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小娃品牌桶装水
搜索文档
宗馥莉辞职后,浙江娃哈哈重获桶装水销售权
证券时报· 2025-10-14 23:20
业务与股权变动 - 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在10月14日重新获得桶装水销售权,此前该销售权被转移至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 [1] - 业务转移方案于2025年3月25日正式落地,2025年4月经销商被要求向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下单并完成实质性业务转移 [1] - 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由杭州宏宸营销有限公司100%控股,而宏宸营销又由宏胜饮料有限公司100%控股,构成"宏胜系"公司 [1] - 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自2007年起由宗馥莉掌管,是恒枫贸易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 品牌授权与使用 - 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于今年9月推出"沪小娃"品牌桶装水,产品与此前生产的娃哈哈桶装水一样 [2] - 品牌变更可能源于娃哈哈品牌授权到期,娃哈哈集团于7月要求上海公司停止使用"娃哈哈"品牌生产桶装水 [2] - 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娃哈哈桶装水在上海地区的独家经营实体 [2] - 娃哈哈系列商标共计387件正在申请由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 [3] - 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需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 [3]
宗馥莉辞职,「大女主」剧本难演
36氪· 2025-10-11 21:35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宗馥莉已于9月12日辞去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4] - 公司核心成员严学峰因涉嫌违纪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立案调查[5] - 严学峰担任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中心总监并在娃哈哈关联的近190家公司中担任监事[7][17] 法律诉讼与遗产纠纷 - 香港高等法院驳回以宗馥莉为代表的被告人提出的上诉许可申请[8][19] - 宗庆后三位子女宗继昌、宗婕莉和宗继盛与宗馥莉的遗产纠纷案涉及21亿美元信托资金[20] - 香港高等法院颁发非正审禁制令禁止宗馥莉从JianHao Ventures Limited的香港汇丰银行账户提款或转账资产[21] 品牌使用权风险 - 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以规避"娃哈哈"品牌法律风险[10][33] - "娃哈哈"商标使用权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33] - 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被要求停止使用"娃哈哈"商标并推出新品牌"沪小娃"[37][39] 商标与品牌战略调整 - 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申请多个"娃小宗"、"娃小哈"、"宗小哈"等商标涵盖食品、饮料、医药等领域[30] - 娃哈哈集团对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启动转让程序受让方为宗馥莉控制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25][26] - 娃哈哈集团官方公众号曾曝光一款名为"娃小宗"的无糖茶饮料产品[28] 公司股权结构与品牌价值 - 娃哈哈集团股权结构中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为控股股东宗馥莉持股29.4%[43] - 娃哈哈品牌价值高达911.87亿元位列2024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名单[44] - 多家娃哈哈相关饮料企业发生工商信息变更公司名称去除"娃哈哈"字样[32] 市场竞争影响 - 遗产纠纷可能导致"娃哈哈"品牌价值受损给其他竞争者带来抢夺市场机会[45] - 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去年营收超1.2亿元在上海桶装水市场排名前三[38] - 行业分析参考红牛商标争夺战案例提示内部纠纷可能引发外部市场竞争格局变化[45]
宗馥莉辞职,“大女主”剧本难演
投中网· 2025-10-11 17:08
宗馥莉职务变动与近期挑战 - 宗馥莉已于9月12日辞去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等职务,相关程序已完成 [4] - 近期有传闻称宗馥莉被带走,但知情人士透露其于10月9日正常上班 [9] 核心高管涉案调查 - 娃哈哈集团核心成员、宏胜饮料集团生产中心总监严学峰因涉嫌违纪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立案调查 [5] - 调查期间,娃哈哈集团不得批准严学峰出国、辞职、交流、晋升、奖励、处分或办理退休手续 [5] - 严学峰在娃哈哈关联的近190家公司中担任监事,是公司核心高管之一 [5][11] - 10月10日有消息称严学峰已返回宏胜集团正常上班,但分析认为这不代表其已过关 [5] 宗庆后遗产争夺诉讼 - 香港高等法院于9月26日驳回了以宗馥莉为代表的被告人提出的上诉许可申请 [6][12] - 诉讼源于宗庆后三位子女宗继昌、宗婕莉和宗继盛(宗馥莉同父异母弟妹)就21亿美元宗氏境外家族信托发起的遗产纠纷 [13] - 三名原告要求享有平等继承权或信托受益权,并申请临时禁制令防止宗馥莉处置JianHao Ventures Ltd账户资产 [14] - 香港高等法院已颁发非正审禁制令,在杭州及浙江法院诉讼有结果前,宗馥莉不得从该香港汇丰账户提款或转账 [14] “娃哈哈”商标使用权风险与新品牌发展 - 