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油气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三一国际(0631.HK):能源装备布局完善 未来成长可期
格隆汇· 2025-07-24 19:33
公司概况 - 三一国际成立于2009年并于同年香港上市,通过多次收购形成四大业务板块:矿山装备(49.7%)、物流装备(33.1%)、油气装备(8.5%)、新兴产业(8.6%)[1] - 2023-2024年通过收购三一技术装备、三一氢能、三一硅能、三一石油科技、三一锂能等,快速切入新能源锂电、氢气、光伏、油气及换电站领域[1] 矿山装备业务 - 2024年全球原煤产量92.4亿吨(8年CAGR 2.7%),中国47.6亿吨(8年CAGR 4.4%),带动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从2017年2648亿元增至2024年6118亿元[2] - 煤机行业集中度提升,前五大企业收入占比从2017年52%升至2024年60%,公司煤机收入从2017年13亿元增至2024年102亿元(CAGR 34%),市场份额从2.0%提升至8.5%[2] - 宽体自卸车国内市场规模2029年预计达292亿元(5年CAGR 15.8%),全球刚性矿车市场规模2031年预计55.4亿美元(6年CAGR 2.9%)[3] 物流装备业务 - 2024年中国集装箱吞吐量3.32亿标准箱(2010-2024年CAGR 6.0%),全球2022年8.4亿标准箱(2010-2022年CAGR 3.6%)[3] - 中国港机市场规模2027年预计306亿元(3年CAGR 2.8%),全球港口设备市场规模2034年预计331亿美元(10年CAGR 5.7%)[3][4] - 公司小港机优势显著,2024年正面吊和堆高机市占率分别达68.3%和68.6%[4] 油气装备业务 - 2024年国内"三桶油"资本支出5652亿元(6年CAGR 7.6%),海外四大油气公司资本支出同比增长10.5%至675亿美元[4]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机械式/液压式压裂车、电驱压裂车等,受益于油气价格高位维持[4] 新兴产业布局 - 光伏:CPIA预计2030年全球新增装机1078GW(6年CAGR 12.6%),公司三一硅能2024年收入13.5亿元[5][6] - 锂电: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287万辆(5年CAGR 61%),动力电池产量1097GWh(5年CAGR 66.6%),公司三一锂能销售额同比增长375%至7.9亿元[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8.0亿元(+17.8%)、313.3亿元(+21.4%)、373.4亿元(+19.2%)[6]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2.3亿元(+102.0%)、27.7亿元(+24.3%)、35.4亿元(+28.1%),对应PE为11.2/9.0/7.0倍[6]
航天智造(300446)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8 18:18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0%以内 [2] - 2025年上半年乘用车累计销量达1353.1万辆,同比增长13%,国产品牌乘用车占比68.5%,汽车零部件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10% [2][3] - 油气装备业务业绩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 [3] - 高性能功能材料业务受火车票电子化影响业绩下滑 [3] 油气装备业务 - 全资子公司航天能源与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合作超三十年,向中海油供应射孔器材等产品,突破多项关键技术,部分成果打破国际垄断,在海洋油田高端完井工具国产化领域领先 [4] - 2025年“两会”首次将“深海科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公司在深海深地与非常规油气装备领域技术优势明显,未来将迎来新机遇 [5] 汽车零部件业务 - 客户基本覆盖国内主流车企,形成完善国内产业布局,具备产业集群优势和与主机厂同步开发能力,2024年销售收入超70亿元,同比增长37.7% [6] - 完善的产业布局优势:构建“总部研发 + 属地生产”布局,20余家生产基地匹配整车厂商全国布局 [6] - 深厚的技术与研发优势:拥有1个国家认可实验室和4个省级技术中心,累计获专利授权554项,其中发明专利53项,在智能座舱领域有技术突破 [7] - 客户资源和品牌优势:拥有稳定优质客户群体,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有较高市场知名度 [7] - 纵深结合的产品布局和成本管控优势:产品系列齐全,形成纵深结合的供应链,可控制生产成本 [7] 新材料板块业务 - 去年成立全资子公司承接高性能功能材料业务,产品分信息防伪材料、电子功能材料、耐候功能材料三类 [8] - 信息防伪材料:国内需求减少,开拓国外市场,INS汽车内饰膜与汽车零部件板块融合发展,未来需求有望扩大 [8][9] - 电子功能材料:开发系列新产品,推动压力测试膜成主导产品,获河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与多家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9] - 耐候功能材料:在特殊添加剂领域领先,是世界最大的UV - 1084生产商和供应商,形成全球化销售布局 [9] - 未来五年PCB行业预计稳步成长,公司PCB用电子功能材料市场前景可观 [9]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会结合未来发展规划,研究相关政策法规,统筹制定中长期激励计划,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10][11]
