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质检

搜索文档
自研大语言模型“恒纪元”首次入选《2025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报告》典型案例
财富在线· 2025-06-11 15:47
行业趋势 - 全球金融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占全行业AI支出的28%,显著高于医疗(15%)和零售(20%)行业[2] - 全球前50大银行中92%已部署大语言模型,金融行业AI渗透率达35%[2] - 大语言模型应用案例中金融行业占比达36.7%,显示技术落地领先性[2] - 国家政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金融科技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引擎[2] 公司技术布局 - 小恒数科自研大语言模型"恒纪元"入选《2025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报告》典型案例[1][4] - "恒纪元"聚焦金融服务场景,覆盖资管外呼、风控、培训等全价值链环节[5] - 模型具备快速纠错、持续学习、高精度及专业领域定向输出等核心优势[6] - 2025年2月完成与DeepSeek技术对接,开启数智金融服务新阶段[6] 产品应用成果 - 基于"恒纪元"开发六大智能应用系统,包括智能外呼、质检、陪练等平台[5] - "雪鹰"智能质检机器人通过NLP技术提升质检效率与合规水平[6] - "知更"预测式外呼平台运用算法预测客户接听概率,降低人工成本30%[6] - 应用案例显示不良贷款率降低1.5%,合规成本下降45%[9] 技术安全体系 - 模型研发贯穿数据加密、隐私保护及算法公平性设计原则[8] - 采用严格数据管理制度确保金融数据安全可控[8] - 获"AI大模型技术应用创新奖"等多项权威认证[9] 行业标杆案例 - 摩根大通运用大语言模型节省36万小时/年法律文本分析工时[9] - 花旗银行模型识别跨境洗钱误报率降低60%[9] - 微众银行通过模型识别小微企业"软信息"降低不良率[9]
从执法到服务再到生产:得助智能质检大模型赋能全场景视频分析落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3 18:40
视频数据在关键领域的应用 - 视频数据在金融服务、执法记录、政务服务、工业质检等关键领域承载重要信息 [1] 传统质检的短板 - 传统小模型只能处理固定场景的简单动作识别,遇到光线变化或非常规行为时失效 [2] - 每个新场景需投入大量人力进行数据采集和标注,训练成本高 [2] - 传统小模型准确率有限,在签字动作等场景难以达到目标准确率 [2] 得助智能质检系统的突破 - 大模型技术突破传统小模型固定场景限制,检测范围更广,无明显边界限制 [3] - 通用模型减少90%以上数据标注需求,无需针对每个场景单独训练 [3] - 大模型显著提升质检准召率,解决小模型准召率低的问题 [3] - 系统基于得助大模型平台,可完成跨场景分析,覆盖双录视频质检及复杂情况识别 [3] 酒店接待礼仪场景的应用案例 - 系统精准识别问候、引领、电梯服务中的规范与违规行为 [3] - 违规行为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8.7%,构建"识别-预警-处置"闭环管理体系 [3] - 具体检测项包括问候礼仪、引领礼仪、电梯礼仪的正反例识别 [3] 视频质检的多行业应用 - 在执法记录、政务大厅、柜台办理、安检等场景广泛应用 [3] - 金融、零售、公共服务等领域加速落地应用 [3] - 监狱场景实时识别在押人员异常动态并触发报警 [3] - 港口与工厂场景实时监测生产流程,预警危险隐患 [3] - 连锁门店分析客流分布与服务细节,优化人效管理 [3] - 金融直播场景实时识别"承诺保本""推荐股票"等违规话术 [3] 视频质检的未来趋势 - 大模型技术推动视频质检从单一功能工具升级为企业数字化管理的核心基础设施 [4] - 为各行业提供全流程、智能化、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助力降本增效 [4]
华福证券与中关村科金联手打造证券行业垂类大模型智能质检系统
消费日报网· 2025-05-30 12:16
证券行业合规管理升级 - 证券公司正利用新科技全面升级合规管理体系,为业务高质量发展注入合规新动能 [1] - 华福证券与中关村科金合作打造证券行业垂类大模型智能质检系统,通过AI大模型技术创新突破传统小模型质检瓶颈 [1] 传统小模型质检模式的困境 - 运营效率低下:需对20余项质检点逐一配置,单个模型搭建耗时2人天且需持续优化 [2] - 难以有效监督"分层展业"质检场景 [2] - 准确率和召回率较低,无法全面规避风险 [2] 大模型智能质检系统的核心能力 - "券商通用违规"智能体:1个智能体即可精准捕捉20余类违规点,如暗示返佣、不当承诺等 [3] - "分层展业违规"智能体:结合客服资质信息与大模型语义理解,解决分层展业质检难题 [3] - 全量数据处理中枢:每日覆盖5万条会话,模型迭代周期缩短至3天,准确率和召回率显著提升 [3] 大模型质检的行业升级 - 中关村科金推动大模型质检向"全行业、多模态、高合规"方向升级 [4] - 得助智能质检已覆盖金融、汽车、医疗、电商等30+行业场景,支持跨领域规则敏捷部署 [4] - 基于"语音+文本+视频"三模融合技术实现全量数据解析与价值挖掘 [4] - 支持百亿级参数模型私有化部署,敏捷响应监管规则更新 [4]
中关村科金亮相京桂对接会助推广西东盟数智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5-23 16:02