由于“娃哈哈”品牌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宗馥莉主导的公司决定从2026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7][21] - “娃哈哈”商标使用权需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无权使用 [22] - 宗馥莉实际控制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正在申请多个“娃小宗”、“娃小哈”、“宗小哈”等商标 [18] - 娃哈哈集团曾于今年1月启动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的程序,但转让尚存不确定性 [16][17] - 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已被要求停止使用“娃哈哈”商标,并推出新品牌“沪小娃”桶装水以求生存,该公司去年营收超1.2亿元 [25] 公司股权结构与品牌价值 - 娃哈哈集团股权结构中,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为控股股东,宗馥莉持股29.4%,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27][28] - 娃哈哈品牌价值高达911.87亿元(根据GYBrand 2024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名单) [28] - 分析认为,持续的遗产纠纷正对“娃哈哈”品牌造成巨大伤害,可能为竞争对手创造市场机会 [29] 关联公司工商信息变更 - 2025年9月,多家原娃哈哈关联饮料公司完成更名,例如南阳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更名为南阳宏胜恒枫饮料有限公司,分析指出企业更名往往伴随品牌升级或业务重组 [20][21]
宗馥莉辞职,“大女主”剧本难演
36氪· 2025-10-11 08:14
公司高层人事变动 - 宗馥莉已于9月12日辞去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 [1] - 公司核心成员严学峰因涉嫌违纪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立案调查,但已于10月10日回到宏胜集团正常上班 [1][7] - 严学峰在娃哈哈关联的近190家公司中担任监事,并是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中心总监 [1][8] 商标使用与品牌更迭 - 由于“娃哈哈”品牌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4][18] - “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 [18] - 娃哈哈集团已于2024年1月21日对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启动转让程序,受让方为宗馥莉实际控制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 [13] - 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在2025年2月至5月期间申请了多个“娃小宗”、“娃小哈”、“宗小哈”等商标 [15][16] - 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在7月初被要求停止使用“娃哈哈”商标后,推出了“沪小娃”品牌桶装水,该公司去年营收超1.2亿元 [21] 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 - 娃哈哈集团的股权结构中,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为控股股东;宗家持股29.4%;娃哈哈集团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23][24] - 娃哈哈集团前身为1987年成立的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企业产权100%属于上城区政府 [21][22] 关联公司工商信息变更 - 2025年9月,多家与娃哈哈相关的饮料企业发生工商信息变更,包括南阳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更名为南阳宏胜恒枫饮料有限公司,山西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更名为山西宏胜饮料有限公司等 [17] 品牌价值评估 - 根据品牌评估机构GYBrand的2024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名单,娃哈哈品牌价值高达911.87亿元 [24]
知情人士:宗馥莉正常上班
新浪财经· 2025-10-10 16:22
公司管理层动态 - 娃哈哈集团实际控制人宗馥莉在国庆假期后正常上班,以回应其被带走的传闻[2] - 宗馥莉的“心腹”、宏胜饮料集团生产中心总监严学峰因涉嫌违纪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立案审查[2] - 严学峰是公司核心高管之一,在与娃哈哈有关联的近190家公司中担任监事[2] 品牌战略调整 - 宏胜集团旗下的宏辉食品内部文件显示,公司计划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4] - “娃小宗”商标归宏胜集团所有,商标申请日期为2025年5月[4] - 针对品牌更换消息,娃哈哈多名经销商表示不知情,但有经销商表示若属实也只能面对[4] 上海地区业务与品牌授权争议 - 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推出新品牌“沪小娃”桶装水,原因是品牌授权争议导致工厂停工[5][8] - 该公司由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0%,董事长宗伟持股30%[6][7] - 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被授权的两个“娃哈哈”商标已分别在2021年与2023年到期,未能获得新授权合同[10] - 2025年7月,娃哈哈集团发函要求上海公司停止使用“娃哈哈”商标,并举报其商标侵权[10] 经营业绩与市场地位 - 有合作多年的经销商透露,今年娃哈哈销量相比去年业绩高峰时有所下滑,今年销量是去年同期的80%[5] - 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20多年来从未亏损,营收逐年攀升,去年在上海桶装水市场排名前三,营收超1.2亿元[10] 公司股权结构 - 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任法定代表人为宗馥莉,娃哈哈集团持有该公司43%股份,内部员工持股约31.5%,社会资本持股约25.5%[5] - 该公司注册资本为9179.1755万人民币,参保人数为30人[6]