政策加码深蓝经济,关注风电、油气装备与船舶行业成长新机遇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04 19: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向海图强”战略落地提速,深海装备建设节奏加快,政策顶层设计强化“向海发展”导向,为深海科技等相关产业带来中长期发展机遇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跟踪 - 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及“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战略议题,强调加快培育壮大海洋产业体系,推进海上风电等新兴产业规范有序发展等 [3] 风电 - 2025年风电装机需求高景气,1 - 4月国内风电新增装机19.96GW,交付起量;1 - 5月央国企287个项目定标,开标容量达53.4GW,其中陆上37.39GW,海上3.01GW;深远海风电建设推进,浙江深远海示范项目启动机组招标,为相关设备厂商带来新增量空间 [3] - 推荐标的为新强联,相关标的为通裕重工 [3] 油气设备 - 2024年中国海洋能源供给持续增长,海洋原油增量占全国原油增量近八成,成为油气增储上产重要增长极;我国在深水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实现超越,自主设计建造的“奋进号”超深水动力定位钻井平台实现深水装备零的突破 [3] - 推荐标的为杰瑞股份、纽威股份,相关标的为中集集团、中海油服、石化机械、海油工程 [3] 船舶行业 - 政策催化深海装备建设提速,深海多领域发展对深海装备形成系统性需求,我国在高端船型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海工装备新签订单、交付排产处于高位,产业链向“系统解决方案”升级,掌握相关能力的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3] - 相关标的为中国船舶、中船防务、振华重工 [3]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股票代码 | 公司名称 | 股价(元) | EPS(元)(2025E) | EPS(元)(2026E) | EPS(元)(2027E) | PE(2025E) | PE(2026E) | PE(2027E) | 评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2353.SZ | 杰瑞股份 | 34.25 | 2.89 | 3.43 | 3.98 | 11.9 | 10.0 | 8.6 | 增持 | | 603699.SH | 纽威股份 | 30.80 | 1.81 | 2.15 | 2.46 | 17.0 | 14.3 | 12.5 | 增持 | | 300850.SZ | 新强联 | 35.20 | 1.10 | 1.23 | - | 32.0 | 28.6 | - | 增持 | [4] 自有资金持仓 - 公司持有新强联已发行股份1%以上,2025年6月30日自有资金持仓量为19453497股,无锁定期 [5]
股市必读:德石股份(301158)6月27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6-30 03:11
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27日收盘,德石股份报收于17.14元,下跌1.15% [1] - 当日换手率6.38%,成交量9.35万手,成交额1.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300.1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649.3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650.74万元 [3] 战略合作进展 - 公司与中石化国际事业重庆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螺杆钻具产品合作项目 [2] - 合作预计在未来1-2年内实施,将深化双方业务关系并促进互利共赢 [2] 新能源领域布局 - 投资者询问公司在新能源装备或服务领域的战略布局,但未获具体回应 [2] 研发投入与项目 - 公司近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但未披露当前重点研发项目的具体进展及业绩影响时间表 [2] 一带一路市场拓展 - 公司将一带一路国家列为重点海外市场,计划积极参与并提供优质产品及服务 [2][3] - 投资者关注公司在沿线国家的战略合作(如联合开发项目或海外生产基地),但未披露具体规划或营收增量预期 [2]
龙虎榜 | 章盟主2.37亿抄底跌停股,孙哥1.23亿强封20cm科恒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6-20 17:5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 沪指跌0.07%报3359点 深证成指跌0.47% 创业板指跌0.83% 全市场超3600股下跌 [1] - 市场热点集中在复合集流体 航运港口 银行板块 [1] 个股涨停分析 - 山东墨龙晋级6连板 涉及油气装备+页岩气+国企概念 [3][4] - 诺德股份走出4连板 涉及固态电池材料+PCB概念 [3][4] - 楚天龙上演"地天板"录得3天2板 涉及数字人民币+AI+政务概念 [3][4] - 海科新源20cm涨停 涉及固态电池+锂电池材料概念 [4] - 兴业股份涨停 涉及光刻胶+铸造材料+大飞机概念 [4] 龙虎榜数据 - 单日净买入额前三:科恒股份(1.83亿元) 强力新材(1.65亿元) 楚天龙(1.64亿元) [5][6] - 单日净卖出额前三:创新医疗(1.72亿元) 恒宝股份(1.35亿元) 永安药业(7448.16万元) [6][7] - 机构净买入前三:利民股份(6000.26万元) 赛升药业(5749.85万元) 海科新源(3708.96万元) [7][8] - 机构净卖出前三:协鑫能科(7731.6万元) 科恒股份(6042.45万元) 昂利康(5845.17万元) [8][9] 重点个股分析 科恒股份 - 20cm涨停 