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域控制器

搜索文档
极氪品牌第50万台量产车正式下线
人民网· 2025-06-16 13:27
生产里程碑与市场定位 - 公司第50万台量产车下线,从首台量产到50万台仅用44个月 [1] - 平均单车价格近30万元,体现豪华品牌定位 [1] - 极氪001累计交付近30万台,全球猎装车市场占有率70% [4] - 极氪009家族成为纯电MPV、40万以上MPV、40万以上纯电全品类销量冠军 [4] 产品战略与技术研发 - 保持每年2款新车节奏,覆盖纯电轿跑、MPV、SUV等细分市场 [3] - 三季度将上市全尺寸超豪华SUV旗舰极氪9X [3] - 累计研发投入超235亿元,拥有整车架构、电子电气架构等全栈自研能力 [4] - 2025年将发布浩瀚超级电混技术,开启多元能源形式发展阶段 [5] 全球化布局 - 产品已进入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7] - 在中东、澳洲、东南亚等地区持续热销 [7] - 极氪7X已在荷兰、挪威和瑞典等欧洲国家上市 [7] - 实施四大出海战略,涵盖产品、技术、生态等多个领域 [6][7] 渠道与补能网络 - 全球门店超550家,其中国内门店近480家 [8] - 渠道变革引入合伙人模式,填补下沉市场空白 [8] - 自建充电站1628座,覆盖189城 [9] - 800V极充站939座,极充桩4480根 [9] - 第三方公共充电枪接入量突破130万 [9] 战略协同与产能保障 - 在"回归一个吉利"战略下加速整合 [8] - 利用吉利全球制造基地和供应链体系获得产能保障和成本优势 [8] - 吉利在杭州、宁波等地的新能源工厂为极氪提供产能基础 [8]
2025上海车展:中信科智联国产化全栈式方案助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8 15:02
上海国际车展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展示世界汽车工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突破 [1] - 展会吸引众多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和智能化、网联化零部件供应商参展 [1] - 中信科智联重点展示车载通信产品、智能网联场景应用、网联智驾及智能座舱成果 [1] 车载通信产品和方案 - 公司提供C-V2X全栈式解决方案,包括通信模组、协议栈、应用场景软件和测试服务 [4] - DMD3A及DMD5x系列C-V2X通信模组通过车规级可靠性测试,C-ITS协议栈及软件获A-SPICE Level3认证 [4] - C-V2X产品已在乘用车、商用车实现量产应用,覆盖智能交通信号交互、车辆超视距感知等场景 [4] - C-V2X技术突破传统单车传感设备的技术局限,提供超视距感知能力,提升驾驶安全 [4] 网联智驾 - 公司构建以国产自主芯片为核心的多架构、虚拟化、灵活计算平台,打造L0至L4级别全栈式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6] - C-V2X网联式智驾域控制器具备"超视距、早感知、早制动"能力,提升驾驶安全性与交通协同效率 [6] - 国产高算力智驾域控制器融合高性能计算平台与开放式软件架构,助力智能驾驶量产落地 [6] - 车载光通信智驾域控制器基于PON架构设计,降低整车线束复杂度与重量,提升通信效率 [6] 智能座舱 - 公司以国产自主技术为核心,构建覆盖智能座舱全场景的创新解决方案体系 [8] - 多模态交互座舱融合语音、手势、触控与场景感知引擎,提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体验 [8] - 高性能座舱平台采用国产高算力车规级芯片,确保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 [8] - 舱泊一体解决方案集成座舱域与泊车域硬件,支持APA自动泊车、全景环视及DMS等功能 [8] - 自主中间件平台提升软硬件兼容性,支持软件快速迭代升级 [8]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全栈式解决方案,回应行业对安全、效率与体验的需求 [10] - 未来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自主可控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态链建设 [10]
供应链新军丨德赛西威如何成为中国座舱、智驾域控第二
晚点LatePost· 2024-04-29 19:13
核心观点 - 德赛西威从传统汽车电子供应商成功转型为智能座舱和智驾域控制器领域的领先企业,2023年在中国座舱和智驾域控制器市场份额分别达17.3%和25% [7][11] - 公司抓住智能化趋势的关键策略包括:早期积极拥抱新势力合作、持续投入研发、保持业务模式开放 [7][10][19] - 行业竞争格局正在重塑,面临传统供应商转型、新兴公司崛起和车企自研的三重挑战 [21][23] 行业变革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数量从燃油车的30000个减少到10000个,推动供应链重构 [5] - 中国超过36%的新能源车前装标配智能座舱域控,50%以上搭载L2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 [7] - 域控制器市场快速成长,德赛西威2023年智能座舱域控装机量超60.1万套 [21] 公司转型路径 - 2010年从西门子威迪欧独立后,2015年率先与新势力合作,为蔚来ES8、理想ONE提供屏幕和域控制器 [6][8] - 2018年成为英伟达Xavier芯片全球六家授权商中唯一中国公司,奠定智驾域控技术基础 [7][12] - 2020年通过小鹏P7项目实现英伟达Xavier平台智驾域控量产,虽亏损但积累关键经验 [12] 技术布局 - 座舱域控领域:先后开发高通820A/8155/8295平台产品,覆盖理想、奇瑞等客户 [8][10] - 智驾域控领域:基于英伟达Orin芯片开发IPU04平台,服务理想等车企 [13][15] - 同步开发德州仪器TDA4等低成本方案,拓展上汽、长城等传统车企 [15] 竞争策略 - 采用"先示范后推广"模式:先与新势力联合开发,再向传统车企推广 [10] - 执行激进客户突破策略,对目标客户持续跟进直至进入供应链 [21] - 为抢占市场份额不惜亏本竞标,如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拿下大众订单 [22] 市场挑战 - 车企自研趋势加剧,小鹏、蔚来已部分采用代工厂生产域控制器 [16] - 面临三类竞争对手:传统供应商转型、新兴域控公司、车企自研团队 [21] - 价格战激烈,部分订单被报价低20%的创业公司夺取 [20][22] 全球化布局 - 2023年海外营收占比7.5%,目标2027年提升至20% [23] - 在墨西哥建厂服务北美市场,2024年投产 [23] - 海外市场需应对博世等国际巨头和中国同行的双重竞争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