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纯净水
icon
搜索文档
大反转!宗馥莉将继续启用娃哈哈品牌,叔叔宗泽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新浪财经· 2025-10-25 08:25
品牌战略调整 - 宗馥莉放弃新品牌“娃小宗”,2026年将继续使用“娃哈哈”品牌进行销售 [1] - 放弃新品牌的原因是试图摆脱“娃哈哈”的历史包袱和股权分散问题,通过其掌控的“宏胜系”自立门户 [3] - 品牌更换尝试失败,凸显消费者对“娃哈哈”金字招牌的认可,AD钙奶、纯净水等产品是几十年积累的信任和超市货架的流量密码 [5] 渠道管理与经销商关系 - 在推广新品牌期间,公司采取了削减经销商数量、施加销量指标以及动辄关户的措施,导致58家经销商被关停,412家收到警告 [7] - 渠道策略引发经销商强烈反弹,全国50多个大区中仅有一个完成了打款任务,导致资金链断裂、生产线停摆和市场瘫痪 [8] - 经销商的抵制行动表明其业务依赖于“娃哈哈”品牌而非创始人个人,渠道稳定对公司运营至关重要 [5][8]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存在股权分散问题,国资作为第一大股东拥有否决权,其核心诉求是维持公司作为杭州纳税大户和就业引擎的稳定 [9] - 当“娃小宗”的推出引发渠道崩盘风险时,国资出手干预,促成了品牌策略的回归 [9] - 根本的公司治理问题,如股权三分天下和商标使用限制,在本次事件后仍未解决 [11] 战略执行与市场信任 - 宗馥莉推行的职业化、集权化和品牌化转型,低估了传统体系的顽固性和利益链条的复杂性 [11] - 公司战略的朝令夕改,从更换品牌到回归原品牌,透支了员工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对长期发展构成挑战 [13] - 宗泽后推出的“娃小智”品牌声称配方相同但价格更低,并在招商会上签署了150多家客户,但因其侄女的战略回调而陷入尴尬 [1][15]
宗馥莉几乎搞砸了一切
商业洞察· 2025-10-15 17:24
娃哈哈集团人事变动与影响 - 10月10日娃哈哈集团董事会正式通过宗馥莉辞职事项,并任命许思敏为新任总经理,但董事长职位仍空缺[4] - 人事变动当天,认证主体为宏胜饮料集团的“娃小宗”微博账号进入公众视野,被视为宗馥莉为宏胜集团打造的独立品牌[6] - 宗馥莉的辞职被部分解读为“逃出樊笼、走向独立经营”,但文章认为企业经营的成败并非儿戏[8] 宏胜集团的角色与历史 - 宏胜集团是娃哈哈与达能之争的遗产,由宗庆后全控,后由宗馥莉通过离岸公司全资控股,是其在娃哈哈体系内的“自留地”[10] - “宏胜系”在娃哈哈供应链和销售渠道中占比很高,代工产品数量占娃哈哈品牌总产能的三分之一,是“体外循环”的第一大山头[10] - 娃哈哈集团存在多个“体外循环”山头,除“宏胜系”外,还有由宗庆后情人杜健英掌控的“三捷系”等,宗庆后生前依靠一套安排维持平衡[11] 宗馥莉接班后的经营举措与矛盾 - 宗馥莉接班后采取关停非宏胜系工厂、将代工订单转移至宏胜智能工厂等操作,导致“宏胜系”一家独大[13] - 2024年宏胜集团净利润达47.67亿元,而娃哈哈集团净利润暴跌98%,仅1871万元,此消彼长显示利益转移[13] - 宗馥莉曾试图将归属集团的387件核心商标转移至其控股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被国资股东强硬叫停[13] - 其改革举措如“集体股分红也要考核绩效”引发老员工不满,立身不正的改革者经不起质疑[14] “娃小宗”品牌前景与宗馥莉能力评估 - 宗馥莉为“娃小宗”定下300亿年度销售目标,但中国软饮料市场已是红海,娃哈哈自身市场份额下降,新品开发不力[18] - 宗馥莉过去的经营能力存疑,其在娃哈哈新产品研发推广的历练中表现乏善可陈[18] - “娃小宗”品牌定位尴尬,复刻娃哈哈缺乏新意,正版娃哈哈品牌又因豪门之乱受到负面影响,难以找到明确卖点[19] - 国庆期间宏胜饮料集团生产中心总监严学峰因涉嫌违纪被立案审查,其在近190家与娃哈哈有关联的公司担任监事,事件可能引发进一步审查[15]
宗馥莉受困911亿娃哈哈商标权辞职单干 押注“娃小宗”锚定年销售额300亿前景难测
长江商报· 2025-10-13 07:30
核心管理层变动 - 宗馥莉于2025年9月12日辞去娃哈哈集团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 [1][4] - 此次辞职是继2024年7月辞去总经理职务后,宗馥莉的第二次重要职务变动 [3] - 娃哈哈集团总经理职务由许思敏接任,董事长职位目前空缺 [14] 商标权历史遗留问题 - 核心矛盾为估值达91187亿元的“娃哈哈”系列商标的权属与使用问题 [2][6][9] - 商标问题历史根源可追溯至1996年与法国达能的合作及后续的“达娃之争” [6] - 2025年2月,娃哈哈集团声明计划将387件商标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但因高度关注及质疑被叫停 [6][9] - 根据通知,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集团全体股东一致同意 [9] 宗馥莉的新业务动向 - 因商标困局,宗馥莉决定独立经营新品牌“娃小宗” [2][11][12] - “娃小宗”商标由宏胜集团所有,宏胜饮料在2025年2月至5月申请注册了数十个相关商标 [12][13] - 新品牌“娃小宗”的年销售目标定为300亿元,相当于娃哈哈当前营收规模的近八成 [2][13] - 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12] 公司内部治理与竞争格局 - 宗馥莉在任期间推行了现代化管理制度、数字化管理及供应链调整,撼动了原有的经销商体系和“现款现货”制度 [14] - 娃哈哈集团关停了18家分厂的生产线,同时宗馥莉大力发展其掌控的“宏胜系”公司以扩建新产能 [12] - 新品牌面临内部竞争,宗泽后推出的“娃小智”品牌已开启招商,声称配方与娃哈哈相同但价格更低,并已签约153家客户 [13]
