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管道

搜索文档
美西方又盯上中国深海活动,亮出了这“三板斧”
观察者网· 2025-06-07 09:48
海底基础设施行业格局 - 全球95%以上的互联网、语音和数据流量通过海底电缆传输[12] - 具有跨洲际海缆交付能力的企业共四家:美国SubCom、法国ASN、日本NEC及中国华海通信(HMN Tech)[14] - 法国阿尔卡特海缆网络(ASN)于2024年1月被诺基亚出售至法国政府[14] - 谷歌、脸书、亚马逊及微软四家互联网企业拥有当今世界逾半数的海底电缆投资[14] 中国海底基础设施参与情况 - 中国华海通信(HMN Tech)是全球四大海缆铺设企业之一[14] - 中国《刑法》第124条规定破坏公共电信设施罪最高可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10][11] - 中国司法实践中已有因破坏海底电缆被判七年六个月有期徒刑的案例[10] - 中国信通院2025年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具备国际海缆建设能力[14] 行业技术发展动态 - 国际电信联盟(ITU)与国际电缆保护委员会(ICPC)于2024年12月建立海底光缆韧性建设咨询机构[5] - "蛟龙"号2025年技术更新重点提升水下作业效能[1] - 加强海底电缆"韧性"建设方式包括:构建互通网络、改善电缆材质及制造工艺[5] 国际治理体系现状 - 国际电缆保护委员会拥有243个成员单位包括企业、高校及部分政府机构[17] - 该委员会通过发布建议报告指导电缆安装维护和政府保护政策[19]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12-113条规范海底电缆铺设和保护义务[12][15] - 海底基础设施保护主要面临非国家实体参与带来的治理缺口[15][16]
华为如何破局油气行业数智化转型之困
中国化工报· 2025-05-31 20:04
华为与油气行业合作成果 -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与华为合作,将100平方公里地块地震波数据处理时间从1年缩短至1个月 [1] - 华为油气矿山军团展示与油气行业深度合作的丰硕成果,包括勘探效率提升和智能化解决方案 [1] - 双方签订联合创新体共建协议,成立联合创新中心与智慧物探全球样板点,应对"隐、深、低、非、海"领域勘探挑战 [3] 物探技术突破 - 中国石油研发自主创新的GeoEast地震数据处理解释系统,实现物探工程软件从无到有的突破 [2] - 华为提供算力、存力、运力资源支持,使GeoEast性能提升,鲲鹏处理器效率比同类提升2~3倍 [2] - 利用大模型技术解决勘探开发难题,针对应用场景进行优化 [2] 油气行业智能化应用 - 华为与长庆油田合作实现无人巡检、智能井场,工作效率提升50%,机采效率提高10%,作业成本降低30%,采油能耗降低50% [4] - 为国家管网打造光纤预警系统,事件类型区分率100%,误报率仅0.012次/千米/天 [4] - 与中国石油构建丁腈橡胶视觉检测大模型,缺陷识别准确率达95% [5] - 与云天化合作煤气化RTO大模型项目,比煤耗削减1.33%,年节煤91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86吨 [5] 华为行业运作模式 - 采用"云边协同"两级架构解决数据安全和模型泛化问题 [7] - 以大模型取代人力工作流,降低AI技术使用门槛,山东能源集团新员工3个月即可掌握开发运维 [7] - 2021年成立军团模式,纵向缩短管理链条,横向整合研发资源,开启行业运作2.0时代 [8] - 构建"华为+伙伴"体系,覆盖数智化全生命周期 [8] 数字化人才培养 - 华为通过项目实施帮助企业培养内生数字化能力 [10] - 数字化人才培养包括ICT基础课程、专业化数字人才课程(HCSE)和数字化变革专班 [11] - 与1500多所大学合作设立ICT学院,累计培养40万名数字化人才,年毕业生5~6万 [12]
国家管网集团广西公司多措并举备战汛期大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30 20:51
转自:新华财经 近期,广西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正式进入"龙舟水"降雨集中期。为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国家管网集团广西公司(以下简称"广西 公司")坚决贯彻"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工作要求,通过科学统筹、精准防控,织密防汛安全防护网,确保所辖油气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压实责任体系 强化隐患排查。广西公司将防汛救灾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构建"公司—作业区—班组"三级责任体系,实行领导班子包片、技术骨干包段、巡 线人员的网格化管理。针对桂林龙胜山洪泥石流灾害教训,公司立即开展全域隐患排查,重点对山区管道、河道穿越段等高风险区域实施"雨前排查、雨中 巡查、雨后核查"闭环管理。截至目前,已累计出动巡查人员1200余人次,排查风险点210余处,实现隐患动态清零。 目前,广西公司所辖管道全线运行正常。公司表示将持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守安全底线,为广西能源动脉安全度汛提供坚实 保障。(王立明 常赛) 图为北海作业区员工正在开展应急演练 图为黎塘作业区员工正在加固输油站防护堤 编辑:赵鼎 图为来宾作业区员工正在开展汛期巡护 科技赋能监测 完善应急机制。公司组织专家对1097公里 ...
