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电池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第三届链博会:新能源新车密集亮相 前沿技术集中展示
央广网· 2025-07-20 09:04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在北京举办 聚焦智能汽车链展区 [1] - 参展企业包括连续三届参展的老客户和230多家首次参展的中外新伙伴 [1] - 国际汽车联合会首次参展 寻求与中国车企建立新伙伴关系 [1] 智能汽车链发展 - 新能源新车密集亮相 前沿技术集中展示 汽车产业全球链加速发展 [1] - 主流电池材料供应商贝特瑞展示可使硅添加量增加的新材料 大幅提升汽车电池续航里程 [2] - 产业链协同创新对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通过平台展示最新技术并与客户深入交流 [2] 新能源汽车表现 - 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500万辆 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亮眼 [3] - 小鹏汽车强调链博会重在链接共创而非单纯展销或竞争 旨在联合开发更优质供应链 [3] 行业合作趋势 - 全球汽车产业经历深刻变革 供应链协同效率与技术创新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3] - 赛力斯集团计划与全球头部供应链企业深化合作 共同设计研发以突破技术瓶颈 [4] - 企业间合作模式转向共同设计、共同研发、同步生产 以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4]
跨界锂电失败!上市企业退市!
搜狐财经· 2025-06-23 10:07
公司退市相关公告 - 公司因2023年度经审计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7954.06万元),自2024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 - 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截至2025年4月30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深交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 [1] - 公司股票自2025年6月25日起进入15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期满后将被摘牌 [1] - 公司1996年上市后多次濒临退市,2005年被*ST,2006-2013年暂停上市7年,2016年再次被*ST [1]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从汽车零配件制造和新能源电池材料委托加工转向委托加工及贸易,盈利能力持续承压 [2] - 2023年扣除后营收仅7954.06万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仅7005.77万元 [2] - 2024年预计亏损3300-4300万元,营业收入约3-3.5亿元,与会计师存在较大分歧 [3] - 公司曾与赣锋锂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拟在新能源产业链开展合作 [2] 公司保壳措施 - 公司1500万元收购新余锂想新能源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股东 [2] - 新余锂想新能源成立于2024年4月,计划建设年加工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产能 [2] - 2024年第四季度通过收购资产突击增加收入超过2亿元 [3] 行业跨界现象分析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带动下,众多企业跨界进入锂电行业 [3] - 2023年至今已有超过100笔跨界锂电案例,多数已退出 [3] - 跨界企业普遍存在对行业认识不足、应变能力差、难以形成协同效应等问题 [3] - 行业竞争加剧、产能过剩导致许多跨界项目暂停或终止 [3]
跨界锂电失败!上市企业退市!
起点锂电· 2025-06-21 18:04
活动信息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0-11日在深圳举办,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1][2] *ST恒立退市事件 - 公司因2023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7954.06万元)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未按时披露年报导致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6月25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2] - 公司上市后多次濒临退市,曾通过资本运作(如债务重组、变卖资产)规避退市,但主业萎缩后长期亏损,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仅7005.77万元[3][4] 跨界锂电业务尝试 - 2024年9月与赣锋锂业签订新能源产业链合作框架协议,同年1500万元收购新余锂想新能源(主营电池材料加工),计划建设年产2万吨碳酸锂产能[4][5] - 收购后2024年Q4突击增加收入超2亿元,但年审会计师对3-3.5亿元营收数据存疑,全年预亏3300-4300万元[5] 行业跨界现象分析 - 2023年以来超100家企业跨界锂电,但多数因缺乏行业认知、协同效应不足而失败,产能过剩加剧竞争后部分项目暂停或终止[6][7][8] - 行业调整期下,中小企业需深耕细分市场,差异化竞争才能应对周期波动[8]
验证中国制造2025(中)光伏占世界6成,高铁是新干线15倍
日经中文网· 2025-05-07 10:45
■光伏发电 中国制造2025将电力设备列为重点领域之一,提出进一步提高制造水平。在世界上大幅提高 了存在感的是光伏发电。 据美国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报道,2024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38吉瓦,是2015年 的大约18倍。占到全球近六成。 在光伏面板生产所需的光伏电池单元、上游的晶圆、多晶硅、金属硅等领域,中国企业的份 额也都超过8成。 光伏面板的中国过剩生产问题严重。据美国高盛公司预测,2023年的中国供应能力达到1036 吉瓦,是全球需求的1.9倍。这导致价格下跌,在欧洲甚至还引发了相关企业的淘汰。 全球高速铁路营业里程总计约5万9400公里,而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就达到了4万8000公里, 但海外拓展仍在路上。中国企业的"过剩生产"也给世界带来了摩擦…… 在中国的产业政策"中国制造2025"下,光伏发电和高铁等重点领域大幅扩大了产业规模。支 撑高科技的新材料的供货量也持续扩大。在光伏领域,从面板到零部件、材料,中国企业占 据全球过半的市场份额,中国企业的"过剩生产"也给世界带来了摩擦。 根据国际铁路联盟(UIC)2023年底的调查,全球高速铁路营业里程总计约5万9400公里,其 中中国占到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