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开幕
陕西日报· 2025-10-26 08:13
会议概况 - 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于10月25日开幕 [2] - 会议主题为“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 [2] -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宣布开幕并发表讲话 [2][4] - 多位国家部委领导、国际组织代表及多国驻华使节出席开幕式 [2][3] 政策导向与战略重点 -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4]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4] -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4] -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旨在提升农业生产效能、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4] 发展路径与核心举措 -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需坚持改革赋能、科技引领、人才为本、装备支撑、开放合作 [5] - 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顶层设计 [5] - 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加强技术攻关,打造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5] - 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搭建农业人才成长平台 [5] -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引导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市场化应用 [5] - 深入推进双多边农业经贸和科技合作,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5] 展会定位与活动内容 - 杨凌农高会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展会,是农业科技成果展示、转化推广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高能级平台 [6] - 本届农高会突出市场化办会理念,由多家国家级农业协会和杨凌会展集团主办 [7] - 展览展示分为室内展、田间展、云上展、海外展4个板块,展示核心种源、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等优秀成果 [7] - 会议活动包括会议论坛、成果发布、投资贸易、赛事评奖板块,共举办25项重点活动 [7] - 开幕式上发布了《2025中国旱区农业技术发展报告》 [6]
数字游民“链”上乡村,无锡鸿山以产业链党建激活农文旅融合新动能
新华日报· 2025-10-21 07:42
项目核心模式 - 以“鸿山·暖村数字游民村落”项目为试点,创新探索农文旅产业链党建新模式 [1] - 通过整合生态、文化、科技等资源,推动党建与产业同频共振,形成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经验 [1] 组织体系建设 - 构建覆盖农文旅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党建网络,形成街道党工委统筹、支部联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党建共同体 [2] - 组建红链智库,成立全市首个数字游民(乡村)主理人学院,与4所高校院所达成产学研用联建共建 [2] - 项目一线设立党员先锋岗,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为新业态群体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创业孵化等精准服务 [2] 产业生态构建 - 推动生态链、要素链、服务链三链融合,构建“数字+乡村”产业生态 [3] - 在生态链上推进无人机配送网络、零碳乡村技术等新基建项目,实现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覆盖 [3] - 通过党组织搭建“人才+项目+资本”集聚平台,成功吸引30多名创意主理人、艺术大师、青年数字产业人才 [3] 人才与产业协同 - 秉持“党建引才、以才兴产、以产促乡”理念,建成1个“数字游民圈”,接洽数字产业、文旅创意等领域人才10余个 [4] - 引导数字游民与本土资源融合,培育“云端办公+田园生活”等特色业态,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5个,孵化乡村特色品牌3个 [4] - 通过举办人才沙龙、创业培训等活动4次,促进“原乡人”与“归乡人”深度合作,激发乡村创新创业活力 [4] 项目合作成果 - 与市供销社、新区公交等达成合作意向,推动8个品牌签约入驻数字游民村落 [2] - 设立产业链党群服务驿站,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孵化等8大类32项服务 [3] - 首批8个品牌签约入驻,党建赋能下“人才链”与“产业链”协同效应日益凸显 [4]
Agricultural Hi-Tech Fair to be Held in Northwest China's Yangling to Promote Agri-Tech Cooperation
Globenewswire· 2025-10-14 15:53
活动概况 - 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将于2025年10月25日至29日在中国陕西杨凌举行,主题为“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新未来” [1] - 本届展会预计吸引来自超过5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参与者,总展览面积达14万平方米 [2] - 活动将结合线上线下、场内场外及国内外联动方式,展示全球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农业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前沿成果 [3] 展会历史与影响力 - 该展会始于1994年,已成功举办31届,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展会之一 [4] - 截至目前,展会已举办超过500场国际交流活动,吸引了近2000家海外农业相关企业参与 [4] - 自2019年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在杨凌建立后,展会成为上合组织农业合作的关键平台 [5] 本届展会重点内容 - 重点展示领域包括核心种质资源、关键农业机械、农业节水技术、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 [3] - 本届展会将与上合组织农业博览会同期举办,设有综合展示区、海外产品区和技术培训区 [7] - 平行活动包括2025年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圆桌会、农业发展与减贫研讨会、上合组织生态原产地标准发布及农产品供需对接会 [7] 国际合作与平台作用 - 展会旨在深化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及“一带一路”国家的务实农业合作 [2] - 上合组织农业专题展在2024年第31届展会中,所有26个成员国均设立了国家馆,众多产品首次在中国亮相 [5] -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该展会已成为连接中国农业与世界的重要桥梁,是全球农业科技交流的新高地和国际农业合作的加速器 [8]
一亩田纳斯达克上市首日暴跌31.7% 农业电商第一股面临盈利考验
新浪证券· 2025-08-25 17:45
上市表现 - 公司于北京时间8月19日在纳斯达克上市 发行价4.10美元 开盘价5.88美元较发行价高开43.41% 但收盘报2.80美元较发行价下跌31.71% [1][2] - 本次IPO发售452.2万股ADS 若超额配售权全额行使募资约2200万美元 [2] - 募资主要用于拓展线下"沃来采"农产品经纪服务网络及推进国际化业务 [2]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56亿 1.88亿和1.61亿元人民币 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14% [3]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16亿 1.06亿和0.349亿元人民币 亏损降幅达67% [3] - 2024年数字农业商贸服务收入占比94.6% 其他数字农业解决方案占比5.4% [3] - 会员费和增值服务分别占总营收59%和33% 但年度付费商户占比从2023年14.0%下降至2024年11.4% [3] 业务模式 - 公司为覆盖农业全产业链的综合性数字农业企业 自称国内领先大宗农产品交易B2B诚信平台 [4] - 平台供应商包括农村合作社 经纪人 种植大户等 采购商包括批发商 加工企业 超市等 [4] - 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40多个城市与2800多个县 渗透65%以上一级和二级农产品批发市场 [4] - 平台商户总量突破3800万 提供约2100万个SKU 年促成1.47亿次搜索和5.83亿次沟通 [4] - 四大业务线条为数字农业商贸服务 农业采购与贸易服务 智慧农业及其他数字农业解决方案 [4] 股权结构 - IPO前红杉中国持股15.9%为最大外部机构股东 创始人邓锦宏持股17.77%且投票权74.91% [6] - 公司曾获红杉中国 云锋基金等知名机构投资 包括2013年1500万美元A轮和2014年2000万美元B轮融资 [5] 行业挑战 - 成本压力显著 线下"沃来采"模式扩张将导致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急剧上升 [7] - 存在渠道粘性与"跳单"风险 需通过物流 金融和品控服务锁定用户 [7] - 农产品非标准化导致品控难 纠纷多 建立信任成本高 [7] - 面临阿里 京东 拼多多等巨头在农产品领域的竞争压力 [7]
威胜信息20250730
2025-08-05 11:20
**威胜信息 2025 年上半年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 年上半年营收 13 64 亿元 环比增长 46% 净利润 1 66 亿元 环比增长 19% [2] - 新签订单 16 27 亿元 同比增长 8 3% 在手订单 39 56 亿元 同比增长 12 63% [2][3] - 二季度营收 8 13 亿元 环比增长 46% 净利润 1 66 亿元 环比增长 19% [3] - 净资产收益率 9 18% 资产负债率 34 8% 经营现金流净流入 1 78 亿元 同比优化 11% [3] **2 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收 7 6% 研发人员占比 51 5% [2] - 推出 36 款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新品收入 6 42 亿元 占总营收 47% 同比增长 49% [2][4] - AI 技术应用包括复合激光功率预测 智能拓扑识别 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研判等 [10] - 计划在终端设备嵌入轻量化 AI 模型 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优化 AI 控制策略 [10] **3 股东回报** - 第二期回购计划已用 1 5 亿元回购 423 万股 [2][5] - 首次中期股息每 10 股派 2 5 元 上半年股息和回购金额合计占净利润 81 7% [2][5] - 未来建议保持 40% 分红派息率 [5] **4 国际化战略** - 印尼本地工厂已开张 沙特工厂建设中 墨西哥土地和厂房采购完成 [6][7] - 阿联酋 孟加拉 埃及等地完成子公司建设审批 [6] - 欧洲调研并购标的 非洲考虑南非并购 [6][7] - 海外收入占比不到 15% 员工占比 45% 未来目标海外收入占比过半 [17] **5 市场与订单** - 在手合同总额 39 55 亿元 同比增长 4 55 亿元 其中国内 23 37 亿元 国际 16 18 亿元 [15] - 智慧公用事业管理系统收入增速显著 [11] - 与华为合作提升数字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12] **6 行业与政策影响** - 2025 年中国电网投资预计超 8 000 亿元 配电网智能化改造为重点 [9] - 国家电网招标模式改变对公司无影响 [24] - 零碳工厂和零碳园区建设参与示范工程申报 [20] **7 海外业务盈利与风险** - 海外项目净利润率 16%~18% 低于国内 20%~22% [18] - 未来海外市场净利润率预计高于国内 [18] - 通过政府背书 中信保等保障海外项目资金安全 [19] **8 新兴业务与融资** - 评估 RWA(Real World Assets)在海外业务的应用 [21] - 沙特主权基金合作计划开展 RWA 业务 [23] - 考虑轻资产运营模式优化资源配置 [21] **9 组织与人才** - 本地化策略 各国设立子公司 总部 45% 员工负责海外布局 [16] - 强矩阵结构支持国际产品线开发 [16]
总编有约·“两高四着力”大家谈丨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