京桂人工智能创新合作对接会 - 京桂"人工智能+"创新合作对接会暨人工智能企业广西行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出席会议,与北京和广西的政府代表、科技企业及研究机构共商合作[1] - 中关村科金、百度智能云、智谱华章、科大讯飞等企业代表做路演汇报[1] - 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主办[5] 广西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 广西抢抓国家实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等重大机遇,打造"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发展路径[3] - 广西欢迎企业参与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拓展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3] 中关村科金的合作与项目 - 中关村科金积极参与广西"人工智能+"建设,组织专家团队在南宁、防城港、柳州、百色等地开展产业调研[3] - 公司围绕工程机械、有色金属、糖业等广西特色行业启动垂类大模型研发项目[3] - 与广西企业和科研机构签署"行业垂直模型联合创新研发中心项目"、"跨境AI多语种智能客服系统"等多个项目[3] 中关村科金的技术与应用 - 中关村科金是唯一凭借领域大模型优势登上《2024胡润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的企业[4] - 公司采用"平台+应用+服务"三级引擎战略,加速垂类大模型应用落地[4] - 自研得助大模型平台具备算力工厂、数据工厂、模型工厂、智能体工厂等全链路能力[4] - 已开发得助智能陪练、智能质检、语音机器人、文本机器人、知识助手等智能应用[4] 行业应用案例 - 在工程建设领域,联合宁夏交建交通科技研究院打造国内首个工程领域大模型应用平台"灵筑"[4] - 在船舶工业领域,助力中国船舶集团经济研究中心完成船舶行业大模型"百舸"与DeepSeek-R1的深度集成[4] - 在金融行业,携手中信建投证券打造"大模型智能陪练平台",为300余家分支机构客户经理提供服务[4] 未来发展方向 - 中关村科金将继续以垂类大模型落地为纽带,为京桂两地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合作贡献力量[6] - 公司将以垂类大模型应用创新为载体,为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6]
【Fintech 周报】比亚迪保险经纪公司拟解散;多家银行公告不再设立监事会;新网银行净利同比下降19.7%
钛媒体APP· 2025-05-06 11:31
监管动态 - 央行副行长邹澜表示将持续加大金融资源要素投入,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科技、绿色低碳、促进消费等领域 [1] - 央行将更有针对性地拓宽民营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发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作用,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推广"两新"债务融资工具 [1]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符合能源领域民营企业特点的专项信贷产品 [2] - 香港金管局与数码港推出第二期GenA.I.沙盒计划,旨在为银行提供风险可控的环境以测试人工智能创新解决方案 [3] 行业动态 - 17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一季报,15家银行一季度投资收益同比正增长,4家同比增幅超过100% [4] - 银行理财市场一季度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同比增加9.41%,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2060亿元 [4] - 五大国有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公告取消监事会制度,原有职能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 [6] 企业动态 - 招商银行提示近期贵金属业务市场风险,建议投资者合理控制仓位 [6] - 宁波银行已成立总行大模型项目部,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研究和探索 [6] - 新网银行2024年净利润8.11亿元,同比减少19.7%,总资产1036.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68% [7] - 天茂集团因定期报告涉及的部分信息需补充提供,预计无法按期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7] - 比亚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拟解散,此前已通过收购易安财险获得财产保险牌照 [8] - 中国太保一季度实现净利润96.27亿元,同比下降18.1%,保险服务收入695.50亿元,同比增长3.9% [8] - 长生人寿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5.61亿元,同比下滑41.1%,净利润亏损1.34亿元 [8] - 蚂蚁数科发布智能体开发平台Agentar,助力金融机构高效搭建专业智能体应用 [9] - 华福证券与中关村科金合作推出大模型智能质检系统,实现每日5万条会话的100%覆盖 [10] 海外动态 - 英国财政大臣公布监管加密资产服务的立法草案,旨在加强消费者保护并支持创新 [11] - 意大利央行警告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资产可能对金融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