - 人均GDP为13445美元,与高收入门槛差距缩小至约500美元(3450元人民币) [1] - 差距平摊至14亿人口相当于每人每天需多创造9.5元人民币价值 [1] 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 - 人民币处于稳定升值通道,IMF预测未来12个月实际有效汇率可能升值3%-5% [1] - 汇率升值可能帮助中国在不依赖经济增长情况下自然跨越高收入门槛 [1] 中国成为高收入经济体的全球影响 - 将使全球高收入人口比例大幅提升,中国成为最大高收入经济体 [2] - 中国将在工业革命中首次成为规则制定者(如德国车企改造生产线适应中国车联网标准) [4] - 发展模式为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新启示(如赞比亚农民通过中国智慧农业园提升咖啡售价) [6] 中国消费市场潜力 - 预计将成为全球最大单一消费市场,重构全球产业链格局 [6] - 将为全球经济提供新增长动力 [6] 中国未来发展路径 - 需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应对突破后的新挑战 [8]
结果来了,差500美元!按新标准,我国离高收入经济体仅一线之隔
搜狐财经· 2025-07-02 11:40
世界银行收入标准调整 - 2025年7月新标准将高收入经济体最低人均GNI从14005美元下调至13935美元,降幅70美元 [3] - 低收入经济体标准为≤1,135美元,中低收入1,136-4,495美元,中高收入4,496-13,845美元 [2] - 2024年标准中高收入门槛为4,516-14,005美元,新标准门槛略有下降 [2] 中国人均GDP现状 - 2025年中国名义GDP达318758亿元人民币(约44420.49亿美元),人均GDP13445美元 [3] - 人均GDP与人均GNI差额约0.5%,可用人均GDP近似替代人均GNI [3] - 当前离高收入门槛仅差500美元(约3450元人民币),相当于每日人均需多创造9.5元价值 [4] 人民币汇率影响 - 人民币处于缓慢升值通道,IMF预测未来12个月有3%-5%升值空间 [4] - 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3.7%,即使不考虑经济增长也可自然跨越13935美元门槛 [6] - 人民币升值将显著降低中国迈入高收入国家的难度 [6] 全球经济影响 - 中国加入将使高收入经济体人口从13.2亿翻倍至27亿,全球占比从16%跃升至35% [6] - 中国将成为人类历史上人口规模最大的高收入经济体 [6] - 3-5年内中国预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单一消费市场 [9] 产业与文明影响 - 中国在工业革命中首次成为规则制定者,如车联网V2X标准影响德国车企生产线改造 [7] - 中国发展路径证明高收入不等于西方化,展现多元现代化发展模式 [9] - 中国经验为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新范式,如智慧农业提升赞比亚咖啡溢价 [9] 未来发展展望 - 迈过高收入门槛后目标将转向"繁荣、富强、民主的发达经济体" [10] - 人均13935美元是统计里程碑,更是发展模式升级的起跑线 [9] - 中国发展证明文明进步无固定模板,为人类发展权实现提供新路径 [9]
各地文旅场景“上新”活跃“夏日经济” 新供给激发暑期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6-30 10:18
近日,在北京市平谷区梨树沟休闲谷,北京首个夜间漂流项目正式开通,游客可乘坐皮筏艇穿行"花海隧道",沿途还设置了多处戏水区、 3D投影水幕表演等。今年暑期,为丰富文旅市场供给,北京将围绕毕业季、研学游、演艺游、京郊避暑、夏日狂欢等五大主题,重点推出130 余场精品特色活动和4000多场优质演出。 央视网消息: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各地也迎来文旅热。各地上新消费场景、优化服务体验,活跃"夏日经济"。 北京:夜间漂流开放 坐皮筏艇穿行"花海隧道" 河北涉县:"石屋文化"赋能乡村旅游 河北邯郸市涉县大洼村以独特的石头建筑群闻名,全村依山而建,房屋、道路、桥梁均用太行山石垒砌。当地围绕石头民居打造特色文旅 业态,为丰富旅游体验,还举办电音节、增加传统民俗表演、杂技表演等活动吸引游客。 湖北:荆州古城迎客来 沉浸式感受三国文化 近日,湖北荆州古城迎来了一个外国留学生旅游团,他们换上古风衣服,沉浸式感受三国文化。 重庆:农业科技基地 智慧工厂吸引学生打卡 在重庆高新区,暑假来到农业科技基地成了不少家长和孩子们的选择。在AI智慧农业工厂,同学们参观了由菜、藻、鱼组成的立体鱼菜 共生系统,这里种菜不用土、不施肥,养鱼不换水, ...