动荡中的娃哈哈:许思敏接任总经理,董事长空缺,多省市办事处电话无人接听或停机
新浪财经· 2025-10-12 08:41
人事变动核心事件 - 娃哈哈集团于10月10日召开董事会 通过宗馥莉辞去法定代表人 董事及董事长等所有职务的申请 同时任命许思敏为集团总经理 董事长职务暂时空缺[1][3] - 此次辞职距离宗馥莉2023年接任董事长职务仅约12个月 这是她在2024年7月因部分股东对其经营管理提出疑问首次请辞后的第二次辞职[2][3] 新任管理层背景 - 新任总经理许思敏在娃哈哈体系内关联6家公司 在三家核心企业担任监事职务 并在重庆市涪陵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和吉林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兼经理/总经理[5][6] - 许思敏在4家娃哈哈系公司的任期均从2025年开始 表明公司内部人事布局早已开始逐步调整[6] 公司运营现状与前景 - 公司产品线涵盖包装饮用水 蛋白饮料等十余类200多个品种 但当前客服及多个省市办事处电话无法接通或停机 有办事处工作人员对后续情况表示不确定[7] - 宗馥莉离开后专注于自有品牌“娃小宗” 行业专业人士指出饮料行业已无高利润 主要依靠规模 新品牌若不被市场认可将面临经销商不愿冒险的挑战[8]
娃哈哈任命许思敏为总经理,董事长职务空缺
搜狐财经· 2025-10-11 15:51
公司治理变动 - 娃哈哈集团于10月10日召开董事会,通过宗馥莉辞职事项,并任命许思敏为集团总经理,董事长职务空缺 [1] - 宗馥莉已于9月12日辞去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 [1] - 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国企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宗馥莉作为实际控制人持股29.40%,为第二大股东,剩余股份由娃哈哈职工持股会持有 [1] 新品牌战略与背景 - 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以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 [2] - 宗馥莉关联公司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自今年2月19日起已陆续申请多个分类的“娃小宗”商标 [2] - 宗馥莉接班后对公司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并不断扩张其掌控的、在股权上与娃哈哈集团及杭州国资无关联的“宏胜系” [2] 品牌运营与市场分析 - 分析认为宗馥莉放弃娃哈哈集团治理权可彻底摆脱第一大股东与原有体系制约,全力运作自有品牌“娃小宗”,相当于为关联企业开辟独立战场 [3][5] - “娃小宗”微博账号粉丝数由前一晚的27人增长至10月11日14时40分的5061人 [5] - 行业专家指出,目前饮料行业竞争激烈,新品牌成功概率不大,且新品牌招经销商难度较大,因经销商需要出货快、利润高及市场认可度 [6][7] 公司产品与现状 - 娃哈哈官网显示其产品涵盖包装饮用水、蛋白饮料等十余类200多个品种,包括纯净水、AD钙奶等家喻户晓的国民产品 [3] - 娃哈哈官网对外总机已停机,公司及关联企业对相关信息三缄其口 [3] - 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多个电话无人接听,相关财政部门表示不清楚情况且不接受采访 [4]
宗馥莉辞任娃哈哈董事长
犀牛财经· 2025-10-11 11:12
公司核心管理层变动 -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已辞职,并同时辞去法定代表人及董事职务,相关决议已通过股东会与董事会程序 [2] - 宗馥莉于2024年9月正式接替其父宗庆后掌舵公司,任期约12个月后选择离开 [2] - 此次辞职前,宗馥莉曾在2024年7月因股东质疑经营合理性而首次提出辞职,后经协商复位 [2] 公司治理与内部改革 - 宗馥莉在任期内推行了一系列激进改革,包括替换宗庆后时代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换上其控股的宏胜集团员工 [2] - 改革计划包括将核心部门员工合同转至宏胜集团,此举引发了内部不满和员工集体维权 [2] - 随着宗馥莉离开,公司内部正逐步“去宗馥莉化”,例如“Hi娃哈哈”系统已恢复集团架构 [2] 股权结构与关联企业 - 宗馥莉名下仍关联超过210家企业,其中约200家为存续或开业状态 [3] - 宗馥莉仍是娃哈哈第二大股东,其持股比例未因辞职而改变 [3] 市场竞争与经营表现 - 娃哈哈面临来自农夫山泉、华润怡宝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市场环境严峻 [3] - 宗馥莉在8月份透露,公司今年上半年销量增速出现回落 [3] - 公司未来需着力守住AD钙奶、纯净水等传统业务的基本盘以应对竞争 [3]
娃哈哈改名,宗馥莉太想进步了