换手率52.85% 成交额21.48亿元 [9][10] - 涉及固态电池+钴酸锂+珠海国资概念 [9] - 干法电极设备已交付客户 正开展固态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研制 [12] 山东墨龙 - 6连板 换手率34.93% 成交额12.92亿元 [12][13] - 涉及油气装备+页岩气+国企概念 [12] - ML150V高气密性特殊螺纹套管已量产 海外出口业务同比增长超25% [15] 赛升药业 - 涨停 换手率19.85% 成交额7.21亿元 [15][16] - 涉及新药技术转让+创新药研发概念 [15] - 与华大蛋白签署2000万元新药技术转让合同 [18] -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997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19] 资金动向 - 游资T王净买入楚天龙8373万元 华之杰6225万元 [22] - 章盟主净买入浙江荣泰2.37亿元(跌停) [22] - 孙哥净买入科恒股份1.23亿元 [22] - 成都系净买入江龙船艇4593万元 [22]
航天智造(300446)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9 21:03
行业发展态势 - 2025年中国汽车总销量有望同比增长4.7%,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同比增长24.4% [3] - 2025年“两会”首次将“深海科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预计未来深海、深地、非常规油气开采将成为大型油气公司的重点关注领域 [3][4] 公司2025年业绩预期 - 公司确保经营发展稳中求进,预测2025年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3] 公司深海科技布局 - 全资子公司航天能源与国内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保持三十多年合作,向中海油供应射孔器材、完井装备及机电控制类产品 [3][4] - 航天能源突破非弹性密封、耐高温高压射孔装备等多项关键技术和产品,部分成果打破国际垄断,在海洋油田高端完井工具国产化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4]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 - 2024年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销售收入超70亿元,同比增长37.7% [6] - 完善的产业布局优势:构建“总部研发 + 属地生产”布局,20余家生产基地涵盖国内重点汽车产业生态圈 [6] - 深厚的技术与研发优势:具备成熟工艺技术及同步研发和创新能力,拥有1个国家认可实验室和4个省级技术中心,累计获专利授权554项,其中发明专利53项 [6] - 客户资源和品牌优势:客户基本实现国内主流车企全覆盖,拥有稳定优质客户群体,在行业内树立良好品牌形象,享有较高市场知名度 [5][6] - 纵深结合的产品布局和成本管控优势:产品系列齐全,形成纵深结合的汽车零部件产品供应链,可有效控制生产成本 [7] 公司市值管理 - 制定《市值管理办法》《未来三年(2023 - 2025年)股东回报规划》《“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等办法和方案,通过提升经营管理、落实投资者回报、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措施进行市值管理 [8] 车企支付账期政策影响 - 车企推行60天账期政策对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改善产业链公司现金流有积极作用,公司将关注政策进展并与客户积极沟通 [9]
实控人高位套现后,贝肯能源股价“惊魂大反转”,冲击五连板有戏?
格隆汇· 2025-06-19 13:49
股价异动与实控人减持 - 公司股票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 构成交易异常波动 [1][3] - 控股股东陈平贵在股价异动期间减持602 96万股(占总股本3%) 但已提前在3月28日预披露 无违规情形 [4] - 受减持消息影响股价盘中一度下挫7% 但最终收涨5 58%至14 18元 总市值28 5亿元 [1] 近期股价驱动因素 - 6月13日至18日累计涨幅达46 46% 期间斩获4个涨停板 [5] - 地缘政治因素(伊朗与以色列冲突)推升国际油价 带动油气装备板块集体活跃 山东墨龙、准油股份等同期实现四连板 [7] - 市场预期若油价维持高位 全球石油开采资本支出增长将利好上游油气设备公司业绩 [8] 财务表现与战略调整 - 2023年营收9 81亿元(+46 61%) 净利润4317万元(+113 55%) 但2024年营收降至9 51亿元(-3 02%) 净利润骤降至432 18万元(-90%) [8] - 2025Q1营收1 42亿元(-14 81%) 净利润502 28万元(-49 27%) 扣非净利润363 12万元(-68 42%) [9] - 业绩下滑主因系转让乌克兰子公司股权及债权产生的损失 [9][10] 业务发展规划 - 新业务方向包括拓展上游资源权益、发展气体类下游业务(甲烷/二氧化碳/氢气等)、探索油气与新能源融合领域 [10] - 研发聚焦钻井提速工艺、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技术、强抑制性水基钻井液等领域 预计1-3年内实现成果转化 [11] 控制权变更进展 - 公司正在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若完成则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将变更为陈东 [4]
帮主郑重解盘:6月19日A股怎么走?五大维度看透市场脉搏
搜狐财经· 2025-06-19 08:50