新疆棉“变身”走向世界:不止产品,更兼技术
中国新闻网· 2025-06-29 19:56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智慧农业管理系统使单位劳动力管理棉田面积从传统方式的30亩提升至200-300亩,效率显著提高[1] - 田间安装测量装置实时监测虫情、地下水、气象等数据,形成数字化种植决策[1] - 远程控制技术实现农户通过手机进行作物轮灌,大幅提升种棉效率[2] - 精准数据管理使棉花质量和产量显著优于传统种植方式[2] 棉花深加工产业链 - 新疆棉通过深加工制成高技术新材料"钢纸",具有高强度、绝缘性和可降解特性[5] - 钢纸广泛应用于5G基站、新能源电池、汽车制造等领域,产品纤维含量达99%[5] - 新疆源一科创公司钢纸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5%,预计2025年营收达8000万元[7] - 深加工实现产业链延伸和产品价值飞跃,从农副产品升级为高技术新材料[7] 国际市场拓展 - 新疆源一科创公司钢纸产品出口亚洲、欧洲多国,直接出口额占营收35%[7] - 智慧农业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正推广至"一带一路"国家,已建立20个示范点[7] - 膜下滴灌技术可应用于多种作物种植,目前技术辐射面积近100万亩[7] - 新疆天业集团计划整体输出智慧农业装备与技术,提升国际影响力[7]
豪放分红超20亿!这家公司要冲刺IPO
搜狐财经· 2025-06-28 08:42
星标★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近日,千亿巨头潍柴动力(000338.SZ,02338.HK)发布公告,宣布计划将其子公司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下称"潍柴雷沃")分拆至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而潍柴雷沃已于6月20日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拟主板上市,中金公司是其保荐机构。 这家谋求创业板上市未果的中国农机龙头资产负债率高达80%以上,但近四年多次大额分红,累计现金分红超18亿元, 另外,其在今年6月宣布再分红2.29亿元,加起来共超过20亿元,引发市场关注。 AI制图 龙头来IPO了 资料显示,潍柴雷沃总部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其历史可追溯至2004年,当时名为山东福田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公司更名为潍柴雷沃,以专注于农机产品及智慧农业服务相关业务。 经过一系列股份转让及增资后,截至2025年6月15日,潍柴雷沃分别由潍柴动力和潍柴控股持有约61.1%和27.26%的股 权。潍柴动力由潍柴控股持有约16.32%的股权,而潍柴控股则由山东重工全资拥有。 综上,潍柴动力、潍柴控股和山东重工合计控制潍柴雷沃约88.36%的投票权。 潍柴雷沃已打造了一套涵盖农业生产全周期,即从耕 ...