商业洞察· 2025-10-04 17:25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在2025年面临压力,上半年销量增速回落,关键产品和核心市场出现下滑[3][5] - 公司过去8年营收基本在500亿水平徘徊,2024年因特殊因素达到700亿,但增长乏力,在多个品类竞争中掉队[11][13][14] - 新任管理层将发展重点放在包装水和无糖茶品类,通过渠道改革使包装水市场份额显著提升,但无糖茶新品推广效果不佳[19][22][32] - 公司计划通过新品牌“娃小宗”寻求转型,以提升决策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37][3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量增速回落,业绩承压[3] - 公司两大重要收入产品AD钙奶和纯净水出现下滑,AD钙奶在关键市场华东地区销售额下降37%,纯净水市占率从18%跌至12%[5] - 2024年公司营收突破700亿,但管理层承认包含创始人去世后的情怀消费因素,过去8年营收基本在500亿水平波动[11] - 2025年二季度作为主要销售旺季,部分经销商反馈销量同比持平或下跌超30%,给全年700亿营收目标带来不确定性[37] 包装水业务分析 - 包装水是公司2025年的发展重点之一,通过进入全家、盒马等渠道拓展一线市场[19][20] - 公司包装水市场份额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9.42%显著提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17.07%[22] - 2025年消费者最常购买的包装水品牌中,公司以45.04%的占比紧随农夫山泉之后,远超第三名怡宝[23] - 2024年中国瓶装水市场规模为1398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31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6.5%[23] - 包装水行业头部企业地位稳固,前六名企业市场占有率总和高达80.5%,公司以9.9%的份额排名第四[26] - 行业面临价格战压力,农夫山泉2024年包装水收入下降21.3%至159.52亿元,2025年上半年其饮用水利润率降至35.44%[25][26] 无糖茶业务分析 - 无糖茶是公司另一个重点发展品类,管理层在2024年上半年密集推出茶饮品,并于2025年5月推出娃小宗无糖茶,但市场反响平淡[32] - 无糖茶赛道处于快速增长期,行业规模从2017年的1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89亿元,6年规模增长超10倍[34] - 该品类在中国市场渗透率仅为7.7%,远低于日本的78%,显示巨大增长潜力[35] - 竞争对手已从中受益,农夫山泉以东方树叶为核心的茶饮料板块上半年营收突破百亿,怡宝的无糖茶产品销量增长122%[35] 公司战略与挑战 - 公司面临历史遗留问题,包括股权纠纷、品牌使用权限、渠道发展等,导致在策略和产品推新上显得笨重[36] - 管理层计划于2026年启动新品牌“娃小宗”,该商标由管理层旗下公司完全持有,旨在提升决策效率,带领公司转型[37][38] - 公司需要跳出依赖AD钙奶、营养快线等火了20年老品类的盈利模式,在其他品类寻找增量[19][30]
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销售权被“夺”,订单被转至宏胜饮料
凤凰网· 2025-09-28 16:07
业务调整与转移 - 2025年3月25日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要求将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桶装水销售业务转移至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并于2025年4月在没有与经销商签订新协议的情况下完成实质业务转移包括发货和开票 [1] - 业务转移后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不再拥有桶装水销售经营权转变为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的代工厂结算价格被压低至2.75元/桶的加工费导致其利润大幅下滑 [1] - 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一次性桶装水销售权在工厂停工前被收回转由宗馥莉控制的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负责 [4] 公司股权与控制关系 - 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是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娃哈哈集团持有浙江娃哈哈实业43%股份内部员工持股约31.5%社会资本持股约25.5%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已由宗庆后变更为宗馥莉 [2] - 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由宗馥莉任法定代表人的宏胜饮料有限公司通过全资控股的杭州宏宸营销有限公司100%控股宗馥莉在该公司任董事 [3] - 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众多股东自然人股东达1.8万余人业务调整将导致其丧失主要利润来源并严重减少股东分红 [3] 具体运营变动与影响 - 业务转移后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外部加工厂直接为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生产不再为其生产导致其该部分业务被砍掉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减少 [2] - 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对销售较好的纯净水进行提价从原来的6.5元/桶提高到7元/桶利润留给了该公司 [3] - 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原本是产销一体企业自己生产销售桶装水若外部订单有溢余则委托外部加工厂生产全部利润归属于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 上海工厂事件时间线 - 2025年6月30日晚娃哈哈集团生产计划中心通知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7月1日停止生产和发货7月2日集团发函要求停止使用娃哈哈相关商标 [4] - 2025年7月11日集团向上海市金山区市监局举报公司侵犯商标权7月23日市监局查封产品及物资工厂全部停止运营 [4] - 2025年8月20日杭州市上城区国资派调查组查看情况8月21日公司协商裁员部分员工承诺若公司生存将重新聘请 [4] 公司官方回应与背景 - 娃哈哈集团曾于2024年因水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导致产能紧张公司采取委托代工厂生产同时进行自有设备改造与投资新建工厂的措施 [6] - 为增强终端市场响应能力公司调整优化产销布局结构导致部分工厂停工停产对于停工停产的公司已按相关法律程序开展清算流程 [6] - 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70%股份上海工厂事件起因是品牌授权争议引发的工厂停工 [3]
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销售权被“夺”
财联社· 2025-09-28 15:45
9月27日,有知情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爆料称,不只娃哈哈上海工厂业务出现变动, 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桶装水业务也出现变动。 澎湃新闻记者从另两位知情人士处也确认了上述消息。上述知情人士透露,2024年底,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要求将浙江娃哈哈饮用水 有限公司的桶装水销售业务,转移到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方案于2025年3月25日正式落地实施。2025年4月,在没有与经销商签 订购销协议的情况下,要求经销商向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下订单,并实现了发货,开具发票,完成了实质性的业务转移。 上述知情人士指出, 自2025年4月起,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不再有桶装水的销售经营权 ,而是成为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的一 个代工厂,并且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压低了结算价格,给予桶装水公司2.75元/桶的加工费用,这导致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 利润大幅下滑。 天眼查数据显示,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法定代表人是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该公司是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 司(新四板挂牌企业)全资子公司。公开数据显示,娃哈哈集团占有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43%的股份,内部员工持股约31.5 ...
单个商场一年卖20亿,奥莱究竟有什么魔力?
搜狐财经· 2025-09-17 12:29
砂之船奥特莱斯业绩表现 - 砂之船(长沙)奥莱连续7年实现营收正增长 年销售额突破18.6亿元 2025年目标剑指20亿元 [1] - 凭借150万会员高度认可 成为长沙商业市场中极具辨识度的超级奥莱 [1] 中国折扣零售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全国奥特莱斯销售额达2390亿元 逆势增长4% 与传统商超销售额下降形成对比 [3] - 2024年中国硬折扣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 但渗透率仅8% 远低于德国42%和日本31% 显示巨大增长空间 [3] - 行业核心在于常态化折扣模式 契合消费者既要花得值也要买得爽的核心诉求 [3] 线下硬折扣业态发展动态 - 京东在河北涿州开设5000平方米折扣超市 开业首日接待近6万人次顾客 相当于当地十分之一常住人口 [3] - 盒马将社区硬折扣店升级为超盒算NB 单日开出17家新店 [3] - 爆款商品包括9.9元30枚鲜鸡蛋和7.99元24瓶纯净水 印证消费者对优质低价的强烈需求 [3] 线上折扣平台运营表现 - 唯品会第二季度S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5% 贡献超一半线上销售 [5] - 平台合作品牌数超过46000家 包括奢侈品牌 采用品牌+折扣特卖模式 [5] - 在限时狂秒活动中 COACH和Burberry爆款包包折扣低于2折 上架不久即售罄 [5] 行业发展趋势与本质 - 折扣零售多元进化是消费理性化浪潮下的价值重构 [7] - 不同业态通过差异化策略共同诠释好货不贵的真谛 [7] - 零售业正经历效率革命与体验升级 企业通过精准卡位获得优势 消费者获得品质价格与情感多重满足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