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航机票
icon
搜索文档
暑运民航旅客量创历史新高,但更多人选择自驾和高铁出行
第一财经· 2025-09-01 20:33
暑运整体出行数据 - 2025年暑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119亿人次 日均1.92亿人次 同比增长4.3% [1] - 公路自驾出行量87亿人次 占比73% 铁路发送旅客9.4亿人次首次突破9亿 民航运输1.47亿人次同比增长3.4% 水运发送旅客超6694万人次日均增长6.1% [1] - 铁路和民航出行量双双创历史新高 但汽车仍是主要交通方式 [1] 交通方式结构特征 - TOP10城市汽车出行占比均超50% 珠三角地区尤为显著 佛山和东莞汽车占比超85% [2] - 区域中心及国际枢纽城市飞机占比相对较高 上海/北京/成都等地飞机占比超10% [2] - 更多旅客出游依靠自驾和高铁 民航暑运旅客量同比增幅3.4%低于淡季水平 其中国内增长2.4% 国际增长13.7% [5] 高铁对民航的分流影响 - 铁路发送旅客43亿人次 同比2023年增长13% 同比2019年增长18% 增幅显著高于民航 [7] - 55%交叉用户受价格影响选择交通方式 高铁增班降低航线客座率并限制民航快线票价提升空间 [7] - 300km以内距离铁路占主导 300-800km火车占优势 800-1200km飞机渐成主流 1200km以上飞机绝对主导 86%铁路用户出行距离在800km以下 [7] 一线城市出行距离分布 - 广州/深圳0-500km出行铁路占比超50% 北京500km以下占比42.2% [8] - 京沪广深1500km以上出行民航占比较高 北京达51.9% [8] 民航票价与国际战略调整 - 暑运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846元同比下滑6.4% 较2019年下降8.6% [5] - 航空公司采取拉长航距策略 东航国际航线恢复率达疫情前110% 暑运出入境航班量创新高 国际航班量增9.8% 运输旅客增13.6% [10] - 暑运国际航班量增长13.2%远高于国内2.0%增幅 但国际客运航班量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9% [10] 国际航班恢复情况 - 东南亚与东亚占国际出港总量75.1% 赴日/韩/泰航班量居前三 仅日本恢复率超100% [10] - 赴泰航班恢复率仅53.8% 柬埔寨/美国/菲律宾等国未恢复至2019年同期5成 [10] - 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英国/阿联酋/哈萨克斯坦/老挝/意大利/蒙古等国航班量超2019年同期 [10]
暑运过半民航旅客创历史新高,但热门航线票价降幅超两成
第一财经· 2025-08-02 20:15
国内航线表现 - 7月民航整体旅客运输量达712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3% 其中国内增长2% 国际增长13 1% [1] - 暑运前民航局预测旅客量1 5亿人次 日均244万人次 同比增长6 6% 实际暑运过半国内航线旅客量6034万人次 同比增长3% 出入境776万人次 同比增长10% [2] - 北京大兴机场暑运旅客量创开航纪录 同比增长7 12% 青海 新疆等旅游省份运力增幅显著 青海+16% 新疆+12% 云南+9% 宁夏+7% [2] - 乌鲁木齐 喀什等新疆目的地机票预订量同比增幅超10% 丽江 大理同比环比均增13% 西宁机票预订量同比增13% [3] 票价与收益情况 - 7月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840元(含燃油费) 同比下滑7 5% 较2019年下降5% [3] - TOP20热门航线中19条票价同比下滑 重庆-北京 杭州-西安等11条航线降幅超两位数 仅杭州-深圳航线正增长 [3] - 航司反馈7月中旬后客座率下滑 票价提升困难 暑运热度不及预期 [3] 国际航线恢复 - 7月国际客运航班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9 1% 日本恢复率超100% 泰国仅54 6% 柬埔寨 菲律宾不足50% [4] - 赴日本 马来西亚等8国航班量已超2019年同期 但北美航线恢复率不足30% [4][5] - 国际航线结构变化显著 "一带一路"国家航班占比超70% 三大航新开航线集中于非传统市场 [5] 出入境旅游趋势 - 7月出境TOP10目的地为首尔 香港 大阪等 免签国家受青睐 截至7月15日后续出入境机票预订量719万张 同比增8% [5] - 中国单方面免签国扩至47个 过境免签国55个 促进外国游客来华 [5]