豪放分红超20亿!这家公司要冲刺IPO
IPO日报· 2025-06-27 22:34
公司分拆上市计划 - 潍柴动力计划分拆子公司潍柴雷沃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潍柴雷沃已于6月20日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为保荐机构 [1][2] - 潍柴雷沃由潍柴动力和潍柴控股分别持股61.1%和27.26%,两者合计控制88.36%投票权 [5][6]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潍柴雷沃专注于农机产品及智慧农业服务,业务覆盖农业生产全周期,包括智能农机装备和智慧农业服务 [6] - 2024年中国农机销售额前5大厂商占54.5%市场份额,潍柴雷沃以174亿元销售额排名第一,市占率21.2% [6] - 2024年拖拉机市场份额22.6%排名第一,轮式谷物收获机械、玉米收获机械、智能收获机械市场份额分别为53.5%、21.5%、66%,均排名第一 [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9.5亿元、146.76亿元、173.9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72亿元、8.71亿元、9.57亿元 [7] - 2024年拖拉机板块收入90.57亿元,收获机械收入70.92亿元 [8] 历史发展与目标差距 - 潍柴集团2021年重组潍柴雷沃前身雷沃重工,目标2025年营收500亿元,但2024年营收仅174亿元,未达预期 [9] 上市历程与分红情况 - 2023年曾申请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但撤回,2025年转战港交所 [11][12][13] - 2021-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超18.5亿元,2025年6月再分红2.29亿元,近五年分红超20亿元 [14] - 报告期内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3.4%、80.44%、80.24% [14] 募资用途 - 本次港股IPO募资拟用于高端农机装备产业基地建设、生产线智能化升级、研发投入、海外业务拓展及营运资金 [14]
云启三农 智领江淮 | 安徽电信举办智慧农业主题会议
人民网· 2025-06-27 18:25
智慧农业分会活动概况 - 中国电信安徽公司举办"云启三农 智领江淮"智慧农业分会,汇聚政府、企业及行业专家探讨智慧农业发展趋势与实践路径[1] -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阜阳市政府及中国电信安徽公司高层领导出席,中国电信集团农业农村事业部负责人进行主题分享[1] 智慧农业技术成果发布 -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解读智慧农业政策,阜阳市农业农村局展示智慧三农实践成果[4] - 中国电信安徽公司发布"四新"农业新质生产力能力,整合新网络、新平台、新模型、新安全体系赋能智慧农业[4] 产业链合作签约 - 中国电信安徽公司与辉隆农资集团等8家产业链企业签署战略协议,覆盖智慧农业解决方案研发、数字乡村平台建设、农业大数据应用等关键领域[4] - 签约企业包括中电万维、安徽易刚、中科图知天下等生态伙伴,合作聚焦技术落地与资源共享[4] 实践案例分享 - 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及安徽易刚公司展示数智赋能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成功案例,提供农业现代化实践样板[7] 未来发展规划 - 中国电信安徽公司将联合政府、农业企业及生态伙伴深化智慧农业应用,系统性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7]
数智兴乡消费焕新主题大会成功举办共探数智时代发展新路径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6 19:03
流量商道创始人周鸿雁从数字营销角度出发,提出"以数智为舟,以流量为帆"的创新思路,为乡村特色 产业品牌建设和产品推广提供了新视角。东方杯《我为家乡代言》活动组委会成员史建设发布"探校达 人""探企达人"双轨招募计划,号召社会各界以实际行动参与乡村振兴,用数字化手段讲好家乡故事, 传播乡土文化。 论坛期间举行了多项重要签约仪式和成果发布。数智生活与东方杯《我为家乡代言》正式达成战略合 作,双方将在农产品电商、乡村文旅、数字农业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数智技术+乡土资源"的有 机融合,助力家乡特色产品"触网腾飞"。此外,妈妈会客厅、金亚麻国际等企业也与东方杯《我为家乡 代言》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部署,6月25号下午由东方杯《我为 家乡代言》组委会与数智生活联合主办的"数智兴乡.消费焕新主题大会"在浙江广电开元酒店隆重举 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位领导嘉宾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乡村振兴与数智生活发展新路径。 论坛开幕式上,浙江省原政协副主席徐鸿道在致辞中指出:"数字技术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 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支撑。本次论坛的召 ...
守好中国粮仓 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环球时报· 2025-06-25 15:13
黑土地保护与改良措施 - 北大荒集团鹤山农场有限公司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 将农作物秸秆喂食牲畜 再将牲畜粪便发酵后还田 改善了土壤结构 培肥了地力 [1] - 鹤山农场有限公司辖区内建有两个现代化奶牛养殖密闭式发酵囊 每年可转化12万吨粪肥 [1] - 黑龙江垦区各地狠抓黑土地保护工作 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曾经退化的黑土地正逐渐变"肥" [1]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农场有限公司使用智能传感器实时采集不同土层的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 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同步至智慧农业云平台和国家耕保数据平台 实现全天候无人值守的精准监测 [3] - 该系统使土壤监测效率提升85% 数据准确率达到98%以上 监测数据为科学施肥、土壤改良提供依据 并形成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数据库 [3] 农田改造与增产效果 - 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有限公司将原有小格田改造成大格田 给予种植户相应补贴 改造后田埂变少 提高了实际种植面积 大型机车作业更加方便 [4] - 格田改造过程中对田块进行了平整 使水肥分布更均匀 减少了地表径流冲刷 降低了土壤被侵蚀的风险 [3] - 改造后平均每亩水田比改造前增产100多斤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