山东东营经开区:用科技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中国经济网· 2025-05-16 11:37
胜利油田胜鑫防腐有限责任公司 - 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通过氧化层剥离、基管浸入电镀液、除氢、组装、喷漆喷标等工序,将普通钢材基管加工成抗腐耐蚀的油气管道 [1] - 公司产品可将油管连续服役时限延长至普通油管的3到4倍,平均每吨节省约7.2万元成本 [1] - 公司拥有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和东营市重点实验室三个研发平台,深耕石油设备防腐领域18年 [1] - 公司申请国家专利60项,现有效专利39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科技成果评价6项,成功实现进口材料产品替代 [1] 威玛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特殊扣钻杆、高温耐腐蚀涂层钻杆系列产品通过螺纹结构优化,适用于深井、超深井等复杂工况油气田 [2] - 公司产品除供应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国内企业外,约30%产品远销俄罗斯、土耳其、科威特、阿尔及利亚等主要产油国家和地区 [2]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石油装备产业 - 开发区现有石油装备企业99家,形成以钻完井、采油、油气集输、海洋石油装备等为主的6大门类31个系列的1000多个品种的工业生产体系 [2] - 开发区积极打造以石油装备和海上风电装备等产业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 [2] - 开发区聚焦高端钻采装备、海洋装备、页岩气装备、石化装备等领域,加快推动石油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2] - 开发区重点推动海上风电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机制,打造全产业链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基地和千亿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2] - 开发区已构建起从主轴、轮毂、底座、连体轴承座到桩机塔筒,到主机、整机组装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 [2]
石化机械(000852):油气装备龙头地位稳固 新品类和海外市场潜力有待释放
新浪财经· 2025-05-06 14:33
2024年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80.4亿元、同比-4.3%,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5.35%,毛利率16.4%、同比+0.53pct,净利率1.5%、同比+0.22pct [1] - 石油机械业务收入占比同比+8pct,油气管道业务收入占比同比-10.8pct,石油机械毛利率显著高于管道业务,叠加费用率稳定,带动整体毛利率改善 [1] - 2025Q1收入15.4亿元、同比-7.87%、环比-35.61%,归母净利润0.06亿元、同比-76.9%、环比-52.74%,毛利率11.5%、同比-2.95pct、环比-6.89pct,净利率0.6%、同比-1.25pct、环比-0.15pct [1] 石油机械业务 - 2024年收入约45亿元、同比+11.62%,毛利率20.71%、同比+0.11pct,成为核心增长点 [2] - 钻修装备新增订货15.9亿元,市场份额提升 175MPa压裂管汇占据主导地位,压缩机中标中海油项目并拓展至煤层气、炼化领域,订货首次超6亿元 [2] 钻头系列业务 - 2024年收入约8亿元、同比-15.21%,毛利率26.54%、同比+1.03pct,受国内低成本勘探战略影响,钻头用量减少但技术优势巩固 [3] - 在中石化体系外开拓中海油、中石油客户,中海油钻头订货突破亿元,参与中石油"深地塔科1井"项目创万米钻井纪录 [3] 油气管道业务 - 2024年收入约13.6亿元、同比-41.66%,毛利率4.44%、同比-0.62pct,主因国内管网建设放缓及中石化压缩投资 [4] - 海外订单6.64亿元、同比+95%,国家管网集团2025年计划新建管道超2000公里,新增管输能力250亿立方米 [4] 海外市场拓展 - 2024年海外收入13.6亿元、同比+51.89%,收入占比16.9%、同比+6.3pct,毛利率12.47%、同比-5.88pct [6] - 中东、独联体等地区装备需求大,国内油服企业海外布局带动配套装备出口 [5] 氢能业务发展 - 2024年氢能收入0.58亿元、同比+106.3%,中标炼化企业供氢中心、加氢站等项目,完成制储运加全产业链布局 [7] - 中石化已建成140余座加氢站,为全球最大运营商,电解槽订单快速放量,氢能业务或成第二增长曲线 [7] 行业趋势 - 国内原油产量连续六年正增长,天然气产量维持2000亿立方米以上,2025年目标原油产量超2亿吨 [4] - 国内油气开采力度未减,管网建设有望复苏,海外装备市场潜力大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