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收割机
icon
搜索文档
在麦田里,驻村干部学到什么(干部状态新观察·走进一线探作风)
人民日报· 2025-06-18 05:51
农业机械化与效率提升 - 2023年山东淄博选派145名驻村第一书记推动农业现代化,苏婷被派往桓台县起凤镇起南村[4] - 智能收割机实现每小时20亩以上的作业效率,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下,较传统方式显著提升[4] - 提前组建30人农机应急志愿者服务队统筹3台智能收割机,解决往年秸秆卡顿导致的效率问题[4] 粮食储存技术升级 - 村民反映小麦储存环境问题后,村两委建设4座智能风干仓,投入资金90万元[5][6] - 智能风干仓配备温控屏和传输带系统,实现粮食储存环境精准调控[6] - 新仓储技术使土壤有机质提升2%,同步推动旱厕粪污转化为有机肥的循环利用[7] 产业链延伸与增收成效 - 起南村发展面粉加工产业,"万元粮"系列面食进驻6个电商平台,2024年带动村集体增收超40万元[8] - 通过参加10场食品展销会现场演示面食制作,与市供销社达成合作成为平台供应商[8][9] - 计划新增面条加工生产线,推动食品深加工产业升级[7] 产量与品种优化 - 推广省农科院优质小麦玉米品种,1400亩麦田亩产连年增长[7] - 夏收后立即播种玉米,形成粮食作物轮作体系[7]
智慧“新成员”大展身手服务“三夏”生产 “减损增收”从目标变为现实
央视网· 2025-06-08 16:08
夏收进度与区域分布 - 截至6月7日晚上7时,联合收割机工作重心分布在河北东南部、河南东南部、山东大部、江苏大部以及陕西中部 [1] - 河北、山东等地持续高温酷暑,利于小麦加快成熟、机收作业加快推进 [1] - 截至6月6日,江苏小麦收获进度超54%,机收率达99% [1] - 预计6月中旬,江苏北部的徐州、连云港等地小麦收获将基本结束 [10] 智慧农机应用 - 江苏2025年夏收中智能化农机和物联网系统大展身手 [1] - 连云港云台农场采用"智慧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25台大型收割机配备自动清选系统,将杂质率控制在0.8%以下 [6] - 徐州市贾汪区依托北斗导航、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智能收割机按规划路径有序作业,做到不漏割、不重割 [8] - 邳州市组织乡镇提前摸排农机保有量及分布情况,全面实施机械化作业 [10] - 江苏2025年夏收共投入收割机13万台、烘干机3.7万台 [10] 智能监测与精准作业 - 连云港云台农场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土壤墒情、病虫情、气象数据,远程为农机制定最优作业路径 [4] - 东营市东营区使用无人机通过多光谱传感器监测麦穗成熟度,精准捕捉叶绿素含量、水分等关键数据 [13] - 东营区依托智能化监测和收割机精准调控,将收割损失率从传统2%-3%控制在1%以内 [15] 产业链协同与资源利用 - 连云港云台农场组织运输车、打捆机和半挂车协同作业,实现小麦收割到秸秆打包转运全链条 [6] - 秸秆被打包运送到生物再生企业进行加工再利用,充分挖掘经济价值 [6] 区域收割情况 - 山东东营市东营区20多万亩小麦陆续成熟,已收割近5000亩,预计6月底全部收完 [11][15]
从跨区机收看农业现代化关键密码
经济日报· 2025-05-22 06:41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跨区机收依赖信息平台、维修站点、油料保障、金融服务等支持体系,实现农机资源全国高效流动[1][3] - "农机直通车""智慧农机"等数字化平台精准匹配农户与机手需求,降低农机空耗率并提升作业效率[3] - 中石化、中石油沿麦区布局24小时专供加油站网络,保障农机用油不间断[3] 技术赋能农机作业 - 搭载北斗导航的智能收割机可自动优化收割参数,漏割率显著降低[2] - 无人驾驶收割机通过卫星导航实时处理地形数据,自主规划最优路径[2] - 智能诊断模块实现故障远程处理,减少设备停机时间[2] 跨区机收运营模式创新 - 农机合作社推行"预约服务+连片作业"模式,降低农户成本同时提高农机手收入[3] - 移动维修站结合无人机配件配送,实现田间即时维修服务[3] - 订单作业模式稳定农户预期,农机使用效能提升30%以上[3] 农业现代化路径突破 - 跨区机收破解小农户"有机无田耕、有田无机用"困境,避免重复购机资源浪费[4] - 服务规模化路径使小麦机收占比超98%,小农户成功融入现代农业体系[4] - 该模式验证生产要素组合创新对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作用[4] 夏粮生产战略意义 - 夏粮占全年产量1/5,小麦占比达90%,跨区机收直接影响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1] - 30万台收割机参与全球最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保障小麦颗粒归仓[1] - 麦收时间窗口仅3-5天,机械化作业有效应对气候风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