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品牌面包

搜索文档
知名食品企业致歉!“领导背锅,正接受‘现实毒打’!”
证券时报· 2025-09-05 20:53
公司广告事件 - 桃李面包五仁口味蛋月烧电梯广告文案因内容"有人说五仁不好吃 我们认为 那是因为你还年轻 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引发争议 [2][3] - 公司于9月5日通过官方渠道致歉 承认文案失误由领导决策 并宣布后续宣发工作由年轻团队接管 [2] - 争议广告已于9月4日起陆续下架 [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6.11亿元 同比下降13.55% [5] - 营业利润2.66亿元 同比下降27.42% 利润总额2.72亿元 同比下降27.00% [5] - 扣非净利润及扣非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0.03% 主要因新建项目折旧费用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及广告宣传费用增加 [5] 业务概况 - 公司为A股上市烘焙食品生产企业 采用"中央工厂+批发"经营模式 [5] - 核心产品为"桃李"品牌面包 同时生产月饼等节日性食品 [5]
知名食品企业致歉!“领导背锅,正接受‘现实毒打’!”
证券时报· 2025-09-05 20:25
核心事件 - 公司因五仁口味蛋月烧电梯广告文案引发争议而公开致歉 广告文案内容为"有人说五仁不好吃 我们认为 那是因为你还年轻 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 [2][3] - 公司于9月5日通过官方渠道承认文案翻车 表示由领导拍板决定 并宣布后续宣发工作交由年轻团队接管 [2] - 争议广告已于9月4日起陆续下架 [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6.11亿元 同比下降13.55% [5] - 营业利润2.66亿元 同比下降27.42% 利润总额2.72亿元 同比下降27.00% [5] - 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30.03% 主要因新建项目投产后折旧费用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 以及广告及宣传费用增加 [5] 公司业务 - 公司为"中央工厂+批发"式烘焙食品生产企业 2015年于A股上市 [5] - 主要产品为"桃李"品牌面包 同时生产月饼等节日食品 [5]
净利下滑三成,“不好卖”的桃李面包还要扩产能
国际金融报· 2025-08-20 22:1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6.11亿元同比下滑13.55%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下滑29.7% [2] - 毛利率22.98%同比下降1.17个百分点 净利率由9.6%下滑至7.81% [2] - 净利润下滑主因新建项目折旧费用增加及广告宣传费用增长 [2] 市场竞争 - 短保面包赛道竞争加剧 达利食品美焙辰低价渗透 曼可顿全渠道布局 商超自有品牌分流消费者 [6] - 面包及糕点收入25.85亿元 较2024年同期面包收入29.85亿元明显收缩 [6] - 广告宣传费用4296万元较2024年同期3060万元增长超40% 但未带动销量提升 [7] 区域销售 - 华北、东北、华东、西南、西北、华南地区营收均同比下滑 仅华中地区实现增长 [6] - 东北地区作为核心市场收入10.44亿元占比约40% 但同比下滑超9% [7] - 华中增长得益于与量贩渠道合作及新兴渠道试点成效 [6] 渠道与产能 - 经销商总数971个 同比净减少9个 [8] - 24个生产基地产能22.59万吨 实际产量14.24万吨 产能利用率63%低于上年同期69.8% [9] - 2个在建生产基地计划扩产9.9万吨 若销量未改善产能利用率或进一步下降 [10] 食品安全 - 2024年4月25日生产批次醇熟切片面包菌落总数超标 抽检5个样品中2个超出标准值10CFU/g [13] - 2022年天津桃李纯蛋糕混入飞虫异物被行政处罚 [15] - 2020年天津桃李纯蛋糕菌落总数不符合国家标准 [16] - 频发食安问题影响消费者品牌信任度 [17] 产品与行业 - 主营短保质期桃李品牌面包 兼营月饼等节日食品 [4] - 行业面临新鲜度与性价比竞争 终端动销放缓 [6]
透视半年报|桃李面包业绩下滑、经销商同比减少,食安问题添阴霾
贝壳财经· 2025-08-19 17:19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11亿元,同比下滑13.55% [1][3] -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下滑29.7%;扣非净利润1.94亿元,同比下滑30.03% [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0.9% [1] - 2024年为上市以来首次营收下滑,归母净利润自2021年起持续下滑 [11] 区域经营 - 华北、东北、华东、西南、西北、华南地区营收均同比下滑,仅华中地区实现增长 [5] - 经销商总数971个,同比净减少9个 [6] - 华东地区经销商增加33个至214个,华中地区增加36个至51个 [7] 成本与费用 - 广告及宣传费用增至4295.77万元,同比增长40.4% [4][9] - 工资及附加费用降至1.03亿元,同比减少25.4% [9] - 门店费用增至6156.10万元,同比上升12.5% [9] - 销售费用总额2.22亿元,同比下滑7.4% [9] 行业竞争 - 短保面包及泛烘焙食品赛道新进入者增加,现有竞争对手持续加大投入 [2][8] - 行业竞争白热化导致市场份额被蚕食、促销费用上升、利润率承压 [2][8] 食品安全事件 - 2025年7月醇熟切片面包菌落总数抽检不合格,涉事批次生产498袋 [2][16] - 2023年2月发生"面包藏刀"风波并报警立案调查 [15]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数百条投诉,涉及发霉、异物等问题 [16] - 公司采取召回、增加送检频次(46批次合格)等整改措施 [17] 经营风险 - 新建项目投产后折旧费用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 [4] - 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引发品牌声誉受损及重大经济损失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