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运载工具
icon
搜索文档
进一步规范经营主体登记申请和代理行为|营商环境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6:40
轻工业稳增长政策 - 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推动行业规模稳中有升和企业效益稳定[2] - 部署五方面重点任务:优化供给(适配性行动、质量提升、品牌培育) 扩大消费(以旧换新、新消费热点、AI应用) 国际竞争(品牌全球化、跨境电商) 产业生态(领军企业培育、产业链协同) 高质量发展动能(数字化转型、绿色供应链)[2][3] - 通过强供给、促消费、稳出口、优生态、增动能等举措巩固轻工业优势地位[3] 知识产权资产评估规范 - 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要求规范知识产权资产评估 促进资源有序流转和优化配置[4] - 强调资产评估机构需具备专业胜任能力 独立客观公正评估价值 不得预设结论[4] - 建立协同监管机制 构建开放透明的数据服务平台 及时披露业务统计信息[5][6] 经营主体登记代理管理 - 市场监管总局施行《经营主体登记申请及代理行为管理办法》 规范代理行为并防范虚假登记[7] - 新建全国登记代理人信息系统 记录代理人及机构信息 要求代理身份核验和反洗钱义务履行[7][8] - 强化惩戒机制:虚假登记直接责任人3年内不予登记 明确反洗钱特别要求[8] 山东省职业技能培训行动 - 山东19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2025—2027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0万人次以上[10] - 部署10项培训行动:新质生产力技能提升(AI、大数据培训每年2万人次) 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培训每年2万人次) 青年群体(每年培训5万人次)[10][11][12] - 针对新业态开展电商、文旅等培训每年1万人次 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每年10万人次[12] 广西人工智能制造业支持政策 - 广西出台《"人工智能+制造"若干政策措施》 推动AI赋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13] - 对智能产品及核心元器件产业化项目给予最高25%投入补助(引领项目最高1000万元) AI软件开发项目最高500万元补助[13] - 支持智能化改造(特色产业标杆场景最高500万元补助) 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最高300万元奖励) 创新平台及产业集聚区资金支持[14] 嘉兴统计数字化改革案例 - 嘉兴推进统计"一键报表"改革 企业报表用时压缩90%以上且准确率提升[16] - 全量归集12个专业219张报表 标准化生成22个高频报表 自动化报送实现5分钟完成原39人天工作量[17][18] - 创新智能映射和血缘溯源技术 制定12项标准规范 四重安全防护保障数据全过程安全[19] - 构建企业画像和产业链速查模块 累计推送涉企政策2.16万份 支撑政府数智决策[20]
广西出台支持“人工智能+制造”政策措施
广西日报· 2025-09-15 10:02
政策支持方向 - 支持智能运载工具、智能移动终端等智能产品及智能芯片、传感器等核心元器件的产业化项目,给予不超过总投入25%、最高500万元补助,引领性项目可获最高1000万元补助 [1] - 重点支持工业领域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处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人工智能软件开发,以及工业大模型驱动的智能平台和行业模型开发,给予不超过总投入25%、最高500万元补助 [1] - 对获得国家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企业及具备规模化应用潜力的产品给予一次性奖励 [1] 产业应用与生态建设 - 支持冶金、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糖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智能化改造,打造标杆应用场景,按项目总投入25%给予每个企业最高500万元补助 [2] - 鼓励企业、院校、科研机构建设高质量工业数据集并开放共享,根据数据规模和质量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 [2] - 支持创建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对获认定的国家级平台给予一次性奖励 [2] 基础设施与要素保障 - 支持各市培育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对符合条件的集聚区给予资金支持 [2] - 加大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引育和培养,建立“人工智能+制造”服务商库,汇聚资源推进技术落地 [2]
广西构建“人工智能+制造”生态 建设面向东盟产业高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21:32
文章核心观点 - 广西发布新政策,系统性构建“人工智能+制造”生态,目标到2027年推动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初步建成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1][2] 政策支持方向 - 支持智能运载工具、智能移动终端等智能产品,以及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等核心元器件的产业化及生产线建设,并提供资金补助 [1] - 重点支持工业领域的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处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人工智能软件开发,以及工业大模型驱动的智能平台和行业智能体开发 [1] - 将遴选人工智能硬件和软件产品,对获得国家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1] 产业应用与生态建设 - 重点在冶金、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糖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具有推广价值和引领作用的标杆应用场景,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 [1] - 支持建设高质量工业数据集,培育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并建立“人工智能+制造”服务商库以促进技术对接和应用推广 [2] - 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鼓励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平台 [2] 发展目标与区域定位 - 政策目标是吸引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和知名企业在广西设立面向东盟的区域总部、创新中心及成果转化基地 [2] - 计划到2027年末,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初步建成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2]
广西:支持智能产品产业化 对具有引领作用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1:17
政策支持范围 - 支持智能运载工具、智能移动终端等智能产品产业化项目 [1] - 支持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等核心元器件和零部件生产线建设 [1] - 重点支持工业领域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处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人工智能软件开发 [1] - 支持工业大模型驱动的智能平台、行业模型、行业智能体开发 [1] 资金补助标准 - 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不超过总投入25%的资金补助 [1] - 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金额为500万元 [1] - 具有引领作用的项目可提高资助标准至最高1000万元 [1] - 补助范围涵盖设备和软件系统投入等总投入成本 [1]
到2027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千亿元
辽宁日报· 2025-06-23 08:59
辽宁省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形成以沈阳、大连为双核的辐射带动格局,实现千行百业深度赋能,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2] - 算力基础设施规模达5000PFLOPS以上,攻克100项以上关键技术 [2] - 培育300家以上人工智能规模以上企业、5家以上行业龙头企业和8个产业集群 [2] -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目标1000亿元,培育5个以上垂直大模型和100个标杆应用场景 [2] 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 - 统筹推进算力基建,优化算力底座、算网协同、数据要素及大模型发展 [3] - 开展前沿技术探索和关键技术攻关,建设科创平台基地及实验室群 [3] - 推动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合作,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 [3] 产业集群建设 - 布局智能终端产业(如可穿戴设备、运载工具、工业级终端)及配套产品(伺服电机、传感器) [4] - 推动集成电路装备国产化,建设智慧产业园区和地市级赋能中心 [4] - 引育链主企业(AI芯片、大模型、基础软件),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独角兽企业 [4] 生态支持措施 - 强化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赋予企业人才认定自主权 [4] - 开展新职业认证,加大初创项目支持及融资担保力度 [4] - 通过"揭榜挂帅"和"赛马"机制推动应用场景落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