河南日报· 2025-07-18 07:31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 构建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机制,需系统化顶层设计,实现政策与资源协同分配,突出教育先导性、科技主导性和人才创造性优势 [2] - 当前高等教育存在四大"卡点":评价体系偏重论文数量、成果转化不畅、人才供需错配、协同创新不足 [2] 河南农业大学的改革探索 - 聚焦"三农"改革,发展智慧农业、生物育种等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推动科教产深度融合 [3] - 启动"名校名企融合创新战略",深化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共建国家级科教融合联合体(中国现代农业联合研究生院) [3] - 通过"校院谷"教学科研融合改革,联合11所高校和13家科研机构,打造一体化创新平台 [3] 人才引进与培养策略 - 引进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自主培育1名,全职院士达5名,居全国农业高校第三 [4] - "百名英才汇农大"行动通过"融合牌""事业牌""开放牌""情感牌"四维引才,强化校企院合作与高能级平台支撑 [4] 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 - 布局国家战略相关科技攻关,深化与中国农科院及头部企业合作,共建产业研究院、联合实验室 [4] - 推行"揭榜挂帅""赛马"机制,建设高水平中试基地,加速技术落地 [4] - 创新"科技小院""助农天团"服务模式,赋能乡村人才振兴,开展"头雁"培训及继续教育 [4]
共建“一带一路”惠及更多民众
经济日报· 2025-06-21 05:58
中国—中亚峰会合作举措 - 中方决定建立减贫、教育交流、荒漠化防治三大合作中心和贸易畅通合作平台 [1] - 中方将在2024年向中亚国家提供15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用于民生和发展项目 [1] - 未来两年计划向中亚国家提供3000个培训名额 [1] "一带一路"民生项目发展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推动"小而美"项目落地 [1] - 重大标志性工程与民生项目协同推进,配套建设民生设施及技术培训 [2] - 鲁班工坊已在亚欧非建成30余个,累计培养学生近万人,职业培训超3.1万人次 [2] 绿色与数字化民生项目 - 绿色能源合作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集中在亚非拉地区的光伏微电网、水电站等项目 [3] - 数字化项目包括远程医疗、智慧农业等,坦桑尼亚ICT项目使电话资费降58%、互联网资费降75% [3] 多元主体参与机制 - 企业、金融机构、地方医疗机构等成为民生项目落地重要力量 [4] - 政党、青年、智库等围绕绿色发展、减贫等议题深化交流 [4] - 友好城市关系构建从中央到民间多层次合作网络 [4] 未来合作方向 - 统筹重大工程与"小而美"项目建设,拓展基建、健康、绿色生态等重点领域 [4] - 目标使共建成果更广泛惠及"一带一路"国家人民 [4]
2025年海南冬交会12月4日至7日举行
海南日报· 2025-05-17 09:57
展会基本信息 - 2025年海南冬交会定于12月4日至7日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1] - 展会规划5个展馆、8大展区,展览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 [1] - 预计吸引上千家企业参展 [1] 展区设置与展品范围 - 展区包括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展区、农业科技展区、品牌企业展区等8大类别 [1] - 展品涵盖瓜果蔬菜、粮油、茶叶、咖啡、畜牧、水产、种业、农机装备等全产业链品类 [1] - 特别包含智慧农业、跨境电商、休闲农业等新兴业态 [1] 专业观众与采购渠道 - 定向邀请超过2.5万名专业观众 [1] - 覆盖经销商、批发商、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直播带货达人等多元化采购渠道 [1] - 包括大型商超、连锁超市、新零售门店负责人及行业协会代表 [1] 活动策划与亮点 - 专业板块包含海南农业品牌发布、产业链招商推介会等高端会议 [2] - 互动板块设置网红直播助农、特色美食品鉴等体验活动 [2] - 打造"专业+互动"双线活动矩阵提升参与度 [2] 国际合作与招商策略 - 重点邀约中亚、东南亚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商协会和采购商 [2] - 推动"展会变机会""参展商变投资商"的实质转化 [2] - 目标打造集展示、洽谈、投资于一体的国际合作平台 [2]
央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
证券时报· 2025-03-07 22:45
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 核心观点 - 专项行动以建立完善乡村振兴长效机制为目标 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 把农民是否真正受益作为衡量标准 [1][2] - 通过2年左右时间 重点省(市)数字乡村建设取得突出进展 实现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提升 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壮大 农村网络零售额增长 城乡数字鸿沟弥合等目标 [3] 行动部署 - **智慧农业发展**:打造智慧农业发展高地 加快5G与智能农机深度融合 [4] - **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深化"数商兴农" 发展乡村新业态 开展乡村旅游数字提升行动 [4] -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 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 [4] - **数字惠农便民服务**: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信息服务体系 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 [4] - **智慧乡村治理体系**:推进涉农数据汇聚共享 深化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4] - **农民增收渠道拓宽**: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4] 实施范围与机制 - 覆盖浙江 安徽 福建 山东 河南 重庆 四川 陕西等8个重点省(市) [2] - 重点省(市)将结合经济基础 资源禀赋等确定纳入专项行动的县(市、区)比例 [3] - 中央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工作机制 加强政策支持 人才保障 跟踪监测和宣传推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