夏日经济|暑运过半民航旅客创历史新高,但热门航线票价降幅超两成
第一财经· 2025-08-02 11:08
国内航空市场表现 - 7月民航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840元(含燃油附加费),同比下滑7.5%,较2019年同期下降5.0% [1][5] - 7月民航整体旅客运输量预计达712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0%(国内+2.0%,国际+13.1%) [1] - 暑运前民航局预测旅客量1.5亿人次,日均244万人次同比+6.6%,实际暑运过半国内航线旅客量6034万人次同比+3%,出入境航线776万人次同比+10% [3] - 热门旅游省份运力增幅显著:青海+16%、新疆+12%、云南+9%、宁夏+7% [3] - TOP20国内热门航线中仅杭州-深圳票价同比正增长,其余19条均下滑,11条航线降幅超两位数(如重庆-北京、广州-北京等) [5] 区域市场热度差异 - 新疆旅游持续火爆,乌鲁木齐/喀什/伊犁等地机票预订量同比增幅均超10% [5] - 云南避暑需求旺盛,丽江/大理机票预订量环比及同比增幅均超13% [5] - 青海因自驾游及自然景观带动,西宁机票预订量同比+13%成为最火省会城市 [5] - 北京大兴机场暑运旅客量同比+7.12%创开航以来月度新高 [3] 国际航线恢复情况 - 7月国际客运航班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9.1%,区域差异显著 [8] - TOP20通航国家中赴日航班恢复率超100%,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国超2019年水平,赴泰恢复率仅54.6%,柬埔寨/菲律宾不足50% [8] - 中国至北美洲航班恢复率不足30%,中亚/非洲/中东等"一带一路"国家航线占比超70% [11] - 7月出境热门目的地前10为首尔/香港/大阪等,免签国家及新兴目的地受青睐 [11] - 暑运后半段(7.16-8.31)出入境机票预订量719万张同比+8%,中国单方面免签国家扩至47个 [11]
对话民航专家:旺季临近,航空市场是否已现积极信号?
2025-05-26 23:17
纪要涉及的行业 中国民航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整体情况 - 2025 年 1 - 4 月中国民航市场稳中向好,旅客运输量创历史同期新高,整体达 2.47 亿人次,比 2024 年增长 5.8%,其中国内增长 3.5%,国际增长 31.6%;国际航线客运规模接近 2019 年的 90%,旅客量达 2019 年同期水平,每天近 20 万国际旅客,月度稳定在 600 万 [2] - 2025 年中国民航市场供需仍供大于求,国际航线未完全恢复致部分宽体机运力在国内,截至 4 月国内民航客运航空公司机队数量达 4015 架,比 2019 年多 400 多架;日均可提供座位数约 249 万个,日均旅客量约 209 万人次,缺口约 16%,较 2024 年的 25%有所缩小 [3] 票价情况 - 2025 年 1 - 4 月国内经济舱平均裸票价 754 元,同比下降近 9%,比 2019 年下降 8.6%,原因是供需矛盾加剧和航空公司以价换量策略 [1][3][8] - 2025 年五一假期机票价格同比增长 5.3%,比 2019 年增长 0.4%,得益于出行需求旺盛、航空公司策略转变和监管加强 [9] - 五一后至端午节前,5 月 1 - 24 日国内民航旅客运输量维持在近 190 万人次,同比上升 6%;第一周机票价格未明显下降且高于去年同期,第二周后下降;端午节国内经济舱平均裸票价 583 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7.7%,比 2019 年略降 1.2% [10] - 五一后整体票价比 2024 年同期增长 5.3%,预售价格比 2024 年同期高 7.7%左右,比 2019 年低 1.2%左右;预计暑运票价乐观,淡季或降价保量但好于 2024 年 [12] 国际航线恢复情况 - 2025 年 1 - 4 月国际长线航班和旅客量同比增速分别超 20%和 30%,国际线班次恢复到 88%左右,接近 90%水平 [2][5] - 国际航线恢复存在区域差异,亚洲地区恢复较好,占国际航班总量 80%左右,北美地区明显落后,联通美国和加拿大的国际航班仅恢复到 2019 