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打柠檬茶

搜索文档
爱心凉茶摊上新“冰爽柠檬茶”
杭州日报· 2025-07-25 11:35
2015年夏天,"生命之光"抗癌协会创始人潘梧祥老会长看到头顶烈日、奔波忙碌的环卫工人找不到 干净的水源,于是开设了爱心凉茶摊。如今,最初的发起人已经离开,但更多协会成员接过了这份使 命,让这份爱延续至今。为期两个月,凉茶摊都会准时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过往行人奉上免费凉 茶。但这只是"生命之光"志愿者公益版图的一小部分——每周固定的便民服务、节假日期间的文明劝导 活动……他们谱写着无限的社会价值。 步入第十一年,爱心凉茶摊迎来了全新升级。为了给市民带来更多元的解暑选择,摊位增添"冰爽 双响炮",不仅准备了酸甜沁爽的"暴打柠檬茶",还贴心配备制冰机实现"冰块自由",确保每一杯茶饮 都冰凉透心。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联建单位张同泰深度参与凉茶配方升级,精准捕捉年轻人的养生需求,特别研 发三款特色凉茶:生津止渴的"生津四味饮"、清热解暑的"五叶清风饮"以及祛湿降火的"三草甘霖饮", 所有配方均经专业药师严格审核。来自各方的力量支持为爱心凉茶摊注入了持久动力:民建拱墅区六支 部主委殷浩翔捐赠了一万只定制纸杯;来自区委组织部的志愿者暖心支援,来自街道总工会和社区的资 源保障,都让这份爱更加圆满。此外,王马社区今年年初成 ...
市集摆摊,先赔为敬
虎嗅APP· 2025-05-08 21:13
地摊经济现状分析 - 五一小长假期间各类市集密集出现,涵盖公园、商场、艺术街区等场所,但商品价格普遍偏高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低 [3] - 摊主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传统小吃摊主被改造碱水面包等新式产品的年轻人取代 [3] - 网络宣传存在两极分化:一方面鼓吹"月入过万"的致富神话,另一方面则是"地摊尽头是骗局"的失败案例 [3] - 实际经营情况显示,多数摊主面临亏损,典型案例为出摊三天总收入3050元(其中3000元来自卖掉推车) [3] 地摊选品特征 - 选品呈现明显潮流化趋势,紧跟网红产品如暴打柠檬茶系列,名称创新度高(暴打渣男/前任/甲方等) [7] - 存在显著代际差异:中老年摊主偏好烤肠/烤冷面等传统品类,青壮年注重创新(现穿烤牛肉串),年轻摊主追求完全创新品类(麻辣烫冰饮二合一) [9] - 城市差异化初期明显(一线城市豪车后备箱经济),但创新模式会快速向低线城市扩散并本地化(长沙出现后备箱卖辣条) [9] - 老摊主普遍不看好年轻摊主的创新模式,认为难以持续经营 [9] 地摊经济发展历程 - 2020年作为"救市"模式兴起,从被动就业过渡逐渐演变为青年创业热门赛道 [11] -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从初期放松管制发展为将市集纳入城市建设重点(创意夜市/复合商业街) [11] - 长沙等城市形成网红夜市集群(扬帆/四方坪/冬瓜山),江浙地区也出台专项扶持政策 [11] - 连锁餐饮品牌开始参与地摊经济,商场频繁策划主题快闪集市 [11] 互联网对地摊经济的影响 - 短视频平台催生地摊网红,如"腰子姐"和拥有670万粉丝的福建网红"白菜" [12] - 多数"摊主"实质是内容创作者,通过摆摊场景展示颜值/搞笑等内容 [12] - 催生配套培训产业,网课从低价教学发展为定价数千元的创业陪跑服务 [13] - 年轻摊主过度关注互联网概念(私域流量/社群运营),但实际经营能力不足 [13] 地摊经营成本结构 - 设备投入呈现升级趋势,新手倾向购买高档设备而非性价比高的二手器材 [15] - 供应链不专业导致成本飙升(如分装山姆甜品需额外承担采购成本) [16] - 摊位费用高企:普通散摊日租50-100元,黄金地段月租达两三千元 [16] - 网红夜市准入壁垒高,需通过筛选面试甚至托关系获取摊位 [16] 消费端反馈 - 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消费者体验下降,地摊食品价格已接近或超过实体店(长沙烧烤需花费大几十元) [17] - 出现"地摊刺客"现象,网红产品溢价严重,性价比优势消失 [17] - 实体店通过"地摊风"装修营造性价比印象,与真实地摊的消费升级形成反差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