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车

搜索文档
新质生产力投资全景图(附100+页报告)
材料汇· 2025-09-07 21:14
新质生产力概览 - 新质生产力定义为技术革命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具备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征,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大跃升 [4] -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增长动能切换的必然路径,全要素生产率(TFP)大幅提升驱动生产函数发生质变,注入"新质"生产要素 [4][10] - 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整体呈现梯度提升和发展不均的特征,2021年以来有20个省份达到中高水平的第三层级及以上,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和江苏在高教资源、创新人才和基础设施方面优势明显,有望率先受益 [9][10] 政策脉络 - 新质生产力政策脉络包括2023年8月《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年9月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2024年1月政治局集体学习全面阐述理论内涵以及2024年3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项任务 [5]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24]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新增智能制造、农业机械、高端机床和网络安全等鼓励类领域 [5] 投研框架 - 新质生产力投研框架包括定义内涵、省域发展、核心标志(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三大措施(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六大赛道(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生物技术、智能电车、能源转型、未来产业) [6][11] - 框架涵盖中观变化(估值、拥挤度、政策、盈利)、产业链比较和优质判定标准(股东信心、管理层未减持、大额回购) [6] - 各省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分四个层级,第四层级高水平省份聚焦光电集成、芯粒材料、原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超高清视频、商业航天和量子等未来产业 [8] 产能利用率与资源配置 - 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近些年处于72%-78%范围,2021年6月的77.9%下降至2024年3月的73.6%,存在轻微产能过剩,国际上通常认为80%以上为合理水平 [17] - 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终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需防范化解过剩产能问题,避免同质化发展和资源浪费 [14] - 供给端通过结构性改革淘汰过剩产能,需求端通过增加有效需求缩小供需缺口,2024年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支持内需发展 [18][19][24] 六大赛道梳理 - 新质生产力六大赛道包括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生物技术、智能电车、能源转型和未来产业,对应三大措施: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11][25][26] - 数字经济产业链以数据要素、信创软硬件和通信设备为上游,大数据平台和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中游,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赋能服务业态和产业数字化升级 [27] - 高端装备产业链涵盖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整机制造、集成应用和后端服务,包括工业机器人、北斗产业、增材制造和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 [34][36] - 生物技术产业链涉及医疗器械、创新药和脑机接口,上游为原材料和研发,中游为医疗设备制造,下游为医疗机构和家庭用户应用 [38][39][42] - 能源转型路径聚焦风光、氢能、核能和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优化电力供给结构,产业链包括锂电、光伏、风电和电力设备模块 [40][41] - 未来产业涵盖低空经济、量子科技、氢能、商业航天等领域,量子科技包括量子计算、通信和测量,氢能制储运加应用环节快速发展 [43][44][46][48] 商业航天发展 - 全球商业航天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21世纪初进入快车道,SpaceX的星链、猎鹰火箭和龙飞船等颠覆传统航天设计理念和应用模式 [51] - 中国商业航天政策经历初步引导(2014-2018年)、探索培育(2018-2022年)和全面推动(2023年至今)阶段,2024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60][64] - 商业航天产业链包括研发制造(卫星设计、材料)、发射运营(火箭发射、地面设备)和应用服务(通信、导航、遥感),中国已形成全产业链生态 [58][76] - 2023年全球商业航天企业获179亿美元投资,美国占比66%,中国占比11%,2023年中国融资170起,披露金额超185亿元 [55][57] - 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从2019年0.84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1.94万亿元,2024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卫星互联网进入密集建设期 [81][84] - 上海"千帆星座"计划建设1.5万颗低轨卫星,2024年8月首批18星成功入轨,鸿鹏三号星座申请10000颗卫星,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2024年下半年投入运营 [75][83]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 新质生产力涵盖八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农业机械、高端机床、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制造和商业航天 [5][86] - 九大未来产业包括量子科技、生命科学、氢能、新型储能、深地深海空天、低空经济、脑机接口、6G和人形机器人 [8][86]
从暑期游八大热词看文旅业:“韧性”绽放,还是“转型”前兆?