每经热评︱当“娃小宗”遭遇“沪小娃” 命运多舛的娃哈哈该何去何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8 19:03
事件背景与核心冲突 - 娃哈哈上海水厂因商标使用权到期且未获续期 推出新品牌“沪小娃”桶装水以继续经营 [1] - 娃哈哈集团要求上海水厂将一次性桶装水销售权转让给宗馥莉控制的宏辉公司 并随后要求其停止使用娃哈哈商标 [2] - 娃哈哈集团向监管部门举报上海水厂商标侵权 导致其工厂被查封并全面停产 合作中断 [2] - 娃哈哈集团第一大股东杭州市上城区国资(持股46%)对商标纠纷处理方式表示不认可 [2] 公司控制权与股权结构 - 宗馥莉通过掌控董事会及员工持股会 实际掌握娃哈哈集团决策权 尽管其仅持有集团29.4%的少数股权 [2] - 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需获得全体股东一致同意 任何一方股东均拥有否决权 [3] - 当前控制权与股权结构导致“负和博弈”:宗馥莉为推进自身经营目标选择在体系外发展 而上城区国资为保障分红收益需将利润留存于集团内部 矛盾不可调和 [3] 宗馥莉的战略应对与市场影响 - 宗馥莉推出新品牌“娃小宗” 并规划至2026年实现300亿元销售目标 相当于娃哈哈集团当前体量的80% [4] - 对于不愿并入宏胜系的业务单元 不再授予娃哈哈品牌使用权 甚至通过干扰等方式避免其成为“娃小宗”的竞争对手 [4] - 饮品市场已饱和 “娃小宗”面临有限的市场空间 同时股权之争与铁腕转型已影响娃哈哈市场风评 [4] 公司治理与股权设计启示 - 娃哈哈商标的“全员否决权”设计初衷是确保品牌权属统一 保障所有股东共同利益 [5] - 在市场环境恶化时 “全员否决权”的弊端凸显 导致企业变革难以推进 股东冲突加剧 [5] - 事件表明产权不等于控制权 保障产权权益需要掌握与之对等的控制权 [5]
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销售权被“夺”,订单被转至宏胜饮料
凤凰网· 2025-09-28 16:07
业务调整与转移 - 2025年3月25日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要求将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桶装水销售业务转移至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并于2025年4月在没有与经销商签订新协议的情况下完成实质业务转移包括发货和开票 [1] - 业务转移后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不再拥有桶装水销售经营权转变为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的代工厂结算价格被压低至2.75元/桶的加工费导致其利润大幅下滑 [1] - 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一次性桶装水销售权在工厂停工前被收回转由宗馥莉控制的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负责 [4] 公司股权与控制关系 - 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是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娃哈哈集团持有浙江娃哈哈实业43%股份内部员工持股约31.5%社会资本持股约25.5%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已由宗庆后变更为宗馥莉 [2] - 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由宗馥莉任法定代表人的宏胜饮料有限公司通过全资控股的杭州宏宸营销有限公司100%控股宗馥莉在该公司任董事 [3] - 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众多股东自然人股东达1.8万余人业务调整将导致其丧失主要利润来源并严重减少股东分红 [3] 具体运营变动与影响 - 业务转移后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外部加工厂直接为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生产不再为其生产导致其该部分业务被砍掉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减少 [2] - 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对销售较好的纯净水进行提价从原来的6.5元/桶提高到7元/桶利润留给了该公司 [3] - 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原本是产销一体企业自己生产销售桶装水若外部订单有溢余则委托外部加工厂生产全部利润归属于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 上海工厂事件时间线 - 2025年6月30日晚娃哈哈集团生产计划中心通知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7月1日停止生产和发货7月2日集团发函要求停止使用娃哈哈相关商标 [4] - 2025年7月11日集团向上海市金山区市监局举报公司侵犯商标权7月23日市监局查封产品及物资工厂全部停止运营 [4] - 2025年8月20日杭州市上城区国资派调查组查看情况8月21日公司协商裁员部分员工承诺若公司生存将重新聘请 [4] 公司官方回应与背景 - 娃哈哈集团曾于2024年因水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导致产能紧张公司采取委托代工厂生产同时进行自有设备改造与投资新建工厂的措施 [6] - 为增强终端市场响应能力公司调整优化产销布局结构导致部分工厂停工停产对于停工停产的公司已按相关法律程序开展清算流程 [6] - 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70%股份上海工厂事件起因是品牌授权争议引发的工厂停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