年同期的 27%;部分国家航班量超 2019 年水平,美国仅恢复到 26%;欧洲部分国家有航空权限制 [11] 竞争情况 - 国内航空公司竞争主要来自内部,41 家客运航空公司市场份额分散,行业集中度低,四大航空公司市场份额仅占 47%左右,导致价格稳定和提升掌控力弱;航司类型竞争层面区隔小,体现为同质化低价竞争 [7] 其他影响因素 - 高铁建设对民航市场分流作用明显且未达平衡点,影响机票价格 [6] - 发动机检修使部分飞机停飞,短期缓解供需稳定票价,长期或影响市场供给 [13][14] - 暑运期间国内前 20 大机场限制新增航班,航空公司运力投入谨慎,部分热门线路增加运力,非热门线路减少运力以保价 [2][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泰国因安全问题航班恢复受阻,上周航班量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约 50%,周边国家恢复情况较好 [18][19] - 商务航线运力投入稳定,1 - 4 月京广沪深航线客座率 85.3%,同比增长 3.5 个百分点,与 2019 年持平,出现民航和高铁旅客互导现象 [16] - 民航旅客吞吐量增长与 GDP 增长呈线性关系,2025 年预计回到正常经济发展环境下的自然增量,预估为 7.8 亿人,实际可能超 8 亿人;疫情后旅客对价格敏感度提高,淡季错峰出行趋势明显 [20]
“五一”经济|民航出行终于“量价齐升”,是谁助推了“五一”消费
第一财经· 2025-05-06 18:49
国内航空市场表现 -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1115万人次,日均223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55.4%,比2024年增长11.8% [1] - 假期期间保障航班9.1万班,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国内机票经济舱均价约779元,同比2019年增长0.4%,同比2024年增长5.3% [1] - 日均客座率85%,比2019年增加1.5个百分点,比2024年增加4.4个百分点 [4] - 国内客运飞行6.9万班,日均13809班,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4% [4] 支线机场与新兴旅游目的地 - 民航局节前批复173班加班计划,涉及丽江、珠海、敦煌等35个城市 [4] - 布尔津喀纳斯、黔南荔波等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幅超过100% [4] - 新疆北屯、西藏昌都等地旅游商品预订量同比平均增长超100% [5] - 成都与北上广深并列订票量最高城市第一梯队 [4] - 西双版纳、拉萨、丽江等西部城市支线航线订票量较高 [4] 消费群体特征 - 19-22岁年龄段旅客购买"人生第一张机票"增幅达六成以上 [5] - 60-80岁旅客购买"人生第一张机票"总量同比增加四成 [5] - 三线及以下城市和县城居民机票购买增幅最高 [5] - "新银发"一族和小城居民消费升级意愿最强 [5] 国际航空市场表现 - 国际机票热门目的地预订增幅均在三成以上,5小时内飞行圈国家最受欢迎 [6] - 越南、西班牙酒店预订量在去年基础上再增一倍 [6] - 出境游人均预订量同比大增,日本、中国香港、泰国等为热门目的地 [6] - 冰岛、匈牙利等"12小时飞行圈"目的地预订量增长超170% [6] - 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30%,美国、韩国、日本旅客占比最高 [6][7] 国际航班恢复情况 - 往返日本航班量恢复率达117.6%,但往返泰国、美国等地未达7成 [7] - 上海=福冈、北京=大阪航线日均航班量恢复率分别为235.0%、218.0% [10] - 一季度中外航司执行国际客运航班周均6395班,为2019年83.9% [10] - 我国至35个国家航班量已超2019年水平,与"一带一路"国家恢复比例94.5% [10] - 一季度中方航司运输国际旅客1892.5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4.5% [10] 行业政策与监管 - 民航局节前强调加强价格监测和监督检查,要求航空公司严格执行价格政策 [3] - 民航局计划继续推动国际客运增班,鼓励拓展新兴市场航线网络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