观察者网· 2025-09-03 16:29
交通运输客运量 - 全国铁路暑运期间发送旅客9.4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1]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119亿人次日均1.92亿人次同比增长4.3% [1] - 民航旅客总量再创新高超大城市旅客量增长明显北京位居热门目的地首位 [2] 客群结构与目的地变化 - 中青年为出游主力但中小学生和60岁以上老年游客数量同比大幅增长 [2] - 二线及以下目的地用户到访人次同比增长24%防城港雅安等地增速领先 [2] - 外国游客旅行轨迹向144个内地城市延伸大同外国游客机票预订量增9倍 [14] 科技与自驾游趋势 - 暑期新能源租车订单同比增长19%Model Y小米SU7等智能车型受青睐 [2] - 自驾游从景点中心转向路权中心皖南川藏线等秘境路线关注度上升 [2] - 智能电车在自驾游市场渗透率有望五年内突破60% [3] 气候驱动型旅游 - 东北避暑目的地增长显著齐齐哈尔增53%海拉尔满洲里游客量飙升超三位数 [4] - 贵州云南等传统避暑地订单增超80%赤峰丹东等小众目的地订单量增200%以上 [4] - 漂流项目订单量大觉山增超4倍高过河增40%银河夜漂成功出圈 [6] 新型旅游模式 - 窝囊旅游兴起电梯登山缓降蹦极等项目契合休闲度假需求 [6] - 影视取景地带动旅游热度凡人修仙传推升那拉提景区热度68% [9] - 动画《浪浪山小妖怪》带火山西古建同款景点搜索量暴涨380% [9] 赛事与文化融合旅游 - 苏超村超等赛事推动自驾游产品预订人次同比增超100%酒店预订增近80% [10] - 苏超南京比赛期间当地文旅消费环比涨超10%五星酒店订单人次增17% [10] - 世运会期间成都机票订单额环比增26%景区门票订单量环比增42% [10] 入境旅游市场 - 暑期国际客运航班量达每日2100班外籍旅客入境量明显增长 [14] - 免签国家来华旅客量同比增长超50%家庭游组团打卡成新热点 [14] - 入境游目的地前五为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成都博物馆类门票外国游客预订量增近20% [14]
构筑新质生产力投资框架体系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06:15
新质生产力核心内涵与发展逻辑 - 新质生产力代表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新认知 强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增强发展新动能[2] - 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 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和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手段重构产业价值链[3] - 关键在质优 体现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大要素全面跃升[3] - 培育离不开教育科技与人才深度融合 聚焦信息技术赋能和科技创新变革构建经济转型核心驱动力[3] - 企业作为实践主体 通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战略布局两大维度发展[4] 核心产业赛道解构 - 新质生产力投资可解构为六大核心产业赛道:数字经济 高端装备 生物技术 智能电车 能源转型 未来产业[5] - 数字经济产业以数据要素采集加工和信创基础软硬件为上游基石 以大数据平台和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中间承托 以云计算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5] - 高端装备产业涵盖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整机制造集成应用 涉及工业机器人北斗产业增材制造轨道交通装备等细分领域[5] -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重点为医疗器械创新药与脑机接口等领域[5] - 智能电车产业涉及整车制造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 智能化网联化是技术变革新方向[5] - 能源转型主要涉及风光氢能核能以及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高效开发利用[6] - 未来产业重点涵盖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未来显示未来网络和新型储能等领域[6] - 传统产业是经济发展重要支撑力量和孕育新质生产力的肥沃土壤 实现传统产业量增长和质提升是优化产业结构核心任务[7] - 商业航天作为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 在卫星制造火箭研制发射地面测控卫星服务等领域培育一定数量企业 形成全产业链[7] 区域发展布局 -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结合不同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水平差异性坚持因地制宜[8] - 北京以集成电路生物制造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 强化光电集成原创新药研发 布局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8] - 上海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 加速工业互联网与绿色制造融合[8] - 广东依托制造业当家战略 统筹传统产业升级与未来产业培育 聚焦集成电路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8] - 浙江以杭州宁波为核心推动新兴产业扩量提质 重点发展智能电网生物制造 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 - 江苏发力新能源前沿新材料商业航天等赛道 推进工业母机与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8] - 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三二一产业发展格局 拥有珠江东岸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带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9] - 珠三角九市是全球重要制造业基地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等产业[9] - 港澳拥有先进金融贸易法律等现代服务业和科教资源 与珠三角九市产业格局互补互促[9] 投资策略方向 - 关注科技股龙头属性 通过投资效能模型筛选具有投资价值产业节点[10] - 构建新质生产力投资组合包括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传统产业 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及出海布局新兴产业 技术突破潜力未来产业[10] - 积极关注信息技术金融可选消费工业等领域投资机会 以及产业逻辑下并购重组带来投资机遇[10]
寻史观今,做志同道合的一路人
广西日报· 2025-05-25 10:46
中越青年交流活动 - 越南青年"红色研学之旅"首场活动在广西广东举办 75名越南青年参与 活动主题为"沿着胡伯伯的足迹" [1] - 参观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旧址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南溪山医院等红色教育基地 回顾中越革命历史 [2] - 越南留学生表示要传承两国传统友谊 称"越中情谊深 同志加兄弟" [3] 中国现代化发展成果展示 - 越南青年体验中国高铁 参观广汽研究院 广州地铁指挥中心 了解智能电车产业链 [4] - 中越铁路合作机制启动 越南留学生期待未来乘高铁来华留学 [4] - 越南青年企业家表示中国智能电车供应链完善 希望加强与中国企业合作 [5] 中越经贸与科技合作 - 2024年中越双边贸易额突破2600亿美元 中国连续20多年保持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7] - 中越签署45份双边合作文本 人工智能领域合作受瞩目 越南企业希望与中国在AI物流等领域合作 [5] - 凭祥市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展示中越供应链合作 越南青年参与电商主播模拟体验 [7] 跨境旅游与医疗合作 - 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2024年10月运营 实现"一日游两国"模式 [6] - 东兴市"1369生命直通车"累计接诊越南危重患者600多例 住院治疗2115人次 [6] - 越南榴莲椰子等农产品通过友谊关进入中国市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