外围市场 - 美联储维持利率在4 25%到4 5%之间 为1月以来第四次按兵不动 并释放年内可能降息两次的信号 [3]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纳指小幅上涨 道指和标普下跌 中概股多数收跌 京东 爱奇艺跌幅超过2% [3] - 中东局势紧张导致国际油价上涨 WTI原油涨至74 84美元 布伦特原油涨至76 70美元 利好A股油气板块 山东墨龙 贝肯能源等油气装备龙头近期表现强劲 [3] 政策面 - 陆家嘴论坛释放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 科创板优化等信号 理论上利好金融科技和券商板块 但市场反应平淡 [3] - 中长线投资者可关注金融科技和券商板块 等待资金明显流入后再跟进 [3] 技术面 - 上证指数在3378到3403点区间震荡 关键看能否放量突破3393点 若早盘半小时成交额有效放大 有望冲击3400点 若跌破3387点 可能回踩3378点支撑 [4] - 近期量能不足 昨日缩量上涨 若今日仍不放量 震荡行情可能延续 [4] 资金动向 - 北向资金净流出3 8亿 内资主力卖出224 5亿 显示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4] - 资金流向高股息银行 电力板块和科技股 如AI算力 半导体等 若指数站稳3393点 这些板块可能领涨 [4] - 若市场下跌 消费医药 高股息等防御性板块可能更抗跌 [4] 操作建议 - 6月19日A股大概率维持震荡行情 突破3400点需政策和量能双驱动 [5] - 建议3成仓位博弈结构性机会 优先关注科技和能源板块 待美联储政策明确后再调整仓位 [5]
英特莱福:智领油气未来,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金投网· 2025-06-18 10:54
公司概况 - 英特莱福(上海)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智能油气技术研发、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设备维修、油田增产技术、EPC工程承包及国际贸易为一体的国际化集团 [2] - 公司成立于2018年,以"智能引领油气产业未来"为使命,迅速崛起为智能油气装备领域的佼佼者 [2] - 公司产品包括智能化的钻修井机、井口井控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多个重大油气田开发项目 [2] - 公司董事长何世聪是油气装备行业资深专家,拥有40年行业经验 [1] 行业背景 - 油气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正面临高效、安全、绿色勘探开发的挑战 [1] - 油气资源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传统开采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工业要求 [1] - 智能化与绿色化是油气装备行业未来发展的两大趋势 [2] 技术创新 - 公司在智能油气装备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如智能钻井系统、数字化油田解决方案等 [2] - 技术创新提高了开采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显著减少了环境影响 [2] - 公司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推动产品创新和建立技术壁垒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 [2] 市场拓展 - 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俄罗斯、印尼、阿曼等地设有海外制造组装基地 [3] - 公司在江苏、河北等地设有生产基地,形成全球化生产和服务网络 [3] - 公司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油气行业全球化发展 [3] 未来展望 - 智能油气装备作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 - 中国智造在油气行业应用前景广阔,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4] - 公司将继续深耕智能油气装备领域,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5] 社会责任 - 公司致力于研发更加环保、高效的油气装备,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3] - 公司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当地社区提供就业机会和技术支持 [3]
三一国际(00631.HK):一季度财务稳健 新产业盈利有望快速修复
格隆汇· 2025-06-06 10:41
业绩回顾 - 1Q25收入58.76亿元,同比增长14.6%,综合毛利14.28亿元,同比增长11.8%,归母净利润6.35亿元,同比增长23.2%,业绩符合预期 [1] 矿山装备 - 国内掘进机、宽体车需求韧性较强,液压支架价格竞争激烈 [1] - 海外宽体车和大矿车增长良好,大矿车及相关后市场有望提供长期成长空间 [1] 物流装备 - 全球港口设备需求修复,大港机在手订单饱满,订单盈利能力逐渐强化 [1] - 小港机产品在亚非拉地区出口保持景气,欧美市场拓展伸缩臂叉车等新产品 [1] - 小港机电动化发展趋势看好,海外新产品持续拓展 [1] 油气装备 - 2024年受大客户降本控费影响,业务收入和盈利能力下降 [2] - 2025年行业需求有望边际修复,公司推动市占率恢复 [2] 新产业 - 2024年公司对新产业进行提质增效管理改革,调整竞争激烈、盈利空间有限的业务 [2] - 2025年新产业经营性亏损有望明显收窄,优化存量资产使用效率和回报率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EPS预测0.70元,引入2026年EPS预测0.81元 [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7.9/6.7x P/E,目标价上调25%至7.10港币,对应2025/2026年9.5x/8.1x P/E,上行空间21% [2]