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柔性电极
icon
搜索文档
帮主郑重:脑机接口暴涨48%!散户别光追高,这3条硬逻辑才是真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8-16 23:39
政策支持 - 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目标2027年关键技术突破,2030年培育2-3家全球巨头 [3] - 医保局将脑机接口相关费用纳入医保立项,包括"侵入式植入费"和"非侵入式适配费" [3] - 政策推动下脑机接口指数4月以来暴涨36%,创新医疗8天内收获5个涨停板 [3] 市场表现 - 脑机接口概念股年内平均涨幅达48.67%,龙头股创新医疗股价翻两倍多 [1] - 27只概念股获机构调研,6家被调研5次以上 [3] - 北陆药业获22次机构调研,因其神经调控药物与脑机接口治疗抑郁症协同 [3] 技术突破 - 三博脑科完成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手术,使偏瘫患者恢复运动能力 [4] - 汉威科技研发0.1mm超柔性电极,成本比美国低50% [3] - 高德红外自研65000通道芯片,性能超Neuralink三倍,已获3.2亿军品订单 [5] 产业链机会 上游 - 芯片和传感器是核心环节,高德红外芯片技术领先 [5] - 汉威科技柔性电极绑定下游厂商,订单排至明年 [5] 中游 - 岩山科技脑电大模型获二类医疗器械认证,订单增长240% [7] - 科大讯飞情绪识别准确率达92%,获500所学校合作 [7] 下游 - 品驰医疗脑起搏器占据60%帕金森市场,医保报销后患者数量翻倍 [7] - 翔宇医疗康复设备进入医保集采目录,覆盖80%三甲医院 [3][7] 行业风险 - 部分公司估值过高,龙头股PE达324倍 [5] - 存在蹭概念现象,如电子厂改名后主营仍为数据线 [6] - 技术不成熟公司夸大宣传,实际算法连小白鼠都控制不准 [6] - 部分产品价格过高,如某植入式芯片单台售价80万 [6]
2025年全球及中国脑机接口电极行业跟踪:柔性微电极植入,脑机接口行业将面临怎样突破?
头豹研究院· 2025-07-03 13: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中国医疗科技行业中脑机接口柔性电极展开,介绍其分类、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分析植入式柔性微电极发展趋势、人体电化学信号监测卡点,展示超柔性微电极研发突破进展 [5][11][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脑机接口柔性电极分类 - 颅内柔性电极分侵入式和半侵入式,侵入式穿透软脑组织,信号采集精确但植入风险高;半侵入式放大脑皮层硬膜外或下表面,空间分辨率高、感染风险小 [5] - 颅外柔性电极包括干、半干、湿电极,干电极操作简单、舒适性高;半干电极结合干湿电极优点;湿电极信号质量好但设置繁琐、长期使用不稳定 [6] 柔性电极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 - 基于多层复合结构采集传输生物电信号,核心构造含柔性聚合物基底、金属导电层等,基底需有柔韧性、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 [11] - 应用于长期生理信号监测、动态环境信号采集、医学影像兼容性场景,还在可穿戴医疗设备等领域有技术延展性 [12][15] 植入式柔性微电极发展趋势 - 全球研究聚焦高密度、超柔性与可靠性,实现与脑组织相容性优、信号采集规模大、植入寿命久的脑机接口系统 [19] - 高密度方向通过微纳加工与电路设计协同创新提升通道密度 [20] - 超柔性方向用柔性材料减少胶质瘢痕,当前电极厚度达150μm、延展性超10倍,但水凝胶和PDMS性能待突破 [21] - 可靠性方向通过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等技术提升界面附着力,当前植入寿命达12个月,但材料腐蚀是规模化应用壁垒 [22] 人体电化学信号监测卡点 - 传统刚性电极与神经组织机械失配,引发炎症和胶质瘢痕,导致界面阻抗上升、信号衰减 [25] - 柔性电子器件临床转化受限,制造工艺有微裂纹等缺陷,长期植入有材料腐蚀等问题,高密度集成技术未突破多层互连可靠性瓶颈 [26] 超柔性微电极研发突破进展 -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开发超薄柔性电极,解决机械失配问题,表面改性提高灵敏度和稳定性 [32] - 试验验证电极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植入小鼠脑内三周信号稳定,电极阻抗下降并趋于稳定 [33]
那些被身体囚禁的灵魂,终于等来了“越狱”密钥
36氪· 2025-05-30 12:19
脑机接口行业融资与技术突破 - Neuralink获得6亿美元融资 刷新全球脑机接口融资纪录 [1] - 脑机接口设备Link获FDA"突破性医疗设备"认证 加速医疗设备研发流程 [1] - 国内脑机接口融资达去年同期2.67倍 阶梯医疗完成3.5亿元B轮融资 [10] 技术进展与临床突破 - 2025年侵入式脑机接口迎来突破 国内外多家人体临床试验成功实施 [4] - Neuralink完成第三例受试者植入 患者实现脑控玩《文明6》 [3] - 国内企业实现多项临床突破:渐冻症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截肢患者意念操控下棋 [4] 柔性电极技术突破 - 柔性电极成为行业突破口 材质接近脑组织柔软度 减少免疫反应 [7] - 阶梯医疗电极柔性达Neuralink百倍 植入体直径26mm为全球最小 [9] - 微灵医疗采用高密度柔性网状薄膜电极 智冉医疗开发高通量柔性电极 [8] 临床应用与商业化 - 脑机接口医疗应用潜在规模达150亿-850亿美元 [10] - 国家医保局首次设立脑机接口专项定价 湖北发布手术收费标准 [19] - 企业聚焦三大应用场景:运动控制 感觉修复 神经调控 [14] 行业发展阶段与挑战 - 行业处于实验室向临床转化关键期 预计3-5年实现运动/语言解码大规模应用 [17] - 产业链不完善 企业需自主开发芯片 算法 手术机器人等全环节 [9] - 技术天花板取决于脑科学研究深度 需平衡安全性与有效性 [17][18]
科幻之光如何照进现实
经济日报· 2025-05-20 22:49
技术突破 - 上海阶梯医疗展示受试者通过植入脑机接口设备玩"马里奥赛车"游戏视频 操作速度可媲美普通人触屏操作 [1] - 阶梯医疗成为全球第二家进入临床阶段的侵入式脑机接口公司 产品有望2028年上市 [1] - 阶梯医疗研发粗细仅为头发丝百分之一的柔性电极 生物相容性和信号稳定性显著提升 [1] - 脑虎科技研发256导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 实现从单点突破到通用技术跨越 [1] - 多家企业在材料科学 微纳加工等基础方面构建技术堡垒 [1] 政策支持 - 上海出台《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 通过项目经理人主导机制打通科研成果转化全链条 [2] - 北京 深圳等地相继布局脑科学未来产业 [2] 产业化挑战 - 脑机接口企业缺乏健全技术链和完整人才链 产业化能力较弱 [2] - 技术标准制定进程滞后于技术迭代速度 安全评估标准和伦理规范存在空白 [2] 发展路径 - 以市场为导向驱动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和新质生产力生成 [3] - 引导高校设置交叉学科培育复合型人才 [3] - 构建"政产学研医金介用"协同创新机制 攻关共性技术 [3] - 鼓励校企共建科研创新平台 承接重点攻关任务 [3] 治理框架 - 推动脑机接口标准化及标准化组织建设 [4] - 推动医疗器械基础标准 方法标准制定 [4] - 开展监管科学研究 防范隐私数据泄露风险 [4] - 完善科技伦理审查机制 制定临床试验伦理标准 [4] - 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推动中国技术方案转化为国际标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